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尋思着

“西秦社、關洛社、大河號……眼下‘河中金’在敦煌的庫房,就是這幾家承接。咱們兩家,就算去了西域,這‘河中金’是別想染指了。倒是‘天竺金’還能指望一二,若是能在天竺開闢新莊,倒也是個營生。”

不敢說推心置腹,但因爲都到了同去西域赴死的地步,王二郎也沒什麼不好跟湖州小哥哥說的。

蔣師仁聽了王符的話,想起了一個事情,眉頭一挑看着王符:“我在湖州時,倒是有個莊園營生,不過是姓張的偷偷摸摸搞的,在流求島上,貞觀十七八年的時候,闢田就有二三十萬畝,死人不少,不過獲利頗豐。”

“這幾年漕運南來的‘南海米’,怕不是就是這路數?”

“那是交州貨,流求島上的米不一樣,質地上乘,不輸浙水米,也就比珍珠米差上一線。一畝能有四石多。”

一畝四石多,那就是貨真價實的上田,不過當年老張讓人開闢流求莊園,成本投入之高不可想象。很長一段時間就是純消耗,每年要貼進去二三十萬貫,這還沒算一些常規火耗,以及征服土著時候的戰爭支出。

實在是三大船團在海上雖然牛逼,登陸之後的效率着實遠不如唐軍正規軍。似唐軍登陸扶桑,一二千人就能打崩一國兩國,然後就是橫推數百里,威震千里之外。

三大船團前期主要還是靠着“唐軍”的名頭招搖撞騙,說白了就是土匪假裝官軍,糊弄窮鄉僻壤的土鱉。

不過成果是喜人的,流求島北開闢農田之後,等於就有了基石。糧食產出保證了維持勞動力數量,雖然還是需要大量的糧食輸入來保證運行,但主要業務是種植園經濟。

甘蔗、牧草、無花果、杜仲、花椒……不管是香辛料還是藥材還是調味品,這些都是東南地區極爲受歡迎的大宗物品。

加上採珠業、捕魚業以及海產加工,利潤相當可觀。“忠義社”中各家原本是觀望態度,後來就陸續在島北開闢種植園,前後莊園有一百多個。勞力一度緊缺,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之後就有了各種“海角奴”“倭奴”的輸入,海上“奴隸貿易航線”繁榮的原因,就在這裡。

而且流求大島不比別處,它離東南海岸很近,前往倭地兩季各有季風洋流,加上優秀的船隻和航海經驗,天然地成爲了海上貿易路線的中轉站。

離流求很近的泉州,一度出現過一個月之內沒有新船進港的尷尬局面,因爲那時候流求對奴隸的需求達到了最高點,正好是甘蔗的收割期。

“師仁的意思是……效仿流求故事?”

“若在西域,自然是不行的,可要是天竺,倒是有些門路。說來慚愧,早先認識個東天竺的王子,可惜也是因爲姓張的……原本以爲,有了這門路,怎地也要賺上一筆。前幾年倒也不差,結果後來高達國居然被滅國了。東天竺如今一盤散沙,李淳風那妖道趁機勒索,如今東天竺,成了無主之地,不知幾人稱王的戰國局面。”

“怪不得……我曾聽家中長輩提起過,說是泥婆羅諸國如今借兵南下,盤亙東天竺,那天竺大王雖有雄才,卻也只是維持一番。吐蕃爲勃律、象雄聯軍所滅,蕃地番兵幾乎盡爲妖道所用,我等若是去了,怕是要先借他氣力。”

王符言罷,忽地壓低了聲音對蔣師仁咬耳道,“我還聽說,那妖道舊年西行,身懷六道空白聖旨。拿到聖旨之前,他便是去了武漢開了道場,有個道觀留在臨漳山,洛陽原本那兩個才女公主,便是去這道觀來着……”

信息量太大,蔣師仁最好自己沒聽到過,可現在聽到了,能當沒聽到嗎?再說了,王二郎這是拿他當自己人,畢竟,同去西域,一條繩上的螞蚱,怎麼地也要相互扶持。

“若是如此,豁出臉皮巴結那妖道,也沒甚麼。”

蔣師仁一臉堅毅,打算豁出去這點微不足道的自尊,儘管江東世族在海上搞事被張德一波帶走,就沒什麼自尊可言。湖州徐氏那幫笨蛋跟狗一樣跪在徐惠面前的時候,還講甚麼自尊?

他們就怕自己跪的技術讓人欣賞不了。

“東宮捎來的消息,大概就是給天使噹噹。此去西域,除了觀察西域民風,大概就是要去天竺走一遭。家中也是有些準備,倘使真要在天竺謀個營生,這該要的物事,半點都不能少。”

“這是自然,雖說之前江東諸事一敗塗地,不過跟徐氏的交情還在。徐湖南畢竟在將作監有交情,尋摸幾條路子,混些兵器,也沒甚麼。如今江南劍客甚多,招募個一二百做隨員,開銷是大了些,但一去萬里,總要用些混人。”

蔣師仁說罷,王玄策連連點頭:“實不相瞞,河北刀客我家也是招了不少,還專門跟‘王東海’之父攀了交情,幾個鏢局也願意給個面子。”

真要是把“天使”當差使浪一圈就完事兒,那算個屁的世家子。外交官就沒有職務便利了?出國之後哪怕幫忙帶一罐奶粉,這是便利啊。

當然了,王玄策和蔣師仁也沒想着做代購,貞觀朝的代購,那特麼都是往外帶。國外一般都是走私東西過來,走私的玩意兒還很緊俏,不是金銀就是奴隸。

雖說都淪落到了同一個悲慘境地,但既然都搭夥上路了,王氏和蔣氏也就真個合計了起來。兩家雖然都是支脈,可跟腳一點都不淺,稍作活動,就有人尋摸着“利潤”的氣味飄了過來。

好幾家日子也不算好過的北地、江東老鐵過來打問,說小王小蔣,去天竺發財可別忘了還有咱們這幫窮兄弟啊。

苟富貴,勿相忘啊。

汪汪汪,汪你媽個頭!

行市這麼矬,本來就是死道友不死貧道,兩家那都是廢了老牛鼻子力氣,你們半點力氣不出,還想着揩油?

於是蔣師仁和王玄策各自跟老鄉說道:哎呀,我尋思着就是去天竺旅旅遊,最多就是混個代購,沒想那麼多,要是幫忙代購,倒是沒問題,比如天竺的恆河水,喝了容光煥發,來一桶?

求個票吧,意思意思。

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五十四章 老頭樂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九章 不順第五十一章 量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九十四章 機不可失第二十一章 就是這麼直接第五十四章 一池水中一池魚第六十章 九月初二的共識第二十七章 美滋滋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六十五章 我狂犬也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十二章 商議第三十章 有福之人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五十五章 田地產出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計我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五十八章 一羣鴨子(第三更)第二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五十七章 切入點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六章 極品飛馬1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腦第五十六章 年輕活力第一章 保利營造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一章 換個流程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夢想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八十六章 盼着第四章 癲狂第七章 予其誓第六十二章 心情跌宕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五十四章 傷別離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六十章 仁者愛人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三十一章 誰是張小乙(求推薦票)第七十七章 貞觀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三十章 大新聞的背後第八十八章 明察(求票)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五章 傳道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九十章 幽州之事第四十九章 藝術生(推薦票)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九章 朝會第十六章 南國雪第七十七章 錢太多第九十二章 時勢易轉第四十章 自發性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九十三章 口感炸裂第四十四章 面聖第十六章 倒逼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十五章 運氣第十一章 大開發第八十八章 種糧大戶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六十八章 小偏差第九章 喜事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十六章 熬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一章 王師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九十七章 造紙第九十章 宰第七十二章 辦事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第二十三章 關注點不同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第七十幾張 把李董嚇尿的大新聞第九十六章 隨口一說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四十五章 失望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
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五十四章 老頭樂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九章 不順第五十一章 量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九十四章 機不可失第二十一章 就是這麼直接第五十四章 一池水中一池魚第六十章 九月初二的共識第二十七章 美滋滋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六十五章 我狂犬也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十二章 商議第三十章 有福之人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五十五章 田地產出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計我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五十八章 一羣鴨子(第三更)第二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五十七章 切入點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六章 極品飛馬1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腦第五十六章 年輕活力第一章 保利營造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一章 換個流程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夢想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八十六章 盼着第四章 癲狂第七章 予其誓第六十二章 心情跌宕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五十四章 傷別離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六十章 仁者愛人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三十一章 誰是張小乙(求推薦票)第七十七章 貞觀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三十章 大新聞的背後第八十八章 明察(求票)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五章 傳道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九十章 幽州之事第四十九章 藝術生(推薦票)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九章 朝會第十六章 南國雪第七十七章 錢太多第九十二章 時勢易轉第四十章 自發性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九十三章 口感炸裂第四十四章 面聖第十六章 倒逼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十五章 運氣第十一章 大開發第八十八章 種糧大戶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六十八章 小偏差第九章 喜事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十六章 熬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一章 王師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九十七章 造紙第九十章 宰第七十二章 辦事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第二十三章 關注點不同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第七十幾張 把李董嚇尿的大新聞第九十六章 隨口一說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四十五章 失望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