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

傳統營造因爲大型工程主要爲貴族服務,而又多以木質結構爲主,這就使得傳統營造主要以木工爲主流。在木工作業上,各種規制都是相當的超前和規範,千幾百年後死宅們非常歡喜的手辦,這年頭早早有了各種各樣的形制。

等比例的木製建築模型的精緻程度,扔到一千年後,也並不過時。

在視圖結構上,老張非法穿越之前讀本科時候,也誤以爲中古上古並沒有“透視”的概念。直到選修課跑去看機械史,才知道漢朝時候玩的山區風車磨坊,人家都是直接上手辦……

大腦中沒有“立體”的概念,你玩個鳥的模型。

落實到木工建築模型,也就是所謂的“燙樣”上,這種精緻帶給人的驚喜感覺,比自己組裝一臺“扎古”還要強烈。

秦漢以來的營造流派極多,東西南北交流雖然有,但“絕活”都是藏着的。直到武漢的狗羣直接把“秘密”公之於衆,扔到課堂裡直接教學。

爲了這個事情,張德手底下的教書匠也被捅死過兩個,他自己遭受的刺殺中,就有能工巧匠的徒子徒孫。

但這些年逐漸好轉,原因在於,哪怕是朝廷的將作大匠,在老世族眼中,也不過是“庶人在官”,地位高不高,全看君王的心情。

武漢固然是掀桌讓不少人沒飯碗吃,但在武漢混飯的木匠們卻也發現了一個出路,那就是,匠人第一次可以正式登上官方舞臺。

最重要的是,江漢觀察使府願意讓匠人在這個舞臺上施展才華。

“奇觀”可以是貴族的,也可以是庶人的。

這就是武漢給出的籌碼,於是被砸了百幾十年飯碗的營造“世家”,選擇了妥協。

不妥協也沒辦法,想要通過“工匠”的身份做官,並且爲世人認可,唯有武漢。

賤籍想要獲得政治地位,最好的辦法就是給自己褲襠來一刀,實在不行,唱歌跳舞也是一條出路,其它的……大抵上是沒有了。

這年頭工商一體,進奏院院士的背後金主,或許是某個地方大財主,但可能合格大財主發家的緣故就是因爲手中祖傳的“絕活”。

和木匠比起來,土木狗更慘,至少木匠們還有“都料官”,土木狗大多都是被劃分在各個部門,需要的時候用一下,不需要的時候就熬資歷。

像閻立本這種,他身上“風雅”的氣質遠遠勝過“匠氣”,能夠在貞觀朝的朝廷混口飯吃,土鱉有馬周這麼一隻,就已經差不多了。

再多,怕不是有人要捏着鼻子。

老張要搞個廣大人民羣衆一看就知道是大手筆的項目,別人不興奮,土木狗們豈能不興奮?府內蓋個章,就是他們的資歷。

武漢的奔頭在哪兒?不純粹是錢,如果一切都以錢來衡量,那跟商賈賤人又有什麼分別?

爭取學術地位,爲本行正名,爲同行爭取政治地位,爲後輩爭取歷史地位,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這種“使命感”就放在那裡。

即便“奇觀”誕生的前一刻還未必有,但當“奇觀”“duang”的一下杵在那裡,他們未必能寫一句“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但來一句“灑家這輩子值了”,應該還是可以的。

至於後世文人墨客,到底要如何作賦寫表還是吟詩作詞,跟他們其實關係不大。因爲文人墨客要吹捧的,也不會是他們,興許連張德都不會吹,要吹的,是盛唐,是貞觀。

若非小學課文中的一篇《趙州橋》,老張也不會知道李春,大概千幾百年以來,這樣那樣的文人騷客,都不會去擡舉他。

來一句“應笑蹉跎,半生書劍”在橋邊自我感慨一番,大抵就是了賬。但趙州橋是不會蹉跎的,也不會感慨的,亙古洪流,你來也好,去也罷,屹立不倒巋然無懼。

人們不會記得李春,卻會記得趙州橋之外的各路騷客。

倘使以前,工匠們大約也是認命也似的低頭,這歷史洪流之中,哪裡有他們的一席之地。甚麼魯班甚麼墨翟,那都是隔着時空的“先賢”,姑且是如此說罷,但要是給個機會,誰又不想留名呢?

士大夫們要立德立功立言,操持賤業之輩,何嘗不想留點東西。

於是乎,眼見着漢陽鋼鐵廠僅僅是打造模型不斷試驗,但對“工匠”們而言,且不說府君張公老大人捨得,內心何嘗不是激動不已。

“‘裡河’寬不過二十五丈,緣何要把鐵橋設計成百丈?”

埋頭幹活的老實學生有些不解,問着前輩。

“幹你的活,就你屁話多。”

“哦。”

懸索橋兩座主樑跨度其實有限,但兩邊延伸出去的“雞零狗碎”,去是又大又長,看着極爲霸氣。

因爲防鏽漆用了丹砂,塗漆之後,看上去赤紅帶黃,相當的搶眼。

顏色如此特殊,就使得設計橋樑外形得格外考究,原本想的是兩邊各放幾頭神獸。然後橋上以十二元辰爲裝飾,但最終府內討論之後,認爲得霸氣一點。

於是就給大橋弄了兩條龍,一條龍首朝東,一條龍首朝西,兩條大紅龍。

方案從江漢觀察使府遞交到了江西總督府,房玄齡很滿意,跟朝廷打了個招呼,就算備案。

因爲設計圖和效果圖很早就出來,看到效果圖的長孫皇后還專門下了個旨:不許給兩條大紅龍點睛。

武漢的工科狗們尋思着,這皇后是怕兩條龍飛了還是咋地?還不讓給兩條龍點睛?

結果隔壁跟禪宗天天搓麻將的張亮偷偷地跑來提了一嘴,說是二聖準備親自給點睛。

消息傳到府內,工科狗們憂喜參半,高興的是這大項目絕對是給力了。擔憂的是這怕不是皇帝老子想要搶風頭?

老張知道工科狗們的擔心,就給了個定心丸,不管誰作賦拍馬屁,橋頭立碑少不了你們的名字。

要還是不放心,殺只土木狗埋起來鎮一下龍氣。

工科狗們紛紛表示山長這話說的,我們就是那麼一說,沒必要殺工科狗祭天……

有水友問老衲是不是武漢的?呃,不是。老衲是內鬥省內鬥市下屬張家港市某村村民。今年十七,明年高考。

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六十九章 明槍易躲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八章 狂歡和震驚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二十九章 武漢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八十二章 夕陽紅第五十一章 很好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八十一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三十七章 觀察第六十六章 北上第六章 心態第九十二章 事業第三章 時代在進步第六十幾章 王氏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四十七章 形式相同第九十四章 小操作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五十二章 唯一第六十九章 乾貨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三十七章 天命難破第三十章 當代董夫子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十章 這是祥瑞第一章 定策第六十九章 薛書記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十三章 暴打第三十七章 天命難破第六章 其樂融融第二十一章 不死心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七十二章 捉婿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十八章 進獻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一章 拜佛第三十六章 皇天不負苦心人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七十七章 良心少年(二更)第十九章 反轉第八十五章 登門第九十五章 摩訶耶那提婆奴手札第七十七章 一個願望第八十章 幫閒第十章 進一步第二十二章 社長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五章 人事流動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八十八章 口嫌體正第十六章 獵殺第二十八章 浪費感情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六十四章 講道理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五十六章 老規矩(第一更)第四十八章 陰差陽錯第七十九章 見縫插針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五十三章 久違的出場(二更)第五十二章 好手藝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四十三章 求穩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七十八章 糾結的老陰貨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五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二十三章 奇特畫風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五十章 白糖倉第二十九章 興師問罪第六章 用能第五十七章 何來不妥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三十三章 另請高明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十五章 功業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一章 共識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二十章 玩火第三十八章 幫人搞事
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六十九章 明槍易躲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八章 狂歡和震驚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二十九章 武漢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八十二章 夕陽紅第五十一章 很好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八十一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三十七章 觀察第六十六章 北上第六章 心態第九十二章 事業第三章 時代在進步第六十幾章 王氏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四十七章 形式相同第九十四章 小操作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五十二章 唯一第六十九章 乾貨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三十七章 天命難破第三十章 當代董夫子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十章 這是祥瑞第一章 定策第六十九章 薛書記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十三章 暴打第三十七章 天命難破第六章 其樂融融第二十一章 不死心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七十二章 捉婿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十八章 進獻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一章 拜佛第三十六章 皇天不負苦心人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七十七章 良心少年(二更)第十九章 反轉第八十五章 登門第九十五章 摩訶耶那提婆奴手札第七十七章 一個願望第八十章 幫閒第十章 進一步第二十二章 社長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五章 人事流動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八十八章 口嫌體正第十六章 獵殺第二十八章 浪費感情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六十四章 講道理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五十六章 老規矩(第一更)第四十八章 陰差陽錯第七十九章 見縫插針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五十三章 久違的出場(二更)第五十二章 好手藝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四十三章 求穩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七十八章 糾結的老陰貨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五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二十三章 奇特畫風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五十章 白糖倉第二十九章 興師問罪第六章 用能第五十七章 何來不妥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三十三章 另請高明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十五章 功業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一章 共識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二十章 玩火第三十八章 幫人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