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切的主角,咱們的高振東同志,對這一切卻一無所知,正像是首長在討論他的問題的時候說的一樣。
他正在接待從東北光學所過來的同志。
“高總工,總算是不負所托,這篇論文,還有您研究的光纖,終於在我們手上實現了。”
一直負責光纖相關研究的柴工,此時才徹底放鬆下來。
時間是花了不少,不過值得,而且高振東也不覺得這些時間花得有什麼不對,從理論研究到工程實現,“理論動動嘴,工程跑斷腿”的現象比比皆是,柴工能在這個時間之內把這東西搞出來,已經是完全滿足他的需求和想法了。
而對於柴工來說,負責高委員相關的課題,既是動力,但是壓力也大。而現在不管是理論研究的驗證還是初步實用的光纖的成功製備,甚至具備一定的工業化前景和能力,都讓他徹底把肩膀上的擔子卸了下來。
高振東沒有多說話,只是伸出手摸着面前淡黃色的光纖,神色莫名,還帶着一點激動。
這把柴工看得一愣一愣的,說實話,在他看來,這東西就是個類似電線的東西,雖然理論傳輸容量很大,但是和高委員其他成果相比,應該不算前面的,不知道高委員爲什麼這麼動容。
而高振東自己,則是想起了自己上輩子在網上和別人對噴的鍵盤俠生涯,沒這東西,當個屁的鍵盤俠,所有的鍵盤俠都得乖乖的貓着。
高振東拿起柴工的光纖測試報告,仔仔細細的一頁一頁的閱讀,連連點頭,東北不愧是此時國內工業技術的老大哥,紮實!
看完之後,他覺得很滿意,然後翻開了論文。
這篇論文他並不陌生,畢竟柴工在撰寫的過程中,一直都在向他請教,並且根據他的意見進行修改,可以說除了最終結果剛剛到他手上之外,中間的每一步的產物,他都瞭如指掌。
即便如此,他還是非常認真的把論文看了一遍,修改是沒有什麼太多修改的地方了,畢竟在這之前,就已經經過他的千錘百煉。而至於錯別字之類,柴工是過來交卷的,這種低級錯誤自然不可能犯。
要是真讓高委員在這論文上找出半個錯別字來,別說他臉上無光,就連配合他工作的整個東北光學所,恐怕都得挖個地縫鑽下去。
高振東看了一遍,很滿意的點點頭,然後拿出筆,在論文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看見高振東簽下名字,柴工覺得自己的心情陡然一鬆,徹底完成了!其實柴工知道,以這個研究的先進程度、空白情況、技術難度,他在高振東指導下的進度已經足夠快,可是他還是覺得心裡有些急迫。
高振東拿起這份論文,對柴工笑道:“剩下還有一點事情要麻煩你去做。”
柴工坐正了身體:“好的。”
“你拿着這份論文,直接到《激光》期刊的編輯部去,請他們用最快的速度走完流程,把這篇文章在最近一期的《激光》上面發表出去。”
和這篇文章內容差不多的那篇,原本是在兩年後才發表的,不過高振東覺得既然都搞完了,那麼也不妨早一點面世。
至於這篇文章的質量能不能夠得上發表的要求,高振東是一點兒都不擔心,開玩笑,這可是諾獎級別的成果。雖然自己發表之後,因爲某些不可說的原因,估計是沒戲,畢竟西方世界的科學,從來都不是完全和政治無關的。
但誰都不能否認,光纖應用開山之祖,現在屬於我們的了!
“好的。最近一期的《激光》,應該是在兩個周後發行,來得及,來得及。”柴工興奮不已,一來就要上《激光》?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作爲激光相關應用的研究者,他對《激光》每個月的發行日期可謂是倒背如流,畢竟每個月都要經歷一次等待的煎熬,想不熟悉都不行。
他馬上就算出了這篇論文到底來不來得及在最新的一期《激光》上刊載,畢竟時間太緊的話,估計就只有等下一期了,畢竟排版什麼的也要花時間。
不過他話剛出口,就忍不住因爲自己的愚蠢想法笑了起來,開什麼玩笑,這可是高委員的文章,只要新的一期《激光》還沒印刷出來,哪怕是在印刷機開動的前一分鐘拿到這篇論文,激光的編輯部恐怕都會把印刷工作停下來,把篇文章給放進去。
“好嘞,我馬上就去!”柴工站起身要走,高振東叫住了他:“你把文章交給編輯部之後,你就在京城住下來,等一等,肯定有工作需要你在京城完成。所裡那邊,你就說是我的意思,家裡的人也請她多辛苦辛苦。”
這就是跟着大牛做事情的好處,只要有成績,絕不會被埋沒,而且還來得很快。
“好!”
送走柴工,高振東剛坐下沒多久,一位同志走進來。
“高總工,黔山航發所那邊有兩位同志來拜訪您,你看……”
高振東從鍵盤上擡起了手:“請他們進來吧。”
黔山航發所的同志?那是一定要見見的,高振東發誓,絕對不是爲了折耳根炒臘肉。
黔航發的同志一進來,就看見高振東已經親手泡了幾杯茶放在了茶几上:“來來來,快請坐。”
“這次進京來,是爲了小型渦噴仿製和微型渦噴研製的事情?”坐定之後,高振東問道。
黔航發這“一仿一研”,是他們當前的主要任務,除了這個,應該沒有別的原因。
黔航發的同志點點頭:“對,這次來,一是來提交微型渦噴的方案,請專家們都看看是否合適。二來,是和相關單位對一對需求。還要感謝您在會上,爲我們這兩臺還沒完成的發動機找到了出路。”
小型渦噴是爲氣墊船配套渦槳,微型渦噴是爲120公里的反艦導彈配套發動機,這兩者的出現,讓黔航發的全體同志徹底放下了心。
穩了,不會貿然下馬了!
雖然現在已經在逐漸脫離“機發配套”模式,而是讓發動機自行發展,但是這兩種發動機在黔航發看來還是存在下馬的風險的,畢竟優先級不是非常高。
而這兩個配套項目,尤其是反艦導彈作爲未來的主力反艦武器,用量必定是不小的,爲黔航發這個成立並不太久的三線研究所,徹底解決了生存危機。
這件事情,也是防工委透露給黔航發的,一起透露的,還有別的要求。
“啊,那個啊,也不用感謝我,你們的工作恰好就合適用在這些裝備上嘛。”高振東笑道。
幾人談了一會兒,黔航發的同志從身邊摸出一套磁盤來。
“高總工,這是我們微型渦噴的初步方案,您先看看,有什麼意見,到時候防工委組織評審會議的時候還請您多多指教。”
高振東就是一愣:“這個不合適吧?”
雖然東西是他提出來並交給黔航發這邊的,但這不等於他就能在沒有手續的前提下隨意翻閱這個發動機的設計資料,這是兩碼事。
黔航發的同志早有準備:“高總工,這是防工委的要求,這個東西先給您看看。而且東北航發所的老同志們也說過,您在這方面是很有研究的,如果能得到您的指導,對我們的工作大有裨益。”
高振東現在算是知道被硬生生架起來在火上烤是什麼感覺了,這東西自己真不熟!
好在不熟不等於上輩子沒搜刮過相關資料,這東西作爲巡航導彈、飛航式遠程戰術導彈的常見動力,作爲理論派軍迷的高振東怎麼可能完全沒蒐集過,衆所周知,對於倉鼠來說,吃不吃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蒐集的過程,忒好玩兒了。
他接過材料,點了點頭:“嗯,行,我後面看看。”不過他並沒有現在就翻開看,主要是現在翻開也看不出個一二三來。
見他收下材料,黔航發的同志又開始翻包,拿出來兩個紙包,一大一小。“高總工,這是我們黔山省的同志聽說我們要來找您,特意請我們帶過來的。”
我真不是想要你們的吃的……高振東頗有些無奈,吃貨之名傳四方了是吧?
“這是……”
“省裡的同志是這麼說的,說是您叮囑過,一定不要再送土豆過來了,不過這個不太一樣,這是我們那邊的副食品廠的同志,用您提供的土豆種種出來的土豆進行深加工,做出來的土豆澱粉和土豆粉條,請您嚐嚐,也算是給評鑑評鑑,感受一下我們黔山發展的情況,下不爲例。”
一聽這兩位同志就是從省外調到黔山的,否則應該說洋芋而不是土豆。
土豆不是特別耐儲存,但是做成土豆澱粉和土豆粉條,就好多了,也算是利用土豆的一種途徑,進一步解決口糧的儲存問題的辦法。
既然是這樣,高振東可就卻之不恭了,有意義嘛。
高振東收了下來,順口問道:“現在又是農忙時節了吧,那邊的水的問題解決得怎麼樣了?”既然是農作物,那就順便問問農業的事情。
黔山降水量不少,但是工程性和結構性缺水卻是老毛病了,主要是地形問題,有水,但是隻能眼睜睜的看着流走。哪怕有水庫的地方,也因爲地形問題,灌溉用的渠系壓根修不了太遠。
而讓他想起這個問題,正是因爲黔山種植土豆的大縣草海縣,在他上輩子的時候經歷過旱情,差點連土豆都種不出來,當時還有部隊的同志專門去幫忙打井找水來着。這個事情他聽他水利口的長輩說過,故而見到深加工的土豆產品之後,觸景生情,有此一問。
“這個我們不是很清楚,不過我們附近的山區百姓,大概是有的地方缺水,有的地方不缺水,和地形有關。像是黔飛廠旁邊有兩個小型水庫,就好一些。但是山上的,就不一定夠。”
高振東點點頭,這是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共同決定的,還真是沒有太多的辦法。
送走兩位同志之後,高振東看着那包土豆產品,突然想起了什麼。
誒!好像這東西能用,而且特別適合黔山這類工程性和結構性缺水的山區!這是他水利口的長輩曾經給他說過的一種東西,還曾經讓剛學過能量守恆的初中時代的高振東懵了一下子。
這東西原理簡單,具體的計算也不復雜,說得難聽點,知道原理之後不用算,一點一點試驗都能做個能用的出來,而且結構也很簡單,對於經濟不發達的山區來說,多多少少都是有一點作用的,特別是在這個年代。
這東西發明其實挺早的,但是有點偏門,在國內現階段知道的人還真不多,應用就更少,而以黔山的情況,估計就更不清楚了。總之提一嘴總沒錯。
高振東甚至不用去翻找任何資料,直接根據自己的記憶,就興致勃勃的在紙上畫起圖來。
半個小時之後,連圖帶說明就給他畫好了,這東西是真的簡單。
高振東把總共就一頁的圖紙放到掃描儀掃描成一張圖片,加載到電子郵件裡就發了出去。
這圖紙簡單到什麼程度?簡單到手繪-掃描甚至比打開工業設計軟件畫圖的速度還快。
作爲當前計算機領域事實上的世界第一人,高振東沒有計算機強迫症,怎麼方便怎麼來。
很快,黔山省黔陽市狀元樓旁某一幢建築物裡,一位同志面帶喜色的打開自己的電子郵箱,取出了一幅圖。
高委員的習慣倒挺別緻的,電子郵件居然都是手繪的。
他對着電腦粗粗一看,神色就是一喜,連忙把這張圖紙打印出來。
他拿着這張在21世紀被收藏進黔山某三線博物館的簡單圖紙,快步走向了一位領導的辦公室。
按說電子郵件是沒有唯一性的,但是作爲帶密級的文件,就算是打印,也會自動加上編號,這就有唯一性了,能沾到三線博物館這種特殊博物館收藏的門檻。還是那句話,某些藏品重要的是意義而不是價值。
“什麼事情?”
“高委員給我們發了一封電子郵件。”
“噢?給我看看!”黔山的這位領導馬上伸手接過打印稿。進來彙報這位同志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負責與高委員的聯絡。
他看過圖紙之後,和上輩子的高振東一樣陷入了驚訝:“還有這東西?不用人畜電,也能把水抽到幾十上百米高的地方?”
類似的東西不是沒有,不少水車就是這樣的,但是絕對沒有這麼大的揚程,對黔山來說意義不大。
但是幾十米高,就是量變引起質變,讓人覺得不真實起來。
“高委員想來不會騙我們。”進來彙報的同志也不懂,但是這封郵件的來源是他最大的底氣。
“嗯,你說得對!這樣,你把省裡水利口的技術專家請一位過來,馬上!”
這是農忙季節,這東西能早一天用上,也許就能爲某一戶百姓增產幾斤糧食,看起來不多,但是累積起來可就多了。而且這東西能在不怎麼花錢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解決某些山區農田供水從0到1的問題,這個意義可就大了去了。
雖然振東同志說了這東西有很大缺陷,但缺陷在這裡是奢侈品,至少要先解決問題,纔有資格去考慮缺陷大不大的事情,否則連嫌棄缺陷的資格都沒有!
“好!我馬上去!”進來彙報的同志轉身離去。
十五分鐘不到,他就領着一位同志進來了。很巧,黔山水利系統辦公地距離這裡非常近,甚至比這裡還要靠近狀元樓,別說緊急情況下騎自行車過來,就算是走路,走過來也就是十分鐘的事情。
“領導,您要的人請來了。”
“來來來,坐!看看這個!”領導將高振東畫的那張圖遞給水利系統的同志。
這位同志壓下一點緊張情緒之後,認真的看起這張簡單的圖紙來。
“怎麼樣?能不能搞?”
“能!太能了!!”
“我就說嘛,哈哈哈哈。這可是黔山人民用兩斤洋芋粉換來的。”領導笑得很是開心,順口開了個玩笑,振東同志從來不讓黔山的羣衆吃虧。
“這個泵,是利用了水力學裡常見的水錘效應,利用水源水頭的水錘衝擊壓縮氣罐中的空氣,巧妙的安排兩個單向閥的動作,自動向高處供水!”水利系統的同志沒忍住,用專業術語解釋了一遍。雖然在這之前沒想起這東西來,但是一看就想起來了。
——水錘泵!
雖然沒聽懂,但是領導一聽就知道,的確靠譜!不用人畜電,較大揚程供水。
“當然,也不是沒有缺陷,這個泵工作的時候,棄水很多,棄水的比例,取決於水源水頭高度和揚程之間的比值。而且一般也做不太大,供水量相對有限。但是不管怎麼說,這真的能解決問題!”
領導笑得更開心了:“我們黔山雨季的時候,愁的不是沒水,而是山區零散種植戶苦於水多但是沒有經濟實用的辦法往山上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