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狗命不同

只要入夏,武漢各行各業的業務量就會暴增。衙門的臨時工,也開始忙得不可開交,能不能“轉正”,就看兩個季度的活計幹得如何。

除了正常的地方衙門市場公對公之外,大型採買主要還是看朝廷。每年遇到的情況都不同,比如西域要修路,就可能多要一些木材甚至石材,然後大量的裝備花大價錢進入萬里沙海。

再比如可能馬匪到處都是,那就需要特殊的一批軍馬,專門爲了打游擊或者掃蕩用。

貞觀二十二年到貞觀二十三年入夏,西域諸軍寨比較緊缺的是合格好用的軍犬。

專門培育軍犬衙門鬼內府管,但批次少總量小,基本只能滿足京畿軍府使用,最多給尉遲恭配幾十條好狗。

就算是西軍想要,也輪不上。

所以這幾年兵部採買軍犬,主要還是問武漢。

哪怕是養狗,武漢也就是要比別處養得好。

狼犬基本沒有,主力是一種南方土狗,嶺南極爲常見的一種白色土狗,短毛闊耳,追蹤能力極好,可以改良成山地獵犬。而且耐糙糧,還有不俗的耐力,配合骨粉,教養成本不算高。

只是因爲地理緣故,不是耐寒犬種。所以另外選育的一種獵犬,類似高加索型,耐力差一些,但爆發力極強,山地用也是夠了。畢竟河中一帶比較麻煩的地方,就是山地部落比比皆是。

最後一種是雪橇犬,基本談不上培養,是武漢和安北都護府一起合作的項目。最大的成本是訓練費用,口糧反而是小意思,北地牧民可能吃不上幾回肉,但只要被兵部採買,獵犬、雪橇犬轉型爲軍犬,三五天吃一頓好肉不成問題。

不過能不能成爲軍犬,武漢說了不算,兵部也不是直接採買,而是委託某些“專業部門”來調研,拿到“報告”之後,才能下訂單。

而這個“專業部門”,還不是官方的,屬於民間機構。

這個結構是竇氏掌控的,漢朝以來外戚輩出的竇氏,在養狗方面本就是“權威”,畢竟,竇氏不是隻出皇后,也出“冠軍侯”。

因爲歷史和現實條件的緣故,竇氏就成爲了軍犬採買的掮客。

以往軍犬就是個小錢,但因爲帝國疆域膨脹了一倍都不止,大部分地盤還不是沙漠就是草原,要不然就是高原和隔壁,山區更是連着山區,可正因爲如此,用到軍犬的地方就多了。

大帝國再小的“藍海市場”,總量一算,也不是小錢。

原本在西域時,隨軍軍犬總數量不過是三百條不到,其中一半還是準備用來當“應急口糧”的。

但隨着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狗)去做,山區追蹤,人遠沒有好狗來得有用。長期的治安維護,一條好狗比安放三五個暗哨、遊哨還要強。不僅僅是西軍,乃至到後來,敦煌宮都開始有意識地常備一些軍犬。

因爲當時在磧北一帶,敦煌宮的“治安戰”意味極濃,喬師望和郭孝恪簽發的行動命令,有一段時期,基本每一次行動都要帶上優良軍犬。

於是連續數年,軍犬的需求量都是倍增式增加。哪怕一度出現過糧食壓力,但最終還是保證了軍犬增量。

到貞觀二十二年的時候,爲了經略河中,專門爲河中準備的兩類軍犬,總數量就超過了三千。

一個月的開銷,不比養一個軍的地方府兵要少。如果把採買總成本都折算進去,一軍兩千五百人的費用,還真未必比得上三千條狗。

一條土狗是不值錢的,但一條獵犬的價錢,就能上到十貫到三十貫。一條能聽懂命令訓練有素的獵犬,身價都是最少兩條突厥敦馬起。

兵部採買的獵犬,想要拿到軍犬資格,標準更高。

當然這其中自然有掮客人爲擡高價錢的緣故,竇氏從一條軍犬身上,僅僅是採買價格,最高吃過五十貫的回扣。

也就是說,僅僅是回扣,就是萬貫的買賣。

而除此之外,原本武漢並不怎麼願意推動的軍犬專用口糧,到竇氏這裡,就硬生生地在極個別地方“試運行”。

即便只是“試點”,假假的也有五百條狗,專用口糧的價錢如何,用馬眼想也知道其中的貓膩。

藉着帝國擴張的東風,竇氏玩狗算是玩出了花樣,武漢雖然也從中獲利,但能吃着香噴噴脆皮狗肉的,終究還是竇氏。

而民間根本不知道,堂堂竇氏,居然靠狗賺錢……

若非條件不如武漢,竇氏原本還想甩開武漢來單幹。只是竇氏的資源,到底不如武漢,武漢想要什麼狗都能弄到。針對各類型的犬種定向選育培養,也有一貫以來的專用人才。

竇氏即便有數百年玩狗的經驗,但只是專精“皇家獵犬”,跟武漢這種底子厚實人面廣什麼都能玩的“怪物”還是不能比。

“今年派出去多少條小狗?”

“已經破了三萬,好兆頭。”

江漢觀察使府有專門的“生產司”衙門,以往產婦生產之後,官府會送一隻狗或者一隻羊。

一開始羊比狗好,但後來羊和狗都差不多,於是選擇權就交給了產婦家人。

這幾年因爲生活條件大大提高,養狗就成了主流,願意選狗的就是多數。一年自然生產的新生兒大概三四萬,入夏就破三萬,這說明在武漢出生的嬰兒,已經有三萬。

儘管和以往不同,如今在武漢生產的產婦,未必就是武漢人,很有可能是從成都來的,也有可能是從襄州來的,甚至還有從廣州來的。

沒有別的原因,實在是在武漢生產的存活率更高。

有條件的,都願意去大城市的大醫院。

更何況,全國真正有醫院的大都會,攏共只有三個,哪怕是蘇杭淮揚,也沒有武漢這麼齊備。

“居然有三萬?”

“有不少都是外地來的,也領了狗。”

面對張德的疑問,“生產司”的人解釋了一下。

“這不合規矩吧。”

“都是掏錢買的,算是求個安心。”

老張先是一愣,隨後才明白過來,這大概是產婦家人塞給武漢的“紅包”,只不過換成了買狗這個形式。

白天沒更新實在是不好意思,正好是學校對家長開放,然後就去貓了半天,疲憊無比。爭取今天多搞點。

第三十二章 順勢第九十九章 開道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四十章 巨響第四十一章 政策空子第四十章 大局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六十六章 新來的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二十九章 朕有點乏了(求推薦票)第六十三章 玩法第六十三章 淳樸第九十六章 產業興盛第四十四章 麻煩事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五十四章 業餘愛好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三十七章 不懂第八十五章 準備回長安第七章 至漢水第三十七章 太子來了(二更求票)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計我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十八章 既然捨得死第二十二章 爲何加班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四十九章 爭食之相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們(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混合雙打第十八章 投資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六十八章 搶眼奪目第三十六章 追求數量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醬缸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四十六章 表哥的進化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五十三章 苟富貴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六十二章 真的很忙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變數第七十四章 明則第四十一章 專利司不成第十二章 衝突第二十四章 氣死第二十七章 給人添堵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八十八章 再來一罐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十一章 自己搬起來的石頭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二章 名動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七十三章 羣龍無首第三十六章 震驚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九十六章 出行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五十九章 溫家堡的人(求票)第三十八章 幫人搞事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七十七章 貞觀第七十九章 杜斷之斷第九十章 填人第三十章 當代董夫子第八章 故人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五十六章 爲了煎餅果子(第一更)第三章 拜第八十章 雞肋第七十五章 “滅國”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九十一章 非主流說客第四章 遛彎第二十六章 這個破遊戲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三十三章 還是算計第九章 無奈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十八章 傳信第二十四章 公道第六十八章 搶眼奪目第九十五章 威震華夏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六十二章 古語有云
第三十二章 順勢第九十九章 開道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四十章 巨響第四十一章 政策空子第四十章 大局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六十六章 新來的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二十九章 朕有點乏了(求推薦票)第六十三章 玩法第六十三章 淳樸第九十六章 產業興盛第四十四章 麻煩事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五十四章 業餘愛好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三十七章 不懂第八十五章 準備回長安第七章 至漢水第三十七章 太子來了(二更求票)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計我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十八章 既然捨得死第二十二章 爲何加班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四十九章 爭食之相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們(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混合雙打第十八章 投資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六十八章 搶眼奪目第三十六章 追求數量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醬缸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四十六章 表哥的進化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五十三章 苟富貴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六十二章 真的很忙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變數第七十四章 明則第四十一章 專利司不成第十二章 衝突第二十四章 氣死第二十七章 給人添堵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八十八章 再來一罐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十一章 自己搬起來的石頭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二章 名動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七十三章 羣龍無首第三十六章 震驚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九十六章 出行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五十九章 溫家堡的人(求票)第三十八章 幫人搞事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七十七章 貞觀第七十九章 杜斷之斷第九十章 填人第三十章 當代董夫子第八章 故人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五十六章 爲了煎餅果子(第一更)第三章 拜第八十章 雞肋第七十五章 “滅國”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九十一章 非主流說客第四章 遛彎第二十六章 這個破遊戲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三十三章 還是算計第九章 無奈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十八章 傳信第二十四章 公道第六十八章 搶眼奪目第九十五章 威震華夏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六十二章 古語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