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

中書令南巡考察範圍相當的大,到六月,天氣越發炎熱,長孫無忌也只是坎坎將州縣走馬觀花一遍。主要範圍就是淮南道西南和江南道西北,偶有山南道東南和黔中東北,這一大塊地區,漢獠問題、農工問題、商貿問題、漕運問題、水力問題……一一擺放在了案頭。

面對前所未有的局面,中書省那點人力,根本不足以應付。長孫無忌也隱隱覺得,以往的執政經驗,放在工貿發達的當下,是遠遠不夠的。

“紫微令所憂爲何?”

番語譯書以前是個不上檔次的位子,多是鴻臚寺那邊來回流竄,在京中家底不甚豐厚,才需要靠這等技術崗位搏出位。

但是,當今世上,掌握番語最出名的後起之秀,就是長孫無忌的兒子長孫衝。同樣是鴻臚寺出身,身家顯貴,可是長孫衝掌握室韋諸部方言、契丹語、扶余語、突厥語、塞種諸部語、波斯語、北天竺六國語……

堪稱驚才絕豔,且依靠掌握多國語言的能力,又有大唐帝國皇親國戚的光環加持,在番邦簡直是無往不利。任你王妃、公主還是深宅貴婦,自薦枕蓆者不計其數。雖說京中少年多有戲稱“牀笫外交”“榻上蘇武”,但獲得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不管是門下還是鴻臚寺,哪怕是尚書省,都認可長孫衝作出的貢獻。

僅靠長孫衝那條三寸不爛之舌,當年說動契丹二部投降及臨海靺鞨歸附,就足以比得上兩萬兵馬。連精於縱橫的唐儉,都十分難得地誇讚了長孫無忌的這個兒子。

可以說,在長孫無忌因爲時勢變化而始終不得起復的時候,長孫氏的最大依靠,其實就是長孫衝的驚才絕豔,長孫皇后的撐腰,反而成了掣肘。

因此,中書省舉凡從事譯書一職的年輕後輩,多和鴻臚寺的新丁一樣,視長孫衝爲偶像。

“長江、漢水及諸流漕運,你們怎麼看?”

長孫無忌不答反問,跟着出來歷練的幾個年輕人微微低頭,便有人擡頭回道:“於國有利,於民亦有利。”

正確的廢話,但這個廢話說出來就是態度。

“錢穀在南運河、長江、淮水設卡,只八個月,就籌集到了敦煌宮修建所用經費,還有些微結餘。你們又怎麼看?”

“令公,我等來時亦曾思量,又在荊襄兩湖巡查數月,依我等拙見,當正式收取商稅。”

“陛下好名。”

“這便是難處。”

“世家好利。”

“難上加難啊……”

問題總歸是要解決的,長孫無忌心中已經有了腹稿。他想起了杜如晦,暗道這廝居然還沒死,當真是走運。

到了黃州,拜訪了一下禪宗的光頭,看到寺院深深,僧侶鼎盛,長孫無忌冷笑一聲,便就此別過。若是以前,他大約是不會的,但一看到身強體健的年輕僧人居然只是吃齋唸佛,就覺得這是極大的浪費,這樣的青壯,哪怕扔到碼頭扛包,那也是極好的……

六月中旬,長孫無忌上疏,將幾個月的考察、調查,彙總成了一目瞭然的列表,沒有太多的廢話,而是以宰輔的身份,建議劃分淮南道、江南道、山南道、黔中道的一部分出來,然後新設一個衙門,由部堂級以上中樞大員擔任主官。

這個衙門,要承擔對轄內州縣的官僚考察,主要工作則是監督漕運、水利、農事、獠部。

漢陽、江夏二城發展,已經遠遠超過了周邊地區的傳統農商發達縣城。長孫無忌的想法很簡單,集中力量辦事,在統一的政策下,對中央加強這片地區的管理,是有極大好處的。

長孫無忌還舉出了一個例子,沔州汊川縣的諸鄉鎮、市鎮,其鄉鎮非是以鄉老鄉賢爲尊,而是由州縣任命吏員,承擔對鄉鎮的管理、規劃。又因爲汊川、漢陽二地的農業人口減少,使得依存土地的人口不足以左右沔州的政策,舊時大姓、大戶,因此也沒有左右地方主官意願的能力,也無法涉及到地方政權的建設。

大量的人口在工棚、城市外圍、航道上生存,哪怕質量再怎麼差,人口集中的好處就是管理集中。往往一個臨河市鎮,就具備以往十幾個鄉鎮纔有的人口。而這個時候,一個主政鄉鎮的吏員,只要他是縣令直接任命的,那麼,他就是地方縣級政權的延伸。

這樣的好處,長孫無忌看得到,李道宗也看得到,中樞三省六部沒有理由看不到,皇帝也不可能看不到。

阻力一定會有,而且長孫無忌也知道阻力來源何處。如果時光倒流,長孫無忌相信,在貞觀二年的長孫無忌,一定會反對貞觀十四年的長孫無忌。

“漢陽江夏一體,堪比洛陽、長安。”

這是長孫無忌奏疏中的一句話,李世民在冰室中翻閱的時候,微微出神。而與此同時,民部衙門也在討論。

“中書令的意思,是要效仿直隸近畿?”

“倒是不同,若依中書令之間,此衙門並未涉及民政。不過又多和民政沾邊。”

“說來,沔州當真如此富庶?”

“倒也未必及得上洛陽,只是張沔州前往赴任才幾年,便有這等成效。舊年沔州是個甚麼模樣?諸位難道不知道麼?不過是個下州,連咸陽都不如。”

“中書令之意,這衙門怕是不小,總制漕運、水利、農事、獠部,只這四樣,每樣主事從事官吏,就要四五十人。”

“所以纔要部堂級以上大員才能鎮得住,否則,下面州縣陰奉陽違,豈不是壞事?”

“那豈不是六部尚書都有機會?”

“此事還要衆議,大朝會論過之後,重臣還要再議。不過,以我之見,中書令能在此時上疏,怕不是二三月就能見分曉。”

“此話怎講?”

“敦煌宮在建,西軍再戰是顯而易見的。朝廷眼下首要之事,便是戰事。鉅野縣平叛始終不能盡全功,陛下對侯尚書已有不滿。在這光景,只要不危及社稷,多是不會拖拉。因此,我才言此事二三月就能見分曉。”

長孫無忌的上疏激起千層浪,在漢陽城正折騰手動刨冰機的張德知道後,頓時連葡萄味的刨冰都不想吃了。

一旁白潔正用銀勺喂張沔,見張德發愣,便柔聲問道:“阿郎,可是乏了?要不妾幫阿郎揉捏一下?”

“無事。”

老張揮揮手,心中暗罵:狗日的胃口真特麼大!

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九十五章 混合雙打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二十三章 用力舔第八十五章 繼續飲鴆止渴第六十六章 良心(良心票!)第一章 養羊是幹嘛的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五章 很像(求票)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九章 安全出宮第七十章 秉持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二十六章 串聯(第二更)第七十九章 老國公尋歡又作樂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五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三十六章 buff背後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六十八章 安排第二十三章 厚積薄發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第十六章 倒逼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九十二章 驟變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八十六章 橫行霸道第二十八章 無語第十六章 獵殺第五十六章 年輕活力第五十一章 殺人者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十章 江夏王第十八章 進獻第五十三章 送財童子2.0第三十九章 假裝自己是好人第七十六章 小衝突第三十九章 一時無言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五十二章 好手藝第九十章 幽州之事第十八章 夕陽餘暉第二十七章 惡鬼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七十七章 牌桌會議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八十三章 貴族不易(豬年初一第一更!新年老鐵們大吉大利!)第十一章 血腥味第七十九章 安排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十六章 倒逼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二十三章 厚積薄發第十四章 雞湯有毒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七十一章 要做雞頭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十三章 豬肉燉粉條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十五章 幫襯第四十六章 事涉禪宗第五十八章 一羣鴨子(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七十八章 天下誰堪爲敵手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四十五章 洛陽來客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九十四章 機不可失第九章 無奈第七十四章 吃肉喝湯第九十七章 父母官第四十二章 門路第九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六章 心態第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四十六章 嚐鮮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七十五章 保護費第十七章 都不簡單第七十五章 感覺身體被掏空第十八章 取名秦懷道
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九十五章 混合雙打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二十三章 用力舔第八十五章 繼續飲鴆止渴第六十六章 良心(良心票!)第一章 養羊是幹嘛的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五章 很像(求票)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九章 安全出宮第七十章 秉持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二十六章 串聯(第二更)第七十九章 老國公尋歡又作樂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五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三十六章 buff背後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六十八章 安排第二十三章 厚積薄發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第十六章 倒逼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九十二章 驟變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八十六章 橫行霸道第二十八章 無語第十六章 獵殺第五十六章 年輕活力第五十一章 殺人者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十章 江夏王第十八章 進獻第五十三章 送財童子2.0第三十九章 假裝自己是好人第七十六章 小衝突第三十九章 一時無言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五十二章 好手藝第九十章 幽州之事第十八章 夕陽餘暉第二十七章 惡鬼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七十七章 牌桌會議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八十三章 貴族不易(豬年初一第一更!新年老鐵們大吉大利!)第十一章 血腥味第七十九章 安排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十六章 倒逼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二十三章 厚積薄發第十四章 雞湯有毒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七十一章 要做雞頭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十三章 豬肉燉粉條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十五章 幫襯第四十六章 事涉禪宗第五十八章 一羣鴨子(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七十八章 天下誰堪爲敵手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四十五章 洛陽來客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九十四章 機不可失第九章 無奈第七十四章 吃肉喝湯第九十七章 父母官第四十二章 門路第九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六章 心態第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四十六章 嚐鮮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七十五章 保護費第十七章 都不簡單第七十五章 感覺身體被掏空第十八章 取名秦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