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

在“天上人間”貓了三天,老唐老當益壯老而彌堅,又有培養了幾個月感情的相好,可以說相當的體貼,自然不會讓六十六的老唐死在鬧市之間。

至於張亮,原本他是想着對付一晚上就回家,怎麼地也算是給了唐茂約面子。

可誰曾想……

不錯,老夫最喜歡熟女!

在張亮看來,這“天上人間”的熟女,簡直就是肚子裡的蛔蟲,完全不鬧心,根本不操心。自己躺着,她就坐着;自己坐着,她就跪着;自己站着,她就躬着……太愉悅太爽快太放鬆了!

“張君這兩日玩耍,可還滿意?”

“滿意,滿意,實在是滿意的很。”

男人三大鐵,尤其是唐茂約跟老董事長那也是一起見過世面開過葷的,這論起來,豈不是自己還長了老闆一個輩分?

有點兒意思哈。

別的好處,張亮還真不一定瞧得上,但這消遣去處,還真是要有老師傅領進門。就張亮的檔次,雖說也是國公,雖說也是御前紅人,可要想在蕭氏這裡混一個鑲鑽金印,那還真不夠點資格。

鑲鑽金印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搞到手的,玩弄黃金的大匠多了去了,但要想挑揀鑽石的,還真沒有幾個。

貞觀朝的鑽石並不貴,也談不上多值錢,主要還是因爲有了玻璃。再一個,相較鑽石,新開發出來的驃國翡翠才更有“韻味”。因爲種種小衆的緣由,鑽石用場最多的,還是在玻璃廠。

能夠倒騰鑽石,從貨源到選料一應俱全的,還得看武漢。

這個鑲鑽金印,除了是蕭氏派發的鑽石VIP認證之外,還說明持握鑲鑽金印的主人,在武漢那裡沒有進黑名單。

其中門道不足爲外人道,頂級勳貴自然也不需要靠這個小把戲來證明自己,只是對於那些次級貴族而言,請客吃飯都是一門生意一門學問,“天上人間”的鑲鑽金印,自然就在小衆圈子裡成了某種象徵。

老唐來了京城才幾個月,給長孫皇后吹了幾天嗩吶,就能夠兜裡揣着鑽石VIP會員卡,也足以說明他現在的確有點“鹹魚翻身”的意思。

“招待張君,老夫也不瞞你,過幾日大朝會,老夫希望張君能夠從旁應和一二。”

“所爲何事?只要權責之內,亮應允亦可。”

話不說滿,唐儉這麼敞亮的老前輩,他張亮還有什麼好說道的?他是皇帝的親信,但不代表就需要如何死板,應和老唐兩句,只要不是事涉某些敏感事件,皇帝看看就算。

“老夫準備大朝會上,提舉李婉順爲女侍中,奏請女聖陛下促成女官新制,效仿舊年魏孝文帝故事。”

女官系統自古就有,追溯源流,那就是相當的久遠,商周的事情,一直遺傳到秦漢,再到南北朝,改改換換,大抵上還是爲君王服務。

北魏孝文帝則是專門設立了新的女官系統,只是這個新制曇花一現,到北周隋朝時,用的還是漢晉舊制。

唐朝歷經兩朝,迅速攀登帝國巔峰,在震撼普天生靈的同時,體制的變化也因爲國勢的空前膨脹,不斷地去適應如此囂張霸道的唐朝。

小政府根本無法適應如此空前龐大的帝國,不僅僅是疆域面積,還有人心思想。貞觀朝明裡暗裡的思想碰撞,也不再拘泥於窠臼,比如曹憲的《音訓初本》誕生,換作隋朝,根本沒有理由去推行,也沒有那個需要。

因爲隋朝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國家統一,南北對立依舊激烈,內部山頭依舊林立,外部壓力依舊嚴峻。沿着“書同文”的軌跡,繼續修修補補,已經差不多了。

而貞觀朝的劇變,除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之外,新技術新工藝的誕生,縮短了通勤時間,加速了地域之間人口文化交流,那麼,在這個基礎上,自然而然新增的受教育人口,就需要“語同音”。

只是對這個時代來說,依舊只是一種努力方向,並不可能真正做到。

《音訓初本》的意義,就是迅速地有效地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針對某一個族羣,可以直接完成文化洗練。

隋朝不需要,但貞觀朝需要。

貞觀朝需要擴張,需要原材料,需要人口,需要貴金屬,需要市場,需要泄壓閥……

戰爭從來不是目的,戰爭只是手段,貞觀朝的利益在哪裡,貞觀朝的人就會在哪裡,如果貞觀朝的人無法和某個地方的人溝通,那麼,戰爭就會在哪裡。

然而這個帝國如此之龐大如此之強悍,偏偏只有三千多萬人口,於是乎,不管中央政府願不願意,每一個受教育的人口,都是人才,從無例外!

這時候,哪怕明知道長孫皇后有私心,但受教育的人口不管是閹人還是女人,有用就是有用,縱然會有掌握教育渠道以及教材解釋權的衙門、組織來唱反調,但這是小衆的,且不爲中央政府絕大多數官吏擁護的。

利益使然。

而整個國朝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武漢。那裡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畜生用,不管多少人去咒罵這個地方是如何的敗壞綱常,但“地上魔都”既然能被稱呼爲“都”,自然是因爲它的繁華,它的發達,它的龐大。

隋唐交替幾個世代的英傑們長了眼睛,能夠親眼看到,於是在本就出現世家勢力衰退的當下,做一個順水人情,還能賺一點天下女子的好感。固然這個“天下”,大約也出不了國朝幾個雄州上州,但也是極大的跨越。

“女侍中?豈非二品?”

張亮眉頭微皺,他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擡頭看着唐儉,“公以爲此事能成?”

“自是不能成。”

唐儉面對張亮,根本沒什麼壓力,也沒有瞞着什麼,“所謂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罷了,進三退二,還能得一。”

“若是比照外朝,倒也無妨,只怕到時候女官得寸進尺,又成朝野紛擾所在。”

太監繫統很難伸手,那是因爲閹人多是戰俘,鮮有大家族子弟給自己來一刀進宮伺候皇上的,畢竟能不能伺候成皇上,那也是看臉吃飯。

但現在新出的女官系統,卻是很有搞頭,哪怕長孫皇后很刻意地一開始就重用武漢產“才女”,可天下“才女”那麼多,總不能厚此薄彼吧。

只要玩平衡,就有空子鑽。

在朝野各方都不認爲能夠完全阻擾長孫皇后推行此事的當口,與其強行阻攔,倒不如反手摻合一把,還能撿點便宜。

張亮擔心女官系統又成爲權貴的瓜分盛宴,到時候爲此事吆喝的人,肯定是要問罪問責的,他作爲皇帝親信,輕易不能下場站隊,所以纔會小心擔憂。

見他如此,老唐立刻露出一個寬慰的笑容:“張君何必擔憂,二聖本就一體,此事若無聖上默許,豈能讓女聖陛下大張旗鼓?”

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一章 一個聲音第七十三章 看第八十五章 尋思着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六十八章 吃肉長生(第五更)第九十八章 西域錢糧第一章 放手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三十一章 關係學第九十四章 過時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七章 令人拜服第五十四章 不能接受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三章 拜第三章 海闊第二十七章 繼續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七十八章 天下誰堪爲敵手第十章 毒啊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十七章 瘋狂的選擇第十七章 少年立論第六十八章 熱鬧非凡第九十四章 基調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三章 孔祭酒前進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八十八章 明察(求票)第二十一章 取悅之道第九十章 壯志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五章 關係網第十三章 張公謹成婚(二更)第五章 遺留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二十六章 你懂的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十八章 辦事效率第四十一章 孰爲南都第六十二章 毀的徹底第八十一章 興許是大智慧第十三章 張公謹成婚(二更)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何來不妥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八十九章 洛陽生態圈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四十六章 沔州行第十九章 反轉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十八章 夕陽餘暉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八十三 聚兵(三更求票)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八十六章 參差荇菜好吃嗎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憂鬱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四十八章 投資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五十章 時代的召喚第八十四章 挑戰來臨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三十四章 躁動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十五章 老陰貨第十二章 大韭菜第四十六章 別樣幼學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五十七章 奇詭不正經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九十五章 摩訶耶那提婆奴手札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六十幾章 使者們第三章 海闊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八十六章 一驚一乍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裡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
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一章 一個聲音第七十三章 看第八十五章 尋思着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六十八章 吃肉長生(第五更)第九十八章 西域錢糧第一章 放手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三十一章 關係學第九十四章 過時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七章 令人拜服第五十四章 不能接受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三章 拜第三章 海闊第二十七章 繼續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七十八章 天下誰堪爲敵手第十章 毒啊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十七章 瘋狂的選擇第十七章 少年立論第六十八章 熱鬧非凡第九十四章 基調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三章 孔祭酒前進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八十八章 明察(求票)第二十一章 取悅之道第九十章 壯志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五章 關係網第十三章 張公謹成婚(二更)第五章 遺留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二十六章 你懂的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十八章 辦事效率第四十一章 孰爲南都第六十二章 毀的徹底第八十一章 興許是大智慧第十三章 張公謹成婚(二更)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何來不妥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八十九章 洛陽生態圈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四十六章 沔州行第十九章 反轉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十八章 夕陽餘暉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八十三 聚兵(三更求票)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八十六章 參差荇菜好吃嗎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憂鬱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四十八章 投資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五十章 時代的召喚第八十四章 挑戰來臨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三十四章 躁動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十五章 老陰貨第十二章 大韭菜第四十六章 別樣幼學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五十七章 奇詭不正經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九十五章 摩訶耶那提婆奴手札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六十幾章 使者們第三章 海闊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八十六章 一驚一乍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裡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