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家書’

這一夜,自然免不了醉酒,不過陳默就算喝醉,頭腦多半還是清醒的,除了較之平日裡狂放一些之外,春暖閣那晚的事情,自然是不會再發生的,雲思雖然不錯,但陳默可沒準備再納一個妾,身邊女子雖然動人,但陳默最多也不過說兩句詩詞,大家聊聊理想,聊聊人生就算了,進一步的深入交流,陳默如今是十分注意,不會給對方任何機會。

次日要拜訪盧植,陳默當晚謝絕了袁紹留宿的邀請,返回家中時已是深夜,在雲思和娟兒的服侍下去了衣物,又喝了醒酒湯之後,方纔倒在榻上沉沉睡去。

……

“這篇《論戰》倒是頗有妙處。”次日一早,陳默帶着一卷竹簡來找盧植時,盧植正看着陳默昨日醉酒之下所做詩賦。

“晚輩昨夜無狀,不足以道,讓盧公見笑了。”陳默也不得不驚歎,昨夜本是自己隨性寫的一篇,卻不想今日一早,已然傳到了盧植這裡。

“在老夫這裡,便不必自謙了,雖只有聊聊百餘字,卻是道盡了戰場艱辛,若能不戰,誰又願意戰?只是……”說到最後,盧植有些古怪的看着陳默。

“盧公有何指教?”陳默連忙問道。

“指教談不上,只是老夫不太明白,你在青樓這溫柔鄉中,如何寫出的卻是這金戈鐵馬,殺機四溢的詩賦?”盧植看着陳默有些不可思議。

詩賦這種東西,跟當時的環境是息息相關的,一般在青樓之中出來的詩賦,多半都是敘述些風花雪月,對情愛之事的美好向往,美人環繞之下,寫出來的也多半情意綿綿,就算清高一些,也是借景抒懷之類的,在青樓之中能寫出一片金戈鐵馬,殺氣四溢的詞賦,不說絕後,但肯定空前了,盧植也不免有些好奇當時的陳默心中到底在想什麼?

“醉酒之下,回憶起了戰場艱辛。”陳默訕訕道,鬼知道自己爲什麼在看到美女爲自己倒酒的時候突然想起汝南戰場上的事情,當時真的是有感而發,現在仔細想來,溫柔鄉中寫出這樣的詞賦,多少有些詭異。

“難怪,我聽人說起過,那鮑鴻開始不同意你計策,是你努力逢迎斡旋,方纔令其回心轉意,能做到這點,想必也是受了些委屈的。”盧植點點頭,又看了一遍這篇《論戰》,看得出來,盧植很喜歡這篇詞賦。:“百餘字中,道盡了戰場喧囂、慘烈與無奈,非是那無病呻吟之作,而且,你昨夜心懷戒備?”

陳默愕然的看着盧植,這都能看出來?

“棋能觀人心,詩亦是如此。”盧植搖頭笑道:“你下棋時往往鋒芒畢露,寧願兩敗俱傷,都不願讓人看清你路數,小小年紀,便有這般重的戒心,也不知是好是壞。”

“尚未多謝盧公前日朝堂之上相助之情。”陳默不想提這個。

“其實陛下本身便有讓你領下軍校尉之意,只是你年紀尚有,羣臣未必願意,是以纔有昨日那翻周折,只是我未想到次陽(袁隗字)也會助你。”盧植搖了搖頭,他清楚自身分量,若是天子無意,就算他願意幫陳默說話,但只憑他,可沒能力把陳默給推上去。

“昨日收到一封家書,卻是給你的。”盧植從懷中取出一封竹簡,遞給陳默。

“給我?”陳默愕然看着盧植,給自己的家書,怎會送到盧植這裡?孃親和老師都知道自己在哪啊?不過隨即,陳默反應過來了,家書,除了母親之外,還有一個陳家,只是對於陳默來說,那個家,存在於傳說之中,距離自己太遠了。

“我與伯真公有師徒之誼,算起來,你父與漢瑜皆是伯真侄兒,陳家也是三公之家,你可知道,從你來洛陽之時,漢瑜已書信於我,請我照料於你。”盧植看着陳默嘆息道:“至於你兩家之間的恩怨,漢瑜也曾書信於我,陳默,我不知你是否因此記恨他們,不過你也太小瞧世家二字了,背主之賊,便是你父與漢瑜有些誤會,他坑害你父,漢瑜那裡也斷不會收容他,此賊早在逃回漢瑜那裡時,已經被漢瑜杖責至死,只是你母親也是一位剛烈之人,便是爲你求名之時,也不願與那邊多做交涉。”

伯真是陳球的字,陳球是陳珪的叔父,同樣也是陳默父親的叔父,當年盧植曾拜在其門下求學,算起來,盧植跟陳默還是有些關係的。

“那爲何……”陳默皺眉看着手中書信,沒有拆開,擡頭看向盧植。

“他們不直接助你反倒通過我來幫你?”盧植笑道。

“默卻有不解。”陳默點點頭。

“當年伯真公與司徒劉郃,衛尉陽球謀誅宦官,因事機敗露而被下獄,後被處死,陳家也因此被記恨,當時漢瑜尚是劇縣令,聞訊後便辭官回鄉,方纔免過一劫,你家那家僕也是因陳家失勢,方敢坑害你父親,否則以伯真公之名,你父也頗有才學,如何會落得這步田地?”盧植搖了搖頭道:“你家道中落,反倒有出仕的機會,如漢瑜這般,宦官礙於漢瑜名聲,不敢責難,但若他步入仕途,恐怕很快便會被宦官針對,如今你既已步入仕途,也算是陳家希望,當然,老夫也不會要你去原諒任何人,此事如何衡量,全憑你來做主,老夫只負責傳信於你。”

也就是說,陳默如今有了官身,而且在洛陽有了自己的跟腳,所以陳家現在想要跟陳默聯絡了。

盧植雖然沒說,但陳默何其聰慧,自然也想明白了,一開始陳珪或許真的有提及,但也就是正常讓盧植照顧一下後輩的意思,否則盧植也不可能隔了那麼久方纔見自己,那還是自己運氣好,碰到了盧植。

而如今,陳默於汝南一戰名聲大起,而且之後又被提拔爲校尉,在洛陽有了自己的跟腳,家裡看到了重入仕途的希望,所以這封信才落到了自己手中。

“盧公,我想知道這是否是關於我的第二封書信?”陳默擡頭,看向盧植。

盧植看着陳默,嘆了口氣,點點頭,他不屑撒謊,也大概知道了陳默的心思,只是世家在外人看來高高在上,但內部,爭鬥肯定有的,陳默這一支沒落,加上一些誤會,陳珪那邊縱使知道,見陳母因此排斥,也不屑解釋,因此纔有了陳默入洛陽獨自打拼,用的甚至都是臧霸的人脈而非陳家,而到了陳默名聲大顯,陳家纔想通過盧植與陳默恢復關係。

“盧公。”陳默沒有看那封‘家書’,半晌方纔擡頭看向盧植道:“我自由長於鄉間,生活雖然清貧,卻也頗爲快樂,家父之事,九歲方纔知曉,對於主家,談不上厭惡,也沒有好感,若非今日盧公提及,可能這一生都難有交集。”

“倒也是。”盧植點點頭道:“此乃你陳家之事,老夫不便多言,不過吾有一語,你且思之。”

“盧公請說。”陳默連忙正襟危坐,躬身道。

“這個世上,很多事就是如此,老夫也承認,若你沒有今日之成就,可能漢瑜都不會與你有太多交流,但這世上,至少在世人眼中,淮浦陳氏,只有一個,無論是你還是漢瑜,皆是陳家之人,這一點,不會因你或是漢瑜而改變。”

陳默點點頭,盧植的意思他聽明白了,拱手一禮道:“默明白。”

陳默要振興家族,那振興的也是淮浦陳氏而非單單他一家,但如果陳默不接受陳珪的示好,那他接下來的路,會走的很難,不是陳珪要如何坑害他,而是如果陳默拒絕和好,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陳默都是庶子的身份,但若是接受,那陳默就會從庶子變成嫡出,這嫡庶之別可是很大的,更別說,陳默一旦接受,陳家的資源、人脈,陳珪遠在徐州用不到,但陳默卻可以,還有財力上的支持就更不用說了,至少不用陳默一個堂堂校尉跑去給人刻字貼補家用。

“明白就好。”盧植看着一臉複雜的陳默,將陳默給他帶來的竹簡打開笑道:“本想留你一起用食,下午再下盤棋,如今看來,你此時心緒已亂,怕是不想在此久留了。”

“也罷,老夫便再幫你保管幾日,想清楚了,便派人來取。”盧植點了點頭笑道:“你天生聰慧,自小經歷磨難,希望莫要被太多雜念所困。”

陳默點點頭,向盧植行禮之後,轉身離開。

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遠見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九章 學藝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七章 太史慈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收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須棄袍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二章 里正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四十章 衝突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八章 煉獄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二百零七章 朝議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七十三章 貂蟬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四十九章 暫安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債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
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遠見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九章 學藝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七章 太史慈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收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須棄袍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二章 里正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四十章 衝突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八章 煉獄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二百零七章 朝議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七十三章 貂蟬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四十九章 暫安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債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