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幾張 把李董嚇尿的大新聞

“長安的米價又跌了!”

鄭穗本跑來弓高,跟薛大鼎碰了頭,見面就愁眉苦臉。全國糧價看京城,這是這麼一個行情。長安鬥米五錢的時候,已經快要讓種地的莊稼漢尋死了。就這麼個價錢,繳稅之後還剩個屁。

從河南運糧進京,損耗幾乎就是照着一比一來的。

關洛自然是盛世的場面,就算不是盛世,當地的老百姓吹捧一聲大治,那肯定是妥妥的沒問題。千古一帝天可汗,能給皇帝老兒加上的都給他加上,愛咋咋,反正這日子舒坦。

然而天下大的很,江南道的泥腿子難道天生活該窮死?淮南道的天生就是命賤?沒錯,出了京畿,矮窮矬都是天意!誰叫你不投個好胎的?

老張當然知道,放一千五百年後,這肯定是政治不正確外加道德低下,要批判到祖宗三代爲止。

然而這是貞觀年,京畿就是牛逼,就是狂霸酷拽,就是有資格鄙視京畿之外的下等人民。

而且沒有政治不正確,因爲首善之地嘛,應該的。

大唐是個大公司,董事長每天辦公,看到的也只是總部大樓裡的員工生態。員工們精神面貌好,給李董的感覺就是,公司蒸蒸日上,給力啊。

就算有偏遠地區的部門打了個報告過來,說俺們這裡苦逼啊糾結啊殘破啊,員工天天跟奧特曼似的,不但要和獠人怪獸打,還要拯救世界啊,董事長快點來點福利激勵一下員工啊。

像李董這種千古一帝的大人物,也難免看到偏遠地區報告並無感同身受的內心波動。

距離產生美,距離也產生陌生,這是人性使然,跟秦皇漢武都沒幹系。

“如何還能跌?!”

“如何不能跌!賈敦頤那裡的冀州農戶,運糧進京的,都有尋死的!”

鄭穗本恨恨然地看着薛大鼎,“華潤的那個農莊,一次運多少糧食你知道麼?”

幺蛾子出這兒?

薛書記一臉的懵逼,因爲這兩年都忙着大建,農事一向穩定就成,而且各縣的縣庫稅收也是蒸蒸日上,沒什麼大問題,所以薛書記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當然也有像王中的這種求上進的同志,提到民間暗租田畝的事情比較熱烈,但因爲還沒有什麼惡果,所以想問問看薛書記的看法,是不是要觀望一下。

然而薛書記表示這特麼也叫事兒?糧食越多越好!

“京中碾米行,如何都在程家尉遲家手中,華潤號在河北道的糧食,運入京中,就交由兩家發賣。去年還未曾如何,今年快年底了,鬥米四文!”

鄭穗本豎起四根手指頭,按這個糧價,河南道的收糧大戶都可以去死了,反正賺不到錢。如果要賺錢,那必須壓低收購價啊。而且運糧的損耗,華潤號有標準鐵皮車廂,海運轉道江南再從荊襄北上,都比洛陽運到長安的損耗低。

原本產量大戶是河南道和淮南道,江南道都不夠看的,這光景,江南開發慢的要死,大塊大塊的生地,唯一讓人羨慕的,也只有生絲。可河北道突然爆發出來的糧食,直接沖垮了兩道糧商的心理價位,面對農戶,也只能壓價。

鬥米一文錢的來去,放大到長安洛陽這種百萬級數的大都市上來說,那真不是小門小戶能夠爭的。

挺不下去就是死,就這麼簡單。

而且一開始程知節默許家裡人降價出糧的時候,還專門跑李世民那裡亮了個相。

天空一聲巨響,老子閃亮登場。跟李董談一談戎馬生涯,然後再跟李董談一談人民羣衆的物質需求還很強烈,糧價再低一點,京城的老百姓肯定念你的好,你看……

距離產生美,距離還產生陌生。

李董腦子一熱,還白龍魚服了一把,結果東西兩市老百姓交口稱讚,說這日子真特麼好啊,糧價這麼低,可勁了吃,不怕捱餓,比武德年那是強多了!

然後李董還跟程咬金開玩笑,說你這做善事,糧食少了朕可不答應。

程知節是個好人,當然這個好人是自封的,所以他拍着胸脯跟李董說了:“陛下勿慮,臣自當以己之力,慷他人之慨!”

“卿有糧幾何?”

“不多,但必讓陛下知曉臣之忠心。”

然後李董當時忘了,尉遲日天的好基友,他叫程操地。

糧食嘛,地裡長出來的。

所以程操地就弄了三百萬石糧食,往關洛市場砸!

當場搞死包括五姓七望在內的所有高門大戶糧商,老百姓懵逼了,官僚們懵逼了,貴族懵逼了,平康坊唱“提攜玉龍爲君死”的官妓也懵逼了,最重要的是,李董他也懵逼了。

三百萬石糧食,就算加工成米折損一半吧,一百五十萬石米。一個成年男子,算你一天吃兩斤米!全國人民吃個把月沒問題!

當然了,這些糧食不是實貨往關洛塞,大部分都是和大戶們籤的購糧契約。也有臭不要臉的毀約,這些跟華潤號關係不大,頂着“爲君辦事”和“爲民讓利”兩大光環的程操地自然會教他們做人。

鬧到最後,大朝會上幾乎是在尉遲日天不在場的情況下,發生了重臣勳貴互毆事件。

然而李董不可能搞程操地,所以自己裝的逼,含淚也要繼續裝下去。朝廷自己的官倉收購了三成左右的量,大戶們則是默默地流淚,誰特麼知道程咬金居然玩的這麼瘋狂,而且完全沒給皇帝面子。

也不是不給皇帝面子,實在是程咬金就算跟皇帝說“要不咱們就算了吧”,皇帝也不可能答應。

官府接盤的後果,就是要調查這件事情,然後李董就黑着臉知道了一件事情,某條江南來的土鱉,手裡頭不知道什麼時候,攢了六百萬石糧食。

這差不多就是大唐全年賦稅糧的四分之一,李董當場嚇的嘴角一抽,第一個念頭就是飛騎東行,把樑豐縣男的腦袋給剁了!

太尼瑪恐怖了!

一個男人,手裡有人,有糧,還有錢,還有鋼鐵廠,他憑啥不造反?他憑啥?!別說李董了,李董手下的所有忠犬,有一個算一個,只要有這樣的資源,這尼瑪不造反等着被日麼?

不過好在老張的馬甲多的是,華潤農莊是他一個人的事情嗎?洛陽白氏這種地方土豪就不說了,光杜如晦房玄齡長孫無忌這三條大牛,足夠讓李董臉黑了又白白了又黑。

長孫衝、杜構、杜荷、房俊,京城四少之有了三個,還捎帶了杜二郎的大哥。

“科學就是第一生產力啊。”

老張還在滄州裝逼的時候,李董在長安黑着臉,死死地盯着程知節。程操地咧嘴一笑:“陛下,喚臣前來,可有旨意?”

朕想你去死!

然而這隻能在心中想想過過癮,畢竟程操地作爲金牌打手,沒給李董丟過人。最重要的一點,老程夠聰明,雖然難免有點偷雞摸狗的嫌疑,但他只站對不站隊。爲啥操地?因爲操地才能成爲不倒翁。

比起尉遲老魔頭,程知節纔是真正的智慧型勳貴。

而且京城四少中的一個,正是程知節的兒子,虎父無犬子啊。

“爾等,欲謀反耶?”

這話放平時,基本上就是恐嚇看錶態,然後雙規,接着就被判入獄多少多少年,或者流放多少多少裡……

但這光景,程知節卻是一臉正色:“陛下,容微臣細細道來。”

然後想了想,程操地直視着李董的眼神:“五姓七望,陛下之所圖也。今河北貧瘠之地,亦能重創老大貴族,倘若河南道淮南道因循此法,實乃絕其根基也!”

皇帝當然不傻了,這光景嚇都快嚇尿了,朕的天下,你們這幫王八蛋輕輕鬆鬆弄個六百萬石糧食出來搞大新聞,眼裡還有我這個皇帝?操尼瑪!

“焉知非絕朕之根基!”

“陛下之根基,在臣等勳貴,在陛下赫赫武功,煌煌文治,在百姓富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老大貴族之巢,王土耶?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清崔博崔之俊才,王臣耶?今日之法,殘酷之法,兩虎相爭,必有一死,必有一傷!”

程知節目光森然,“臣等願以傷換死!”

第十七章 馬爾薩斯第八十四章 挑戰來臨第六十三章 試探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三十六章 buff背後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五十八章 胡思亂想第十五章 以李爲禮第二章 殺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二十二章 道理相通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三十六章 buff背後第八章 變動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十三章 等級差距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二十章 由頭第六十四章 中學第三十章 大新聞的背後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二十八章 感慨第七十二章 爲兄長考慮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三十七章 子又曰第三十五章 靈醒做事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一章 定策第一章 王師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計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第四十六章 表哥的進化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十五章 成交第五十六章 萌芽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八十三章 貴族不易(豬年初一第一更!新年老鐵們大吉大利!)第二十三章 一年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裡第七十一章 兩面性(三江票有麼?)第二十一章 食爲天第三十八章 最後一斷第二十七章 好機會第五十一章 我媽幹什麼的第三十八章 登陸第二十章 天地可鑑第十一章 興旺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裡第三十四章 要負責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八十九章 放話第九十六章 隨口一說第九十二章 良心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七十九章 狂熱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二十六章 優質法寶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一章 保利營造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九章 赴宴第二章 賊第八十章 雞肋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三十章 僞劣工科狗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十一章 絕不裝逼第六章 張郎第九十八章 朝野“合流”第五十九章 沒有想過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簡單第六十三章 拜訪第八十九章 洛陽生態圈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七十二章 水墨畫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三十章 當代董夫子第八十五章 大唐義士第六十五章 不爭一時第六十五章 農事院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八章 會做事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
第十七章 馬爾薩斯第八十四章 挑戰來臨第六十三章 試探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三十六章 buff背後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五十八章 胡思亂想第十五章 以李爲禮第二章 殺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二十二章 道理相通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三十六章 buff背後第八章 變動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十三章 等級差距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二十章 由頭第六十四章 中學第三十章 大新聞的背後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二十八章 感慨第七十二章 爲兄長考慮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三十七章 子又曰第三十五章 靈醒做事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一章 定策第一章 王師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計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第四十六章 表哥的進化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十五章 成交第五十六章 萌芽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八十三章 貴族不易(豬年初一第一更!新年老鐵們大吉大利!)第二十三章 一年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裡第七十一章 兩面性(三江票有麼?)第二十一章 食爲天第三十八章 最後一斷第二十七章 好機會第五十一章 我媽幹什麼的第三十八章 登陸第二十章 天地可鑑第十一章 興旺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裡第三十四章 要負責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八十九章 放話第九十六章 隨口一說第九十二章 良心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七十九章 狂熱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二十六章 優質法寶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一章 保利營造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九章 赴宴第二章 賊第八十章 雞肋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三十章 僞劣工科狗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十一章 絕不裝逼第六章 張郎第九十八章 朝野“合流”第五十九章 沒有想過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簡單第六十三章 拜訪第八十九章 洛陽生態圈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七十二章 水墨畫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三十章 當代董夫子第八十五章 大唐義士第六十五章 不爭一時第六十五章 農事院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八章 會做事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