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

幷州,壺關。

自當年陳默任幷州刺史以後,上黨郡漸漸恢復了和平,陳默許黑山軍一郡稅賦,但管理上,還是陳默這邊的人,這一郡稅賦,爲上黨換來了和平,也爲幷州換來了和平,這些年隨着陳默設立典農中郎將和匠作中郎將,耕作工具到如今基本已經翻新了一遍,長安犁如今已經普及,甚至冀州、中原也都開始出現。

而作爲陳默最早的地盤,幷州這邊對於糞肥的使用,還有壁爐的原因,這些年幷州百姓除了雁門、雲中一帶還會不時受胡患所苦之外,像上黨、太原這些靠近內部的地區,已經真正實現了和平。

百姓不說有多富足,但至少冬天不會凍死、餓死,加上衙署有生育補貼的緣故,五口之家,靠着官府的補貼,家裡的男人再勤奮一些,兩三年基本能夠有些家底。

已是秋收時候,壺關這邊的田壟間,到處瀰漫着秋收的喜悅。

幾名農夫將收好的麥子裝在車上,趕着車往回走。

遠遠地,卻見一支人馬正往莊子那邊飛奔。

“軍隊?”趕車的漢子皺眉看着遠處的人馬:“好像不是壺關將士的衣甲。”

片刻後,漢子面色一變:“不好,是黑山賊!”

上層的決策自然不會告知所有人,上黨郡的稅賦雖然是給了黑山賊,但徵稅的事情以及名義上還是給朝廷或者說給陳默這邊的,對大多數百姓來說,黑山賊還是賊,只是被長陵侯威名震懾,不敢來這邊放肆而已。

“人手好像並不多,他們來此做何?”幾名莊稼漢看着那疾馳而去的山賊,有些擔憂,不會黑山賊要打來了吧?

連忙趕着牛車返回莊中,召集鄉民儘快收割莊稼,如果跟黑山賊發生戰爭的話,他們莊子在壺關以東,必然是首當其衝的。

至於黑山賊來幹什麼,那不關他們的事情,也輪不到他們管,只有里正派了一人跑去壺關彙報。

壺關外,在察覺到一支不屬於己方的軍隊出現時,壺關守將便迅速關閉了城門,嚴陣以待,雖說這些年跟黑山賊其實算是合作關係,但那畢竟不是自己人,如果黑山賊現在派兵來攻打的話,他是一點都不會吃驚的。

壺關守將乃陳默在洛陽時西園軍一普通將士,這些年憑藉跟隨陳默南征北戰的功勞,一步步爬上壺關守將的位置,對於當年一個小兵來說,能有這番功業已是難得。

陳默手下,類似這樣普通將士出身一步步爬上將領位置的人並不少,而這些人,對於陳默的忠誠度也是極高的,基本都在各處險要關卡任職,官職不高,但卻極爲重要。

眼看着對方已經來到城下,守將命人以箭矢震懾敵軍,朗聲喝道:“來人止步,再敢向前,休怪刀劍無眼!”

黑山賊軍隊緩緩停下,緊跟着,爲首將領越衆而出,來到城下,對着城頭躬身道:“在下平難中郎將麾下杜長,奉我家將軍之命,欲拜見長陵侯,煩請放行!”

平難中郎將,便是張燕的官職,黑山賊是有官身的,這平難中郎將之職還是當年劉宏封的。

守將聞言皺了皺眉,點頭道:“諸位暫且在此紮營,待我通知州府!”

這種事情,非他可以決斷,當下便命人前去太原,通知滿寵此事,至於如何決斷,還得陳默這邊決斷。

……

數日後,洛陽,陳默衙署。

“這些年,袁紹一直未曾放棄打擊黑山軍,去歲公孫瓚曾向黑山軍求援,黑山軍便是派杜長前去增援,卻被袁紹所敗,加上初平四年時,陶升背叛,於毒、左髯、丈八先後被斬,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李大目、郭大賢等黑山各部先後被袁紹所敗,黑山軍勢力已然大不如前。”李儒細細數着這些年黑山軍的經歷。

一開始黑山軍的確很猖狂,當年劉宏在世時,拿黑山軍都沒辦法,但畢竟是山間草寇,而且還是類似於聯盟的形勢存在,直到於毒、左髯、丈八戰死,劉石等人被袁紹所敗,黑山軍才漸漸形成以張燕爲主的統一模式。

但太行山上本就沒多少適合的耕田,這些年陳默在這邊大搞民生建設,不少黑山軍的百姓來投,袁紹那邊有事不斷打壓,如今的黑山軍雖然歸於一統,但早沒了當年那號稱百萬的氣勢,若非陳默這邊暗中支援接濟,張燕可能比現在更慘。

但正好夾雜在陳默和袁紹中間,黑山軍在太行山上,陳默也好,袁紹也罷,都拿黑山軍沒有辦法,但如果敢出來,就沒見黑山軍贏過一次,而且就如同上次陶升叛逃一般,哪怕張燕有個平難中郎將的名號,但賊就是賊,在這個時代上限是很有限的,袁紹也好,陳默也罷,只要拋出一些官職做誘餌,自然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陶升出現。

“這般說來,這黑山賊欲降主公?”楊修笑道。

“名義上的歸降。”徐庶在一旁搖了搖頭道:“張燕不管如何說,也是一方諸侯,而且如今天下局勢並不明朗,若非與袁紹結怨,又添新敗,張燕也不會這般早便來找主公。”

張燕現在是有些混不下去了,於毒等人死後,黑山軍原本散落的力量真正的集結起來,成了一股勢力,以前的黑山軍是個泛稱,而現在,黑山軍算是一支勢力了,但太遲了,袁紹如今已經佔據了幽州,沒了後顧之憂,可以全力來對付黑山賊。

而張燕雖然掌控了整個黑山軍,但同樣也要負責這些人馬的糧草用度,而張燕顯然不敢在這個時候跑到陳默的地盤上來劫掠,那樣等於同時把陳默和袁紹得罪了,跟找死無異,再說陳默這些年對黑山軍的資助可不是白給的,就算張燕有這個意向,黑山軍中也會有不同的聲音,道義上也不對,而袁紹那邊現在是嚴防死後,想要從那邊搶糧,得拿血來換。

衆人目光看向陳默,等他決斷。

“通知壺關放行,先讓他過來吧。”陳默笑道:“見還是要見的,沒道理把來使給擋在門外。”

“主公,就算張燕願意歸降,恐怕也額不會放棄兵權,反倒是需要我們支持,這樣一來,無疑是惡了袁紹。”李儒皺眉道。

如今袁、曹、陳三家爭雄,雖說如今的策略是聯曹抗袁,但這種事也不是那麼絕對的,需要的時候,跟袁紹聯合也是有可能的,畢竟曹操據有中原,戰爭潛力其實是在袁、陳之上的。

“需要的時候,相信袁紹不會因爲區區黑山賊便與我不相往來,而且黑山賊也確有其存在的必要,能夠爲我軍一路兵馬。”陳默笑道。

雖說不受自己掌控,但需要的時候,黑山賊出兵幫陳默牽制袁紹還是可能的,畢竟就算是名義上的歸降,那也是歸降,不能什麼都不做。

“如此說來,主公是準備資助黑山賊?”荀攸詢問道。

“談不上資助,各取所需,我出糧草讓他養兵,但太行山上的山民他既然養活不了,正好拿來填充幷州人口。”陳默笑道。

如今陳默缺人口,否則也不必一直想着怎麼歸化羌人了,百萬黑山賊肯定是誇大的,太行山可養活不了這麼多人,但十萬總是有的,如果這十萬人口能夠填充到幷州來,對幷州來說,自然又能天歌一兩萬戶,張燕只需要軍隊,百姓人口對張燕來說可不是戰爭潛力,而是負累。

荀攸微笑着點點頭:“主公英明。”

看起來是一場交易,但實際上卻是在設法攥住張燕的命脈,畢竟黑山那些人口還是有些生產力的,若人口大幅度減少,那張燕對陳默的依賴就會越來越大,最終徹底被陳默捏住經濟命脈,只要陳默這邊一扣緊,恐怕所謂黑山軍立刻便會化爲無數支山賊流寇,相互吞併、廝殺,黑山軍也將不復存在。

既賣了對方人情,又等於間接控制了張燕這一支人馬,關鍵時刻,這黑山軍藏於太行山裡,可是能起到重要作用的。

數日之後,杜長帶着一衆親隨來到洛陽,拜見了陳默,就如同衆人所想的那般,杜長這次前來,是希望能夠歸降陳默,但張燕卻要掌控兵權,事實上就是張燕投降陳默,但要保留兵權,而陳默卻要給他提供糧草。

聽起來,是樁很不平衡的買賣,但陳默卻是很豪爽的答應了,不過卻有附帶條件,張燕需要將治下幷州籍的百姓歸還,讓他們重歸故里。

這種事,自然不能直接說,得說的大氣一些,陳默是爲那些背井離鄉的幷州百姓着想,如今幷州已經安泰,那些背井離鄉的人,也可以回來了。

有了這一批人以後,下一步,張燕再來討要糧草的時候,就可以再用其他藉口再獲得一批人口,直到將張燕治下的人口壓榨乾淨,到時候張燕不再是手握兵權聽調不聽宣的實權將領,而是受陳默掌控的一支力量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四章 虛實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一百一十五章 規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三百六十四章 劉能的憤怒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六章 勾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十三章 奇貨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二十九章 酒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七十三章 貂蟬第一百零六章 預測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九十一章 溫明園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一百三十章 夢境戰場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一百零五章 初見第十六章 設宴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七十二章 授業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
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四章 虛實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一百一十五章 規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三百六十四章 劉能的憤怒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六章 勾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十三章 奇貨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二十九章 酒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七十三章 貂蟬第一百零六章 預測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九十一章 溫明園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一百三十章 夢境戰場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一百零五章 初見第十六章 設宴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七十二章 授業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