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徐家莊

十月,天氣有些涼了,在麥場裡玩耍的孩童們都已經穿上了厚衣裳,圍着那一個個堆得如小山般高的麥草垛子追逐嬉戲。鄉間頑童作遊戲,這本不稀奇,但這羣娃娃卻有些特別。他們手裡都操着棍棒,若仔細看,他們雖是鬧着玩,但有時候一棍子出去,還頗有些章法。也難怪,這裡本來就是尚武之鄉,莊子裡上到頭髮鬍鬚一大把的老者,下到剛脫下開襠褲的娃子,多少都會兩手。

那裡面有個領頭的,約莫有十歲左右,穿件灰襖,腰裡不知從哪處弄來一條革帶,扎得結實,手裡提條哨棒,突然止住玩伴們道:“我們每日這般胡耍,也沒規矩,今日且換個耍法。”

玩伴們一聽,都問什麼耍法?卻聽他道:“你們幾個扮作賊寇,我扮官軍。”

“憑什麼你扮官軍,我們扮賊寇?”有娃娃質疑道。

這時,一個***歲的男童插話道:“他是九叔公本家。”此話一出,滿場無聲,大家都默認了這個安排。於是,一大羣孩童便玩起了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官兵抓強盜。

在這片麥場的北面,那條小河仍舊緩緩流向夏津縣,只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爲當年莊子裡的年青後生都出走了,所以這條河也沒有了生氣。其實,何止是這條小河?便是昔日繁榮的徐家莊,如今也不成樣子。徐九當初穿越過來,徐家莊有幾百戶人家,因爲這裡是本朝名將馬仁禹的家鄉,所以遠近聞名。後來,因爲出了徐茂、徐彰、徐紹,乃至第二代的徐勝、徐洪、徐衛等人,更不得了了。

可惜,這尚武之鄉,隨河北大地淪入女真人之手後,就給糟蹋得不成樣子。高世由作大韓皇帝,大名府是其都城,他的弟弟高孝恭進入夏津以後,不止是扒了徐家的祖墳,跟徐家關係密切的都受到牽連。

後來僞韓倒臺,女真人親自管理河北,更是一塌糊塗。女真人知道夏津是徐衛的家鄉,所以特別“關照”。委派到夏津作知縣的,無一不是酷吏,女真人怕什麼?能出得了徐衛這等人的地方,那肯定是龍潭虎穴,必須得防着。

事實證明,也確實是這樣。在僞韓和大金統治期間,徐家莊沒少出“亂民”。自徐衛以後,從這裡走出了多名抗金義軍的領袖,至今還有一支“流竄”在山東。徐家莊的漢子們,用他們的血性,表達了不屈的精神。但代價也是相當沉重的,徐家莊從最初的幾百戶人家,銳減到現在只剩下不到八十戶。而且,現在的徐家莊是從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徐家的老宅,早就不復存在了。

儘管被逼着剃服易發,但徐家莊的人仍舊沒有屈服。最好的例子,就是那羣玩耍的孩童。他們都是聽着徐九的故事長大的,你隨便到徐家莊找個娃娃,他都會對徐九的壯舉如數家珍。抵抗賊寇,救援夏津,組建鄉兵,靖綏地方,再到後來的起兵勤王,激戰紫金山……

徐家莊的百姓相信,早晚有一天,後生們會打回來的。這十幾二十年,他們斷斷續續地聽到有關徐家兄弟的消息,知道徐衛現在是西軍大帥,女真人畏之如虎。他們就盼着有一天,徐家軍能光復桑梓,趕走女真人。

但一年一年地等下去,一些老人已經等不及先走了,後頭出生的晚輩對於徐家兄弟的印象基本上就是個傳說了,而那些還活着的同輩人,也漸漸失望……

這一天晌午,莊民們吃過午飯以後,因爲是農閒時節,也沒其他什麼事。於是三三兩兩地匯聚在村西頭,擺閒條。大人們扎堆,孩子們就在外頭瘋跑,少年不知愁滋味。

百姓們談論的話題,當然不是徐家兄弟,那太遙遠了。他們關心的是眼下,女真人爲了在中原打仗,巧立名目,在河北大肆攤派,稅交了,糧交了,還得交捐,還得負擔勞役,簡直是苦不堪言。又因爲這裡是徐家莊,所以縣衙分外照顧,多派了半個月的活,這些漢子們很多都是剛剛服完勞役回來。所以怨聲不絕。

“哎呀,你們罵也沒用,中原打不打得下來兩說,即使打下來了,哪天過黃河,不知道還有沒有命看。”說這話的老者蹲在一顆大樹下,雙手插在袖子裡,聲音有些嘶啞,他的一張麪皮簡直就跟背後那顆樹的樹皮一樣,寫滿了滄桑。一雙渾濁的眼睛沒有絲毫生氣,好像對什麼事都沒興趣一樣。

沒有人反駁他,儘管大傢伙都不同意他的話。宋老漢命苦,他家幾代單傳,當年他從外地逃難來到徐家莊落戶後,娶了本村一個姑娘,生了個兒子,好歹續了香火,日子也有盼頭。哪曉得,他兒子先是跟徐衛他們一起拉開架勢跟賊寇幹仗,打完了,又跟着徐九去剿匪,再後來,就跟着徐九跑了。

這麼多年,就那次徐家軍追擊斡離不時回來了一趟,也是匆匆而別。再後來,就沒有消息了。都說徐九現在在川陝作官,統領西軍,搞不好他兒子還在,說不定還作了官,真實宋老漢也是望眼欲穿地盼啊盼啊,一直盼到老伴離世,也沒盼到。就這麼地,不想了。

“宋老爹,我聽人說,西軍現在正打河東,指不定哪天,宋大就回來了。”有人好心勸道。

老漢似乎已經麻木了,不但沒有絲毫表情,但眼神都沒有任何變化。旁人覺得無趣,也就不再勸,轉移話題了。

“哎,那幾個愣頭青回來了。”有人突然叫道。

衆人望去,只見三五個年輕後生,匆匆忙忙地奔回莊子,他們的年紀,就跟當年徐衛楊彥他們相仿,甚至連神態舉止都差不多。一進莊子,那挑頭的一個見這麼多鄉親聚在此處,便喊了起來:“好事!好事!”

“徐三,什麼好事?好什麼事?”有人問道。

那叫徐三的年輕人,臉上神采飛揚,眼中光芒正盛,大聲道:“一夥義軍攻破了大名府,把女真人殺了個乾乾淨淨!”

這話當時就把現場炸開了鍋!多少人霍然起身問道:“當真?”

“這還有假?就是前兩天的事!”徐三兩眼放光地回答道。

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61章 恩怨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八百四十章第61章 恩怨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46章 死戰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271章 又見鎖城法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764章 徐家莊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122章 冠禮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91章 援兵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106章 大動作第449章 西軍奮起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147章 暴亂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97章 進京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397章 地下黨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八百三十七章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48章 戰果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八百四十三章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八百三十四章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19章 一門三將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171章 拿下滑州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481章 八牛弩第315章 集結耀州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146章 升官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124章 細作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八百四十一章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600章 防備宋軍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110章 衝突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728章 將二代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99章 金腰帶第78章 進軍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791章 唱雙簧第四百一十章
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61章 恩怨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八百四十章第61章 恩怨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46章 死戰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271章 又見鎖城法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764章 徐家莊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122章 冠禮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91章 援兵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106章 大動作第449章 西軍奮起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147章 暴亂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97章 進京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397章 地下黨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八百三十七章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48章 戰果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八百四十三章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八百三十四章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19章 一門三將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171章 拿下滑州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481章 八牛弩第315章 集結耀州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146章 升官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124章 細作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八百四十一章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600章 防備宋軍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110章 衝突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728章 將二代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99章 金腰帶第78章 進軍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791章 唱雙簧第四百一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