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無語

烏骨江和鴨綠水的交匯處,工部新設勘察司的官吏們,正在烏骨府兵的護衛下,準備在此地建設新城,以制東胡諸部。

當然制約東胡諸部這個由頭,是皇帝對隨行大臣的理由,真正要執行的事情,卻並非只是爲了穩定東北。

“鴨綠水今年若是修堤築壩,兩千石船能不能至太白山?”

“回陛下,不論修不修堤壩,兩千石船都是能至太白山的。只是,太白山河段水流湍急,行船風險不小。”

“這幾年大興土木,長安洛陽二地山林禁絕,南北巨木估價上漲,三州木料倉利潤頗豐啊。”

李董笑眯眯地摸了摸上脣鬍鬚,半晌,看着馬周,“聽聞武漢有博士稱砍伐山林不保水土,朕以此爲理,規正伐木植樹事宜,當如何?”

“言語此事的,乃是武漢交通專科學校校長劉審禮,審禮因向陸學士求問《文選》,結識樑豐縣子張德。後交結王太史諸門人,效仿江陰士人故事,時常往來河套關隴,故對水土山河頗有了解。”

“噢?此人怎地這般耳熟?”

“乃是滕縣公之子。”

“劉德威之子?原來如此……”

微微點頭,李董頓時神色平靜,像是閒聊一般說道,“朕記得,此人曾是左驍衛郎將?怎地棄武從文去了?”

“這……”

冷不丁被李董來這麼一下,馬周的心臟着實吃不消。可他也只好硬着頭皮道:“如今天下大定,自是不同往前。”

“嗯……”

李董很滿意馬周的態度,態度決定了很多事情嘛。

“朕在長安東關置博物學館,還是很有用的嘛。”

內心好無波動的馬周心說當初是以“關懷”長樂公主爲理由的,怎麼這時候還自誇上了?

原本的目的,是打着如何把瓷器做大做強去的。什麼博物學館,那就是說了好聽,本質就是爲了研究先進的陶瓷技術,然後爲皇家生意添磚加瓦。

就爲了這個破事,馬周簡直是捏着鼻子厚着臉皮,跟許敬宗兩人,把這東關博物學館架設起來。

然後在這裡廝混出來的,雖說也頂着“博士”頭銜,可外人偷偷地都是稱呼“東關博士”。

也許是歪打正着吧,這“東關博士”原本是討巧的玩意,頗有點拍皇帝馬屁的意思,可因爲正七品的帽子,他頓時成了不少寒門或者落魄門第的優質選擇。

比如武漢交通專科學校,他的校長就是高配“正七品”,比漢陽縣令還要高半級。之所以高半級,就是因爲這個高配的“正七品”,必須是“博士”,而願意跟“地上魔都”打交道的博士,自然只能是“東關博士”。

一來二去,就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孔穎達再怎麼不爽,恨不得弄死武漢“教育界”“文化界”人士,可這是皇帝的手筆,哪怕是歪打正着,那也必須是“英明神武”。

至於劉審禮本身,真沒人去在意,哪怕他原先都跑步進入中央了,可誰叫風水有問題呢?

“依卿所見,朕欲規正西北土木事宜,可有成算?”

因爲皇帝到處修建行宮,什麼九成宮、洛陽宮、敦煌宮、太原宮……大興土木帶起來的節奏就是全天下都跟着學。

別說王公大臣了,就是富戶,都要琢磨個“湖心小築”或者“仙人居”啥的,甭管是不是山炮土鱉,他們自己還覺得逼格滿滿,特有江湖修真的情調。

“若是成功,三州木料倉利潤當是大增啊。”

雖說皇帝的小算盤打的飛起,可馬周也得承認,真要是幹成了,搞不好賺頭比豐州銀礦還厲害。

只是打擊濫砍濫伐就能保護水土,這特麼誰信啊。

馬周不覺得這裡有什麼聯繫,但他也認爲,自己不需要去相信,皇帝只要動了念頭,外朝只管宣傳就是,“三人成虎”“衆口鑠金”,謊話說多了,不就是真的?

心念如此,馬周頓時有了計較,便道:“屆時勒令諸縣諸鎮諸寨,言明‘禁絕濫伐,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其餘說項,外朝可攤派官吏,輔以散官獎懲,當能成功。”

李董琢磨了一番,覺得有點道理,便道:“且以關中先行,以觀其效。”

作爲有頭腦的大老闆,李董是要看績效成效的,當然他要看的,不是什麼狗屁保護水土的成效,而是三州木料倉在東北巨木銷售上的成長率……

保護水土,禁絕濫伐,關他屁事!

只是君臣合計的事情,傳到武漢,老張整個人都覺得可笑。

“你特麼在逗我?”

張德簡直覺得不可思議,這都是什麼狗屁玩意兒,“還‘禁絕濫伐,利國利民’?怎麼不說‘保護環境,熊熊有責’?”

道理是對的,可老張不相信就李董和馬周那見識,真能認清到其中的自然規律。這不科學,這不符合時代的發展。

太特麼玄幻了。

你特麼一個封建集權社會的統治者,特麼跟治下百姓講什麼“保護森林”“保護環境”“防止水土流失”,這跟徐福下海找仙丹有啥區別?

“你這又是怎麼了?”

崔明月一臉的埋怨,“吃飯怎地還要看信?”

“你不知道,這去遼東的君臣有問題。”

一邊說老張一邊用手指指了指腦門。

“甚麼問題?”

“這君臣二人,居然要禁絕關中濫砍山林事宜。”

“有甚麼說道不成?”

“言語間,便是以濫砍山林有害水土之說,來搪塞百姓。”

“這不是很有道理麼?舊年在山東時,你同我們姐妹,不是說過這個麼?”

“嘖,我是懂這個道理,但他們怎麼可能懂?這裡面涉及到……嘖,跟你說不清楚!這是有道理,可他們不可能懂這個道理?”

“那到底有沒有道理?”

崔珏問道。

老張一臉憋屈,半晌,拿起筷子,蹦躂出來一個字:“有……”

“有道理,你還煩惱個甚麼?”

“我……我自尋煩惱。”

老張仰天嘆息,內心暗暗地說了一句:媽的智障。

第五十九章 演技(第一更)第七十九章 蘇烈(一更)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四十七章 大臣很忙(推薦票)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九十二章 胃口第九十二章 時勢易轉第六章 茫然熱鬧第四十八章 合法抗洪第七十九章 需要思考的鑽被窩第九十一章 慢慢來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九十五章 紅燒肉在燃燒第八章 變動第十七章 光第二十二章 社長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七十章 戰慄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十八章 取名秦懷道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第七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第四十四章 沒見過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四十六章 運數所至第五十八章 理解錯誤(遲來的一更)第二十章 吃蘋果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三十三章 另請高明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腦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六十二章 毀的徹底第二十六章 優質法寶第七十一章 沔風第七十七章 貞觀第九十三章 判斷第三十七章 小行會第三章 孔祭酒前進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十九章 溫文爾雅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二十章 虎威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四十五章 畫風第十六章 霸道總裁第八十八章 種糧大戶第六十五章 杜正倫自救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二十一章 取悅之道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十六章 “老爺爺”第十一章 食肆見聞第四十九章 善後第八十章 有恃無恐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三章 緩衝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七十八章 內在聯繫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九十四章 過時第二十六章 汝北小竈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二十七章 繼續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十二章 亂第十二章 糊里糊塗第二十一章 新階層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二十七章 思路廣第四十四章 爲了藝術第三十章 配合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五十七章 色變
第五十九章 演技(第一更)第七十九章 蘇烈(一更)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四十七章 大臣很忙(推薦票)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九十二章 胃口第九十二章 時勢易轉第六章 茫然熱鬧第四十八章 合法抗洪第七十九章 需要思考的鑽被窩第九十一章 慢慢來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九十五章 紅燒肉在燃燒第八章 變動第十七章 光第二十二章 社長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七十章 戰慄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十八章 取名秦懷道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第七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第四十四章 沒見過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四十六章 運數所至第五十八章 理解錯誤(遲來的一更)第二十章 吃蘋果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三十三章 另請高明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腦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六十二章 毀的徹底第二十六章 優質法寶第七十一章 沔風第七十七章 貞觀第九十三章 判斷第三十七章 小行會第三章 孔祭酒前進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十九章 溫文爾雅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二十章 虎威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四十五章 畫風第十六章 霸道總裁第八十八章 種糧大戶第六十五章 杜正倫自救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二十一章 取悅之道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十六章 “老爺爺”第十一章 食肆見聞第四十九章 善後第八十章 有恃無恐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三章 緩衝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七十八章 內在聯繫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九十四章 過時第二十六章 汝北小竈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二十七章 繼續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十二章 亂第十二章 糊里糊塗第二十一章 新階層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二十七章 思路廣第四十四章 爲了藝術第三十章 配合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五十七章 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