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吉凶未卜

沒等徐衛把叔父的心思猜透,奉命前往耀州集結的各路西軍就已經到了。有意思的是,北路和西路兩個招討司的主帥都沒有出面。北路招討司派出的領軍大將是張俊,西路招討司則是由招討副使姚平仲掛帥。共引馬步軍七萬,先後抵達宣撫處置司要求的耀州地界。

徐衛對其他兩路兵馬來得這麼積極頗爲疑惑,後來才知,宣撫處置司在發給北西兩路招討司的命令中,都提到說,反攻鄜延是宣撫處置使與南路招討使相商的結果,並說明,這也是鎮江行在對陝西的期望。紫金虎對叔父這個舉動十分不解,但以他現在所處的位置,不能不聽從節制。再加上他一到長安,徐良就追上來,再三勸慰,軟話硬話都說盡,目的只有一個,要他無論如何必須全力支持。遂也引一干將佐,抵達耀州。

不久,徐紹也親自率領兩萬宣撫處置司直屬部隊到達集結地。至此,西軍在此聚兵馬十二萬,三大招討司主力齊出這是徐衛入陝西以來,西軍未有之盛事。一時之間,耀州境內戰馬嘶鳴之聲遍野可聞,戰旗飄揚之勢遮天蔽日,西軍連營綿延十數裡不見邊際。

“營寨可安扎完畢?各軍各營都清點了麼?還有戰馬,是否都歸欄?”徐衛一身戎裝,只是未戴頭盔,快步行於前,身後跟着多名統名官。

“請相公放心,都已妥當。”部下回答道。

徐九點點頭,忽聞營外喧譁,遠遠眺去,只見黑壓壓一片人羣都投軍營來。遂皺眉問道:“這怎麼回事?”

“哦,這是地方官府組織百姓前來勞軍。耀州之民聽聞西軍反攻,矢志收復失土,都心存感激。”一名同統制回答道。

徐衛不由自主地冷笑一聲,民衆的願望總是美好的,可他們哪知道這裡面的門道。拿馬鞭往大腿上一拍,扔下兩個字“添亂”後,徑直往營裡而去。他前腳剛一走,部將們還愣在原地不知道招討相公發什麼火,就見一行人匆匆而來,遠遠問道:“徐招討何在?”

將佐們發現來的竟是西路招討副使姚平仲,忙上前見禮,指明瞭徐衛去向。姚希晏點點頭,立即追了上去,行不到數十步,已望見徐衛身影,大聲喚道:“徐招討。”

“希晏兄?你們西路討司來得夠麻利啊。”徐衛轉身見是他,說道。

姚平仲聞言一笑:“總不能事事落在你紫金虎之後吧?”

徐衛一時哭笑不得,你當這是去捏軟杮子搶功勞呢?人家早嚴陣以待了

看得出來,姚平仲很興奮,因爲這種規模的大軍集結,在陝西並不常見。即使與黨項人爭戰百十年裡,也鮮見西軍總動員的局面。這對帶兵打仗的武人來說,本是建立不世功業的絕佳機會。只是,因爲決策者的擅斷和大環境的限制,增加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徐衛引他至軍帳坐下,水還沒來得及奉上,又聽士卒來報,言北路招討司張俊徐成二將到。此番耀州集結,北西兩路的主帥都不到,徐衛理所當然是各路武臣的首領,因此,兩路將領都往他這裡跑,也就不難理解了。

徐衛就命請二將入內,敘罷禮後,依軍階坐定。徐成一來就開門見山,直接對此次行動提出了質疑:“招討相公,曾有傳言,說徐宣撫謀劃三年練兵,五年積糧,待時局有變則大舉反攻。怎麼現在……”

語至此處,嘎然而止,只因他發現,九叔猛盯了他一眼。

姚平仲似乎沒有察覺徐衛的異樣,立馬接過話頭道:“倒也是,之前在秦州會商,宣撫相公還再三表過態,怎麼突然就提前到現在了?”

徐衛興致不高,隨口道:“只因在八月時,金人大舉南犯中原,宣撫相公認爲西軍必須有所行動,沒奈何,我等便集兵此處了。”

一言既出,滿帳皆驚,金人又南下了?這,簡直是不讓人消停嘛不過細想起來倒也怪,金軍從前一貫是兵出兩路,此番卻只打中原?莫非是懼怕西軍?

幾人都震驚於金人進犯,沒有誰注意到了徐衛話中“沒奈何”這一句,倒是張俊似乎聽出些苗頭,試探着問道:“徐招討,現時進兵,莫非過急?”

徐衛聞言看向他,現在,他已經弄清楚張浚和張浚的區別。他的副手,就是歷史上以主戰而聞名的名臣;而眼前這個,則是歷史上所謂的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同時也是陷害岳飛的一員干將,岳飛墓前四個跪像中,就有他一席。

張俊曾經在他的麾下效過力,因此徐衛也不用跟他客氣,直言道:“既然宣撫處置司已經決定了,我等統軍之將,就不必再加議論。”儘管他內心也反對進兵,但在別路將佐面前,還是要維護徐紹的權威。說得嚴重點,這事如果他也跟着拆臺,仗就根本不用打。當然,要是連他都跟徐紹站到對立面,陝西樂子就大了。

張浚聽明白了他話,告罪道:“倒是卑職唐突了。”

“徐招討,如今咱們三路兵馬齊集,怎生個打法?從何處進兵?”姚平仲突然問道。這恐怕也是在場所有將佐們心裡的疑團。

徐衛能說什麼?只能搖了搖頭。這一下,帳中衆將面面相覷,搞什麼搞?大軍已經集結完畢,卻連個進兵方略都沒有?這也太倉促了吧?就連求戰立功心切的姚平仲,此時心裡也犯了嘀咕。這也太草率了吧?進兵方向都沒有,就把十幾萬大軍集結在耀州,徐宣撫怎麼如此着急?大軍征戰非同兒戲,將失一令,而軍敗身死,陝西戰略意義十分重大,萬一有個閃失,動搖的可是國家武力之根基

從徐衛的營中出來,本來雄心勃勃的各路戰將都一言不發。因爲他們或多或少都感覺到,這事不那麼靠譜。

張俊在上馬的時候甚至不忘提醒小帥徐成:“依我看,此役吉凶難料,萬萬要記住招討相公來臨囑咐,我們爭取往鄜州打,切莫去碰關中平原。”

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319章 震天雷第734章 西夏完了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八百五十七章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222章 捅月亮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104章 內情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97章 進京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八百四十八章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481章 八牛弩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七百五十一章第八百四十章第51章 風將第44章 棋子第338章 託付種家軍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64章 官油子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92章 又見援兵第109章 威望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67章 佈局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八百七十六章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171章 拿下滑州第八百五十九章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383章 送別李綱第395章 勢同水火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87章 霹靂炮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648章 万俟卨的掣肘第109章 威望第686章 望風而逃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58章 報捷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93章 大哥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146章 升官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650章 北伐中原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八百五十三章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155章 設伏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97章 進京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
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319章 震天雷第734章 西夏完了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八百五十七章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222章 捅月亮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104章 內情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97章 進京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八百四十八章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481章 八牛弩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七百五十一章第八百四十章第51章 風將第44章 棋子第338章 託付種家軍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64章 官油子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92章 又見援兵第109章 威望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67章 佈局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八百七十六章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171章 拿下滑州第八百五十九章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383章 送別李綱第395章 勢同水火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87章 霹靂炮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648章 万俟卨的掣肘第109章 威望第686章 望風而逃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58章 報捷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93章 大哥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146章 升官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650章 北伐中原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八百五十三章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155章 設伏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97章 進京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