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微變

漢陽,從京城來的天使有好幾撥,帶來的朝廷公文各有不同。

一向都是管着報紙雜誌的崔珏,這一回也忙得不可開交。因爲有一道公文,就是正式把漢陽、汊川、江夏、武昌、永興等縣合併,組成武漢府,效仿京兆、河南等都城之所。

只不過品級上,要低一級。

“武漢”兩個字,從此不再是人們嘴裡的口口聲傳,而是正式的政治、地理名詞。

對小老百姓來說,沒什麼感覺,但對政府部門而言,僅僅是改個名,就是頭大到了極點。

“還好早有準備,否則要是秋收時來這一遭,怕不是人都要累死。”

崔娘子在那裡抱怨着,雖說有助手幫忙,可本部門的憑證、通告以及一應對外文書,都要重新制版。

這個事情,是她要負責的。

每天在外面排隊等着領取新的部門文檔的官吏,沒有一千也有五百。

看上去永遠忙不完的樣子。

“如此業務也能把持下來,娘子當真是能吏。”

“梅姬,隆慶宮中,難道就要輕鬆不成?”

略作休息的時候,辦公室裡一羣女郎在那裡湊着喝茶,中午要休息一到兩個小時,這也算是正式的規定。

“長安和武漢,自然是大不相同。”

梅姬想了想,又道,“隆慶宮用人,並不追求效率。”

“唔……”

身份有別,對隆慶宮之主來說,用人致死,也就是致死,並不需要承擔額外的攻訐指責。

但在武漢,不敢說每一條人命都要被尊重,但至少人命還是值錢的。因爲大部分人命,不歸某一個主人所有。

“如今張郎仍舊逗留京城,也不知道甚麼時候返回武漢。”

“聽早上過來的天使說起過,說是弘文閣學士交通大臣杜公,提擬籌辦‘動力所’。這‘動力’是個甚麼?”

“興許是蒸汽機車?”

崔珏也不太懂,她只是偶爾聽老公提起過,所以記得一些名詞。

在老張哪裡,很多名詞她認識,但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這些年武漢重組的詞彙量極大,若非曹夫子推動的“雅俗之爭”在地方上有了結果,武漢也不可能有這樣的信息傳達效率。

“若是如此,阿郎留在洛陽,倒也正常。”

梅姬微微點頭,本來還奇怪,荊襄都已經被擺平了,怎麼還不回武漢主持大局。要知道整個湖北省諸縣,都是嗷嗷待哺的模樣,就等着貞觀二十六年的投資到賬。

沒錢,很多州縣的官吏,根本不敢破土動工早就規劃好的大工程。

更何況,江西和江東,各有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主持大局,二地資金雄厚,人力充沛,遠比湖北要強得多。加上又有天王級大佬的鎮壓,根本不會有什麼亂子。論起來,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做這種主持大局的活兒,難度係數要更小一些。

而張德,更多的是依靠胡蘿蔔和大棒,本質上來說都一樣,但前面十幾年都是胡蘿蔔,後面幾年全是大棒……這種用法,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湖北是奇葩,武漢是奇葩,張德也是奇葩。

“今年武漢用人,還是捉襟見肘。因李奉誡之故,如今各省、宣政院、都護府,都在籌備本部報紙。只是外間編輯之才甚少,多在《揚子晚報》和武漢,京中《洛陽日報》能夠一時風頭無二,也是李奉誡連發三篇雄文的緣故。”

崔珏嘆了口氣,清河崔氏徐州房那點人,以前要過來,還沒什麼難度。但從貞觀二十四年開始,這兩年難度極高。崔弘道自己也要用人,徐州房本身也確定了發展方向。

當交通部流傳出來鐵道大計劃之後,徐州的江湖地位水漲船高。

本來就是南北要衝,南方隊伍過了淮河,徐州就是最大的人口聚集地。不但傳統物流商業發達,農業規模放在整個河南道,都是排在前十。

兩條大運河像一個人字形,分別往南南北,整個徐州,剛剛好就卡在人字形的中間。

什麼時候修好鐵道不知道,但只要修好,對帝國高層的精英們而言,一眼便知未來的發展狀況。

要知道,此時此刻的滄州、揚州,分別是渤海和黃海兩地的最大城市。貞觀朝發達的海上貿易,境內的貿易量,尤其是北方,主要就是在這兩個超級城市之間。

但是,海貿的貨運量固然大,但時效差風險高。對抗惡劣天氣的能力不足,一旦遭遇重大事故,就是血本無歸。

與之相比,鐵道運輸優勢極大。“漢安線”這個樣板工程展現出來的運力、抗風險能力、潛力以及時效性,都不是現在海上運輸可以比擬的。

哪怕從人禍來考慮,五百里的鋼鐵軌道全部被偷了,對正在到處擴張的大小鋼鐵廠來說,並沒有到傷筋動骨要死要活的地步。

再者,“漢安線”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鐵道維護和安保經驗。

警察衛在其中,充當了另類的角色。

與之相比,海上貿易,哪怕只是近海航行,一旦遭遇比較狡猾的海賊,幾乎就是不可挽救的局面。

所以不難看出,當京杭大運河還是跟一條大褲衩一樣分爲兩條,陡然冒出來一條鐵路經過徐州,本就是上等雄州的徐州,前途一片光明不用懷疑。

有鑑於此,崔珏還指望想要和往年一樣,從孃家輕易地調動合用之人來幫忙,不付出更多的代價,幾乎不可能。

就算是父女,這時候也是算得清清楚楚。

“也不知道這‘動力所’,會是個甚麼光景,居然弘文閣學士特意提擬。莫不是個大政?”

梅姬嘟囔了一聲,卻聽外面來了人,門簾被掀開,是竹姬抱着一隻食盒進來。

“怎地都沒精打采的?家裡來了人,說是阿郎還要留在京城一段時日。”說話間,竹姬將食盒放在了一旁的茶几上,一邊取出其中的食物一邊道,“是阿郎讓人從京城帶來的零食,有些桃酥甚麼的,這光景歇息,就食吃茶,也是個消遣。”

“可有甚麼說道?”

梅姬走了過來,拿起一塊桃酥,咬了一口,然後略顯慵懶地坐在一旁,“阿郎那邊。”

她又加了一句,彷彿是怕竹姬聽不懂一樣。

“事情甚多,除了公務,似是大哥要結婚了。”

“跟小杜相公之女?”

“正是。”

“良辰吉日可曾定了?”

“這良辰吉日倒是沒聽說,阿郎也沒讓人說,只說是皇帝幫忙選的。”

聽到竹姬這話,崔珏也是一愣,抱着茶杯走過來,很是奇怪:“皇帝怎麼又這般熱鬧了?又不是他嫁女兒。”

“唔……”

梅姬和竹姬都是表情尷尬,崔珏猛地想起來兩人的身份,也是面紅耳赤,連忙道:“我非是有意,兩位勿怪。”

見她如此,梅姬也是掩嘴竊笑:“這有甚麼,說起來,殿下也是時常抱怨。當年若非陛下猶豫,何來今日我等共坐飲茶?”

崔珏仔細琢磨了一下,也是笑道:“還真是如此。”

要是李皇帝在張德少年時再強硬一點,興許還真就沒那麼多屁事。

十歲的張德,能有什麼反抗能力呢?

只是皇帝又怎麼可能想到二十年後的事情,玄武門一事之後,忙不迭地籠絡功臣,再者,寶貝女兒當時才幾歲,真要這麼幹,除非張德是尉遲恭之子,還得是嫡長子。

“大哥還是真是好命,如今小杜相公紅得發紫,交通部簡直就是全國第一油水衙門,別說做上三年五載的,只消一年,便是個清風也似的官吏,也是家中廣夏萬千。”

一聲感慨,崔珏何等的羨慕,自己兒子想要有這麼個機會,難如登天啊。

“說起來,也是奇怪,聽說還有溫氏的女郎摻和其中。”

家中知道張滄事情的,其實不算多,竹姬也是有點八卦,“是太原溫氏。”

“嗯?”

崔珏猛地一愣,然後笑道:“這怎可能,且不說溫氏名門,便說張郎自己,跟溫氏之間的嫌隙,那是有二十年之久。”

不過她笑了一會兒,卻又愣住了,京中的事情,發生什麼都不奇怪。要知道,這光景何坦之不在武漢、江陰,而是一路暗中護送張滄。

前頭何坦之讓人回來說起過一些事情,主要是伺候孕婦的注意事項,還從武漢帶了人。

腦子極爲聰明的崔珏頓時暗暗琢磨:這大哥……莫不是跟溫氏女郎早有……

“不會不會不會……”

連連搖頭的崔珏在梅姬、竹姬奇怪的眼神中在那裡自言自語,半晌,崔珏又道,“有其父必有其子,未必不會!”

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五十一章 量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七十三章 勤奮好學李思摩(票!)第二十三章 關注點不同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三十章 人才第五十一章 量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十九章 工程第三十三章 如狼似虎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間第九章 無奈第十四章 雞湯有毒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十三章 豪門稻草第八十九章 洛陽生態圈第七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七十一章 有才無德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三十四章 躁動第十九章 認知變化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三十四章 日常驚喜第三十一章 關係學第九十七章 這節奏不對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九十五章 世道無常第十六章 餅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七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九十六章 變換第七十六章 爲了民主(一更)第七十九章 不歸兵部管第七章 那人卻在(大家多投票啊!)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二章 看不見的投入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三十章 奧杜之杖第九十五章 紅燒肉在燃燒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七十四章 賣方市場第十章 肥雞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九十二章 馬相公求援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九十七章 地方變化第八十八章 上鉤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二十八章 無語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六十幾章 使者們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九十一章 忠厚長者(第二更)第十六章 餅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八十章 有恃無恐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十七章 光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六章 心態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五章 跑官第四十四章 紅口白牙第八十五章 大唐義士第四十五章 來去兩匆匆第六十三章 輕鬆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四章 遛彎第九十四章 小操作第三十六章 比帥勝出張叔叔(一更求票)第十四章 講文明愛衛生第二十一章 馬周請客第十二章 糊里糊塗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三十四章 仗劍第八十五章 有錢的反派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十九章 需求第三十五章 橫槊賦詩(第三更)第三十八章 最後一斷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計我
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五十一章 量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七十三章 勤奮好學李思摩(票!)第二十三章 關注點不同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三十章 人才第五十一章 量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十九章 工程第三十三章 如狼似虎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間第九章 無奈第十四章 雞湯有毒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十三章 豪門稻草第八十九章 洛陽生態圈第七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七十一章 有才無德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三十四章 躁動第十九章 認知變化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三十四章 日常驚喜第三十一章 關係學第九十七章 這節奏不對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九十五章 世道無常第十六章 餅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七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九十六章 變換第七十六章 爲了民主(一更)第七十九章 不歸兵部管第七章 那人卻在(大家多投票啊!)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二章 看不見的投入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三十章 奧杜之杖第九十五章 紅燒肉在燃燒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七十四章 賣方市場第十章 肥雞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九十二章 馬相公求援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九十七章 地方變化第八十八章 上鉤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二十八章 無語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六十幾章 使者們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九十一章 忠厚長者(第二更)第十六章 餅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八十章 有恃無恐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十七章 光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六章 心態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五章 跑官第四十四章 紅口白牙第八十五章 大唐義士第四十五章 來去兩匆匆第六十三章 輕鬆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四章 遛彎第九十四章 小操作第三十六章 比帥勝出張叔叔(一更求票)第十四章 講文明愛衛生第二十一章 馬周請客第十二章 糊里糊塗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三十四章 仗劍第八十五章 有錢的反派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十九章 需求第三十五章 橫槊賦詩(第三更)第三十八章 最後一斷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