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

“這信是孫策寫的?”長安,當陳默收到江東信使送來的書信時,幾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孫策什麼性格?當初在伊闕關外短暫的交手來看,再加上後來孫策在揚州的作戰風格來看,那是個剛烈的性子。

陳默想過孫策會來求官,但這封信,讓陳默心中孫策的形象倒塌了。

阿諛諂媚倒不至於,但信中幾乎遍數陳默半生功績,至於殺父之仇隻字未提,雖然沒有一句奉承的言語,但那欽佩之情彷彿從字間流淌出來一般,以孫策的性格,就算服軟,也不可能寫出這樣一封信吧?

“正是。”來人不卑不亢的道。

“好,就當是他寫的。”短暫的驚訝過後,陳默笑着點點頭,收起了竹簡道:“孫策欲求何官?”

如果這信是孫策寫的,他把這竹簡給吃了。

應該是周瑜吧,不過這周郎文采……也很一般嘛~

竹簡中沒有說明,這周瑜也是狡猾,沒說有時候比說了更厲害,陳默看着給,但我都這麼捧你了,太低不行吧。

“回長陵侯,我主所求並不多,只是眼下並無官身在身,如今丹陽、會稽兩地已然平定,卻依舊是袁公家將,難以服衆,是以纔來朝廷求得朝廷相助。”,啊使者躬身道。

“既然如此……”陳默思索片刻後道:“便給他個封號將軍之位,便封爲護漢將軍,印綬很快會做好,你可帶回去給孫策。”

封號將軍以前是沒有的,隨着諸侯割據,諸侯麾下原有的軍職,已經無法滿足日漸增多的軍隊,是以開始在校尉之上,加設封號將軍,這些封號將軍也叫雜號將軍,軍權多寡完全由諸侯來定,以前也有過類似的軍職,比如光武帝麾下馬援的伏波將軍便是雜號將軍。

太守之位,陳默不可能給孫策,這雜號將軍位在騎都尉、校尉之上,也附和孫策如今的身份地位,至於其他的,那得孫策自己去爭。

江東對陳默來說並非唯一選擇。

“多謝長陵侯!”使者肅容行禮道。

這次孫策派使者入長安求官,可不是空手來的,帶來不少江東之物,珠寶玉器還有絲綢足足十車,誠意是十足了,陳默也的確需要一個江東方向的盟友,孫策正好,以後若自己平定了北方,再對孫策動手也不需要什麼愧疚感。

雖然他爹是死在自己手中,但那是他爹先動的手,自己又給了孫策官職,他應該感恩,到時候如果不降,有的是名義討伐。

送走了孫策後,徐庶回來卻見陳默坐在那裡怔怔出神,微笑道:“主公在擔心孫策?”

“他?”陳默搖了搖頭道:“孫郎確實有些本事,不過江東這地方,我雖然沒去過,但也在書籍中看過,想渡江打過去不容易,但對方想要渡江染指中原同樣不易,他選此處爲立足之本,未來想要再殺回中原,可就沒那般簡單咯~”

陳默沒去過江東,但他也是在江淮之地長大的,對那一帶的地勢還是瞭解的,孫策再厲害,最多佔據江淮之地,除非中原發生大戰,否則根本沒有孫策的機會。

但中原現在的格局是三足鼎立,孫策能爲自己牽制曹操,但想要再進一步,除非曹操內部出現動亂,就像上次兗州之亂一般給了孫策可趁之機,只是這樣的機會,以目前的局勢而言,不太可能出現,就算有,有了上次教訓的曹操,也不可能沒有絲毫防備。

“但若孫策與劉備聯手的話,會否出現變故?”徐庶詢問道。

“會,若他與劉備結成同盟,並迅速吞併袁術的話,曹操怕是也奈何不了他們。”陳默點點頭,確實有這個可能:“但必須快。”

雖然最近細作並沒有傳回曹操的軍事動向來,但這纔可疑,陳默估計,自己這位兄長此時恐怕正在蓄力,暗中籌備攻伐徐州呢,孫策若想有所作爲,必須在曹操攻打徐州之前,先把袁術給滅了。

“這怕是很難。”徐庶苦笑道,袁術雖然勢力大不如前,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袁術現在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事在人爲,這世上沒什麼事是絕對的。”陳默搖了搖頭道:“這也是孫策目前唯一的出路。”

“主公,庶這些時日一直在思索一事。”徐庶躬身道。

“哦?”陳默看向徐庶笑道:“元直有話,但說無妨。”

徐庶思索道:“若北方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主公與曹操都無暇南顧,孫策放棄徐州,轉而攻伐荊州的話,會否形成新的局勢?”

荊州也是大州,而且隨着這些年中原大戰,大量人口流往荊州,而且相比於中原之地的一馬平川,荊襄之地水道縱橫,更適合江東軍攻伐,若是孫策放棄徐州,轉而攻伐荊州的話,若讓他成功,中原三大霸主之外,或許會再多一個足矣媲美三大霸主的勢力,那樣一來,天下局勢將更不可測。

陳默想了想,點點頭道:“確實有些難辦,不過孫策此子,野心不小,若有機會逐鹿中原,他應該不會輕易改變戰略。”

荊州雖好,但與中原相比終究只能算偏安一隅,孫策野心不小,應該不會放棄角逐中原的機會。

不過若真的改變了主意,轉而攻伐荊襄之地,陳默一時間還真沒什麼辦法。

畢竟他的手也很難伸到荊州去。

這原本漸漸局勢明朗起來的天下,似乎又變的模糊起來了。

陳默揉了揉太陽穴,縱然是他,也無法預測孫策的將來,雖然如今的孫策,還遠遠達不到走到棋盤上來跟他們同爲執棋者的地步,但只要孫策把江東坐穩,恐怕孫策也不會乖乖的當自己手中一枚幫他牽制曹操的棋子吧?

在孫策動手之前,自己先拿下荊州?

陳默皺眉思索着這件事的可行性,隨後又將這個念頭否決了,曹操和袁紹不可能看着自己取荊州,劉表也不是任人揉捏的那種人,而自己後方未定,這個時候再去佈局荊州,只會打亂自己原有的佈署。

“先取西涼吧,至於這天下將來如何,還得看我與曹操何時能夠分出勝負。”陳默嘆了口氣,對徐庶寬慰道。

平西涼,夯實根基,積聚糧草,以待時變,眼下說什麼都是胡亂猜測,既然未來難以算清,那就把眼下的事情做好。

“喏!”徐庶點頭應了一聲。

眼下陳默的主要精力一個就是繼續提升生產,就算再遇個旱年,也不至於像前年那般糧食都得向外借,另一個便是儘快平定西涼,掃滅馬超、韓遂,令羌人不敢妄動,穩固後方之後。

不止陳默是這樣做,曹操、袁紹現在也都在爲後方穩固而發力。

……

徐州,下邳。

“備與長陵侯也算相識。”劉備親切的拉着陳珪的手,笑眯眯的道:“當時可說是一見如故,今日見到漢瑜與元龍,方知陳氏當真人傑輩出,備心甚羨之。”

“使君言重了。”陳珪哪不知道劉備的心思,眼下劉備在徐州廣施仁義,以獲取民心,還別說,劉備身上確實有一股獨有的魅力,自其入徐州以來,東海豪商糜氏傾盡家財相助,曹豹也歸順了劉備,徐州不少士人也都投入劉備麾下,相比於剛來的時候,劉備此時可說是羽翼漸豐。

陳家作爲徐州望族,自陳默揚名之後,陳家更是隱隱有徐州第一世家之相,如果陳家能夠輔佐劉備,劉備的勢力會再上一個臺階。

就個人來講,陳珪和陳登父子對劉備還是頗有好感的,但作爲一族之長,陳珪也好,陳登也好看問題的目光更理性,不會爲感情所左右決策。

劉備若是多些時間,或許真能成爲與曹操並列的霸主,但可惜,劉備起步太晚,徐州被曹操打爛了,無論人口還是兵力,都遠不如曹操,而且徐州無險可守,袁術又被曹操離間,可說是毫無外援,這種情況下,劉備想要守住徐州,難!

陳珪自然不願將陳家未來搭在劉備身上,但如果真讓曹操攻佔徐州,陳家的地位也會很尷尬,別的不說,就因爲陳默,曹操對陳家肯定會心懷戒心,陳家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這也是陳珪願意讓陳登出任劉備主簿的原因。

官職不大,卻也能爲劉備出謀劃策,加上還有一個陳宮輔佐劉備,倒也未必不能擋住曹操。

“玄德公。”猶豫了一下,陳珪看着劉備道:“老夫有一言,或可助玄德公抗曹。”

“漢瑜公請講。”劉備目光一亮,看着陳珪道。

“與袁術重修於好,若玄德公能與袁術聯手,則曹操要攻入徐州,也不易。”陳珪其實是不太願意讓劉備跟袁術聯手的,畢竟陳家和袁術的樑子已經結下,但眼下的局勢,若讓曹操掃平兩淮之地,陳家恐怕會是曹操第一個針對的對象,就算陳珪父子投入曹操麾下也一樣會被曹操削弱,這絕非陳珪想看到的。

“那袁術不分好壞,便來相攻,本就無禮,現在還要我等主動向他求和不成?”一旁的張飛不滿道。

“翼德不可無禮!”劉備連忙攔住,皺眉思索片刻後道:“三弟雖然莽撞,但其言也並非沒有道理,便是備願與袁術聯手,袁公路恐怕也不會答應。”

“玄德公只需遣一善辯之士與其言明厲害便可,袁公路也非無智之人,其麾下亦有智者,當明白如今局勢。”陳珪捋須笑道。

脣亡齒寒的道理,袁術應該還是明白的,劉備若亡,袁術豈能獨存?

“多謝漢瑜公指點。”劉備微微一禮道。

“不敢!”

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二百二十七章 亂冀州陳默落子,明天機公達茫然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十八章 鄉里第九章 甩鍋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十四章 情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十章 觀念衝突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變故陳曹起兵,壽數盡本初託孤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一百九十四章 暗濤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天下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十三章 獵虎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四百六十五章 順利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戰牧野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七十章 ‘家書’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亂冀州陳默落子,明天機公達茫然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十七章 路遇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三十二章 暗手
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二百二十七章 亂冀州陳默落子,明天機公達茫然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十八章 鄉里第九章 甩鍋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十四章 情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十章 觀念衝突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變故陳曹起兵,壽數盡本初託孤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一百九十四章 暗濤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天下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十三章 獵虎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四百六十五章 順利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戰牧野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七十章 ‘家書’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亂冀州陳默落子,明天機公達茫然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十七章 路遇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三十二章 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