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

“跑了?”

“老叔說是要去見見老弟兄,就帶着五郎出去了。”

“……”

原本很平靜的李芷兒,這會兒卻是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心情陡然就糟糕起來。那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簡直了!

“哈哈哈哈……”

聽說坦叔出去散心,老張樂得哈哈大笑,摟着李芷兒笑道,“算了算了,老叔也有想法,何必計較。”

“總不能讓大哥誤入歧途!”

“十八歲了,再怎麼誤入歧途,還能有多歧?”

言罷,老張帶着李芷兒到了漢陽站,“漢安線”的車站,已經初具規模。此時站臺露天倉位比較多,畢竟主要目的是運輸物資。客運是添頭,在千幾百年的漫長時間中,鮮有靠運人賺錢的運輸業。

哪怕進入了航空時代,也是如此,物流重頭戲。

在老張非法穿越之前,唯有國內高鐵的實現了長期盈利。而航空客運的利潤,並不在客運本身,而是在增值服務上。

所以“漢安線”即便有客運,也只是屬於添頭。漢陽站自然也就沒必要秉承“以人爲本”的精神,把車站修成洛陽宮規模。

“蒸汽機車呢?”

“正在調試,稍等片刻就是。”

“現在能拉多少貨?”

“過漢水一段,試運行列車大概就是拉六百石的貨,比快馬傳遞都要快。”

“好。”

安平公主連連點頭,腦海中大概有了印象。單次六百石可能還比不上一條老船,可效率高了不知道多少。

比如很多常州蘇州的物資,可以直接通過鐵路集中在上海鎮,就不需要再通過各種車馬,從不同地方轉運集中到江陰。

僅從損耗角度來看,也是划算,而且按照現在的鐵路造價來看,常州蘇州也承擔得起。只要貨物充沛,從江陰到上海鎮這一段鐵路投資,五到十年就會回本。遠比武漢這裡的條件好得多,親眼看到和通過書信描述,差別還是很大。

原本李芷兒還有點猶豫,此刻跟着張德踏上列車車廂,伴隨着車廂平穩啓動,她是瞬間就沒有了猶豫。

“這次返回江東,我會前往蘇州一趟,跟長孫無忌見面。”

“噢?爲了鐵路?”

“主要是爲了鐵路,畢竟想要在修路,由他出面主持大局,更加容易。”

“這老貨要是插手,那可是雁過拔毛。你捨得?”

說話間,蘭姬過來開了一瓶葡萄酒,甜葡萄酒非常閤中國貴族胃口,略微抿了一口,李芷兒有些詫異:“你這葡萄酒,不錯。”

“武漢本地產的。”

“葡萄園也成了?”

“比桑林也不差多少,新闢梯田想要讓人上去種點糧食,那是千難萬難。種了經濟作物,就有了奔頭。葡萄採摘工的工資不低的,每年京城恁多葡萄酒、葡萄乾,你當是天上掉下來的?”

葡萄園和獼猴桃是混種的,此時的獼猴桃酸味很重,幾經選育,酸度並沒有降低,但是糖分增加,口感自然是非常吸引人。

只是哪怕獼猴桃,也主要是製作果醬或者蜜餞。

實際上整個貞觀朝現在就是普遍嗜甜,畢竟貞觀二十五年,還活着大量一輩子沒吃過白糖、蜂蜜的人。

鹹,代表生存。

甜,則是富足。

哐哐哐哐的機車聲音很吵,即便有隔音手段,但也有限。

而張德也沒打算好好地提升隔音效果,因爲他現在有了耳鳴,就算隔音也爽不到,那就大家一起沒得爽。

當然實際上隔音效果好的車廂也有,內廠用了大量壓制的棉花,做成了一種摺疊起來的混紡棉板,這種混紡棉板放置在木製夾層種,在外面包裹一層鐵皮,基本上就沒有太大的噪音,效果很不錯。

內廠的工科狗們,都打算等“漢安線”完事兒之後,他們就專門給班組列車加上這麼一節“豪華”車廂。

“說起來,王萬歲那裡蜜餞需求也是極大,倭地豪帥倒是會享受。去年贖買倭奴,有兩成多都是用蜜餞充抵,看來倭地經略,再有一段時間,就能明朗。”

“聽你來信說起過,江東願意殖民的有恁多?”

“畢竟承諾了土地,如今江東耕地,小戶已經不多。手中只有田骨,把田皮讓出去的農家,只蘇州常州,大概就有四千戶以上。”

“四千戶……那就是兩萬人以上。”

“不錯。”

“選擇殖民的呢?”

“不到兩成吧。”李芷兒又抿了一口,“畢竟在蘇州常州做工,只要有工位,就不怕賺不到錢。”

“唔……”

“這不到兩成的人,大多都是壯年,眼界放得長遠。朝廷畢竟沒有正式講甚麼殖民圈地,這些話,都是江陰地面上私下的承諾。”

“噢?這就厲害了。”

老張連連點頭,這不到兩成多的壯年,眼光的確放得長遠。這必然是經過思想鬥爭,才做出的決定。

要知道現在出海,風險依舊重重,船沉人亡時有發生。加上水土不服,到了倭地適應不了艱苦的環境,加上高昂的生活成本,很容易就抑鬱致死。

爲何倭地明明貧瘠,但生活成本高昂呢?因爲按照江東普通百姓人家的生活標準,在倭地是典型的貴族水準,只一個白米飯不愁,很多倭地小國的底層貴族也做不到。但在蘇州常州,這屬於非常普通的水準。

而倭地因爲農業技術農業設施的條件限制,單位畝產相當可憐,差不多就是維持在一畝八十斤左右,好一點能超過一石,兩石以上那都是頂級貴族的田產。

現在唐軍在倭地的駐軍,都跟朝鮮道輪換了十幾回,可想而知當地的艱苦。

若非金銀銅實在是香,唐軍根本沒有那麼高昂的士氣。

所以說,能夠在這樣的種種不利因素下,選擇相信江陰方面的私下承諾,足以稱得上厲害。

倭地現在的狀況,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蘇州常州宣傳,對於蘇州常州有雄心壯志或者眼光長遠的人來說,這的確是一個機會。

當然最好的機會是前往天竺,但天竺太遙遠不說,瘟疫鬧了幾年,這個相當嚇人。於是前往倭地,就是一個立地翻身的大好機會。

倭地本土勢力經過了幾次洗牌,王萬歲、唐軍、扶桑諸國大貴族,連續幾波攻伐,不但清出來大量賤民被販賣到唐朝。因爲扶桑本土底層統治的瓦解,“無主之地”的數量,就相對增加,江東的人不去,山東的人也會去,朝鮮道的人也想去。

只不過這年頭不是說你懷着一顆冒險的心,就能劈波斬浪的。

得有人把你運過去,而江陰幾乎就是直接掌控着最大規模的船隊,對江東泥腿子來說,這算是爲數不多的“福利”。

“殖民合法一事,你打算甚麼時候上疏?”

“我上疏個甚麼?有李奉誡和王萬歲呢。”

老張笑着搖搖頭,“我說個甚麼,現如今都是搞得心驚肉跳,還是不要橫生枝節。李奉誡、王萬歲、程處弼,在朝廷看來,說話都要好聽得多。”

原本老張想着,就江東那裡的物產,願意出去冒險的人,有個一兩千,那就很好了。沒想到居然有四五千,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實際上在武漢現有體系中的殖民,和張德非法穿越之前的殖民,還有很大的區別。

非法穿越之前殖民,主要是爲了經濟掠奪。

但是在武漢這個體系中,或者說張德的有意安排中,經濟掠奪是遠遠地跑在了殖民前頭,帝國四處經濟掠奪的套路已經非常的成熟,根本不需要民間的力量。

因爲帝國人力資源在這個時代來說,相當的豐富。

所以,此時進行的“殖民”,更多的是享受經濟掠奪之後的“權利”。而按照張德這麼十多年構建起來的政策慣性,這些享受“權利”的人,都要爲之付出“義務”。

這個“義務”,就是生育。

當年一隻羊一隻狗換你一個兒子女兒,同樣的,想要在殖民地享受土地產出,就不是一隻羊一隻狗可以衡量的。

第三十章 祭告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二十四章 探險家第六十章 聚餐第十一章 看透第七十五章 坦叔的眼神第十四章 狗何必爲難狗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五十四章 老頭樂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七十三章 有個交情第四十九章 一舉成名第六十五章 我狂犬也第二十一章 新階層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一章 都很精明第七十七章 良心少年(二更)第二十九章 興師問罪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五十三章 迷之尷尬第四十七章 形式相同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臺第八十九章 扒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四十九章 行動第五十九章 沉渣泛起第六章 用能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五十七章 灌輸第二十九章 直播剁第三十八章 吃魚不易第四十五章 大唐胡兒(求推薦票)第十九章 工程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七十五章 浴血奮戰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四十章 發達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四十二章 刑天舞干鏚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十九章 需求第三十章 配合第二章 讀書識字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三十六章 雛形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四十四章 福澤幾代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五十九章 算你狠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八十五章 有教無類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六十三章 英明的郡王第五十七章 需求導向第五十二章 唯一第十五章 碰瓷第五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四十五章 大唐胡兒(求推薦票)第八章 瓜分無份第七十七章 牌桌會議第五十七章 旅遊指南第三十六章 登場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師(求推薦票)第十一章 過分第三十五章 春耕第二章 文教盛事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二十七章 令人失望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二十六章 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二十六章 優質法寶第七十二章 爲兄長考慮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四十五章 有利可圖第五十一章 量第八十三章 閹人不易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四十四章 爲了藝術第十二章 人物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九十六章 胃口有多大第六十八章 小偏差第七十九章 狂熱第六十章 愁啊第九十五章 威震華夏
第三十章 祭告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二十四章 探險家第六十章 聚餐第十一章 看透第七十五章 坦叔的眼神第十四章 狗何必爲難狗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五十四章 老頭樂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七十三章 有個交情第四十九章 一舉成名第六十五章 我狂犬也第二十一章 新階層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一章 都很精明第七十七章 良心少年(二更)第二十九章 興師問罪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五十三章 迷之尷尬第四十七章 形式相同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臺第八十九章 扒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四十九章 行動第五十九章 沉渣泛起第六章 用能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五十七章 灌輸第二十九章 直播剁第三十八章 吃魚不易第四十五章 大唐胡兒(求推薦票)第十九章 工程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七十五章 浴血奮戰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四十章 發達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四十二章 刑天舞干鏚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十九章 需求第三十章 配合第二章 讀書識字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三十六章 雛形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四十四章 福澤幾代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五十九章 算你狠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八十五章 有教無類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六十三章 英明的郡王第五十七章 需求導向第五十二章 唯一第十五章 碰瓷第五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四十五章 大唐胡兒(求推薦票)第八章 瓜分無份第七十七章 牌桌會議第五十七章 旅遊指南第三十六章 登場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師(求推薦票)第十一章 過分第三十五章 春耕第二章 文教盛事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二十七章 令人失望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二十六章 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二十六章 優質法寶第七十二章 爲兄長考慮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四十五章 有利可圖第五十一章 量第八十三章 閹人不易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四十四章 爲了藝術第十二章 人物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九十六章 胃口有多大第六十八章 小偏差第七十九章 狂熱第六十章 愁啊第九十五章 威震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