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需求

蒲圻沿江大堤一直在加固,早在武士彠爲利州都督時,當時都水大使就專門盯着從襄陽一直到九江的沿江大堤,只是耗費民力極大,真正得到加強的,多數還是山南道東南和江南道西北。

嘀——

一聲急促的哨笛聲傳來,接着就見穿過蒲圻縣,通往嶽州的道路上,施工隊中的工頭正在揮舞着旗子。

而天空中,一架熱氣球的吊籃中,空中地理勘察員正用望遠鏡看着山道。以往施工,測繪丈量是極爲麻煩的事情,耗費民力極大,所需時間極長。

要找到一條合適的道路,通過山區,不僅僅需要經驗老道的嚮導,更是針對施工手段進行調整。

但武漢地區因爲熱氣球開始小規模使用之後,測繪規劃困難問題,得到了解決。雖說還不是一勞永逸,但是俯瞰圖能夠讓施工方可以迅速地勘察一條得到優選出來的路線,省下來的財力物力,放在以前,就是糜費十數萬貫,徵發民夫五萬以上。

“地雷埋好沒有?”

“埋好了!”

“準備爆破!”

“爆破準備!”

“準備爆破二次!”

“爆破準備!”

“點火!”

“點火!”

嘭嘭嘭嘭嘭嘭嘭……

遠遠看去,就像是有一條地龍正從地下不斷地向前推進。這是一段土石混合的山體,爲了防止山體滑坡和土石流,不得不提前清場。整個鄂州地區,施工難度最大的一段也是這裡,不過因爲漢陽鋼鐵廠的產量大大提高,路基結構強度已經得到了質的飛躍。

在臨漳山的山路模型中,設計指標是要達到讓三架四輪馬車通行的地步,且是滿載車廂。

整個施工團隊中,真正掌握爆破技術,並且知道怎麼一回事的人,都只有張德的學生和江陰親族。

雖說逢年過節放“花火”吸引了不少人的探究,但也僅僅是點到爲止,人們的注意力,從來都不放在江漢觀察使府爲何能夠修路如此快捷上。

即便有專業人士探究,但又因爲每次施工都要清場,於是對外對內口徑,都是工人幹活勤快。

“這到嶽州的路,有了這條新路,運糧能多運五倍十倍都不止啊。”

“嶽州想要糧食換塘壩,現在水泥緊俏,觀察居然還真同意了嶽州佬的無理取鬧。也不知道觀察怎麼想的。”

“觀察是想讓嶽州做糧倉。”

幕僚們聊起這個,都是會琢磨一番武漢和周邊城市的互動變化。張德多次強調工業需要農業的哺育,舊式幕僚未必能過理解,但是接受新學王學的新式官僚,多有來自基層的,甚至有些幕僚,早先可能是某某縣的主薄,前途遠大,不過是爲了進步,選擇了在江漢觀察使府做個記室甚至文書。

“這青草湖,若是能夠興修水利,開漕挖渠,的確能增加田畝不少。比如這長沙,畝產本就能到三石,小戶人家有田三百畝,若是能修建塘壩,山丘還能增田三四百畝,這些地種出來的糧食,算是淨賺的。”

新田的糧賦是可以逃掉的,但實際上這種有塘壩灌溉維持的山丘地,當年就能畝產一石半,這已經比得上北方那些中田,而且這還是產的稻米。

“觀察說過,往後武漢常駐丁口,百五十萬起。眼下就已經開始從鄱陽、南昌、長沙、襄陽買米,以後更是還要進。就好比揚州,貞觀十四年,還往蘇州賣米,現在呢?和蘇州一起問常州徐州買米。無工不富不假,但工人不種地,糧食都要從地裡出來的。”

“百五十萬,怕不是比長安洛陽都要多。”

“洛陽眼下何止百五十萬?”

一個幕僚掰扯着手指頭,“咱們做官不能只算賬面,戶籍冊一年清查才幾回?天下除有類武漢之地,五年十年才查一回,大唐戶籍不清不楚,是不如前隋的。都說貞觀朝增丁口五百萬,可這出處,不過是民部拿各道黜置大使的賬來覈對的。是不是真的五百萬,是多了還是少了,民部有幾個能說得清的?”

“觀察說過,清查戶口乃是大工程,不好做,還得罪人。”

“能得罪誰?無非是大戶罷了。崔氏都能被流放,怕個甚?早晚都要重新清查戶口的。只是當下,我等要是外出做官,執掌一縣,試問,豈能只盯着賬面戶口,只盯着治下百姓?倘使……比如洛陽新南市,百工百業,有無數工人,便是車船店腳牙,如今也不比往年,也是做事拿餉的。要是尋常下縣,也就作罷,可要是這等地界,豈能視而不見?”

“所以說叫流動丁口麼。”

“流動個甚麼,不識字哪能自己流動,還不是被當牲口,發賣出去,然後就‘流動’了。舉凡能過關擺渡的,不是識字就是有見識。”

“你管是怎麼流動的,哪怕是倭女被賣過來,那也是流動。流動不問出處。”

官僚們正說着,忽地就見遠處來了車隊馬隊,於是道:“好了,嶽州那邊的糧隊到了,都準備準備,接收了就回轉。”

“夜裡要在江夏城吃魚麼?”

“江夏的烤魚還不如漢陽的,不知道晚上有沒有船,有船就回江北吃去。”

“我江北沒住處。”

“住蕭兄那裡,他婆娘去蘇州進絹布去了,正好歇腳。”

說笑着,就見嶽州一羣糧頭過來,見了江漢觀察使府和武漢錄事司的官僚們,連忙行禮問候。

因爲武漢對糧食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以往光靠糧商來調合,不足以滿足現在的需求。所以武漢地區新增了大量的糧倉,不僅僅是要滿足現實需求,還要應對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

老張一是信不過糧商們的節操,二是信不過長江流域的天氣。

此時不比千多年以後,一場澇災,只能補種,產量“duang”的一下減半或者變成三分之一,都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中原爲何是中國?因爲中原的糧食產量可能不是最高的,但卻是最穩定最宜耕種的。

“長沙米,上!”

“青草湖西米,中上!”

不同的米,報着不同的品質,伴隨着查驗官的喊聲,登記官們不斷地錄入……

第七十二章 爲兄長考慮第四十章 科學拍馬第一章 換個流程第九十五章 雄風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五十幾章 杜斷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聖經?(第二更)第十六章 倒逼第九十四章 看不透第九十章 眼界第八十八章 再來一罐第八十章 雞肋第六十一章 複雜的事情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五十三章 贊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六十四章 差距第三十八章 登陸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十五章 務農第二十七章 繼續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五十七章 江湖名聲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第二十八章 感慨第八十四章 女郎不凡第十六章 土狗的陰損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十九章 課業第七章 靠山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三十二章 抉擇第九十六章 狗運滔天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四十八章 江陰來船第七十五章 保護費第二十四章 探險家第七十二章 經驗之談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四章 腦洞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七十二章 套路上的默契第二十七章 令人失望第五十幾章 生兒生女都一樣第五十四章 基業長久第四十四章 放鬆第十七章 瘋狂的選擇第十章 撒手鐗第六章 主僕對話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漸(大年初二第一更!)第四十八章 江陰來船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五十一章 奇觀背後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七十三章 楊六郎的差事第四十三章 內奸就是爽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六十章 鴕鳥發怒(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特殊對待第九十四章 抵達第三十章 人才第四章 癲狂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三十六章 追求數量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七十八章 起用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九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十五章 老漢第八十二章 夕陽紅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二十三章 活躍的氣氛第十章 毒啊第八十一章 牛郎第五十四章 業餘愛好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五十八章 服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臺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九十章 功勞靠撿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六十一章 俱靜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謀第六十七章 鬥法
第七十二章 爲兄長考慮第四十章 科學拍馬第一章 換個流程第九十五章 雄風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五十幾章 杜斷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聖經?(第二更)第十六章 倒逼第九十四章 看不透第九十章 眼界第八十八章 再來一罐第八十章 雞肋第六十一章 複雜的事情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五十三章 贊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六十四章 差距第三十八章 登陸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十五章 務農第二十七章 繼續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五十七章 江湖名聲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第二十八章 感慨第八十四章 女郎不凡第十六章 土狗的陰損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十九章 課業第七章 靠山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三十二章 抉擇第九十六章 狗運滔天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四十八章 江陰來船第七十五章 保護費第二十四章 探險家第七十二章 經驗之談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四章 腦洞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七十二章 套路上的默契第二十七章 令人失望第五十幾章 生兒生女都一樣第五十四章 基業長久第四十四章 放鬆第十七章 瘋狂的選擇第十章 撒手鐗第六章 主僕對話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漸(大年初二第一更!)第四十八章 江陰來船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五十一章 奇觀背後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七十三章 楊六郎的差事第四十三章 內奸就是爽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六十章 鴕鳥發怒(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特殊對待第九十四章 抵達第三十章 人才第四章 癲狂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三十六章 追求數量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七十八章 起用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九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十五章 老漢第八十二章 夕陽紅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二十三章 活躍的氣氛第十章 毒啊第八十一章 牛郎第五十四章 業餘愛好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五十八章 服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臺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九十章 功勞靠撿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六十一章 俱靜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謀第六十七章 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