第六十章 獲罪

“主公,最新消息!”安邑,衙署,典韋拎着一捆竹簡匆匆跑進來,直接將一大堆竹簡放在陳默的桌案之上。

看着眼前一大捆竹簡,陳默笑道:“這麼多?”

“聽信使說,長安出現大變動,最近幾日戰爭不斷,大郎那邊都傳來消息,說北地郡打起來了。”典韋咧嘴笑道。

“看來是大事!”陳默伸手解開捆繩,將送來的竹箋分給衆人讀,篩選重要信息,陳默也拿了一部分來看。

“四月十八,太師於鳳儀亭設宴宴請羣臣,醉酒後被呂布、王允設計擊殺!”看着手中的竹箋,陳默微微皺眉:“呂布主導?”

“主公,關中亂了,華雄與呂布爭奪長安失敗,揹負董卓屍首隻身殺出長安,下落不明!”一名書吏對着陳默沉聲道。

傻子,還是被人算計了!

陳默放下手中的竹箋,無奈搖了搖頭,呂布其實他是挺喜歡的,但這麼一鬧,呂布跟西涼衆將的關係必然勢同水火,雖然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但陳默可以肯定,呂布被坑了。

“王允輔佐天子執政,詔令天下諸侯往長安朝拜天子?”李慶看向陳默道。

“地圖!”陳默放下了對呂布的心思,對着衆人沉聲道。

很快,兩名親衛擡來一架框架,上面表着一張巨大的關中地圖。

陳默來到地圖面前,指着地圖道:“眼下,我欲得關中,但如今董卓一死,憑王允之能,恐怕很難穩住朝政,但就算如此,天子猶在,我們不能犯上,但關中不能亂太久,這數百萬民生我不能拱手讓人,所以潼關乃至弘農便是重中之重。”

李慶躬身道:“主公此前已經說過,卑職已經備好了奏書,可直接奏請朝廷,言關中大亂,恐西涼羣將作亂,請調兵弘農,爲朝廷掃清寰宇!”

“很好,立刻命人加急送往長安,命徐晃所部最短的時間內攻佔弘農,拿下潼關,潼關一旦佔據,這關中局勢,便盡在我軍掌握!”陳默滿意的點點頭,看着衆人道:“諸位可還有提議?”

唐元想了想道:“潼關守將楊定,昔日曾與主公共事,主公,此人如今在張濟麾下聽調,但若論功勳,也不弱,恐怕心中會有不服,若我們能夠說服楊定倒戈,便等於從中切斷弘農,豈非事半功倍?”

陳默點點頭道:“不錯,此計可行,我與那楊定有些交情,稍後你帶一封書信趕往潼關,設法說動楊定來投,拿下潼關,告訴徐晃,張濟可以放走,但如今弘農百姓不能。”

陳默如今有五萬兵馬,其中西河、雲中都需要大量兵馬駐防,箕關那裡張揚跳的有些歡,還有各郡維繫穩定,上黨的監視都需要兵馬,如今陳默手中能夠調動的兵馬其實只有兩萬,潼關是堅城,如果要強攻,恐怕會費時費力,還要跟張濟作戰,但若是能夠說服楊定投降,那結果就不一樣了。

隨着董卓戰死,西涼軍羣龍無首,而王允和呂布佔據長安,西涼軍如今內亂,恐怕正是陳默趁機吞併西涼軍之機。

見衆人沒有補充,陳默想了想道:“通知關中細作,務必探清華雄去向,若有機會接觸,嘗試說服華雄來投。”

董卓麾下人才確實不少,文有李儒,武有華雄,甚至呂布也可以算是董卓麾下大將之選,陳默這次不但要地盤,董卓麾下能用的人才他也要一批,當然,最重要的是關中人口,這是陳默目前最缺的。

陳默目前兵力不足,不能大局入侵,只能先取弘農,然後再觀局勢變化,一步步蠶食關中西涼衆將,想要儘快拿下關中,華雄、徐榮這些在西涼軍中頗有威望的將軍很重要。

“已經去做。”滿寵點點頭,他自然知道陳默在打什麼主意。

“行動吧。”陳默起身看着衆人笑道:“此番能否迅速壯大我軍,便看諸位了。”

“主公放心!”衆人答應一聲,各自離開,陳默的刺史府開始高效運轉起來。

……

“唉~”長安,皇宮外,看着那宮牆之外一排排人頭,董卓滿門在昨日盡數被斬,其中甚至有三歲稚童,蔡邕看的有些不忍,更多的是難言的悲哀。

董卓或許做錯了很多事,但他身上關乎的卻是大漢國運,董卓死了,王允如今掌管朝政,與董卓其實並無不同,但就能力而言,王允卻是不及董卓的。

“蔡翁因何嘆氣?”種拂走上前來,對着蔡邕一禮,笑問道。

“董卓亦算梟雄,如今一死,我大漢該何去何從?”蔡邕對着那些人頭微微一禮,也算還了董卓人情,不管當初自己是怎麼來的,但董卓對自己確實保持了足夠的尊重和禮遇。

“如今長安大勢已爲我等所掌,蔡翁還有何不放心?”種拂搖頭笑道。

“子師氣量欠缺,恐難執掌朝堂。”蔡邕搖了搖頭,徑直往司徒府方向走去。

種拂搖了搖頭,不以爲然,王允這次成功將董卓算死,離間呂布爲己所用,那董卓若真比王允厲害,又如何被王允這般輕易算計?

司徒府中,王允微笑着將蔡邕迎進來,蔡邕是受邀而來,王允自然要以禮相待,初時倒也客氣,不過當說到董卓時,蔡邕不免心生感嘆。

“蔡翁!”王允面色變得陰沉起來,看着蔡邕森然道:“我敬你名聲,然董卓,國賊也,天下人人得而誅之,如今得天降罪死於非命,萬民同慶,然蔡翁卻舍家國大義而取知遇之恩這等小義,此乃逆賊也!”

兩人私怨其實早在當初牽來洛陽時就有了,當時王允可不止一次來請蔡邕來他們這邊,卻被蔡邕拒絕甚至連面都不見,再加上蔡邕又是陳默的岳父,王允跟陳默之間的仇恨,那可要追溯到洛陽時候了。

“子師,老夫不過有感而發,你這般說,是否太過了?”蔡邕皺眉看向王允。

“拿下!”王允揮了揮手,早有侍衛進來,將蔡邕擒下,命人將其下獄。

蔡邕被下獄的消息,很快被傳到蔡府。

“公子,這可如何是好?”蔡府管家蔡榮跟了蔡邕一輩子,無論蔡邕興起還是被貶,都一直跟在蔡邕身邊,從一書童一直熬到今日,對蔡邕的忠誠自然是足夠高,只是此時聽聞蔡邕被下獄,一時間有些慌了。

徐庶皺眉思索片刻,這王允給出的罪名顯然不足以服衆,更多是報復心作祟,雖然知道這王允不是什麼幹大事的人,卻也沒想到氣量竟然如此狹隘,陳默可就在幷州呢,真以爲拿下長安,掌控了朝堂就等於掌控了天下了?

“榮叔,你立刻啓程趕往安邑,將此事告知使君。”徐庶看向蔡榮道。

“對對~”蔡榮聞言連忙點頭道,自家姑爺那可是大人物,定然有辦法的,隨即看向徐庶道:“公子你呢?”

“我留在此處周旋。”徐庶笑道:“恩師乃當世大儒,便是王允要殺他,這滿朝文武,天下士人都未必會答應,我留在長安,設法請長安士人官員爲恩師求情,給陳使君拖延足夠的時間。”

王允既然這麼輕易將蔡邕下獄,自然是早有準備,不可能輕易放人,徐庶最擔心的是王允太快下手,他必須設法爲陳默拖延時間。

“好,我這便去!”蔡榮知道這些事情自己也幫不上什麼忙,當下便跟徐庶告辭,牽了一匹快馬便往河東方向飛馬趕去。

徐庶則前往天牢方向而去,如今長安城已被呂布部曲接管,還有昔日的幷州軍如今也盡數被併入呂布麾下,陳默的面子,在這裡還是有些用處的,徐庶準備先跟蔡邕通通氣。

次日一早,早朝之上,有廷尉送上蔡邕的辭表,向朝廷致歉請罪,表示願意受罰,希望能夠繼續編纂漢書。

朝中官員多跟蔡邕有交情,紛紛上前爲蔡邕求情。

“蔡翁不過無心之言爾,司徒公此舉是否太過了?”劉協看着王允,笑問道。

“陛下!”王允肅容道:“董賊餘孽尚在,蔡邕心念董賊,難免與董賊餘孽勾結,殃及社稷,陛下不可有此婦人之仁!”

劉協臉上的笑容僵硬了一下,能夠明顯察覺到,王允跟自己說話的態度跟以往截然不同,這種感覺,他在董卓身上感受到過。

這一刻,劉協終於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處境,士人跟董卓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他們能夠更冠冕堂皇而已。

馬日磾皺眉道:“司徒,伯喈乃曠世之才,又熟讀我大漢史籍,便是有過,也可讓伯喈續寫漢書,況且此番伯喈獲罪,未免也太過牽強一些。”

王允朗聲道:“昔日武帝昔司馬遷之才,饒其一命,然史記成書後,卻多有污衊武帝之言,如今大漢衰頹,正當振興朝綱之時,怎能讓奸邪之輩立於這大殿之上?”

不管羣臣如何向他求情,王允只是不允,似乎是殺定了蔡邕,坐在上位的劉協,突然覺得自己有些多餘……

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九十五章 遊說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八十章 女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三十四章 機會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四十章 殺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四百七十七章 與周瑜的初次交鋒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七十章 ‘家書’第一百章 分道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五十三章 荀爽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十二章 夏夜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十章 突破口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一章 新的開始第三十三章 別離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四十二章 兒戲
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九十五章 遊說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八十章 女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三十四章 機會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四十章 殺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四百七十七章 與周瑜的初次交鋒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七十章 ‘家書’第一百章 分道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五十三章 荀爽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十二章 夏夜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十章 突破口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一章 新的開始第三十三章 別離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四十二章 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