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守城

鍾衡覺得老天對自己十分不公,每次給他一點甜頭之後,總是在他領略到真正的好處之前粗暴地搶奪回去。

還在中原的時候他的仕途就不順利,入伍多年,寸功皆無,花掉許多錢,好不容易纔在兵部謀得一個小官,結果上任一個月,就被指派到西域,說是歷練幾年,回朝之後另有任用,其實無異於發配。 文字首發 /文字首發

名義上他升職了,從六品越爲五品,可是在璧玉城那樣一個魚龍混雜的險惡世界裡,巡城都尉有職無權,最核心的任務就是保護督城官的個人安全,跟家丁沒有多大區別。

督城官任期結束時能拿到鉅額的“平安符”,而他,連收受賄賂的機會都沒有多少。

眼看着北城遍地的有錢人和南城數不盡的享受,沒有錢是一件極爲痛苦的事情,好比強迫飢腸轆轆的乞丐隔窗觀望酒樓裡的客人大吃大喝。

就是在這種每時每刻都甩不掉的煎熬中,鍾衡生髮出虛無的人生態度:忠君?他連皇帝踩過的土地都沒見着過;愛國?中原遠在數千裡之外,在璧玉城爭得的一切利益都會拐彎抹角地落入督城官之手,與國家無涉;理想?鍾衡唯一的希望就是被金銀淹沒,哪怕損壽十年也值得。

然後那個叫歡奴的奇怪少年出現了。

初次見面時兩人幾乎沒說過話,可老練的鐘衡馬上就看出少年的特別來,歡奴名字裡有一個“奴”字,身上卻仍然殘存着某種錦衣玉食時的驕傲氣質。

在西域,由富變窮、由貴轉賤是稀鬆平常的事,王子公主都有淪落爲奴的時候,可是經過金鵬堡非人的嚴酷訓練,竟然還沒有完全接受奴才的身份,這種事可不多見。

當歡奴接受巡城都尉“發現真相與解決問題是兩碼事”的說教,成功將自己以及許家姐弟從殺人案中解脫出來時,鍾衡越發覺得這名少年不簡單,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歡奴不知道的是,他當時的行爲給予巡城都尉極大的鼓勵,這是第一次,有人賞識這名五品小官的見解,鍾衡武功一般,文采全無,唯一引以爲傲的是目光敏銳判斷精準,可在官場上,這不是優點,而是讓人害怕的缺點,上司從來不信任他,總是找藉口把他支到最外圍。

一方是人到中年仍無所作爲的巡城都尉,一方是忍辱負重等待報仇良機的少年,兩人的命運從那時起就已經纏繞在一起,時而並行,時而分離。

多年以後,歡奴已經成爲龍王,鍾衡藉助他的力量,一越而成爲石國丞相,不管這是多麼弱小的國家,也算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轉折。

老天還是那麼不公,不等鍾衡品嚐到丞相的真實味道,石國遭到入侵,多半領土淪陷,只剩下都城勉強支撐。

這一次,鍾衡不打算屈服,他不知道未來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反正這一次,他要緊緊握在手裡,死也不鬆開。

龍王離開石國前去解救大雪山軍隊時,曾許諾說兩個月之後就會帶着救兵回來,鍾衡的判斷力卻告訴他,即使龍王按時迴歸,小小的石國仍然不足以與強大的敵人對抗,所以他立刻着手進行長遠打算。

這時的石國混亂不堪形同散沙,原丞相楊兜被逐,軍隊只剩下數百人,百姓驚慌不安,對新任丞相充滿了不信任,國王體弱多病,頭腦簡單,唯一的熱情就是每天早晨接受太監們一絲不苟的朝拜。

鍾衡手下唯一可用的力量是刀客林小山率領的幾十名大雪山劍客、二百多名立場模糊的匪盜和四五百名石國士兵。

逍遙海四國聯軍已經到達邊境,留給新丞相的時間沒有多少,鍾衡立刻着手同時進行幾件事:

放棄全國戰爭,派出使者將邊境哨所裡的駐軍全部召回都城,勉強又聚集二百多名士兵。

要求石國百姓三日之內遷入都城,只帶糧食與金銀細軟,丞相承諾,戰爭結束之後,土地與房屋都會物歸原主,其它損失由國庫賠償,最後這一點打動許多猶豫不決的百姓,大家一窩蜂地涌入都城。

鍾衡還抽出時間與那羣盜匪稱兄道弟,按江湖規矩交往,很快就發現真相,這些人投奔——或者說恐懼——的人不是龍王,而龍王身邊的女護衛荷女,這種恐懼非常強大,足以支撐起一定程度的忠誠。

龍王離開的當天,鍾衡抄沒了舊丞相楊兜的家產,數目不小,甚至超出石國國庫,這筆錢鍾衡沒有上交,而是用來僱傭工匠修補城牆,招募進城的年青農民當兵。

最緊迫的物資還是糧食,沒有食物,再強大的軍隊也守不住城池。

戰爭突如其來,石國官方的糧食儲備非常少,鍾衡採取軟硬兩種手段,一方面花高價從普通百姓手中買走糧食,另一方面強迫富戶與貴族們交出自家的存糧,終於使得國家的糧倉充實起來。

這是石國能夠守住都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僅僅三個月之後,糧價飛漲,花十倍價格也沒辦法讓百姓賣出一粒米了。

從楊氏家中抄沒的金銀很快就不夠用了,鍾衡與國王商量了兩次,發現完全無法說服對方之後,乾脆繞過無能的國王,接管了國庫與王家寶庫,然後派人強佔孟氏在石國的商號與錢莊,又取得一筆錢。

即使這樣,想要憑藉不到一千名士兵守衛都城,也是無法完成的任務,鍾衡做出一切努力,最後還是要依靠敵人的錯誤決策,才能勉強保住剛剛到手的小國。

逍遙海康、安、沙、惠四國組建的聯軍人數爲兩千,由實力最強大的康國派出一名將軍指揮,康國王子留在軍中,尚未進入石國國境,遭到驅逐的丞相楊兜就跑來投奔。

就是這三個人,在軍事策略上發生重大分歧。

將軍覺得手中的兵力太少,不宜強攻都城,希望就在邊境邀戰,雙方按傳統模式對陣,與此同時,放話給予石國國王優待,保留他的王位,以此督促石國儘快投降。

楊兜滿懷恨意,石國不屬於王室,而是楊氏的私產,如今被人硬生生搶走,他要不顧一切地搶奪回來,爲此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他做出種種誘人的許諾,聲稱石國百姓早已失去對王室的忠誠,城內還要許多楊氏的支持者,只要四國聯軍快速進發,無需戰鬥,就會有人打開城門。

康國王子仍對石國公主念念不忘,他可不想將石國轉交給流亡丞相楊兜,而且石、康兩國接壤,多多搶佔土地,既能強迫石國改變主意,將公主嫁給他,還能擴大康國的勢力。

三人爭論多日,因此喪失進攻的最佳時機,最後的結論是兵分兩路,一路進攻都城,一路搶佔各地市鎮。

結果證明,這是錯得不能再錯的決策。

第一路人馬前進到離都城三十餘里的地方,得到讓他們意外的消息,石國都城不僅沒有敞開城門迎接大軍,反而嚴陣以待,守城兵力與日俱增,已經達一千多,與進攻方不相上下。

楊兜大失所望,於是親手寫下幾十封信,號召楊家的支持者們行動起來,然後由弓箭手趁夜射入城內。

作爲回答,次日一早,城裡拋出十幾顆頭顱,有楊氏子弟,也有公認的楊氏支持者。

楊兜在聯軍中的地位立刻下降到可有可無。

另一路人馬在石國境內圈佔土地,發現各處市鎮空虛無人,只剩下房屋與帶不走的重物,搜刮不到金銀財寶時,非常氣憤,於是放火燒掉了路上所遇見的一切建築。

消息傳到都城,幫了鍾衡一個大忙,迄今爲止持觀望態度的石國百姓,一夜之間生出同仇敵愾之心,再也沒人敢提投降的建議了。

由於實力相當,許多人甚至希望出城決戰,一舉擊潰入侵者。

鍾衡保持着清醒,知道石**隊人數雖然增長,戰鬥力卻沒有多高,貿然開戰勝算不大,一旦打了敗仗,立刻就會將守城熱情打壓到谷底,因此力排衆議,堅守不出。

等了足有一個月,聯軍兩路人馬匯合,發現石國真的沒有投降之意,才發起攻城戰。

圍城戰一打就是半年多。

龍王與大雪山全軍覆沒的消息傳來,幾乎將石國擊垮,鍾衡卻打死也不相信,決定孤注一擲,他的堅定奇蹟般地打動了許多人,整個西域,就只有這一小片地區的人民,仍然篤信龍王沒死,正在聚集更強大的兵力,時刻都會回來解救石國。

期間若干次,聯軍都有退兵之意,可是金鵬堡在西域勢如破竹,進展之快超出所有人的意料,逍遙海四國本是獨步王的盟友,沒多久就下降爲附庸,最後淪爲僕從,連名義上的dú lì都岌岌可危。

現在,聯軍不再是爲本國爭取利益,而是替獨步王打仗,這讓圍攻者的士氣越來越低,卻又不敢輕言罷戰。

城裡的日子也不好過,戰爭持續的時間過長,缺衣少用,糧食每日定量分發,只能維持半飽,軍民的士氣同樣跌到谷底,全靠着丞相的強硬手腕,纔沒人敢投降。

幾個月之後,獨步王指派的新統帥到來,從四國徵發更多的士兵,連續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守城越來艱難,就連鍾衡,也不禁心生猶疑,覺得石國已經堅持不了多久,而龍王,不是死了,就是永遠也不會再返西域。

就在這個時候,四國聯軍的新統帥派使者送來一封信,以前所未有的友善姿態,讚揚鍾丞相與石國百姓的堅忍不拔,然後提出慷慨大方的條件,只要打開城門投降,石國仍能保持dú lì,鍾衡的丞相位置也將得到金鵬堡的大力保障,百姓可以返回舊居,不受任何懲罰。

對國王,對丞相,對城裡的百姓,這都是難得的條件,當這封信的內容被聯軍使者“無意中”公開以後,投降的呼聲驟然高漲,鍾衡備感壓力,不得不同意進行一次正規的談判。

此時,龍王率軍由烏山進入逍遙海的消息,正被城外的聯軍嚴格封鎖。

(求收藏求推薦)^-^——^_^

第七百五十七章 害怕第二十二章 拋屍第四百四十七章 墜屋第八百七十五章 急信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明說第四百九十章 珍寶第九百二十六章 地下第五百二十章 往事第八百六十一章 認識第七百六十章 變化第五百八十六章 收買第十八章 發作第七百七十九章 月光第八章 匪營第七百六十一章 大膽第六百三十二章 備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火第九百三十三章 七殺第九百四十九章 新帥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性第二百五十五章 半顱第三百八十一章 征服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困惑第七百六十三章 絕境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輕功第三百二十二章 轉身第九百一十八章 攀爬第八百六十六章 坦白第四百六十八章 同夥第四百一十四章 守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折磨第七十八章 決鬥第二百三十三章 密謀第二百二十五章 和好第九百八十八章 懸案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認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拔刀第五百二十七章 女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欠債第四百七十三章 混亂第二百零一章 背叛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母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逼問第四百四十八章 真面第八百三十五章 倒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江湖第五百七十二章 忠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闖蕩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挫銳第五百二十八章 相遇第三百九十章 換功第五百二十七章 女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倒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比武第七百七十九章 月光第六百四十六章 僧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求助第二十九章 十招第十五章 傳功第五十三章 雪娘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天第七百一十四章 事實第六百一十八章 邪勁第八百八十一章 孟氏第四百零一章 結交第九百五十二章 手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殿殺第八百一十七章 意外第六百六十三章 聚會第三百三十八章 傳言第一百二十五章 罩子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犯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救人第九百一十五章 三招第五百八十章 啓齒第九百七十九章 撇清第八百二十三章 局勢第八百六十七章 頭髮第五百八十九章 信號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知彼第十五章 傳功第三百一十四章 突襲第八百三十八章 混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保橋第八百五十七章 決定第三百八十三章 新兵第五百一十四章 情報第八百五十四章 兇手第六百一十九章 十三第九十一章 解讀第四百七十二章 平亂第四百一十五章 忠誠第四百七十四章 架橋第四百八十七章 高手第二百四十章 入網第六十章 儀式第五百七十七章 乾淨第八百六十章 形象楔子 殺手兩戒第九百零三章 刀傷
第七百五十七章 害怕第二十二章 拋屍第四百四十七章 墜屋第八百七十五章 急信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明說第四百九十章 珍寶第九百二十六章 地下第五百二十章 往事第八百六十一章 認識第七百六十章 變化第五百八十六章 收買第十八章 發作第七百七十九章 月光第八章 匪營第七百六十一章 大膽第六百三十二章 備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火第九百三十三章 七殺第九百四十九章 新帥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性第二百五十五章 半顱第三百八十一章 征服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困惑第七百六十三章 絕境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輕功第三百二十二章 轉身第九百一十八章 攀爬第八百六十六章 坦白第四百六十八章 同夥第四百一十四章 守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折磨第七十八章 決鬥第二百三十三章 密謀第二百二十五章 和好第九百八十八章 懸案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認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拔刀第五百二十七章 女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欠債第四百七十三章 混亂第二百零一章 背叛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母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逼問第四百四十八章 真面第八百三十五章 倒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江湖第五百七十二章 忠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闖蕩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挫銳第五百二十八章 相遇第三百九十章 換功第五百二十七章 女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倒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比武第七百七十九章 月光第六百四十六章 僧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求助第二十九章 十招第十五章 傳功第五十三章 雪娘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天第七百一十四章 事實第六百一十八章 邪勁第八百八十一章 孟氏第四百零一章 結交第九百五十二章 手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殿殺第八百一十七章 意外第六百六十三章 聚會第三百三十八章 傳言第一百二十五章 罩子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犯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救人第九百一十五章 三招第五百八十章 啓齒第九百七十九章 撇清第八百二十三章 局勢第八百六十七章 頭髮第五百八十九章 信號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知彼第十五章 傳功第三百一十四章 突襲第八百三十八章 混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保橋第八百五十七章 決定第三百八十三章 新兵第五百一十四章 情報第八百五十四章 兇手第六百一十九章 十三第九十一章 解讀第四百七十二章 平亂第四百一十五章 忠誠第四百七十四章 架橋第四百八十七章 高手第二百四十章 入網第六十章 儀式第五百七十七章 乾淨第八百六十章 形象楔子 殺手兩戒第九百零三章 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