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墟宮

宮官走向宮殿最深處的寶座。

這寶座,定都西京的歷代皇帝坐過,金帳的伊裡汗坐過,宋政坐過,澹臺雲也坐過。

宮官走上臺階,來到寶座旁邊,扳動扶手。

一瞬間,李如碃只覺得天地倒轉,整座宮殿竟是顛倒了過來,穹頂在下,地面在上。他也是頭下腳上。

宮官輕聲道:“幸好聖君並未封閉洞天。”

話音落下,李如碃“啊呀”一聲,只覺得自己身子一輕,雙腳離開上方的地面,向下方的穹頂落去。

只是下落的過程極長,似乎不是穹頂到地面的距離,而是萬丈懸崖的距離。

不知過了多久,李如碃終於“噗通”一聲落在地上,五體投地,甚是狼狽。

宮官卻是飄然落下,姿態優美。

李如碃爬起來,環顧四周,發現自己位於另一座宮殿之中,格局與先前所在太極宮差別極大,相同的地方是都有一方寶座。

宮官又朝寶座走去,李如碃生怕再來一次頭下腳上的顛倒,趕忙跟在宮官身後。

宮官也不拒絕,任由他跟着自己,走上臺階,來到寶座旁邊,再次扳動扶手,然後說道:“好了,如今洞天已經封閉,就算是謝恆、蘭玄霜、巫咸三人合力,也進不來。”

李如碃好奇問道:“這裡就是無墟宮洞天?”

“是,太極宮是外無墟宮,此處是內無墟宮,也是聖君閉關所在。”宮官道。

李如碃說道:“這裡不見天日,倒像是一座牢籠。”

宮官伸手一指,道:“我也是第一次進來,你力氣大,將這面屏風推開。”

李如碃隨之望去,就見寶座後方不遠處有一面巨大屏風,上面繪有九條金龍,盡顯帝王氣派。

李如碃本以爲這是牆壁上的浮雕,經宮官一說,方纔知道這是屏風,依言抓住屏風的邊緣,緩緩一拉,就見這面屏風如同兩扇門戶一般從中分開,被李如碃拉開的半邊屏風後面露出半個門戶,裡面是一條長長的甬道。

宮官當先走入其中,李如碃跟在宮官身後。

通道長約百餘丈,左右兩側有一道道門戶,整齊排列,只是門戶緊閉,讓人不知其中到底有什麼,不過這些門戶都飾以黃金美玉,極爲華貴,讓人忍不住生出一探究竟的想法。

宮官看也不看,說道:“這些殿室其實都是障眼法,若是貿然進入其中,觸動陣法,難以倖存。說來也是奇了,當年皇甫毓秀誤打誤撞進入此地,他怎麼就能不受誘惑?此人還是略有過人之處。”

李如碃這才知道方纔與自己交手之人也曾來過此地。

說話間,通道來到盡頭,終於見到一扇古樸銅門和一扇古老石門,都篆刻有密密麻麻的銘文,如果是宗門出身的嫡傳弟子在此,多半能看懂大半,無奈李如碃記憶不全,半個字也不認得,只覺得如鬼畫符一般。

宮官說道:“這兩扇門戶都是真的,不過需要鑰匙,聖君在離開帝京之前,將鑰匙交給了我。”

說罷,宮官取出一枚字符形狀的令牌,不必她如何動作,這枚令牌自行飛起,落在銅門銘文的空缺處,剛好補全了整篇銘文。

下一刻,銅門潰散成無數遊散的字符,玄妙無比。

宮官帶着李如碃走入銅門後的殿室之中。

此處殿室要比外面的大殿小上一些,正中位置是一方三層的青銅法座。

不過宮官的注意力卻不在這方法座上,而是看到正對門戶的牆壁上刻有一行大字:“太上有道,道法自然。衆妙之門,玄之又玄。”

這十六個字筆力蒼勁,字體甚大,其中自有一股凌厲氣勢。

李如碃順着她目光瞧去,見到那十六個大字,問道:“這是聖君寫的?”

宮官道:“不……這不是聖君寫的,也不是宋前宗主的筆跡,倒像是老宗主的筆跡。”

李如碃的記憶總是需要外界的刺激才能恢復,先前迫於皇甫毓秀的壓力,恢復了部分有關“萬華神劍掌”的記憶,此時聽到宮官此言,又有兩塊記憶碎片合在一處,下意識地說道:“無道宗的老宗主麼?”

宮官點頭道:“正是,我在聖君的書房中見過這位老宗主留下的信件筆記。”

李如碃道:“我記得這位老宗主死的時候,無道宗還未佔據西京,他怎麼會在此地留下筆跡?”

宮官略微詫異地看了李如碃一眼:“你說的沒錯,老宗主死的時候,無道宗還未進入西京,可無墟宮洞天也不是進入西京後才修建完成的。無墟宮洞天早就存在了,只比大荒北宮稍晚一些,它的神奇之處在於,無道宗在哪裡,它就在哪裡。就算有一天,無道宗撤離西京,也可以將洞天帶走。”

李如碃驚訝道:“洞天總要依託於外物,怎麼帶走?太上道祖的‘玄都紫府’依託於巍巍崑崙,想要將崑崙洞天帶走,便要將整座崑崙移走。無道宗想要帶走無墟宮,總不能將太極宮帶走。”

宮官心中更爲詫異,沒想到李如碃竟然知道這些,不過她臉上不顯,反問道:“你既然知道此中道理,那我問你,牝女宗的邀月洞天又依託於何處?”

“這……”李如碃無法回答。

宮官說道:“洞天是一方獨立於外的小天地,與現世之間的關係就好似樹和果實的關係,兩者之間必然有着實質的聯繫,這個實質的聯繫,便是你所說的依託,根據洞天大小,或是一山,或是一城,或是一宮。再打個比方,洞天就像是船,現世的依託就是船錨,使得洞天不至於脫離現世而去。所以依託是可以更換的,不過是有些麻煩罷了。”

李如碃道:“無道宗的老宗主當年就是死在了此地。”

“應該是了。”宮官走上前去,發現在這十六個大字下方還有無數圖刻,不由心頭一震。

李如碃跟在宮官身旁,說道:“這是什麼?”

宮官緩緩說道:“大劍仙李道虛憑藉‘玄微真術’躋身長生境,既是僥倖,也是因爲他當年求學於儒門打下的底子,老天師張靜修憑藉的是‘五雷天心正法’躋身長生境界,‘天刀’秦清靠的是‘太上忘情經’,宋前宗主靠‘長生素女經’,至於清平先生李玄都和地師徐無鬼,兩人所學過雜,不好一概而論。總而言之,想要躋身長生境界,少不得一門專門增益修爲的大成之法,我們無道宗也有一門大成之法,我本以爲失傳,沒想到竟然在這裡,想來當初聖君躋身長生境界,也少不得此法的相助。”

李如碃忍不住問道:“這是什麼功法?”

宮官道:“當年儒道相爭,儒門大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至於許多道門高人都開始涉獵儒門,也就是融合儒道。本宗祖師便是此中人物,他糅合了儒、道、陰陽三家所長,創出了一門大成之法,名爲‘渾天太元經’。這便是了……不過最難能可貴的還是老宗主留下的註釋,一位長生之人的理解參悟,照此修煉,不知少走多少彎路。”

李如碃凝神望去,只見石壁上第一句寫道:“馴乎元,渾行無窮正象天。”接着便是一句註釋:“元,天也。渾行,渾天之義,渾淪而行也。無窮謂晝夜不休,無窮已也。元正,取象於渾天,故言正象天也。”

第二句是:“陰陽參,以一陽乘一統,萬物資形。”註釋是:“參者,三也。以陰陽相次而三,三相乘轉爲九矣。資者,取也。陰陽相參以爲三方,一陽即一方也。一統則天統也。舉一方一統,則二方二統可知也。三統相承,以主萬物,故萬物取形於是也。”

第三句是:“方州部家,三位踈成。陳其九九,以爲數生。”註釋是:“踈,大也。言陰陽乘三統爲方州部家,大數則三統之位,乃大成也。言三方一位,乃運爲八十一首,陳列乎其中,故言九九以數生也。”

如此一句一註釋,寫滿了整面牆壁。

可就算是註釋,也十分晦澀,讓記憶不全的李如碃看得頭暈眼花。這便是清微宗要考校弟子文武兩途的緣故,若是一味練武練氣,不懂得三教經典,不認得各種文字,就算有功法秘籍放在面前,也是兩眼一抹黑,如看天書。

好在宮官乃是牝女宗精心培養出來的弟子,學識才具都是上乘,讓她在短時間內領會“渾天太元經”的妙義是強人所難,可理解無道宗老宗主留下的註釋,還是綽綽有餘。

宮官道:“聖君將鑰匙交於我手,便是同意我來此地修煉,可惜我貪圖享樂,卻是辜負了聖君的一番苦心,直到今日才見得此法。”

她又看了眼李如碃,說道:“好弟弟,你空有一身天人造化境的修爲,卻不會運用,真是暴殄天物。看在你爲我出頭的情分上,我便教你修煉‘渾天太元經’,你也能有自保之力。”

李如碃聞言後先是一怔,隨即大喜過望,說道:“多謝宮姑娘。”

宮官白了他一眼:“還叫我宮姑娘,這般見外,就不能叫我一聲‘好姐姐’?”

李如碃猶豫了一下,小聲道:“多謝……姐姐。”

宮官望着李如碃與李玄都極爲相似的面容,只覺得是李玄都叫自己“姐姐”一般,不由以摺扇掩嘴笑道:“乖弟弟。”

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二百三十一章 刀劍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宅避雨第五章 暗子第四十七章 大典第三十九章 也遲第三十章 陰陽仙衣第一百五十九章 閣皁高人第七十八章 一劍落九天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鸞北府第八十五章 借頭顱第六十九章 無天於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巧遇第一百七十一章 悟真大師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第十七章 二三事(七)第四十八章 清平先生第八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如明鏡第二百七十八章 故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皆是故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家父子第十四章 廟堂江湖第二十章 半個岳母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中宋政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蹤重重第八十二章 父子之間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如碃第二十八章 自帝京來第三十九章 也遲第九十章 把水攪渾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四十三章 帝釋天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龍翻身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法場第一百九十三章 舊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正邪家國第一百四十九章 當年故事第六十二章 胡氏兄妹第二百零五章 五太之妙第一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一百八十五章 堂主之位第四十八章 行走江湖第七十四章 封地第九十八章 謀定大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東西二王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六十二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載元第一百三十三章 終南山第六十四章 聖人大盜第四章 四方豪傑第一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買房置地第一章 玉蓉第二百五十七章 清微四老第四十八章 指點江山第二百一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七十四章 敕鬼破陣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聞第九章 書房之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文波第十五章 陽谷縣城第八十六章 一拳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二百四十八章 遼東五仙第九十章 百獸真經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氣星辰第六十七章 飛揚跋扈第七十九章 盡皆是劍第一百一十九章 白帝城頭第四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二十二章 關雀客棧第四十六章 師徒之間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劍足矣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一百五十一章 手段盡出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二百三十四章 公仇私怨第一百八十八章 鬥法第一百三十章 比劍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三十七章 呼延勝明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師第一百三十一章 靜禪宗之變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爭第一百九十六章 二李二女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報恩寺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五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五十二章 胡良的刀
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二百三十一章 刀劍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宅避雨第五章 暗子第四十七章 大典第三十九章 也遲第三十章 陰陽仙衣第一百五十九章 閣皁高人第七十八章 一劍落九天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鸞北府第八十五章 借頭顱第六十九章 無天於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巧遇第一百七十一章 悟真大師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第十七章 二三事(七)第四十八章 清平先生第八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如明鏡第二百七十八章 故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皆是故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家父子第十四章 廟堂江湖第二十章 半個岳母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中宋政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蹤重重第八十二章 父子之間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如碃第二十八章 自帝京來第三十九章 也遲第九十章 把水攪渾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四十三章 帝釋天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龍翻身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法場第一百九十三章 舊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正邪家國第一百四十九章 當年故事第六十二章 胡氏兄妹第二百零五章 五太之妙第一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一百八十五章 堂主之位第四十八章 行走江湖第七十四章 封地第九十八章 謀定大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東西二王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六十二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載元第一百三十三章 終南山第六十四章 聖人大盜第四章 四方豪傑第一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買房置地第一章 玉蓉第二百五十七章 清微四老第四十八章 指點江山第二百一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七十四章 敕鬼破陣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聞第九章 書房之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文波第十五章 陽谷縣城第八十六章 一拳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二百四十八章 遼東五仙第九十章 百獸真經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氣星辰第六十七章 飛揚跋扈第七十九章 盡皆是劍第一百一十九章 白帝城頭第四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二十二章 關雀客棧第四十六章 師徒之間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劍足矣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一百五十一章 手段盡出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二百三十四章 公仇私怨第一百八十八章 鬥法第一百三十章 比劍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三十七章 呼延勝明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師第一百三十一章 靜禪宗之變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爭第一百九十六章 二李二女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報恩寺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五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五十二章 胡良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