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

建安二年冬,馬騰、韓遂糾集數萬羌人,隸屬陳默不道,起兵五萬,號稱二十萬南下,避開徐榮和華雄把守的北地、馮翊,直取隴上(隴西、南安、漢陽、永陽等地)而來。

臧洪聞訊後,迅速將隴上之民遷往冀縣。

“這是放棄了金城、祖歷等地?”陳默得聞馬韓聯軍直取隴上而來,有些不解道。

“是誘華雄與徐榮出兵之策。”臧洪搖了搖頭:“馬韓聯軍看似聲勢浩大,但據細作所言,其五萬兵馬,皆爲各族羌人組成,其中以燒當、破羌最重。”

陳默對西涼的局勢多是聽彙報而來,自然難以理解全局,臧洪在此一年,對於馬騰、韓遂的情況早已摸清。

陳默聞言點點頭:“原來是烏合之衆,傳我軍令,命張濟前去與徐榮匯合,趁馬韓聯手之際,將戰線向北推移,將安定拿下,兵逼祖歷!”

既然對方帶着羌人來打,就算把自己的兵馬留在後方,那沒有主帥和有主帥可是有區別的,徐榮用兵老辣,華雄勇猛善戰,此二人聯手,就算不能攻下老巢,也能逼的馬騰不得不回防,到時候只剩韓遂一路人馬,收拾起來自然更加容易。

“羌兵素來以驍勇著稱,不可大意!”臧洪擔心陳默大意輕敵,畢竟這隴西之地地勢複雜,強兵雖說統屬鬆散,但熟悉地形,先天上就有地利之便,而且太史慈所部,只有兩萬兵馬,馬韓聯軍號稱二十萬,但從細作探得的消息來看,也只在五六萬之間,但即便如此,陳默想要以兩萬打贏對方,也很勉強。

“老師,虎牢關之戰,關東諸侯加起來兵力何止董卓十倍,卻連成皋都沒打破。”陳默雖然明白臧洪爲何擔憂,但對於這一仗,他還是有足夠信心的:“馬騰、韓遂本就並非一路,何況帶的還是這幫數十個羌族部落集結起來的兵馬?”

“當初董卓有雄關守備,自然難攻,隴西之地,可沒有雄關堅城。”臧洪有些頭疼,自己這弟子有時候過於自信,以少勝多如果那麼容易成功的話,那諸侯何必瘋狂招兵?

“但馬騰、韓遂也非昔日關東諸侯。”陳默認真的思索道:“最難辦的,是燒當與破羌這兩支羌人,據我所知,光是此二族,便各自聚集了上萬兵馬。”

難度還是有的,但在陳默看來不是太難,一盤散沙中混了兩塊兒乾土,就是這麼回事兒,況且,雖說陳默藐視敵人,但也沒有真的輕敵。

戰略上肯定要把對手說的一文不值,但真正動手的時候,陳默自然不會大意,他是那種比較求穩的類型,哪怕覺得自己佔據優勢,佈局的時候,也是先守後攻,確定自己後方安穩後纔會進攻。

畢竟以如今陳默的勢力,已經過了需要劍走偏鋒以小博大的時候,之所以自己這邊只留兩萬兵馬,只是因爲陳默覺得這兩萬兵馬已經足夠,再多放在這裡就浪費了,其他的兵馬可以拿來獲取更大的利益。

臧洪嘆了口氣,但願陳默不是自信過頭吧。

當下不再在這個問題上跟陳默多言,而是讓人拿來地圖:“隴西之地的地形頗爲複雜,不過有一處,伯道卻需注意。”

“街亭?”陳默問道。

臧洪看了陳默一眼,點點頭,指着地圖上街亭的位置道:“街亭距離天水不足百里,此處寬約十里,縱深約有四十里,西北皆爲山地,道路複雜,東南接秦嶺,目前並非發現足以讓大軍通行之處,此處乃五路匯聚之所,亦是連接東西之要道,佔據此處,便可截斷隴西與安定、新安等地聯絡,更能保障我軍後方糧道,當初我將治所設在冀縣,便是察覺此處乃連通關中之要地,一旦有戰事發生,我可立刻在此處設寨,便可扣住其咽喉,進可攻,退可守!只需遣一將守住此處,我軍便能進退自如。”

陳默點點頭,自家老師顯然早有謀劃,街亭之地的位置,也是陳默在來隴西時發現此處地勢定爲戰略要地,但也沒想到如此重要。

“老師這不只是在防馬騰與韓遂。”陳默突然擡頭,看向臧洪,這街亭根本就是自己的退路。

“若事不可爲,自當思索退路,況且漢中張魯雖與伯道結盟,但未必就願意始終爲伯道附庸,街亭在手,便是腹背受敵,伯道也能全身而退。”臧洪點點頭,也不隱瞞,他確實有擔憂,畢竟這年頭背盟這種事情已經不算稀奇了,陳默這次親自督戰隴西,身邊卻只待兩萬兵馬未免有些託大了。

陳默點點頭,雖然可能性不是太大,但臧洪將張魯考慮進去,也確實並沒有道理,重新看了一遍地圖,如果張魯也捲進來的話,那兩萬兵馬的確不夠。

想了想道:“既如此,便命武義領兵一萬於街亭立營。”

大郎這一次並未參戰,而是留在長安練兵,也是幫陳默守家,這次把武義也調出來,已經是超出陳默預算了,但徐榮那邊要攻城略地,威脅馬騰後方,兵馬太少怕是難以建功,所以陳默只能從後方再調一支兵馬來,畢竟以街亭的地勢,橫向都有十多裡,兵馬太少根本守不住,是戰略要地,但並非險地,是能大軍通行的地方。

臧洪點了點頭,如此一來,雖然兵力依舊有些少,但就算敗了,陳默也有退路。

戰略已定,次日一早,陳默將衆將招來商議這一仗如何打。

要說這一次陳默帶來的將領也不少,太史慈、高順都是陳默麾下能統兵的大將,崔耿、鮑庚、石庚這些人跟隨陳默多年,作戰經驗豐富,還有王彪、鄭屠、楊茂也是有着豐富作戰經驗的將領,此外還有趙岑、楊定、樑興這些西涼舊將,以新收的荀攸爲軍師祭酒,臧洪負責後勤調運,還有典韋父子。

如果算上在北地戰場上的徐榮、華雄、張濟以及調往街亭立寨的大郎的話,陳默這次雖然沒有全軍出動,但麾下能打的將領幾乎都調來了。

這方面來說,陳默雖然對自己有自信,但真動起手來還是相當謹慎的。

“主公,根據細作來報,燒當兵馬已過狄道,破羌之兵則走洮水過平襄向冀縣而來,我軍兵寡,以末將之見,這兩路兵馬所行路線不同,用時不同,破羌之兵當先一步至此,末將願領一支兵馬於平襄一帶設伏,先破賊軍一路兵馬!”太史慈躬身道。

陳默看着地圖點點頭道:“可知這破羌主將爲何人?”

“乃馬超。”陳容躬身道。

“馬超?”陳默思索了一下道:“馬騰之子,有健勇之名,聽說作戰相當驍勇,年紀雖輕,但在羌人中已頗有威望。”

臧洪點點頭道:“此子於西涼頗有名望,麾下羌人對此人也頗爲信服,由他所率羌族兵馬,實力不弱。”

陳默點點頭,回想着馬超的資料笑道:“二十一歲,比我都年輕,西涼之地雖然地廣人稀,但卻總能出些豪勇之人,前有華雄,那馬騰亦是猛將,如今又出了個馬超,不錯。”

“嘿~”陳默雖是在誇西涼,卻是讓一旁的趙岑有些憋悶,華雄貌似並非西涼人,忍不住冷笑道:“主公,自太師離開西涼之後,如今西涼哪還有悍勇之人?馬超不過一稚子,何勞子義將軍親自動手?末將不才,願出兵設伏,定將那馬超人頭提來,獻於主公。”

昔日董卓在西涼的時候,何等勢盛,那馬騰、韓遂成名雖早,但也就是在邊境之地稱王稱霸,連個諸侯都算不上,如今陳默雖是贊西涼猛將輩出,但在趙岑看來,馬家父子哪裡有資格?也就是董卓帶走了西涼精銳,才讓這等人物鑽了空子,如今他們既然回來了,馬超一個小娃娃,有何資格在他面前耀武揚威?

陳默收服關中之後,的確起用了不少西涼大將,但趙岑的地位似乎並未有太多改變,甚至在軍權上還不如以前,這次難得有仗打,對手還是個二十歲出頭的毛頭小子,趙岑自然想要搶得這第一功。

“趙將軍!”太史慈皺了皺眉,有些不喜,自己提出來的,自該由自己領兵前去,這趙岑沒事跳出來搶什麼?

陳默擺了擺手道:“既如此,你便跟隨子義同去,此乃第一戰,關乎雙方士氣,便以趙岑爲子義先鋒吧。”

趙岑當初也算幫了陳默不小的忙,但這一戰雖然只是一路,但就如陳默所說那樣不容有失,太史慈是最好的選擇,不過趙岑要去,陳默也沒攔,一來對方主動請戰,陳默不好拂了對方的面子,二來嗎,也可讓趙岑探一探那馬超的底,贏了自然最好,若是敗了,太史慈也會多些準備。

“主公……”太史慈皺眉。

“趙岑先上,若勝了自然最好,但若敗了,子義可二次設伏,那馬超定然不備!”陳默看趙岑已經領命去點兵,對着太史慈道:“此戰乃第一戰,必須勝!”

太史慈聞言恍然,默默地點了點頭,領命而去。

第十二章 夏夜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一百一十章 棄子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三章 夏丘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四百三十二章 孫權慌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十七章 改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十九章 教授第二章 里正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十七章 路遇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一章 旅途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一章 新的開始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七十一章 冷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二十章 人命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二百九十九章 父子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三百九十三章 故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章 新的開始第六十八章 籌謀
第十二章 夏夜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一百一十章 棄子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三章 夏丘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四百三十二章 孫權慌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十七章 改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十九章 教授第二章 里正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十七章 路遇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一章 旅途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一章 新的開始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七十一章 冷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二十章 人命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二百九十九章 父子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三百九十三章 故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章 新的開始第六十八章 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