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

此次趕赴楚地,薛仁貴很清楚自己是來幹髒活累活的,一個“酷吏”的名頭,是怎麼都逃不掉的。

當然了,薛仁貴也無所謂“酷吏”不“酷吏”的,眼下作爲朝廷大員,再更近一步,就是真正獨當一面的大佬,和這個比起來,名聲算得了什麼!

蘇定方這麼能打,都一把年紀了,還混得不如他呢。

“仁貴公,蔡氏求見。”作爲湖北警察廳的幕僚佐官,二十二歲的程俊是最年輕的一個。不過誰也不敢小瞧了他,拿他當後進末學來欺負。

因爲爹不一樣,程俊的爹是程知節,他兄弟是程處弼,他上一份工作是在武漢乾的,現在這份工作,不過是從武漢調崗。

所以,同樣都是空降,有的中央大佬家的子弟,在湖北警察廳就是吃閒飯的,但程俊卻不同,這是肚子裡有貨的。

“處俠既然通稟,必有道理。”

將手中的文件放下,薛仁貴看着程俊。

“仁貴公,此乃蔡氏谷城房,和荊襄大二三房不同。甚至可以說互有嫌隙,上溯‘衣冠南渡’之時,蔡氏谷城房的先祖,受盡排擠……”

雖說受盡排擠,但好歹兜兜轉轉在襄州地面立下了根基。繁衍十幾代人之後,纔有了現在的蔡氏谷城房。

要說這是如何龐大的家族,倒也談不上。屬於很普通的地頭蛇,只不過稍微有點良心,便是湖北警察廳深入調查,也沒找出多少“黑材料”來。

整個蔡氏谷城房,頗有點無慾無求,憑本事吃飯的意思。

也有鄔堡,也進行過土地兼併。但手段並不以“巧取豪奪”爲主,反而是幾百年來,都是瘋狂砸錢。

所以蔡氏谷城房,屬於荊襄老世族中,比較缺錢,或者說比較窮的一支。

緊要關頭,拿不出多少現金來應急,這就是蔡氏谷城房的特點。

當年蕭摩訶跟楊素過境,江陵內外都是被宰了一刀,唯獨蔡氏谷城房,可以說是打開大門隨便搜。

有驚無險平穩度過,損失不大,收穫也不大。

“唔……如此說來,倒是要見上一見。”

薛仁貴不是迂腐之人,張德交代他的,是讓他把荊襄大清洗一回。至於說清洗到什麼程度,全看張德的需要。

一應領軍人物超級豪門,也都被連根拔起,甚至連大型世家的家奴都被清空,力度烈度,歷朝歷代都是沒有過的事情。

可相較一個殘破的荊襄,一個還算完整而且乖順的荊襄,顯然更符合需要。

蔡氏本宗也被清洗的乾乾淨淨,這光景,要說谷城房趁勢而起,倒也正常。只不過程處俠預先提醒了薛仁貴,這個纔是谷城房,還真不一定是要來趁勢而起的。

求存壯大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上下通吃的,朝野之間都是人。也有深耕地方的,各種X半城X半縣,就是某些地方豪強老世族的特色。也有安安穩穩隨機應變的,蔡氏谷城房,就是這種。

湖北總督擺明了要算總賬,但這個總賬,論不到他們蔡氏谷城房去。跟荊襄的大二三房,連五服都論不到一塊,說是陌生人都不爲過。

那些個沒有被清洗到的地頭蛇,都是忙不迭地拍馬屁抱大腿,但蔡氏谷城房卻沒有這樣幹。甚至連湊錢圈地這個事情,也沒有動作。

這次求見湖北警察廳少監薛仁貴,已經是相當的讓襄陽城的老表們覺得意外。

湖北警察廳臨時衙署原本是襄陽縣的舊時縣衙,隋唐更迭之後,南平這一帶的官緳都進行了調整。有的衙門就成了功臣的產業,新衙門往往另行擇選。

一般來說,州治所就在朱雀街的中軸線上。全國有六百多條“朱雀街”,那就有六百多個衙門正對着這條路。

薛仁貴此刻辦公地點,離朱雀街比較遠,更靠近襄陽城的東市。

此刻,不管是因爲衙門還是因爲市場,外面相當的熱鬧。

蔡氏谷城房的人都是面色淡然,他們並不以南平蔡氏或者荊襄蔡氏自居,傳承這麼多年,對外都是自稱“谷城蔡氏”或者“筑陽蔡氏”。

所謂筑陽,就是谷城縣的古稱。

“大人,程處俠乃是盧國公府庶出,未必爲薛少監看重啊。”

“盧國公?”

有個中年人微微一愣,搖搖頭道:“老夫先行交結程處俠,非是因爲其出身。而是因爲他在武漢做過官。”

中年人是“谷城蔡氏”這一代的當家人大家長蔡行,這次跟隨蔡行前來拜訪湖北警察廳少監的,是他的兩個兒子還有幾個侄子。

之前開口說話的,便是次子蔡落。

“嗯?”蔡二郎一愣,“程處俠還在武漢做過官?”

“他自是稱呼張湖北一聲‘哥哥’,根腳便在此處。”

言罷,蔡行又道,“我們‘谷城蔡氏’,也非是要來阿諛奉承。只是你的幾個弟佬,都在武漢念過書的,這將來的事情,在武漢而不在荊襄。此時用人之際,便是給武漢佬打下手,又有何妨?”

“是,大人。”

旁人多以爲“谷城蔡氏”和別家一樣有諸多家傳,實際上他們只學《春秋》,各種版本的《春秋》都有研究。

如今在襄州的豪強們看來,這《春秋》,果然是好東西。

蔡氏大二三房都是本宗,盡數被剪除不說,那些個家傳藏書,也都被湖北警察廳全部沒收。

現在武漢教育局已經過來清點藏書,這些藏書由李善整理,然後入庫武漢圖書館。

這是一筆極爲驚人的財富,張德讓薛仁貴突然返回武漢主持大局,也有保全各大世家家傳私藏的緣由在。

對土狗來說,這些典籍只有廣義上的意義,然而實際上,不管社會學還是歷史學上有啥貢獻,他都不看重。

始皇帝殺方士,他可不介意殺儒生,挨個放血都不怕被人攻訐一千年誹謗一萬年。

不過早先就知道張德要對荊襄下手的曹憲,老爺子一百多歲紅燒肉都咬不動了,還親自見了一回老張,讓他手下留情,人可以死,書不能毀。

而這些個荊襄世族之家傳絕學,經李善組織人手初步整理,然後入庫武漢圖書館,讓京中一干大佬都是急得跳腳。

尤其是孔穎達,他可是惦記不少好貨色有幾十年了。

可惜,現如今孔總理身份特殊,就算想要開口討要,他也不敢。

再者,名義上來說,武漢圖書館還是受教育部管轄,不過並沒有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了。國朝七部衙門,想要爭武漢圖書館管理權的,一個都沒有少。

刑名法學、戰爭學、工程學、管理學、教育學、文選學……一個個部堂高官,並不介意豁出去不要臉。

只不過武漢圖書館比他們更不要臉,因爲武漢圖書館門口豎着的是“天后”雕像,然後武漢圖書館正式定名之後,題字是李董的書法。

總之一句話,李唐江山徹底亡了,這“教化”的功勞,怎麼都毀不掉。

身後名這個事情,老張也早就摸到了老闆和老闆娘的脈搏。

現在還尋思啥呢?跟武漢決一死戰?也得有那實力啊。

至於武漢系官商集團內部的鬥爭,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不管是跪舔君王還是盼着搞事換個君王,只要李皇帝長孫皇后還沒死,武漢系官商集團內部不管如何狗咬狗,都要先保證利益一致。

什麼是利益一致?除了利潤之外,面對敵人,要共同進退。

利潤和共同進退,是相生相滅的關係,剝離一個單獨去考慮,都是不切實際的事情。

“聽聞諸葛氏、葛氏已爲荊襄幕府之幹吏,想來兩家也是深思熟慮過的。你們日後在兩州行走,要多跟諸葛氏、葛氏親近。”

蔡行這話讓蔡氏子弟都是臉皮發抖。

長子蔡聚好一會兒才道:“大人,警察衛能夠如入無人之境,正是因爲諸葛氏、葛氏帶路。若是同彼輩親近,豈非同流合污?”

“同流合污?哈哈哈哈……”蔡行爽朗笑道,“誰清誰污,還未可知呢。”

“這……大人是何意思?”

蔡聚眉頭微皺,在他看來,荊襄如此狼狽,之前警察衛雷霆一擊三炮定荊州,固然是兇猛非常,超出了世家豪強的想象。

可是,後來警察衛進入荊楚腹地,簡直就是“賓至如歸”的待遇,要是沒有諸葛氏、葛氏帶路,根本不會這麼輕鬆就讓襄州世家豪強來提前準備的機會都沒有。

能夠在薛仁貴雷霆萬鈞之下全身而退的,只有類似他們“谷城蔡氏”這樣的門庭。

蔡聚門路不算廣,但也有同窗在武漢做事,他是知道的,京中豪門以及武漢新貴,都準備着開發“天竺地”。可是,開發番邦,對人才要求極高,清河崔氏在西域的作用,比十幾萬民夫還要有用。

原因很簡單,有了清河崔氏,西域大兵搞多少子女出來,這些個子女在清河崔氏出身的老師教育之下,十五年之後,就是十幾萬民夫。

哪裡需要關內費心費力地移民?

朝野巨頭都嚐到了甜頭,這纔有了朝鮮道諸事,這纔有了東海宣政院以及現在天竺都護府的破爛事情。

以程處弼和張德的交情,加上貞觀“冠軍侯”在李皇帝心中的地位,中央到地方對他的支持,只會上不封頂。

而他們荊襄世族,就是這種聯合絞殺之下的待宰豬羊。

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天竺都護府需要人才,荊襄有人才,荊襄的人才不但得罪了李皇帝還得罪了張操之,那麼結果就簡單了,你不死誰死?

蔡聚正因爲知道這其中的些微脈絡,才更加慶幸祖先的智慧。

看似平庸的家族經營,現在看來,卻是抓住了一飛沖天的機會。

哪怕這個機會看上去有點暫定樣子。

第九十六章 平穩第十五章 閒聊第七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五十一章 量第七十九章 見縫插針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七章 國朝福利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三十一章 物理、地理、生物第四十九章 魔性第四十八章 見者有份(第二更)第八章 陸氏前程第七十四章 明則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三十四章 要優雅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六十一章 命好第四十章 發達第七十六章 狂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十章 撒手鐗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六章 其樂融融第六十幾章 有遠見第八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十六章 南國雪第十一章 備份第二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第四十三章 照貓畫虎第四章 大驚喜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九十章 粗人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七十四章 借來一用第六十七章 繼續修路第三十三章 另請高明第四十五章 有利可圖第九十二章 事業第五十八章 服第三十章 人才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鑽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九章 無奈第六十八章 販賣人性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九十八章 意思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六十九章 與人爲善第十五章 上山行第九十章 瓜丁之旅第四十三章 不必多言第四十八章 見者有份(第二更)第八章 南海宣慰使第四十二章 爭權奪利第七十五章 奮鬥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七十八章 天下誰堪爲敵手第八十五章 尋思着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二十一章 馬周請客第十八章 放任亂象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九十二章 膽大心細之輩第十九章 黑金黑裝備第八十四章 女郎不凡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六十八章 倒騰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六十七章 鬥法第四十七章 來客吃什麼第四章 製圖狗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五十三章 你來追我呀(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另請高明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四章 靈前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三章 閃了腰第七十三章 羣龍無首第五十九章 孔聖頭像(第二更)第四十三章 不必多言第九章 喜事第四十七章 決心
第九十六章 平穩第十五章 閒聊第七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五十一章 量第七十九章 見縫插針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七章 國朝福利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三十一章 物理、地理、生物第四十九章 魔性第四十八章 見者有份(第二更)第八章 陸氏前程第七十四章 明則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三十四章 要優雅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六十一章 命好第四十章 發達第七十六章 狂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十章 撒手鐗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六章 其樂融融第六十幾章 有遠見第八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十六章 南國雪第十一章 備份第二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第四十三章 照貓畫虎第四章 大驚喜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九十章 粗人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七十四章 借來一用第六十七章 繼續修路第三十三章 另請高明第四十五章 有利可圖第九十二章 事業第五十八章 服第三十章 人才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鑽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九章 無奈第六十八章 販賣人性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九十八章 意思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六十九章 與人爲善第十五章 上山行第九十章 瓜丁之旅第四十三章 不必多言第四十八章 見者有份(第二更)第八章 南海宣慰使第四十二章 爭權奪利第七十五章 奮鬥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七十八章 天下誰堪爲敵手第八十五章 尋思着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二十一章 馬周請客第十八章 放任亂象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九十二章 膽大心細之輩第十九章 黑金黑裝備第八十四章 女郎不凡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六十八章 倒騰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六十七章 鬥法第四十七章 來客吃什麼第四章 製圖狗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五十三章 你來追我呀(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另請高明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四章 靈前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三章 閃了腰第七十三章 羣龍無首第五十九章 孔聖頭像(第二更)第四十三章 不必多言第九章 喜事第四十七章 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