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時機

偷鐵的“刁民”到底還是沒有偷鐵的老爺多,風頭過去之後,欽定徵稅司衙門重新開張,錢老闆屁顛屁顛地又搞起了創收。

連續兩個月查獲大量走私鐵鍋的商船,管你掛什麼親王公主的牌子,查了沒收乾淨利落。

你說你要出國吃飯,你倒是張幾百上千的嘴啊。

東海之上最出名的鐵鍋,一是揚州鍋,二是杭州鍋,都是用來打造兵器的好貨色。誰叫倆地方都蓋了鍊鐵廠,小日子還紅紅火火呢。

“這走私鐵鍋賺頭恁大?”

翻着《揚子晚報》,欽定徵稅司掏錢在上面放了個通告,大概就是貞觀二十三年六七月如何如何“懲惡鋤奸”,查獲犯罪分子多少多少走私贓物……

威懾力不小,“走私”是重罪,判刑跟殺人差不多。

“怎地不大?倭地諸土王土公,這光景打的不可開交。連‘廣交會’都去了,不走私些鐵器,如何能過活?除了鐵器,糧食也是走私的。你問朝鮮道去買,也得牛總管願意賣啊。”

“嘿,這日子過的。”

揚州的茶館十分熱鬧,和別處不同,這茶館旁邊,必然有個修腳的門店或是鋪面。吃茶吃點心,舒坦之後便去隔壁躺椅上躺着,又是一番舒爽。

這是個類似巴蜀的快活地,便是窮酸,去點個“螺娘”,也當是個快餐,舒服得很,就是容易得病……

“聽說江西還修甚麼鐵路,那杭州老客,先頭說是杭州也要修一段,這是個極爲金貴的物事。幾十萬貫打底。”

“這能賺得回來?”

“分期付款麼。”

“也是。”

朝廷組建“鐵路局”,地方就立刻跟進,甭管“鐵路局”是幹啥的,至少有官做啊。

好在中央也不是傻的,怎麼可能放阿貓阿狗進來鍍金,地方“鐵路局”籌備,那也是計劃一個建一個,每建一個考一個。

總而言之,“逢進必考”。

外人多有認爲,這特麼不是專門給武漢老鐵留的餡餅兒麼?不公平。

然後房天王就發了話:邊個話唔公平啊?

沒有人說話,並且跑去武漢學習先進的路橋知識。

做個鐵路工人……光榮!

地方上建設“鐵路局”,進奏院是要忙活立法的,雖說一竅不通,可有道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諸院士跟背後金主這麼一說,金主們就掏了錢,尋思着去武漢養狗也沒什麼不好的,到時候修路論證,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實際上修路是個長久買賣,短期內是看不出效果來的。似武漢往西一路通往蒲圻縣,當年哪裡能想到路還有不夠用的時候?

如今咸寧市“富甲一方”,更是大多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能夠插手路橋的地方大佬,本身在朝廷裡面,也是有能喊兩嗓子的人的。

“這幾年東南豪門撈的不少啊,眼界是高了不少。”

“海外私兵最多的,就是東南豪門,雜七雜八加起來,大概三五萬有的,不比地方府兵少了。”

東南的塘報傳到洛陽,褚遂良跟孔穎達看了之後,就閒聊起來。

“登善所見,這些地方世族,當真願意在鐵路上砸錢?老夫着實看不懂這其中的古怪,要說修路,新制弛道不比鐵路差啊。”

“其中變數我也不知,不過想來賺頭極大,畢竟,鐵路鐵路,鐵做的路,一進一出怕不是萬貫都輕飄飄的。”

二人說的輕鬆,卻見外間來了一人,是來通稟的。

“何事?”

“崑崙川來了消息。”

“崑崙川?”

褚遂良愣了一下沒反應過來是哪裡。

一旁孔穎達也是突然想起來,對褚遂良道:“就是‘圖倫磧’。”

更名這個事情搞了幾回,變來變去,最終欽定爲“崑崙川”。更名的時候,長孫皇后正在犒賞一幫拍馬屁技術極高的“功臣”,其中就有“平海伯”李秀。

而“崑崙川”這個名稱也大有說道,誰叫周天子撩的老姐“西王母”,她就住崑崙山呢。

雖說似周天子這種級別,沒可能真的就是爲了旅旅遊去大一點的城市看一看。但故事是後人進行解讀的,當年記錄文字的時候,可未必有那麼多閒工夫來解釋其中的政治外交技術。

一如武丁、婦好,輕飄飄的一句幹挺了誰誰誰,可婦好那個時代,幾乎多有的原生文明都被一波蠻族入侵給攪合了個稀巴爛。唯有商,不但反手一巴掌,還逆推了回去。

周天子旅遊的性質,是武裝遊行還是軍事威懾,自然可以拿婦好故事來參照。

只不過對長孫皇后來說,她又不住崑崙山,也不在瑤池風餐露宿,沒必要去解讀背後的故事。

她要的,只不過是把“西王母”立起來。

一如“平海伯”說的,他現在出海,都是要拜一拜女聖陛下的。

這年頭,拍馬屁拍得多了,流傳後世別人一查。嘿,當時是女聖主政,圖倫磧更名崑崙川,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這功勞,是女聖陛下的啊。

廣大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的,就是故事充滿着離奇……

弘文閣收到消息之後,馬周主持了會議。

主要就是河中地區已經得到了控制,主要關隘都在修築工事。但是修築工事非常缺材料,西軍的意思,就是搞點水泥。

而且委婉地表達了,價錢高點沒事兒。

反正不是西軍出錢,是兵部採買。但西軍在河中撈的着實不少,加上敦煌宮從皇帝老子那裡要來了很小的一點外貿權,雖說只是臨時的,但從西突厥身上,賺的不比攔路搶劫少。

畢竟西突厥現在就是在攔路搶劫……

贓款贓物轉個手的事情。

“橫豎要修路,這水泥提一提產量,也是應該的。”

“相公以爲如何?”

“山高路遠,但有下雨,怕不是水泥成了磐石。”

馬周有馬周的擔憂,還有另外的考慮。

皇帝早就有心把敦煌宮經營的更加紅火些,只是一直找不到突破口,這光景,爲了消化河中,馬周倒是覺得,時機算是成熟。

工部路橋司、新置鐵路局,這兩個衙門很吃材料,但反過來也可以說這兩個衙門對擴大生產很有幫助。

藉着這股東風,馬周要做的,就是讓敦煌宮也跟着吃肉喝湯。

第三章 躁動第七十四章 打錢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三章 拜第四章 製圖狗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八十六章 參差荇菜好吃嗎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十六章 土狗的陰損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二十四章 不同之處第六十二章 特殊對待第八十一章 黑鍋難背第五章 遺留第二十八章 反應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八十章 冬季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七十八章 大丈夫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七十七章 願景第三十五章 狼羊論第九十章 太年輕(第一更)第六章 順利南下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三十二章 順勢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九章 赴宴第八十四章 家業(一更求票)第八十五章 大唐義士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四十八章 精進第二十二章 躁動的鬧劇第四十五章 精英階層第五十七章 色變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十四章 增長點第三十七章 人事變動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十九章 工程第五十九章 演技(第一更)第九十二章 雪裡寒梅第二十七章 令人失望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六十八章 販賣人性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六十五章 認真做事第六十九章 淡水蝦富含DHA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第二十一章 殺第四十一章 專利司不成第四十一章 夜殺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四十六章 杜斷第三十章 祭告第七十四章 打錢第四十七章 現實需要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二章 文教盛事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九十一章 寧波第九十三章 愛的距離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四十章 開搞第六章 露面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二章 簡單答覆第四十八章 忠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八十七章 兩難境地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二十五章 又來?第四十三章 氣度第四十一章 苦逼一家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四章 俺脫第十三章 孃舅親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十四章 壯膽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五十五章 不平靜
第三章 躁動第七十四章 打錢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三章 拜第四章 製圖狗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八十六章 參差荇菜好吃嗎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十六章 土狗的陰損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二十四章 不同之處第六十二章 特殊對待第八十一章 黑鍋難背第五章 遺留第二十八章 反應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八十章 冬季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七十八章 大丈夫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七十七章 願景第三十五章 狼羊論第九十章 太年輕(第一更)第六章 順利南下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三十二章 順勢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九章 赴宴第八十四章 家業(一更求票)第八十五章 大唐義士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四十八章 精進第二十二章 躁動的鬧劇第四十五章 精英階層第五十七章 色變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十四章 增長點第三十七章 人事變動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十九章 工程第五十九章 演技(第一更)第九十二章 雪裡寒梅第二十七章 令人失望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六十八章 販賣人性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六十五章 認真做事第六十九章 淡水蝦富含DHA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第二十一章 殺第四十一章 專利司不成第四十一章 夜殺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四十六章 杜斷第三十章 祭告第七十四章 打錢第四十七章 現實需要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二章 文教盛事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九十一章 寧波第九十三章 愛的距離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四十章 開搞第六章 露面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二章 簡單答覆第四十八章 忠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八十七章 兩難境地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二十五章 又來?第四十三章 氣度第四十一章 苦逼一家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四章 俺脫第十三章 孃舅親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十四章 壯膽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五十五章 不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