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心態

武漢,江漢觀察使府在徵收夏糧之前,又開了個會,表面上是說防汛搶險工作指導。但這幾年武漢因爲持續投入修築堤壩,加上公安縣大量“移民”到了沔州、鄂州,每次襄州保江陵泄洪長江,也不會影響到武漢。

糧食豐收連續五年增長這種光輝成果,只是被武漢工商貿易的“過度”發達給掩蓋了。

“都說說吧,工部、禮部那裡傳來消息,朝會公議已經過了。弘文閣擬了條陳,內府也有皇后點頭。中牟縣的糧商,已經把款子集中到了京城,就等皇帝一錘定音。”

“保利營造已經接手印刷票證,第一批就是五十萬貫。”

“五十萬貫,五十萬貫都夠滅突厥兩回半的。”

“說這些有的沒的作甚?天竺的事情,別人不知道,咱們不知道嗎?自高達國王子歸國爲叛軍戕害以來,東天竺已大不如前。‘東河’十餘國混戰,天竺貴種,多有前往泥婆羅及勃律避貨。這些貴種有多少傢俬底蘊,不必多言吧。”

“嗯。”

衆官僚都是連連點頭,實際上武漢官商集團總體而言還是相當小心的,並沒有在國內如何“兼併財富”,基本上國內的手段,都很和平,是符合法律法規的。但在國外,就是兩回事,海外莊園經濟的“萌芽”,就是誕生在武漢和蘇常邊緣土豪的手中。

想想也是正常,蘇常那些有錢卻沒有社會地位的“地頭蛇”,其擴展家族進入帝國上層建築的通道,基本爲江南世族壟斷。這多麼年,真正混出頭的,也就是江水張氏這一支“寒門”。

可要論掌握的生產資料,積攢的現款資金,蘇州陸氏再拼三輩子都沒可能和張氏相提並論。

但張德他那個死鬼老爹張公義,就只能是“寒門”小宗長,最多跟長孫無忌的連襟能攀點交情。可陸氏就是典型的地方世族。

這就使得,有些和張氏一樣的“寒門”,就選擇了另闢蹊徑,然後以待時機。

要做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海外搞莊園經濟,一年兩年看不出效果,但五年左右,做大了就有兩種情況。一種麼,地方爲了安定,先行招安,給個編制,進入國朝序列;另外一種麼,那就是上黑名單,說你是“XX寇”,這時候,就要在海邊做一場。

“寒門”要是打輸了,那就是進醫院。

“寒門”要是打贏了,那就是進法院。

當然了,中原帝國嘛,進法院又不一定講法律……

通常情況下,能打的牲口進了法院,那都是好吃好喝供着,然後還給個官做。扔邊遠山區,這玩意兒就是羈縻州縣的殼子,愛咋咋。

只是因爲交通運輸工具的大發展,社會關係的大變化,導致了一個微妙的結果。別說武漢這些土鱉,就是蘇常那些老牌“地頭蛇”,突然發現,老子做出口貿易這麼賺,還要啥自行車?

財富累積的效率,比國內種地強了何止十倍二十倍。

國內種地,你特麼還要擔心稅賦擔心農戶不好好伺候。在國外,不好好幹活……灑掉,統統灑掉。

剩下來那些好好幹活的,那都是好牲口,一隻能賣不少錢呢。一匹突厥敦馬才幾個錢?現在連八貫都不要。一個好好幹活的人形牲口,那都是五十貫一百貫的喊價。

腰纏萬貫不算本事,莊園裡塞五百奴工,你就是大哥!

甭管是不是啥軟弱性還是猥瑣性,總之,東南沿海的土豪,但凡發了大財的,頭一回沒有想着“衣錦還鄉”。

因爲實在是太他媽賺了……真不想讓人知道。

風險是有,可當老闆的難不成還去海上漂?抱住了三大“真理”的真·大腿,所有海賊都是弟弟。

經年累月下來,揚子江兩岸大部分達標的“寒門”,在千里石塘一路向南再向西的掠奪中,其累積遠超五代人十代人的努力。因爲,他們掠奪的,恰好就是那些番邦小國五代人十代人的棺材本。

而現在,朝廷特麼的要去北天竺浪了……

當然了,朝廷沒說要去浪。是京城那幫狗孃養的要去浪,把朝廷給拉下水了。

連侯君集這麼下賤的老牌勳貴,祖傳的侯氏招牌,在西天竺弄了倆小邦當產業,也是低調的不行,生怕被同行知道。其中厲害,誰能比侯君集感觸更深?

“現在兵部也要辦學,想來也是侯尚書早做謀劃。”

“‘蔥口’用兵,有一二千就能輕鬆進入天竺。加上勃律山口,只要駝隊、牛隊、馬隊不缺,糧秣還是能供應上的,只要站穩腳跟,出二三百莊園不成問題。”

“甚麼二三百莊園,李道長在北天竺早就蓋了個烏堡,西軍‘剿匪’過去的時候,能藏兵一千二,不算輔兵輜重。放天竺,已經算是一國。”

勝兵一千二,扔天竺土王裡面,都算是中等偏上。因爲天竺傳統並沒有像中原那樣“編戶”,爲中國認可的“建制”,並沒有存在過。它更像是亂七八糟湊一塊的“會盟”,而盟主就是天竺共主。

但大小土王土公,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正經服帖戒日王朝的,能有一成就算了不得了。大部分時候,就是上繳一點“保護費”就算完事兒。

這就出現一個很微妙的情況,唐軍雖然當時“剿匪”就扔了一千多,實際戰鬥人員也就是兩個加強團,大概六百人左右。但居然就出現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現象,然後導致了“威震天竺”。

若非李道長趕緊叫停,怕不是分崩離析的天竺,就要在這種外力的威脅下,再一次抱團“統一”。

最後“剿匪”的西軍撈了點好處就走了,只等一個合適的機會,一次把天竺有生力量全部打死。

這次很微妙的“剿匪”,並非沒有導致天竺有識之士產生危機感,但正所謂異端比異教徒更該死一樣……天竺老鐵們也很懂“攘外必先安內”這一套,先自己在東北玩泥巴,管唐人要幹啥呢。

於是就出現了很詭異的事情,有的唐人比天竺老鐵更擔心他們的生存環境。比如說武漢的小哥哥們,恨不得給天竺廢物們兩巴掌,你們他媽的能不能長點心?有人要來幹你們啊,幹你們啊!

然而武漢小哥哥們又不能真的去拖祖國後腿,畢竟人均收入超過了國家平均線。但現在的問題是,京城的賤人居然超過他們……這就很爲難了。

“我看也不必擔心,朝廷就算要把天竺當糧倉,那要幾年?三年?五年?十年?其中變數極多,國朝西疆丁口又不多,這光景,也就是搶錢搶糧搶女郎那一套。你們與其羨慕嫉妒恨,倒不如琢磨一番眼門前的,如何讓把江陵人沉揚子江餵魚。”

觀察使府的幕僚們嘴角抽搐,聽自家老大講話,就是刺耳扎心啊。

老張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環視一週,繼續道:“江陵那隻‘忽律’又不是跟荊襄人一條心的,他是外來戶,荊襄人的死活,幹他屁事?這光景,京城的人有事情幹,不來搗亂,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好的?指着天竺成糧倉,那都是猴年馬月的事情,倒不如趁此機會,跟荊襄的老鄉,好好講講道理,咱們也很久沒跟別人講道理了。”

江陵的“忽律”,指的就是張士貴,他諢號就是“忽律”,也就是鱷魚的意思。但吃相卻極好,跟大鱷不沾關係,即便是張德的角度來看,張士貴也是上等好官。

當然了,非法穿越之前,老張也不是沒看過《薛剛反唐》《薛仁貴》啥的,張士貴整個一智障反派……

老張跟江陵的“忽律”也不是沒有共同語言,比如說,張士貴很忠心,他很想效仿武士彠打擊豪強,而巧了,老張也很忠心,也想打擊張士貴治下的豪強。

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二十四章 都是好詩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九十三章 新酒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二十八章 無語第三十六章 震驚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六十一章 我跟太子交情莫逆第八十二章 貞觀禽獸第七章 那人卻在(大家多投票啊!)第四十章 安平獲利第五十二章 龍門客棧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十二章 過冬第五十幾章 精銳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九十三章 自摸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十四章 講文明愛衛生第八十二章 刀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十四章 筵席第九十章 前瞻第九十五章 雄風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四十二章 賢明第八章 會做事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三十二章 蠢貨第九十二章 分水嶺第二十四章 氣死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四十六章 表哥的進化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六十八章 開闊的思維(二更)第十九章 溫文爾雅第五十一章 我媽幹什麼的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十二章 不摻合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二十章 吃蘋果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九十二章 雪裡寒梅第六十三章 英明的郡王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一章 保利營造第七章 百年大計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八十二章 夕陽紅第二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師(求推薦票)第六章 兩事徐王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十章 衆犬第十八章 大哥第一章 保利營造第七十二章 反應第四十七章 日子第三十章 奧杜之杖第九十六章 胃口有多大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第八章 陸氏前程第五章 很像(求票)第二十四章 都是好詩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九十七章 風平浪靜第十四章 野性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九十一章 顧忌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十四章 都是壞種第八十二章 夕陽紅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九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四十四章 輾轉反側張叔叔(求推薦票)第七十七章 請人
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二十四章 都是好詩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九十三章 新酒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二十八章 無語第三十六章 震驚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六十一章 我跟太子交情莫逆第八十二章 貞觀禽獸第七章 那人卻在(大家多投票啊!)第四十章 安平獲利第五十二章 龍門客棧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十二章 過冬第五十幾章 精銳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九十三章 自摸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十四章 講文明愛衛生第八十二章 刀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十四章 筵席第九十章 前瞻第九十五章 雄風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四十二章 賢明第八章 會做事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三十二章 蠢貨第九十二章 分水嶺第二十四章 氣死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四十六章 表哥的進化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六十八章 開闊的思維(二更)第十九章 溫文爾雅第五十一章 我媽幹什麼的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十二章 不摻合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二十章 吃蘋果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九十二章 雪裡寒梅第六十三章 英明的郡王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一章 保利營造第七章 百年大計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八十二章 夕陽紅第二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師(求推薦票)第六章 兩事徐王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十章 衆犬第十八章 大哥第一章 保利營造第七十二章 反應第四十七章 日子第三十章 奧杜之杖第九十六章 胃口有多大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第八章 陸氏前程第五章 很像(求票)第二十四章 都是好詩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九十七章 風平浪靜第十四章 野性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九十一章 顧忌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十四章 都是壞種第八十二章 夕陽紅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九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四十四章 輾轉反側張叔叔(求推薦票)第七十七章 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