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撒手鐗

即墨老酒沒喝上幾口,蕭鏗就自己端起案几,然後和張德拼桌。接着薛大鼎和崔慎也拼桌,然後崔弘道也扭捏了一下,跑過來拼桌。隨後蕭二公子就把僕人全部遣了出去,一臉興奮地盯着張德:“大郎,操之,這老夫亦是算過,不曾有這等暴利啊?”

一羣老傢伙豎起耳朵,剛纔還裝逼的崔弘道,此刻也是眼睛放着光,腦子裡除了幾百萬貫這個念頭,啥也不剩了。

媽的,他又不是清河崔氏大房小房,他是青州房的!

“諸君所計,不外是地方之產。然則海貿決然不同,譬如……譬如草原。”張德掰扯着手指,“丁口逾百萬,劼利覆滅之際,約百五十萬。若以食鹽計,一人每年精鹽四斤,折算粗鹽,五斤上下。則漠北漠南一年需粗鹽七百五十萬斤。”

這個例子很直觀,鹽是必需品。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鹽是管制物資,大宗物資中,可以說自古以來就被官方嚴厲掌控。

管仲當年憑藉一把粗鹽,玩的齊國周遭小國直接叫爸爸。

李淵底定中原之後,鹽鐵同樣是管制,而且嚴控各地食鹽的交流。互市監往往會有食鹽夾帶,突厥的食鹽來源,主要是漠南的幾個鹽池,剩下的,就主要靠搶了。吐谷渾當初首鼠兩端,每年和突厥交易的食鹽,萬石不多,千石不少。

不過對河北道的豪門而言,走私食鹽根本不算什麼事情。比如河東薛氏,薛大鼎老家就有鹽井。比如范陽盧氏,直接就是掌控一個鹽池。在定襄都督府設立之前,盧氏的這個鹽池,依然不是官方的。

李董通過羊毛和白糖牌票陰了一把盧氏之後,一個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將盧氏壓制在了范陽,那個河北鹽池,等於說就成了盧氏的飛地。

不費一兵一卒,朝廷民部白撿一個開發完善的鹽池。

張德拿食鹽出來說話,只不過是讓他們有直接的體會。倘若張德是和李世民說鹽鐵,只怕當場就會被拖出去槍斃十分鐘。

“如今鹽價幾何?”

蕭鏗不解地問道。

“各地鹽價不同,高者一斗二百文,低者一斗五文。”張德答覆了蕭鏗,然後又道,“大唐鹽價,如今行市均價,約莫二十文上下。”

“二十文……”

蕭二公子腦子過了一遍,心中暗道:豈不是說光鹽利,一年草原就有一萬五千貫?

好像不是很多的樣子。

看到蕭鏗一臉嫌棄,崔弘道輕咳一聲道:“蕭兄有所不知,邊關之處,朝廷自有嚴法,號曰粒鹽不入番邦。故而這行市價,放在邊關,大大的不妥。”

說着,崔弘道看了張德一眼,然後繼續解釋道:“便是武德八年,河北道……咳,邊關民鹽,亦是一斗一百五十文。”

“嘶……”

蕭鏗不是傻子,這會兒他聽明白了。崔弘道嘴裡的民鹽,其實就是說的好聽,說白了就是私鹽。唐朝沒有搞徹底的製鹽壟斷,只是管制。地方鹽井但有開採,也大多隻是監察卻不控制。

即便是樑師都還盤亙在漠南和河東的時候,范陽盧氏的私鹽,都沒有停止發賣。其純利一年,按照武德五年的物價計算,最少也是十萬貫。

“十萬貫!”

蕭二公子感慨萬千,心情頗爲激動,如果張操之是他的小夥伴,那該多好,他早就發了呀。

“只是,操之,這鹽利,同吾等,並無干係啊。”

崔弘道話鋒一轉,看向張德。

“崔司馬,鹽鐵之論,其利在於專。朝廷獨享,故而太平。然則海貿之利,不拘是茶葉亦或新羅婢,皆操於吾輩。海東諸邦,欲得茶葉,在蘇州一斤二百文,在百濟,一斤一貫也好,一斤兩貫也罷,皆吾輩一言而定之。”

簡單點講,暴利就是這麼來的。再一個,茶葉作爲大宗物品,張德要是發酵製作成茶磚,就能輕鬆提高銷量。但現在嘛,契丹分裂突厥滅亡,塞北最大的是尉遲日天,漠南最大的是張叔叔,都是自己人,這個價錢,還不是自己怎麼喊就怎麼喊?

先賺它個三年五載的黑心錢,等幾萬奴工死的死殘的殘,茶磚當然會順應潮流而生,風靡萬里草原。

聽到張德所說“一言而定之”,崔弘道愣了一下,旋即明白過來。鹽鐵能一言而定之的,是朝廷,那麼鹽鐵利潤的大頭,就是朝廷拿的。而私鹽雖然便宜,但是私鹽的產量低,不論單個私鹽販子如何的日進斗金,和朝廷比起來,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

而張德的海貿商品,也是大宗,而且理論上來說,不論是茶葉還是生絲,依然是生活必須品。張德相對於那些沒有定價權生產權的諸邦小國來說,他自己就是朝廷。

最重要的一點,張德不是那種隨便被人拿捏的小角色。他是十六歲的少年不假,可在江南,虞世南父子且先不提,光陸德明的人脈,就足夠爲張德提供蘇州南北的保護。而在河北,李客師父子和張家的關係,得往李靖那裡靠,而張公謹是給李靖做過副手的。

哪怕這些都不看,只看忠義社的規模,山東士族聯姻的新貴家族,也不在少數。程咬金就是其中的典型,程處弼更是一向以張德唯馬首是瞻。

所以,就算山東士族真的不要臉皮要搞張德,想要強取豪奪,也要顧及忠義社這一層關係。

惹毛一個少年不可怕,惹毛一羣少年就麻煩了。所謂莫欺少年窮,說的就是這個。再者,程處弼等人已經開始在統軍府或者邊軍服役,以他們的家世,二十歲左右混個從六品實職,根本不算個事兒。

想到這裡,崔弘道突然暗暗琢磨:這少年莫非早就計算好的?

固然心中驚異,然而崔弘道表面上神色不動,點頭道:“操之所言,吾已明瞭。如此看來,茶利之豐厚,實在是讓人心動啊。”

別說海貿了,光絲路上的利潤,三勒湯從波斯過來,到長安,直接就是十五倍利潤,而且還供不應求。而長安的生絲走絲路到西域,直接就是十倍利潤,西域胡商的富庶,就是這麼來的。

況且西域多金銀產出,波斯又在東西方交流的要衝上,東南更是次大陸諸國,人口衆多城池林立。大宗物資的消耗量,對這個時代的人而言,就是天文數字。

幾人各有思量,出身又分屬各地豪門望族。張德拋出的誘餌,一直都是潤物細無聲。薛大鼎上賊船那是一半無奈一半自願,沒有李客師父子的折騰,就沒有滄州的糧食虧空。可李客師父子的折騰,那也是李德勝跑去長安學習的先進姿勢……

而後修橋鋪築挖渠築堤,也算是雪中送炭,給了薛大鼎一份好大的政績,於是乎不管願意不願意,薛大鼎都會站在張德這一邊,畢竟,政績工程不是一天完成的。

蕭鏗正在琢磨着是不是問自家大哥借點勢力,崔弘道卻又轉過無數個念頭,竟是又內心暗自感慨:早知有這等少年,便是讓珏娘有了去處,去歲皇后尋覓美人填充後宮,本是個機遇,如今卻是失了手,總計不能白白尋個破落門第。

大廳內一陣靜謐,老張給崔慎使了個眼色,崔季修雞賊地笑了笑,兩人互相點頭,都是心中瞭然。這一把把的胡蘿蔔撒下去,這些世家的馬兒們,還能不低頭?方纔張德那一句“一言而定之”,簡直就是撒手鐗,直接砸在了崔弘道的心坎上。

要和皇帝爭教育權人事權,沒錢玩個屁。倘若是貞觀三年以前,山東士族絕對不懼皇帝的威脅。

可如今早就大不相同,接二連三打了突厥打了吐谷渾打了鐵勒打了契丹,就這樣,朝廷的財政居然支撐了下來,沒有崩盤,而且有些田畝,還減了稅賦。比如馬匹需要的黑豆黃豆,一畝地減稅一半,百姓交口稱讚。

不僅如此,太皇李淵要修夏宮,皇帝捨不得錢,山東士族還以爲是皇帝囊中羞澀,聽聞皇后首飾都沒有增添過。結果呢,琅琊公主自己就先墊了錢做起了土建,雖說還沒有建成,可幾個宮室還是有的,幾十萬貫也不是白砸的。

皇家營造宮殿,卻又不傷財賦國本,足見朝廷不同前隋,山東士族再怎麼鎮定,也是心慌意亂。房玄齡做河北道的黜陟大使,對皇帝和山東士族,都是一種緩和,一個臺階。

也不知道這麼一言不發多久,只聽得吱呀一聲,便見三個小娘星眸圓瞪,一臉活見鬼地看着大廳中,一羣男人把案几拼了桌,圍在那裡發呆。

第四十一章 大唐(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鑽第三章 灑脫第七章 大舞臺第十三章 豪門稻草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五十三章 贊第六十八章 尿地圖第六十一章 領會精神第六十六章 豐厚回報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章 喝湯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八十七章 手藝好第二十三章 關注點不同第四十二章 準備還價第五十章 白糖倉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七十章 面面相覷第十五章 自由第二十九章 見一面第八十一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十二章 振作家門第九十四章 看不透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七十四章 打錢第二十二章 道理相通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十三章 豪門稻草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二十二章 爲何加班第七十一章 未來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七章 算術怎麼算第九十九章 微變第三十五章 騷動的人第八章 拿下(我只是想要點票)第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差事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七十八章 內在聯繫第四十九章 牀笫之語第九十九章 抵臨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九十一章 太年輕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謀第四十四章 麻煩事第五十章 都不甘心第九十二章 大郎回京(一更)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八十六章 橫行霸道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七十一章 沔風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十二章 茶會第九十六章 胃口有多大第九十七章 這節奏不對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第六十三章 雙壁才女第九十九章 流亡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六章 其樂融融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五十一章 很好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十一章 抗稅背後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八十七章 俱往矣第六章 極品飛馬1第六章 順利南下第三十章 心累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二十一章 食爲天第九十一章 罷了第五十章 擴散第十五章 自由第八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十九章 採風第二十一章 殺第五十章 功績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六十幾章 王氏第十四章 有條不紊第七十一章 要做雞頭第五十四章 吃雞第十二章 人物第二十六章 來個痛快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
第四十一章 大唐(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鑽第三章 灑脫第七章 大舞臺第十三章 豪門稻草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五十三章 贊第六十八章 尿地圖第六十一章 領會精神第六十六章 豐厚回報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章 喝湯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八十七章 手藝好第二十三章 關注點不同第四十二章 準備還價第五十章 白糖倉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七十章 面面相覷第十五章 自由第二十九章 見一面第八十一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十二章 振作家門第九十四章 看不透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七十四章 打錢第二十二章 道理相通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十三章 豪門稻草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二十二章 爲何加班第七十一章 未來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七章 算術怎麼算第九十九章 微變第三十五章 騷動的人第八章 拿下(我只是想要點票)第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差事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七十八章 內在聯繫第四十九章 牀笫之語第九十九章 抵臨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九十一章 太年輕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謀第四十四章 麻煩事第五十章 都不甘心第九十二章 大郎回京(一更)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八十六章 橫行霸道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七十一章 沔風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十二章 茶會第九十六章 胃口有多大第九十七章 這節奏不對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第六十三章 雙壁才女第九十九章 流亡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六章 其樂融融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五十一章 很好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十一章 抗稅背後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八十七章 俱往矣第六章 極品飛馬1第六章 順利南下第三十章 心累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二十一章 食爲天第九十一章 罷了第五十章 擴散第十五章 自由第八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十九章 採風第二十一章 殺第五十章 功績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六十幾章 王氏第十四章 有條不紊第七十一章 要做雞頭第五十四章 吃雞第十二章 人物第二十六章 來個痛快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