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導彈在極限射程上打出來的,飛到這裡,已經不是動力射程了,雖然能量剩餘還很多,但是這讓髒三的飛機多多少少有了一些騰挪的空間。
但是對他們來說,還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我們瞄準時的不得已——有多枚導彈瞄準同一目標,這讓大部分飛機其實並沒有殺身之禍。
其實如果不是他們胡飛的話,原本少數脫鎖的導彈也沒那麼容易重新發現他們。
這一切說起來很慢,其實非常快,也就是一兩秒鐘的時間,事情的結果就非常分明。
4架髒三的飛機在空中當空爆炸,2架拖着長長的煙火向下方墜落,有2頂降落傘在空中飄落。
沒法一一描述,也沒有必要一一描述,反正知道是來犯之敵被擊落就足夠了。
其實早在第一輪的兩頂降落傘開傘之前,第二輪導彈就已經來襲。
格鬥導彈的作戰過程就是這麼誇張,接戰距離太近,相對速度太快,對於人需要走幾十分鐘的路,對於導彈來說就是一兩秒的事情。
這些導彈的速度,可是高達3馬赫以上。
這一輪導彈有所不同的是,他們大部分甚至還沒出動力射程範圍之外,導彈的尾噴口還在呼呼的噴着怒火,不但空氣舵能用,燃氣舵也同樣能用,機動性完全拉滿!
此時飛行姿態完全破壞的敵人們,大部分都沒法保持機頭面嚮導彈的狀態,要麼露出了側面腰背,有的甚至露出了屁股。
這在雷電-3的眼裡,更顯眼了。
在躲避第一輪導彈過程中已經暈頭轉向,找不着北的敵人,甚至大部分根本不知道第二輪導彈的來襲,他們只知道機體一震,就開始不受控制的往下墜落。
甚至有的什麼都不知道,就在空中直接魂飛天外。
一時間空中四處都是濃煙烈火,甚至短時間內,都沒法數清楚到底擊落了多少架敵機。
太多了,碎片和機體實在太多了,這讓我們的同志一時間根本分不清誰是誰,像是被杆式戰鬥部直接切掉部分機體的,遠遠看去,兩團大火往下掉,根本分不清是一架還是兩架飛機。
空中稀稀拉拉的還有幾架敵機在飛,地上的雷達站裡,雷達手反應超快:“初步判斷,剩餘敵高速目標7個。”
好傢伙,又擊落敵機8架。
24枚導彈擊落14架敵機,第三代紅外空空導彈面對50年代技術水平的戰鬥機,打出這個效果,也不算是奇怪。
敵人沒有準備、沒有任何干擾手段,先是在正常編隊飛行狀態下遭到導彈齊射突襲,然後在姿態被破壞、能量大量損失的情況下再次遭到突襲。
甚至後12枚還有些冤,它們的接戰距離,已經可以算是進入了不可逃逸區,之所以12中8,估計重複瞄準和指向上的敵機數量不夠了是最主要的原因。
唯一的問題是,戰果不太好統計,到底是誰的導彈擊落的?這賬特麼的沒法算,好在我們還有一種表彰叫做集體功勳。
此時,被急速飛行的導彈遠遠甩在後面的12架戰鬥機,已經飛臨敵機前上方。
看着下面像是無頭蒼蠅一樣亂飛的敵機,大隊長大喜過望,說實話,他根本沒想到這兩輪雷電-3,能將敵人打成這個樣子,眼看敵人零零落落沒剩幾架了,他一聲令下:“自由選擇目標,從上往下打!”
爲什麼我們在空軍力量最困難的時候,軍迷們還對8架八爺槍挑一架F-22抱有那麼一絲希望,因爲對於空戰來說,高打低實在是太有優勢了!
而八爺當時是我們能飛得最高的戰鬥機,而F-22雖然說是有2萬米的實用升限,但是從它們吹升阻比2.0和打只19000米高的流浪氣球都那麼費勁來看,也許八爺有那麼一絲希望吧,畢竟F-117A都被薩姆-3給幹下來了。
不用他二次下令,我們的戰鷹們早就兩兩一組,分散開來,各自向着自己的目標直撲而去。
“這個是我們的,你去找別的去。”
“急啥急啥,6個編隊,沒聽見剛纔雷達站通報還有7個目標嘛,夠用的夠用的。”
在緊張的追擊機動中,飛行員們甚至還有閒暇在頻道里搶人頭。
主要是從上往下壓,開着雷達瞄無頭蒼蠅一樣的敵機,實在是太輕鬆了,他們甚至都不用像常規訓練一樣,去死死的長時間咬敵人的尾,只要機載雷達控制着雷電-3的導引頭鎖定了敵機,他們就可以按一下發射按鈕,然後瀟灑脫離。
有的同志甚至發揮了一把傳統戰術,從空中向下掠襲敵機,用機炮將敵人擊落之後拉起戰機揚長而去。
空中很快就乾乾淨淨,連一架敵機的影子都看不見了,只看見往下墜落的敵機殘骸,還有導彈殘餘的尾煙,對了,還有在向下飄落的6個降落傘。
最早跳傘的髒三飛行員,此時還在空中飄着呢,戰鬥結束之快,真是難以想象。
“我的機炮炮彈還是滿的,導彈卻打光了。”
“誒,這你就不如我了,我用機炮打掉一架,哈哈。”
“能用導彈打,傻子才用機炮。”
“這你別管,說明我基本功紮實!”
此時,大隊長統計戰況的指令在電臺中響起。
一陣鏗鏘有力的通報聲過後,大隊長向西線機場的空中指揮部報告。
“報告,擊落敵機約20架,我方無一損失。”
說實話,現在真不知道打掉多少架,只能根據前期的觀察結合雷達站的數據,再把大家最後的戰績統一統,毛估估給個數據。
不過這不重要,打掉19架還是20架差不多,讓所有的同志高興的是,我方無一損失。
“打得好!打得太好了!”空中指揮部的指揮員高興得在地圖桌上狠狠的拍了一下。
此時,雷達站的雷達手的聲音從電臺裡傳來。
“跑了一架,跑了一架,方位XXXX,高度8000米,方向XXXX,正在向境外逃竄!”
那是唯一一架逃脫的敵機,在剛纔的“空戰”中,他趁亂逃到了低空,然後在一片混亂中轉身向着髒三的方向飛去。
這仗沒法打了,還打個屁,對方的人都沒看見,自己人已經差不多被打光了!
我們的指揮員聽見,並沒有覺得什麼問題,21架敵機逃掉一架,這算得了什麼。打了這麼多年仗了,當陸軍的時候,就知道總會有一點點敵人逃掉,但是對總體戰局並沒有什麼影響。
但是天上飛着的同志聽到耳朵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還有這事兒?那哪兒成!定要讓敵人有來無回,這可不只是書上寫着,戲裡唱着,我們一定也要做到才行。
有飛行員已經迅速的在腦海裡完成了計算。
“我去追!我離它最近,方向也合適。”
如果說剛纔的敵人都是頭衝着我們這個方向,我們怎麼圍堵都沒問題的話,那現在經過一番鏖戰,就要講究方向問題了,方向和邊境線相反的,等他們掉過頭來,可能敵人都快飛出去了,畢竟這裡離邊境線也就是幾十公里的事情。
不待有人迴應,他已經將飛機節流閥推到最大,戰機飛行中發出劇烈的“砰”的一聲巨響,帶着1.5馬赫以上的極速和風雷聲,向着敵機的方向飛速趕去。
這時候的戰鬥機,雖然說是超音速,但是不開加力是沒法超音速的,要不然後世的四代機(五代機)也不會把超音速巡航作爲4S標準之一,當然,有的五代機太胖,超音速巡航是沒戲了。
F-86能超音速,但是隻有開着最大馬力俯衝才能,而且很勉強,在戰-6改的速度之下,追得非常快,眼看着敵機進入了導彈射程。
此時,在空中做戰前動員時,指揮員的叮囑在他腦海裡響起。
“一定要儘量保證敵人落在我們的土地上!”
想到這裡,飛行員鬆開了紅外空空彈的鎖定按鈕,這樣不保險。
他知道,此時敵人已經在飛速接近邊境線,而且帶着高度和速度。
就算是導彈追上敵人,一旦沒有達到凌空爆炸的效果,那敵人還是會滑回敵人的那邊去。
他決定,爲了保險,將敵人凌空打炸。
飛機這東西是很有意思的,如果沒有空中解體,那它能滑很遠,但如果一旦空中解體了,那就很容易垂直下落,飛不了多遠了。
相比導彈的戰鬥部,一發炮彈的威力可能比不上,但是如果能打一串炮彈到敵機身上,那敵機空中解體的機率要大得多。
至於萬一都還沒打炸怎麼辦?沒炸就沒炸唄,多大個事兒,沒聽見領導都說的是“儘量保證”嘛,儘量,不是一定。
此時已經肝膽俱裂,不顧一切向着邊境線逃跑的敵人,並沒有聽見身後的轟鳴聲,雖然那個聲音非常的巨大,但是聲音的速度趕不上我們戰機的速度。
在猛烈的追擊中,我們的飛機甚至有些顫抖起來。
敵人只管將速度加到最高,對他來說,速度就是一切,儘快飛回自己的那邊去,東大人不敢追過來的。
我們這次的確不會追過去,但是不是不敢,而是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