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

宰了一綱老小,“豫南物流”原本和氣生財的氣氛爲之刷新,那些個早年混跡江湖的遊俠兒,這光景都是夾着尾巴做人,生怕自己太過跟張大郎關係密切。

殺雞儆猴也好,敲山震虎也罷,套路雖老,少年郎用起來也是有用的很。

說起來,這也是江水張氏故智,當年張公義跟錢氏爭奪太湖地面道上地位,把錢氏打下去之後,環太湖的官老爺們,這才正式把江水張氏當人看,有了給地方大佬做白手套的資格。

錢穀這麼厲害的角色,對張德那是又恨又怕,絕非張德自己太過瘋狂,張德那個死鬼老爹乃至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祖父,同樣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只是投胎技術差,才做了地方“豪強”。

一介寒門,折騰到這個份上,也已經足慰生平。

“這褒家綱,就算完了?”

“不完怎地?那天你又不是沒看到,張縣令就在場,裡頭打殺了一通,外間兩班皁隸,屁都不敢放。原本都道張縣令是個外來戶,沒甚跟腳,這下好了,新息縣這些坐地戶,怕是要受一番罪。”

對張展這個新息縣令來說,張滄的出現……張滄的戰鬥力,簡直是意外之喜。中原縣令不好當,爲什麼?因爲坐地戶千絲萬縷實力強橫,動不動就是這個世家那個名門,想要在中原大地做官伸開手腳,沒有王中的那種逆天氣運,想都不要想。

結果原本是打着別樣主意,準備在本地刷個名聲就點到爲止的張展,尋思着有了武漢張大郎,這“髒活兒”幹起來特別有意思哈。

一個褒家綱小試牛刀,什麼俠名遠播的慎水褒家郎,還不是嘁哩喀喳被人一通亂戳給戳死了?可見有誰敢放個屁?以往縣衙那些個欺瞞他的佐官皁隸,誰不是瑟瑟發抖動也不敢動?

這種徹底掌控全局的感覺,前所未有的爽。

真要是通過地方長官的權柄來壓服一個兩個地頭蛇,也不是什麼難事,但是想要在地方上橫行霸道,幾無可能,通常鬧大了,都是縣令除職問罪,鮮有罪責鄉老的。

“所以說,還是外地人好用啊。”

已經下鄉的張展換了一身行頭,粗布麻衣腳踩芒鞋,手中的鋤頭都是新出品的漢陽造。

等到道王殿下先念一首詩,他也就可以跟着應和“鋤禾日當午”了,至於會不會有“汗滴禾下土”……這還用想?當然沒有了!

裝裝樣子就得了,萬一真鋤壞了麥苗,說不定還要賠青苗費,多不划算。

“東翁,這張大郎……怕非善類啊,要不要去查查他?”

幕僚有些擔心,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張大郎怎麼看也不像是個福神,倒是個瘟神。看他年紀也未必有自己兒子大,可這行事狠辣,簡直不像正常人。而且從旁也能印證,那成天跟在張大郎張二郎屁股後頭轉悠掏錢的二世祖,還真是成都卓氏的小郎君。

貨真價實的卓氏,這等人物,居然就是個跟班?

這說明什麼?!

不好惹啊。

“管那許多,如今既有名聲,又有實利,他是甚麼人物,重要麼?”

“這……東翁,不重要麼?”

“重要麼?”

“……”

道王殿下聽說“豫南物流”到了汝陽,他立刻屁顛屁顛連夜去了新息縣,就是不跟張滄打照面。

真要是遇到了,那真是尷尬。

“殿下,緣何這春耕去淮水之畔?”

道王妃戴氏有些奇怪,以往不是在沱口就是在汝陽,從未去過別的縣。這次倒是奇了,居然屢次三番跟新息縣打了交道。

“本王既爲豫州刺史,自當四處走動,體恤民情啊。”

李元慶扯了個謊,心中卻道:那小子來個把月又殺了人,手頭多少條人命了?這小子要不是十二姐的崽,那纔有鬼。

這光景他篤定就是安平生的,那就更加不能見面,到時候不管起衝突還是一家親,橫豎都是他這個倒黴王爺吃虧,還不如躲得遠遠的。

“殿下可是避着誰?”

戴氏畢竟是戴老闆的女兒,素來聰慧,這光景一看老公的神色,就知道遇到了麻煩事情。

“本王能避着誰?這豫州地面,有誰能讓本王避讓?”

嘴硬說着,卻是眼神遊離。

王妃戴氏心中暗忖:豫州本地自是無人,那定是外來戶。

她又想起這幾日老公天天背詩,那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着實有些水平,檔次極高,可謂“流芳百世”的上佳之作。

不過毫無疑問,自家老公絕無可能有這樣的水平。立意高、感情深,要說是東宮太子的手筆,倒是可能,可太子雖然與世無爭的模樣,也決計不會把這等詩文讓出來。

當下王妃聯繫前因後果,便有了大概的揣測:莫不是這陣子名聲極大的武漢張大郎?那“豫南物流”簡直是平地一聲雷,豫州上下都在說他,這等英雄兒,若無些本領手段,自是不可能。

“殿下,那‘農夫猶餓死’,可是武漢張大郎所贈?”

“……”

李元慶坐在馬車裡扭動着屁股,怎麼坐都不舒服的樣子,看了一會兒老婆,看了一會兒窗外的春天景色,半晌才幽幽地說道:“愛妃,本王跟你說此事要從貞觀八年說起,你信麼?”

“……”

最終李元慶也沒透露太多,只說這個武漢張大郎,十之七八是他那個瘋狂十二阿姐所生。而這麼些年十二姐“銷聲匿跡”,全是人爲因素,蓋因十二姐的姘頭,是老丈人戴胄曾經的老部下。

王妃戴氏尋思着亡父也沒有什麼老部下這麼兇殘,連太皇的女兒也敢勾搭啊?要說狗膽包天,只有鄒國公張公謹,那是當街車震,堪稱古往今來第一人,直接把琅琊公主都勾了去,乃是當世勾女之翹楚。

想到了張公謹,王妃不由得又想起了張公謹的盛世美顏,總之,沒想到張德。

如果想到了,王妃能不和老公繼續這個話題?

道王儀仗一路南下,安靜的很。

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一章 微妙的變化第一章 挫傷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六十三章 不止於此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第十章 禍害鄉里第七十一章 你們對算術一無所知第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二十四章 不同之處第六十四章 差距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十一章 看透第五章 跑官第二十四章 公道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五十七章 需求導向第六十三章 事業第七十七章 未現之書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七十幾章 從無畏懼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四十四章 沒見過第五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市場第二十三章 厚積薄發第三十三章 弄潮兒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十五章 唐代閃婚(一更)第七十九章 比爛第六十四章 清修不易(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七十章 秉持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們(第三更)第二十二章 佳話第七十四章 常態第七十九章 老國公尋歡又作樂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二章 王孝通第五十五章 拜門何求第九章 套路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三十一章 煩得很第五章 跑官第十五章 搞定第六章 露面第七十五章 南蘇州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六十章 安心糟心第七十四章 身毒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六十七章 貨幣變化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九十章 粗人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三十五章 春耕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八十四章 撒謊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三十四章 盼國強第二十五章 給個理由第七十五章 豺狼當道第六十三章 拜訪第十六章 交配權第七十五章 南蘇州第七十章 你大爺第五十幾章 今天太平無事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三章 灑脫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業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八十三章 貴族不易(豬年初一第一更!新年老鐵們大吉大利!)第四十五章 來去兩匆匆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圖第四章 沒想到的人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七十九章 長者老司機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四十六章 運數所至第九十八章 喜歡
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一章 微妙的變化第一章 挫傷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六十三章 不止於此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第十章 禍害鄉里第七十一章 你們對算術一無所知第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二十四章 不同之處第六十四章 差距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十一章 看透第五章 跑官第二十四章 公道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五十七章 需求導向第六十三章 事業第七十七章 未現之書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七十幾章 從無畏懼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四十四章 沒見過第五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市場第二十三章 厚積薄發第三十三章 弄潮兒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十五章 唐代閃婚(一更)第七十九章 比爛第六十四章 清修不易(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七十章 秉持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們(第三更)第二十二章 佳話第七十四章 常態第七十九章 老國公尋歡又作樂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二章 王孝通第五十五章 拜門何求第九章 套路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三十一章 煩得很第五章 跑官第十五章 搞定第六章 露面第七十五章 南蘇州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六十章 安心糟心第七十四章 身毒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六十七章 貨幣變化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九十章 粗人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三十五章 春耕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八十四章 撒謊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三十四章 盼國強第二十五章 給個理由第七十五章 豺狼當道第六十三章 拜訪第十六章 交配權第七十五章 南蘇州第七十章 你大爺第五十幾章 今天太平無事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三章 灑脫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業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八十三章 貴族不易(豬年初一第一更!新年老鐵們大吉大利!)第四十五章 來去兩匆匆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圖第四章 沒想到的人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七十九章 長者老司機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四十六章 運數所至第九十八章 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