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遭遇

“給錢,給多多的錢,給到那些人無法拒絕!”

“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是事,咱家別的沒有,就是有錢!”

“樸君儘管放心大膽去做,對方不願跟咱們合作不打緊,但一定要給他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咱這個天使很大方!”

“除了錢之外,樸君也要儘可能的打聽對方的嗜好,要有針對性的投其所好。上兵伐謀,次兵伐交,若是能不損一兵一卒奪取洪原,你樸君就是維護大明和朝鮮父子深情的最大功臣!也是咱的最親密戰友!”

“如果真有那種不喜歡錢的,也沒什麼特殊嗜好的,就給他名義,咱大明天朝的名義,加銜、表彰什麼的,貞節牌坊咱都能給他立起來…”

“總之一點,樸君務必要讓洪原城內的文武認識到,他們現在的所作所爲是在試探深淵,是在懸崖邊上,如果再不懸崖勒馬,他們便是朝鮮的罪人,也是大明的罪人!”

“……”

公公豁出去了,軍事解決不了還不能政治解決麼,他老人家做不了魏大頭,還做不了魏中正了。

上下五千年,有幾樁事是錢解決不了的呢。

就拿這次巡視朝鮮的事來說,要是漢城方面主動跟公公接觸一下,給個百八十萬兩意思一下,公公何苦在這抗洪搶險呢。

有了鏡城策反水軍統制玄宇和兵馬萬戶鄭智成,逼的兵馬統制樸錫東保持“中立”的成功經驗後,樸正泰對於策反洪原很有信心。

這個信心就是建立在朝鮮對於宗主國大明發自骨子裡的畏懼。

作爲曾經的鐘城郡守,現在的鏡城都護代府使,樸正泰對於朝鮮官員如何看待大明瞭解的一清二楚。

和鏡城那次一樣,樸正泰首先物色的對象仍是武將。

……….

連着數日的暴雨終於停歇了,這場雨勢波及鏡城、平安、黃海三道,受災最嚴重的是黃海道。

當地給漢城的奏報說受洪災影響,境內約有二十餘萬百姓失去家園,沒有糧食度日,需議政府緊急調撥救災糧,否則恐釀流民之亂。

平安道這邊平壤周邊受災也很嚴重,但北部寧邊和義州等地受災相對較小,因而道尹鄭仁弘並沒有向漢城奏稟調糧賑災。只是洪原面對的明軍壓力卻仍如一座大山般壓得鄭仁弘喘不過氣來,與明朝水陸交通的中斷更讓鄭仁弘驚疑,不知道大明那邊究竟出了什麼事。

平壤來往洪原的信使每日都有數撥,不管信使什麼時候回來,鄭仁弘都要接見,爲的就是確保能掌握洪原方向明軍的最先動靜,以便做出及時應對。

據說,漢城那邊已經吵翻天了,議政府內的官員分爲了親明和仇明兩派。親明派將宣宗大王的“父子說”搬出,大肆宣揚明朝對朝鮮的再造之恩,希望光海君能夠馬上派出國使隆重迎接被阻於鏡城都護的大明天使,並親自向天使請罪,以獲得大明的寬恕,並儘可能的向大明補償戰爭損失。

仇明派則堅稱並未收到明朝的國書,使節私自入境有違常理,朝鮮雖爲大明藩屬,但絕無屈膝道理。

仇明派認爲那個私自入境的明使縱兵攻擊朝鮮軍隊,強佔朝鮮屬郡,搶劫朝鮮官民財產,和當年的倭寇是何其相象。因而議政府應當馬上調集禁軍主力北上,給予那支侵略者軍隊重重打擊,爾後再向大明要求解釋。

如此,纔不算喪權辱國。

光海君卻對議政府的爭吵不聞不問,但據宮人透出來的消息說王上這幾日很是有些心不在焉。

鄭仁弘作爲大北派的骨幹,自然有其消息渠道。他知道光海君爲什麼這樣,但是他卻不能爲王上分憂。

原先以爲暴雨和山洪會迫使那個明使歸國,但洪原傳來的消息卻說明軍在安川似有長駐之意,並且有朝鮮人風傳大明有意將鏡城都護納爲遼東巡撫治下,設參將駐防。

此事被鄭仁弘壓住沒有上報議政府,他很清楚,如果這個消息傳回議政府,那支持派兵北上的官員必然要佔據上風,那麼事態將不可挽回的惡化。

於一個國家而言,還有什麼比得上領土被侵佔更讓人憤怒的呢。

鄭仁弘內心還是希望能和那個明使接觸的,至少要弄明白對方身份的真假,知道他的目的,可是他又害怕他私自接觸明使會惹來光海君的疑心。

雖說光海君的繼位大北派出了大力,光海君繼位之後將宣祖去世前因力挺他而被流放的李爾瞻、鄭仁弘等人官復原職,但也未專用大北派,而是任命南人李元翼爲領議政。此舉表明光海君對大北派的影響和勢力也是在提防的。

鄭仁弘不希望給光海君留下一個擅自決奪的印象,他只能被動等待。這個被動等待是很要命的,洪原駐防上萬兵馬,每日人吃馬嚼需要大量糧食,平壤附近又受洪災影響,需要從寧邊、義州等地調撥糧食賑災,因此洪原前線的糧食供應於平安道而言是個不堪承受的重擔。

唯一算是好消息的就是洪原方向沒有戰事發生。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明軍一天不對洪原發起進攻,就證明那個明使心裡沒底,或者說可依仗的力量不足。時間拖的越長,固然平安道承受着壓力,明軍同樣也承受巨大壓力,到了最後,明軍很有可能因爲糧食問題回國。這樣,鄭仁弘就能不費吹灰之力收復鏡城都護,在其功績上添上濃墨一筆。

然而,事情的走向並未如鄭仁弘所願,壞消息還是傳來了。

大明萬曆四十二年七月初六,提督內臣魏良臣親率步騎8500餘人自安川出發,兵進洪原,公開宣稱要懲罰對天朝不敬的平安道尹鄭仁弘,並以藐視天朝罪懲處公然舉兵對抗天兵的平安道文武官員。

洪原守將柳希奮在來不及向平壤請示的情況下,採納了副將韓貴提出的建議主動出擊,以求先擊潰被明軍驅使的鏡城僞軍,再尋求合適戰機重挫明軍。

雙方在距洪原以東十五里處的水白山下遭遇。

第八百五十九章 洋和尚開竅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海路運銀第二百三十章 想做大官,就得膽大第七百九十五章 是負金請罪,不是負荊請罪第三百七十五章 皇朝傢俬第三百六十九章 愛朕,就切了吧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大一小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山雙飛燕第八百七十八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第三百一十一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十四章 有的胡就先胡第八百六十六章 日久,終見人心第三百三十章 一拖二,不好玩第二百零五章 東哥姑娘,我還小啊第六百九十二章 東宮是個短命相第九十章 鄉親們吶!第二百零四章 遼東的黑惡勢力第一百四十七章 什麼破題目第十二章 多爾袞第七百四十九章 咱家不是那種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楊漣,你個奸賊!第九十章 鄉親們吶!第四十章 東亞人民的武裝集團公公已結束西南各省督稅第二百四十四章 爲皇帝玉碎的時候到了第八章 啊,我的好學生!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舅子第五百零八章 我就要跟你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明必須給我交待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三百零八章 十三阿哥的困惑第九百八十三章 閣老很生氣第五十章 將來或可掃天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太爺發話第九百八十章 格殺勿論第三百零九章 洋和尚說話是算數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含笑半步顛第七百八十九章 家裡必須有礦第一百六十一章 日之戰役(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奉天討日詔第四百二十一章 友誼天長地久第五百三十章 用刑之道在於誅心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舅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同一個世界第六章 暴起第一千零四章 良臣,我想要個孩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到人民羣衆中去第一百六十九章 貴妃娘娘駕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劫獄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皇回憶錄(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七百八十八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六百四十五章 先生,完了,書院完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五彪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千歲題詞第四百八十一章 魏公公,有話好說第九十二章 誰出力誰受益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治時代的正式開啓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太爺發話第三百二十九章 萬曆朝的奪門之變第五百四十章 殿下,你肯懷了麼?第一百四十二章 嘉義講話第三百六十六章 令不出乾清宮第二百一十八章 葉赫最後的機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魏公公的親密戰友第五十九章 鷹犬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想本宮怎麼做?第六百八十章 咱家真的很爲難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千歲題詞第二百四十三章 建州奴圍了阿布達裡崗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錢就可以招私兵第二百九十八章 吃他娘,穿他娘,魏公來了不納糧第一百三十三章 武士道的精神在哪裡第五百八十一章 咱家指哪,你們就得打哪!第一百五十二章 平埔殲擊戰(六)第五百四十章 殿下,你肯懷了麼?第六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五十七章 咱家可是虎太監第五百零三章 魏太監打人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陛下生的好女兒第二百三十七章 日語的不要,漢語的吆西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說可以第七百三十八章 快拿走,咱暈血第二百一十五章 此子日後,國之大器也!第九百八十七章 一切都是油水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佬王體乾第二百一十二章 關外的天要塌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至於這麼貴吧?第七百六十四章 東方的教皇第三百二十章 早就應該維新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殺奴爾哈赤!第九百三十一章 皇爺過不好,咱就不好過第七百四十七章 見血的刀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皇回憶錄(番外結局篇)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哥是深明大義的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親兄弟明算帳第五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 千歲南下第四十三章 二叔可是弼馬溫
第八百五十九章 洋和尚開竅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海路運銀第二百三十章 想做大官,就得膽大第七百九十五章 是負金請罪,不是負荊請罪第三百七十五章 皇朝傢俬第三百六十九章 愛朕,就切了吧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大一小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山雙飛燕第八百七十八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第三百一十一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十四章 有的胡就先胡第八百六十六章 日久,終見人心第三百三十章 一拖二,不好玩第二百零五章 東哥姑娘,我還小啊第六百九十二章 東宮是個短命相第九十章 鄉親們吶!第二百零四章 遼東的黑惡勢力第一百四十七章 什麼破題目第十二章 多爾袞第七百四十九章 咱家不是那種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楊漣,你個奸賊!第九十章 鄉親們吶!第四十章 東亞人民的武裝集團公公已結束西南各省督稅第二百四十四章 爲皇帝玉碎的時候到了第八章 啊,我的好學生!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舅子第五百零八章 我就要跟你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明必須給我交待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三百零八章 十三阿哥的困惑第九百八十三章 閣老很生氣第五十章 將來或可掃天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太爺發話第九百八十章 格殺勿論第三百零九章 洋和尚說話是算數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含笑半步顛第七百八十九章 家裡必須有礦第一百六十一章 日之戰役(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奉天討日詔第四百二十一章 友誼天長地久第五百三十章 用刑之道在於誅心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舅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同一個世界第六章 暴起第一千零四章 良臣,我想要個孩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到人民羣衆中去第一百六十九章 貴妃娘娘駕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劫獄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皇回憶錄(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七百八十八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六百四十五章 先生,完了,書院完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五彪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千歲題詞第四百八十一章 魏公公,有話好說第九十二章 誰出力誰受益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治時代的正式開啓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太爺發話第三百二十九章 萬曆朝的奪門之變第五百四十章 殿下,你肯懷了麼?第一百四十二章 嘉義講話第三百六十六章 令不出乾清宮第二百一十八章 葉赫最後的機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魏公公的親密戰友第五十九章 鷹犬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想本宮怎麼做?第六百八十章 咱家真的很爲難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千歲題詞第二百四十三章 建州奴圍了阿布達裡崗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錢就可以招私兵第二百九十八章 吃他娘,穿他娘,魏公來了不納糧第一百三十三章 武士道的精神在哪裡第五百八十一章 咱家指哪,你們就得打哪!第一百五十二章 平埔殲擊戰(六)第五百四十章 殿下,你肯懷了麼?第六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五十七章 咱家可是虎太監第五百零三章 魏太監打人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陛下生的好女兒第二百三十七章 日語的不要,漢語的吆西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說可以第七百三十八章 快拿走,咱暈血第二百一十五章 此子日後,國之大器也!第九百八十七章 一切都是油水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佬王體乾第二百一十二章 關外的天要塌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至於這麼貴吧?第七百六十四章 東方的教皇第三百二十章 早就應該維新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殺奴爾哈赤!第九百三十一章 皇爺過不好,咱就不好過第七百四十七章 見血的刀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皇回憶錄(番外結局篇)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哥是深明大義的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親兄弟明算帳第五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 千歲南下第四十三章 二叔可是弼馬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