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熱鬧非凡

正俗坊的南坊門挨着永通大街,冬月時分極其熱鬧,烏泱泱的一大堆男女老少在那裡排隊。除了正俗坊的,還有街對過仁和坊的住戶。

“別搶別搶,都有,都有啊都有。這凡是正俗坊的啊,都有,都能領十斤,領十斤啊領十斤——”

扯開嗓子狂喊的漢子抹了把汗,冬月雖然冷,可一旦幹活,人堆裡照樣熱。一邊擦汗一邊從板車上卸貨,板車上堆着一筐又一筐的煤餅,蜂窩煤也有,不過是另外一撥人才有得領。

“這憑什麼隔壁能領蜂窩煤?這一排就只能領煤餅?”

“哎喲我的哥哥,隔壁那是認購了股票,那能一樣嗎?”

“甚麼股票?是三證畫押的還是沒名沒姓的?”

“這當然是三證畫押啊!”

漢子一邊抓着煤餅,往天平上一放,手指點了點,“十斤煤餅,高高的啊哥哥。”

“受累。”

“哥哥您請。”

“這‘您’是出何典故?”

“哥哥你有心,‘上你下心’,尊稱一聲‘您’。”

“嘿……”

拎着十斤煤餅的漢子也沒直接回家,而是好奇地站到另外一邊,看着那些個排隊領蜂窩煤的:“仁和坊那邊也有人發股票?這不是亂髮的吧。”

“‘龍尾堂’管氏,能亂髮?”

“‘管寧割席’那一家?”

“對,就那一家。”

“那稱煤餅的漢子,說是有三證。是華潤號、忠義社的作保?”

“華潤號幫着發賣,‘忠義社’京城輪值的公子作保,還有前大理寺卿孫公親手寫的條文,票本上有孫公的私印。”

“那這管氏有點厲害啊。”

“聽說是六七個小郎拜在李江北門下,年長的兩個,一個在《揚子晚報》做採風文書,一個在《洛陽日報》做編輯。”

“嚯……”

一聲感慨,聲調拉得老長,拎着煤餅的漢子思索了一會兒,又問道:“那現在管氏發賣的股票,還有份子麼?”

“也不是管氏一家發賣的,幾十家一起發賣的。聽說還有,不過永通大街這一塊,那肯定是都沒有了,前頭李狂人走了一遭,全賣光了。要是有,南市那邊去看看興許還有,不過那價錢可高了去了。”

“多高?”

“多高?你問多高?比文宣王廟還要高!當天就有人把到手的股票轉手賣了,十貫的票本,翻了一番。到我了,告罪告罪……”

“您請您請……”

打着招呼的漢子連連點頭,現學現用了一個“您”,跟人告辭之後,回到正俗坊的家中,見妻子都在,便問道:“娘子,仁和坊管氏發了股票,此事你曉得?”

“曉得啊,管氏二房的四嫂時常來串門,聽說管氏這會子要分家,他們家的老大,把仁和坊的房子都抵押了出去,借了很多錢。她說得艱難,妾便幫了一把,從她那裡,買了二百貫的票子,也不知道是個甚麼東西,只當是幫忙一把,也好讓她家渡過難關。”

“渡甚麼難關!她家那是……嗯?娘子買了股票?”

“股票?那是個甚麼?是些票子,妾只認得幾個字,上頭蓋了好些個印。”

“你不知道是甚麼還買了二百貫?!”

“四嫂說是跟華潤飛票一樣的物事,也能轉手出脫的啊。”

“……”

漢子愣了一會兒,又出去轉悠了一下,溜達到仁和坊,就聽到那邊有掮客在那裡拉客。

“這位哥哥,給您請安則個。”

“甚地事體?”

“哥哥是本地人?有‘天竺票’在手上嗎?要是沒有,家裡有人手上有‘天竺票’嗎?”

“‘天竺票’?甚麼物事?”

“天竺股份會社的股票啊,怎麼,哥哥不是本地人?”

“我就住在永通大街,怎麼不是本地人?”

漢子瞪了一眼掮客,倨傲地揚了揚下巴:“一百貫的票子,你那裡擡多少價?”

“昨日翻一番,今日還是看漲。也不瞞哥哥,有了前大理寺卿的私印,這票子可比廣利坊的‘陳氏票’強多了。”

“幾個價?”

“一百貫的……小弟願意出這個數。”

掮客伸出三根手指,然後抖了抖,堆着笑,“小弟也就是跑腿賺個辛苦錢,能吃個把月飽飯即可。”

“三百貫……那我得思量思量。”

神色雖說淡定,心中卻是狂呼:我的好娘子好老婆,二百貫變了六百貫,真是娶妻娶賢的典範,我這是要發呀。

“哥哥若是願意,去里仁坊或者南市尋小弟即可,這是小弟的名片。”

說罷,掮客摸了一張名片出來,上面寫了南市和里仁坊的地址,典型吃江湖飯的市井人物。

只不過,能在京城市井之間廝混的,沒點根腳淵源,也是不太可能。

“阿郎適才出去作甚?”

回到正俗坊的家中,漢子忙不迭把家門關了起來,衝過去一把將老婆抱在懷中,“好娘子,那二百貫票子着實不虧,大賺了一筆啊。不過咱們得先等等,說不定還要漲價!”

“甚麼漲價?哎呀,你作弄個甚麼,快些說說,四嫂那些個票子,是個甚麼物事?”

“你識字少,卻不知道上頭有前大理寺卿孫公的私印,聽說這票子,將來要成文立法,外邊街坊裡傳得沸沸揚揚。眼下這二百貫票子,已經漲到六百貫了!這價錢,我尋思着定然不是個高價……”

“六百貫!”

婦人手指掰扯了一下,“四百貫……淨賺?這才兩天?!”

“哎呀,善有善報,善有善報啊。娘子就是想着幫襯一下四嫂,豈料這是撿了大便宜。”

“這紙片還能再漲?”

“外間街坊都說還要漲,這‘天竺地’萬里之外,就是再如何賺錢,難不成還能把金山銀山搬回來不成?”

“有漲就有跌,這萬一跌了呢?”

“對哦,跌了怎麼辦?上何處去叫賣?”

夫婦二人一時又惆悵起來,只不過惆悵只是片刻,一想到兩天賺了四百貫,簡直跟吃了滷汁牛肉一樣,回味無窮。

“‘天竺地’的金山銀山,可比東瀛州多得多!玄奘法師前頭拆了的那座廟,光坑裡刨出來的金器,就有三百斤!”

“金山銀山頂個屁用,能吃?‘天竺地’今年能產多少香料出來?”

“香料都是‘廣交會’和‘西秦社’在做,他們在捂盤子。”

“這是瘋了?大冬天的捂這個盤子?”

“誰知道呢。”

“孫公當真要把這股本成文立法護持起來?”

“當真,孫公當年的門生故吏,都在忙活。除了孫公之外,下個月入京的長孫公,同樣也在聯絡門生故吏。”

“這個年,還真入孃的熱鬧。”

“誰說不是!”

冬月吃火鍋的極多,因爲調味料的豐富,加上飼養技術管理技術的提升,秋膘待宰的牲口比貞觀朝之前的歷朝歷代都要好得多。大貴族的圈子裡,已經吃了有小十年的肥牛火鍋,入冬之後,還有肥牛卷,口感質感都是頂級的好。

至於普通階層,牛羊肉消費就有些艱難,但京城之中,本地市民階層,一個月飽餐一回牛肉,還真的有去處。

入秋之前,秋糧押送的最後一波漕運熱鬧,就是牲口運入河南府。北運河、南運河各有特色,南運河主要運送鴨、羊、狗,北運河主要運送鵝、雞、牛。

北運河運送的牛,都不是耕牛,而是原定襄都督府、幽州都督府地區的食用牛。除此之外,還有一條“犎牛”貿易線,是從河套過來的,做這個生意的,主要是鐵勒人。

因爲“兩門神鎮殺犎牛王”的緣故,權貴們極爲喜愛犎牛,加上突厥可薩部至粟特人和鐵勒人的範圍內,有大量的犎牛生存,捕殺這種野牛,也就成爲當地探險隊的重要收入之一。

而且爲了保證犎牛的種羣,契苾部專門請了賈氏高人,把犎牛在培育在了河套、河東還有河北。

參一腳的勢力不少,除了匈奴呼延部之外,還有鐵勒斛薛部,也就是現在的薛州。除了雜胡,漢家老世族中,太原王氏、溫氏,河東張氏、柳氏,河北名宦高門……都從中分一杯羹。

實際上若非沒有法律層面的背書,這些雜七雜八的勢力,早就湊了一個股份商號出來,好安安穩穩地收錢。

對於海外的冒險,他們這些勢力不是不想染指,而是手伸不了那麼長,跟沿海的地頭蛇碰撞,基本沒有勝算的可能。

同樣的,東南豪族想要在草原上搞點風雨,可能性也不大。

而且相較風險和收益,草原上的皮草、木材、藥材、礦石、寶石等等收益,也是不差。

加上五都及北地各大城市的肉類消耗每年劇增,大宗物資的生意,纔是真正的金山銀海。

只可惜殺牛這個事情,至今還找不到突破口,只能通過迂迴的方式來解決吃牛肉問題。

比如牛自殺了,比如吃牛的人是蠻子……

不過隨着“天竺票”的發行,北地豪族也尋着味道過來,感覺這時候,似乎就是他們等候已久的一個機會。

冬月下月,張德約談了名門薛氏之後,北地豪族紛紛找上薛氏,打聽內情,然後在冬月結束之前,悄悄地在北市掛了個“漠北股份”的牌子。

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七章 總督第三十三章 耍心機第十章 江楓漁火對愁眠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裝逼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人在江湖飄第三十一章 關係學第十四章 雞湯有毒第三十三章 弄潮兒第十七章 瘋狂的選擇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十二章 糊里糊塗第四十九章 藝術生(推薦票)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四十章 大局第六章 順利南下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八十六章 略有不同第二十三章 西遊記第五十六章 年輕活力第三章 緩衝第六十章 愁啊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九十六章 和想的不一樣第四章 製圖狗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二章 兩朝勳貴第六十幾章 推油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六十五章 不爭一時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三十四章 日常驚喜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六十一章 長孫的矛盾第十九章 溫文爾雅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二十五章 別人不知道第五十幾章 一窩能生十幾個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五十章 時代的召喚第五十四章 一池水中一池魚第二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四十章 科學拍馬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夢想第六十五章 內心震撼第七十一章 沔風第九章 赴宴第二十章 由頭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六十章 安心糟心第七十九章 不歸兵部管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證第七十九章 需要思考的鑽被窩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五十六章 背鍋俠(遲到的一更)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十一章 大開發第三十一章 誰是張小乙(求推薦票)第五十章 功績第五十七章 旅遊指南第三十三章 胡無人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三十五章 星漢燦爛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六十四章 中學第七十五章 狗仗人勢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五十三章 苟富貴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二十三章 西遊記
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七章 總督第三十三章 耍心機第十章 江楓漁火對愁眠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裝逼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人在江湖飄第三十一章 關係學第十四章 雞湯有毒第三十三章 弄潮兒第十七章 瘋狂的選擇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十二章 糊里糊塗第四十九章 藝術生(推薦票)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四十章 大局第六章 順利南下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八十六章 略有不同第二十三章 西遊記第五十六章 年輕活力第三章 緩衝第六十章 愁啊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九十六章 和想的不一樣第四章 製圖狗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二章 兩朝勳貴第六十幾章 推油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六十五章 不爭一時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三十四章 日常驚喜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六十一章 長孫的矛盾第十九章 溫文爾雅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二十五章 別人不知道第五十幾章 一窩能生十幾個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五十章 時代的召喚第五十四章 一池水中一池魚第二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四十章 科學拍馬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夢想第六十五章 內心震撼第七十一章 沔風第九章 赴宴第二十章 由頭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六十章 安心糟心第七十九章 不歸兵部管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證第七十九章 需要思考的鑽被窩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五十六章 背鍋俠(遲到的一更)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十一章 大開發第三十一章 誰是張小乙(求推薦票)第五十章 功績第五十七章 旅遊指南第三十三章 胡無人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三十五章 星漢燦爛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六十四章 中學第七十五章 狗仗人勢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五十三章 苟富貴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二十三章 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