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

于闐城西蘆葦關,郭孝恪帶着幕僚們視察屯田,除朝廷的官屯之外,來自民間的商屯數量,和敦煌一樣,都是明顯數量超過了官方。

“只憑這‘八牛犁’,太子當爲後世敬。”

以郭孝恪的身份,他本不該如此去點評帝國的儲君。左右幕僚雖然是親信,卻也張口想要提醒一下,但是郭孝恪自己卻很隨意,擺手笑道:“無甚要緊的,莫要這般作態。”

“將軍,咱們也要效仿那些商人,在荒田邊緣打‘草方格’,然後植樹麼?”

“再看看。”

郭孝恪有些嚴肅,“有無成效,也就是今年的事情。且末前年就在這樣做,牧場倒是不曾減少。年初某前往磧南,路過皮山鎮,有‘西秦社’的于闐檔頭,言皮山鎮有牧場一千一百萬畝……”

“一、一千一百萬畝!”

親信們也是大驚,按照這幾年河北道,尤其是當年定襄都督府故地,一畝地只要種草得當,是可以養活兩頭牛的。配合青料塔,以及豆麥種植,兩頭牛的份量,比遊牧重的多,出肉率非常可觀。

唯一讓人詬病的,無非是口感罷了。

朝廷在早年遲遲沒有直接打出敦煌打通絲路,主要還是財政問題。行軍打仗不是問題,打贏也不是問題,侯君集一路西進,直接打下圖倫磧東北,龜茲之流根本不堪一擊。

但是,當年僅僅是維持西州伊州,按照一萬唐軍計算,僅屯田就要消耗十五倍以上的勞力。這還僅僅是初期的純粹投入,並沒有把“治安戰”“剿匪”這種斷斷續續的作戰計入。

在當時,收益主要來源,還只是掠奪和戰爭獲利。兩相一抵消,朝廷是虧損的,賺錢的只有軍頭和隨軍商隊,最多再加上蠻族的貴族階層。

不過隨着時間的退役,更新換代的農業技術農業工具,依託在當年還是校尉的程處弼之下,很快就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

只需要少量的農業人口,就能維持極大規模的農業用地。到程處弼爲且末都尉時期,敦煌方面只需要調撥給且末採買軍需的財政,剩下的,不過是程處弼就地採買,然後就能維持軍隊的進攻性,不需要和西州伊州一樣保守維持。

良好的財政,良好的軍隊,孱弱的對手,自然是良性循環。

在當時的“聖人可汗”眼中,這自然是“虎父無犬子”,程三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實在是慰藉聖心。

民部的人從賬面上,也沒看出有什麼問題,敦煌宮方面的工作彙報,也是把賬目列的清清楚楚,一份給了民部,一份給了內府。

兵部的調查也沒發現程處弼有什麼逾制的地方,隨軍的商隊多是關撲贖買,不曾直接和軍隊交易,操持“行榷場”的陰陽人死太監更是皇帝的人,怎麼可能出問題。

於是在所有人看來,只要是沒有抵達且末的人看來,這是程處弼武功蓋世兵法無雙,實在是天佑大唐,幸甚幸甚。

唯有受了李績和張公謹照顧的郭孝恪,才琢磨出了味道。

李績讓郭孝恪小心行事,如遇有變就依靠程處弼,現在看來,依靠的不是程處弼,而是程處弼身後那規模龐大的商屯、駝隊、馬幫、鏢局、會社。

這些勢力,纔是推動程處弼可以用很小的人力,就完成幾百年前漢朝需要五十萬以上勞力支撐才能完成的偉業。

貞觀十六年,磧南都尉程處弼,不過才二十六歲。

“將軍,就算圖倫磧不比河北、漠南、河套,一畝地養活半頭牛,這也是五百多萬頭牛啊。這……這要是突厥當年有這等本領,哪還有我等甚麼事情?”

幕僚們算的一身冷汗,郭孝恪確實哭笑不得:“哪有恁般算的。”

搖了搖頭,郭孝恪道:“維持青料塔,種植牧草,都是有章法的。且末城的農官,乃是賈氏子弟,精通此道。朝廷當年雖然拔擢農學,卻也不過在關中、河套、河東三地稍有佈置。”

“打仗講到底,還是錢糧。”

一人感慨,“此時入夏,沒錢又沒糧的疏勒,當要請降求饒了吧。”

“這可未必。”

又有人臉色肅殺,回憶了這幾月的事情:“磧南軍截殺的疏勒援軍,以及疏勒向敦煌請降的使者,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如今,疏勒君臣,多有向伊州、西州派遣使者,希望能夠向大唐請降內附……”

“程司馬當真是大膽啊。”

“卻也正常,時下乃是敵我之別。只消探馬截殺細作呈報,便是無事。將來兵部亦或是都護府調查,也不能以此爲罪。更何況,敦煌是無人敢再得罪程司馬的。”

“聽聞在磧南,依然有人刺殺程司馬。”

“想殺程司馬的人,多如牛毛啊。”

衆人說話間,目光所及之處,不拘是農民牧民,此地之人,多半是和程處弼有仇的。東邊的于闐城,在去年這個時候,還有自己的國君,眼下卻是連個像樣的貴族之後都沒有。

滅其國,絕其祀……

雖然已經知曉程處弼行事狠辣,基本不留餘地,但身臨其境,還是讓同朝爲官同爲袍澤之人,感覺到每一個毛孔都散發着寒氣。

儘管有人心裡,總歸是會用“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來提醒着自己“做人留一線”,但一想到程處弼背後的勢力,竟是覺得羨慕,又有什麼好怕的呢?

聽聞薛氏的西秦社,在勃律國的幫助下,社內資產,便有一個名叫石汗那的西天竺土邦。

會社商號居然以國爲產,聞所未聞!

但這就是西域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千山萬水都擋不住的利潤,使得大量關隴老世族,都在冒險。他們也不得不冒險,失去政治中心的長安,必定會讓他們進一步在帝國權力版圖中崩壞。

想要在被皇帝洗版三次的洛陽站穩腳跟,僅僅有“簡在帝心”是不夠的,還得有足夠的錢來支撐這份帝王垂憐。

西軍上下內外在糾結的同時,抵臨洛陽宮的“聖人可汗”,正等着優伶唱演“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好詩啊好詩,據說是當年洛陽兩個才女所作,流芳百世呢。

第一章 挫傷第一章 定策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五十一章 我媽幹什麼的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六十八章 尿地圖第六十五章 後續第七十五章 感覺身體被掏空第十三章 大哥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七十七章 涼州行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二十五章 閒談第六章 放飛自我第十六章 交配權第一章 站街女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九章 朝會第四章 製圖狗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七十四章 身毒第五十七章 和說好的不一樣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第三十五章 春耕第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差事第十八章 求援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五十四章 文風頗盛務本坊(三更)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七十九章 又到取名時第六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四十章 充錢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三十九章 真會玩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五章 抓老鼠的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十九章 課業第二十八章 反應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四十三章 氣度第十八章 進獻第五十三章 結果論第一章 養羊是幹嘛的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第九十一章 罷了第十章 罕見策略第五十一章 下水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五十四章 認知之外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八十章 外勞辦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十二章 不摻合第九十六章 和想的不一樣第十章 肥雞第七章 國朝福利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十三章 等級差距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九十五章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第三章 千里駒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十三章 大哥第五十八章 胡思亂想第八十三章 涼州好第二十七章 同行即仇人第二十章 玩火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四十一章 苦逼一家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第九十七章 積德種樹第二十九章 直播剁第六十五章 不爭一時第四章 大驚喜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三十六章 利益交換第四十六章 事涉禪宗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五十九章 沒有想過第十五章 務農第六十二章 特殊對待第七十三章 變化無常
第一章 挫傷第一章 定策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五十一章 我媽幹什麼的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六十八章 尿地圖第六十五章 後續第七十五章 感覺身體被掏空第十三章 大哥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七十七章 涼州行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二十五章 閒談第六章 放飛自我第十六章 交配權第一章 站街女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九章 朝會第四章 製圖狗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七十四章 身毒第五十七章 和說好的不一樣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第三十五章 春耕第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差事第十八章 求援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五十四章 文風頗盛務本坊(三更)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七十九章 又到取名時第六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四十章 充錢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三十九章 真會玩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五章 抓老鼠的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十九章 課業第二十八章 反應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四十三章 氣度第十八章 進獻第五十三章 結果論第一章 養羊是幹嘛的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第九十一章 罷了第十章 罕見策略第五十一章 下水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五十四章 認知之外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八十章 外勞辦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十二章 不摻合第九十六章 和想的不一樣第十章 肥雞第七章 國朝福利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十三章 等級差距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九十五章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第三章 千里駒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十三章 大哥第五十八章 胡思亂想第八十三章 涼州好第二十七章 同行即仇人第二十章 玩火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四十一章 苦逼一家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第九十七章 積德種樹第二十九章 直播剁第六十五章 不爭一時第四章 大驚喜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三十六章 利益交換第四十六章 事涉禪宗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五十九章 沒有想過第十五章 務農第六十二章 特殊對待第七十三章 變化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