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

在一系列近乎狂歡般的慶祝活動之後,朝廷終於要乾點正經事了。大戰結束,最緊要的是什麼?安撫百姓,恢復秩序?不錯,這是很打緊,但有另外一件事情也不能含糊。那就是獎功罰過。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疆場搏殺爲的是什麼?爲國盡忠,保境安民,這當然也是目的,但未免空泛了些,還是要來點實際的。

很多將士投身行伍,說白了,就是爲了有飯吃,有錢拿。這就跟做工一樣,我給你幹活,你付我工錢,做得好,你還得給我獎勵。收復中原這麼大的功業,不重賞說得過去麼?作爲南方宋軍統帥,折彥質在慶祝活動結束以後,就該往上報功了。

這是一個相當繁雜的工作,因爲此次出征,南方宋軍出動了十八萬馬步軍,不說士卒,單是有軍功的軍官,就數以千計。統計起來,很費了些時日,不過折彥質具體負責的,則是宋軍高級將領的敘功。再分得細一點的話,就是三路大軍中,各正副宣撫使、正副安撫使、正副都統制的軍功。

折郡王倒也沒有明顯的偏袒自己家的子弟,他首先報的,就是荊湖宣撫司的戰功。韓世忠岳飛二將在此次北伐中,遵守節制,指揮有方,爲收復中原立下大功。尤其是岳飛,作爲宋軍先鋒,戰果輝煌。不過,折彥質不喜歡他的個性,再加上韓世忠又是嶽鵬舉的上司,因此書韓世忠軍功第一,岳飛次之。

折家軍作爲南方宋軍的中流砥柱,軍功自然也不會小。彥文、彥適、彥若、彥野幾兄弟都榜上有名。至於淮西軍,讓折郡王有些爲難。若論戰功,淮西軍是三路宋軍中最差的,進軍途中還遭受一次挫敗,差點沒讓金軍給攆回去。數來數去,也只有淮西安撫副使李顯忠上得了檯面。可劉家是皇親,據說當今天子很寵劉皇后,皇帝的老丈人,不能讓他難堪啊。

折彥質將淮西軍排在最後,當然,也有一些讚美之辭,然後報了上去。有司就根據他的奏報來敘功,寫成建議,送到中書,請徐良定奪。

徐六和幾位參知政事共同商議,擬讓韓世忠建節,岳飛晉升從三品,另外再給予物質上豐厚的獎勵。折家軍裡彥字輩的幾兄弟,也是該建節的建節,該晉升的晉升,沒有什麼異議。頭疼的就兩件事情。其一,是折郡王來怎麼嘉獎?其二,就是淮西軍應該如何打賞?

折彥質現在已經是郡王爵位,大宋的祖制,異姓大臣一般不封王。當然也有例外,比如開國元勳中,有些就封了王爵,後來爲了激勵大臣們收復燕雲,神宗皇帝曾有遺訓,說是“有復燕雲者,胙本邦,疏王爵”,正是因爲神宗皇帝這句話,童貫雖然只是從女真人手裡贖買了幾座空城,但還是被封爲廣陽郡王。

宋金事起,忠臣良將勇赴國難,爲了表彰這些功勞卓著的大臣,朝廷再次破例封王。得封王爵者有四人,清河郡王徐紹、廣安郡王何灌、汾陽郡王折彥質、東莞郡王徐衛。以異姓封王,大宋朝來說,那是莫大的榮耀。

此四人,俱是威震天下,功勞足以留名青史,當之無愧。但徐六等人爲難的地方在於,郡王已經是一品,而折郡王這次功勞是明擺着的,不重賞說不過去。議來議去,宰執大臣們有兩個意見。

要麼,將折彥質封爲一字並肩王,位在諸臣之上,以彰顯他功蓋當代的特殊地位;要麼,不封折彥質,將功勞攤在他折家子弟身上,大力提拔一番。徐六將這兩種意見都落實在書面上,打算報給皇帝,讓他定奪,以免得罪人。

至於淮西軍,大臣都有意見。倒不是對淮西將士有意見,而是對劉家兄弟有看法。想劉光國有什麼了不得的軍功麼?沒有,可有家硬是竄到了太尉,沒辦法,皇親國戚啊。想當初,徐衛這些大將,不知在屍山血海裡滾了幾滾,累積了多少軍功,才作到這武功的最高階,兩相比較,還真不如生個有福的女兒。

劉光國已經是太尉,這回怎麼封?也封個郡王麼?封倒是容易,讓皇帝發道詔命就是,可問題在於,人家折彥質徐衛這些人,是身經百戰,九死一生才得來的郡王爵位,劉光國要是後來居上,大帥們肯定有意見。而且這事還不能報給皇帝定奪,有劉皇后在,保準給批個郡王下來。

徐六最後拍板,把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都交到劉光國,晉升他爲淮南宣撫使,所部淮西軍改編爲神武左軍,專門負責收復山東。要知道,宋代官員的頭銜,一般有階官,爵位,和差遣。其中差遣是實職,也就是表明你具體幹什麼工作。讓劉光國升任淮南宣撫使,等於是讓你到上級部門主持工作,但是行政級別不變。

中書的決議出來以後,上報到皇帝跟前,只等趙謹發下聖命來。可久等右等,不見迴音,倒是把徐衛的奏報給等來了。

此前,折彥質已經向朝廷報告了有友軍在河北配合作戰一事。當時,大家都猜測是徐衛乾的,只終歸是猜測,沒有真憑實據。現在徐衛的奏本一到,果然不出衆人所料,還真就是他。

此次徐衛動員十萬大軍,和南方軍團一樣,也是兵分三路。只是戰功顯得“寒酸”一些。說寒酸,不是跟別人比,而是跟徐衛自己比。這些年以來,朝中大臣已經習慣了聽到徐衛奏報大捷的消息,正如朝中有人評價徐衛一樣,“邊帥武功之盛,百年未有”,說的就是徐九。

往常徐衛一出手,那絕對是不同凡響,少說也得消滅個幾萬敵人,收復幾十個縣。但這回,十萬西軍出動,愣是沒有收復一個州縣。但這不等於說西軍此次徒勞無功,相反,中原能夠順利收復,離不開西軍的支持!

這回徐郡王兵分三路,一路由鄜延大帥徐洪率領,進攻金國的西三州;一路由徐九本人節制,向河東首府太原進攻。這兩路西軍,就牽制住了女真人的精銳主力,使其無法抽身應付中原戰局,有力保障了中原戰場。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西軍的第三路。這一路,兵力不多,只八千精騎,越過太行山,直插河北平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陷河北重鎮大名府,將中原金軍的後勤基地一鍋端掉!

———————————————————————————————

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137章 轉機第八百六十七章第134章 徐家將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八百六十四章第686章 望風而逃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七百四十一章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八百三十九章第126章 闖宮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361章 交底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793章 角力第42章 小螞蚱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329章 收麥忙第113章 擴編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59章 裝備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733章 成都之行3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501章 新政你奸我不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814章 服不服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120章 爛招第281章 重返陝西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115章 攀親第434章 回家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八百三十一章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八百三十七章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7章 遼國完蛋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214章 鐵浮屠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281章 重返陝西第八百六十章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105章 內憂第337章 想後路第八百五十六章第649章 徐郡王第141章 定情
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137章 轉機第八百六十七章第134章 徐家將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八百六十四章第686章 望風而逃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七百四十一章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八百三十九章第126章 闖宮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361章 交底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793章 角力第42章 小螞蚱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329章 收麥忙第113章 擴編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59章 裝備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733章 成都之行3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501章 新政你奸我不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814章 服不服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120章 爛招第281章 重返陝西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115章 攀親第434章 回家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八百三十一章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八百三十七章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7章 遼國完蛋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214章 鐵浮屠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281章 重返陝西第八百六十章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105章 內憂第337章 想後路第八百五十六章第649章 徐郡王第141章 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