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

對長孫無忌這種反對派,尤其是資歷威望很高的反對派,簡單粗暴的搞倒對手是不行的。??火然文

w?w?w?.?r?a?n?w?e?n?a`com

尤其是眼下這種時候,張超剛入主內閣,如果上來就把長孫無忌搞倒,不論他拿出的理由是什麼,最終都可能是讓別人誤會他要清除異己,這可能讓承乾會猜忌他,讓房玄齡等保皇派們要聯合起來。

其實張超認爲自己也是保皇派,奈何現在很多人都還充滿懷疑。越是這個時候,張超越不能亂來。

長孫無忌這個反對派,張超不但不能動他,還得好好供着他。這有點類似於當年李世民對待魏徵這個大噴子一樣,由他噴讓他噴,讓朝野上下都知道,朝廷有個大噴子魏徵,皇帝天天被他噴的個孫子一樣,恨的牙癢癢卻從不動他。

這樣一來,天下人都知道皇帝李世民是個能納諫有度量的皇帝。

張超現在也需要長孫無忌,他在朝中呆的好好的,別人纔會相信張超確實沒異心,這樣大家也才能信服他,願意合作。

張超對長孫無忌的處置辦法,就是高高的供着他,給他高爵,給他厚祿,給他最好的封地,然後不給他實權。

現在張超對皇帝和外面都說長孫無忌是內閣三號人物,但實際上,實權卻是內閣第九,墊底。一個分管部門都沒,專搞外聯的。

長孫老陰逼變成長孫老噴子,張超一點不怕,不能讓他有能力搞破壞就行,至於噴一噴,讓他噴嘛。

內閣會議上,有長孫無忌天天喊反對,這纔像樣嘛。要是內閣成了一言堂,皇帝就要睡不好了。

張超的內閣分工奏報上去,李承乾詔許。

於是乎,分工就此明確下來。

長孫無忌在內閣聽到皇帝詔令,知道自己居然負責的是內閣極重要的對外聯絡這塊時,氣的眼睛都紅了。

好個張超,這他孃的是下陰招啊。

張超接了旨,笑着對長孫無忌道,“長孫公,以後內閣對外這塊,可就全權委託長孫公了。議會、翰林院、御史臺、大理寺,還有陛下那邊,這些可都是保障我們內閣順利工作的重要保障啊。長孫公,以後拜託了。”

長孫無忌黑着一張臉,看着張超惺惺做態的給他躬身,差點想撲上去揍他。

太無恥了,人怎麼能無恥到這個地步呢。

十幾年前的張超,還是自己招之既來,呼之則去的小人物,那時的張超,比現在還單純的多,看的也順眼多了。

想不到,越老越壞啊,這個張三。

分工明確,以後大家辦事也就職責分明瞭。

各自管好各自這一塊,哪裡出了問題,先找分管的宰相問責。

宰相五年一屆,但做的不好,也是可以彈劾甚至罷免的。

張超說長孫無忌的工作很重要,倒也不全是說假話。

內閣負責決策和行政,但內閣的票擬,也要通過皇帝,而皇帝一般是要通過翰林院協助的。因此,與翰林院這邊溝通好,那麼內閣做出的票擬,才能更順利的通過。

此外,內閣的票擬就算通過了批紅,但也還要經過議院的六科審議。若是那邊溝通不暢,到時被駁回,那可是非常麻煩的。這個溝通工作也得做好。

“長孫公,爲了增加辦事效率,我們內閣要實行問責制。誰分管,誰負責。長孫公負責的是外聯,若是我們的票擬在翰林院和科院通不過,這可就是長孫公的責任了,希望長孫公能夠多加努力。”

醜話說在前頭,張超也要防着長孫無忌暗裡使壞。

現在有這個問責制懸着,長孫無忌也得小心。要是老在翰林院和議院出問題,他長孫無忌第一個要被問責。

“如今分開也明確了,接着咱們開個會吧。”

張超是首輔,有召集內閣會議的權力。

他說開會,那就開會。

大家坐到內閣的會議室,圓桌會議。

雖說是圓桌,其實按中國傳統,也一樣是有位序的。

張超自然是坐在首位,然後左首是房玄齡,右首則是長孫無局。這也是如今朝廷裡的風氣,以左爲尊。

秦尊左,漢尊右。

六朝到唐宋明清都尊左,元尊右。古代的左右之尊,其實也各不相同,但如今確實以左爲尊。

長孫無忌並不想坐在右首那個位置,但這位置是張超安排的。

看排序,彷彿他還真是內閣排第三,可越是坐在前面,他心裡越不順暢。

其它六位,則是按吏兵房禮刑工的順序排列,宰相們各自就坐。

“諸位,之前討論的功臣封賞方案,陛下已經正式通過了,馬上會交給議會科院審議,這事,長孫相國要多跑一跑科院,與他們多做溝通,盡力促成這事的通過。這也是我們內閣的第一個重要決策,某不希望大家一番心血,付之東流,長孫相公多辛苦下。”

張超直接把事情說的很嚴重,通不過,那就是你長孫無忌的問題了。畢竟,他的票擬是在皇帝那通過批紅的。

長孫無忌這時連反對的理由都沒,張超句句佔着理,只能啞巴吃黃蓮,點頭應下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議一下軍制改革提案,上一次長孫相國提出了多條反對意見,我認爲提的很好啊。咱們有問題就當指出,這纔是同心協力辦事的原則。我呢,事後也與樞密院和兵部以及南北衙、海軍衙門的將帥們商議過,又請示過陛下,做出了不少調整,現在,大家再來議一議。”

張超拿出幾份新的軍制改革方案,交給諸位宰相一人一份。

長孫無忌馬上翻開。

匆匆瀏覽一遍,發現與上次確實有許多改動之處。

比如說保留南北衙,將大唐的陸軍,分爲南衙和北衙,南征稱爲衛軍,北衙稱爲禁軍。北衙保留左右羽林、左右神策、左右神機這六個軍的番號,合稱皇帝近衛軍,每軍定爲兩萬人,因此北衙編有六軍十二萬人馬,負責的是漢京京畿以及西京太原、東京登州、南京廣州還有北京太原這些重要地區的衛戍宿衛。

另外,還建有皇帝侍衛親軍,軍號爲左右千牛衛、左右金吾衛,這四軍八萬人專門負責的是京城警衛。

皇帝近衛四軍雖也在北衙序列,但直接歸屬於皇帝親自掌握。

海軍則設有四個艦隊,北海東海南海西海四艦隊,每艦隊兩萬,編八萬人。從朝鮮平壤一直到信度港。

而南衙衛軍,編爲十六衛,每衛兩萬,共三十二萬。

南衙各衛設衛指揮使司,司下設師部。指揮使司和師部平時不統衛兵,只有軍官和參謀人員。

而各衛下以營爲單位駐紮於各處。

戰時,按樞密院、兵部命令,集結兵馬,組建團、旅、師甚至是集團軍等作戰單位,由朝廷派出將領指揮作戰。

北衙軍力增加了,達到了二十萬,分皇帝近衛軍和皇帝侍衛親軍兩個系統。近衛軍負責的是帝國五京重鎮守衛,侍衛親軍爲守衛漢京和皇宮。

侍衛親軍其實是在內三衛五府上演變而來的,但不再是以功臣勳戚和官員子弟充任,而是以精英將士選任。

但這個軍制的核心,還是職業軍官加職業士官和義務兵制。總兵力依然是六十萬人,依然是採用兵將分離,中央也是軍政和軍令系統分離,兵部負責的是軍政系統,樞密院負責的是軍令系統。

總的來說,三衙負責的是統兵權,樞密院是調兵權,皇帝擁有選將權。

各軍平時以營爲單位駐防,只有戰時才設立團旅師軍等大單位。

不過長孫無忌還是發現了不少不同的地方,這個新修改後的軍制裡,三衙的職責劃分更鮮明瞭,北衙負責的是五京,南衙負責的主要在四邊,而海軍主要負責沿海。

再一個,按張超這個方案裡,以後各衙各衛的兵,不再是交叉安置。過去南衙十二衛的軍府,是交叉存在的。一道內,可能十二衛的軍府都有,基本上就是各衛的軍府遍及全國,並不是只駐於一地。

而現在,張超卻改變了這種做法,南衙的十六衛,三十二萬人,各衛下邊的營,基本上都集中在一片地區。

五軍都督府是朝廷樞密院的派出機構,這點沒變,只不過現在五軍都督府駐地正好在五京或附近,因此也兼管北衙近衛六軍。

不過在沒有皇帝、樞密院、兵部的授權命令下,五軍都督府也還是無權直接統兵調兵的。

長孫無忌覺得張超的這個新方案,倒沒什麼太多可挑剔之處。而且上次聽了兒子的話後,他也不想再在這裡挑刺。

兵制改革張超勢在必行,攔肯定攔不住。

他擡起頭,望着張超,問,“這個方案我沒意見,但諸衛將領如何安排?”

張超笑笑,在這個新軍制下,其實誰當各軍各衛的大將軍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因爲不管南和還是北衙,平時都是以營爲單位駐紮各地的,團、旅、師,非戰時是不設軍官和指揮機構的。

而軍、衛一級,雖設有指揮機構和參謀人員等,但他們卻無權統領各營。就算是戰時,也不是諸衛、軍的將領直接統兵,而是要皇帝另選將的,士兵也是從各處抽調。

在這種制度下,那些大將軍、將軍,其實只是相當於一個軍階了。

“諸衛、軍將領軍官人事問題,這個得先通過了這個軍制改革案後,到時重新調整諸軍衛的兵馬編制、駐地時,再談。”

長孫無忌很乾脆道,“我支持這個軍制改革案。”

房玄齡看的很仔細,這個時候也看完了。

“我也支持,希望儘快拿出方案,早點整編好,該換防的換駐,移駐的移駐,遣散的遣散,不能讓那麼多兵馬一直都聚在京畿地區。”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都同意了首相的軍制改革案,那其它六位輔相更不會反對了,於是乎,大家一致同意,全票通過。

“很好,我一會就把此案呈給陛下批覆。”

第821章 獨釣寒江雪第544章 吃李大戶去第506章 飛鴿密奏第十七章 日進數千第137章 記大功一件第1556章 眼淚都下來了第680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751章 太上皇第689章 豬婆龍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1490章 我想你有些自作多情了第134章 小將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1385章 張學第332章 挖牆腳第898章第298章 暴卒長安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378章 無忌,我想去隴西,去找張文遠!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436章 鄭表妹第1350章 皇帝的話不管用第344章 太子一意孤行第818章 太子取經第一百零二章 還良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950章 萬世基業第501章 以和爲貴第1132章 猛龍過江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七百三十章 1般1般,朝中第3第908章 感謝二狗狗娃的萬賞!第408章 解散天策府第507章 三百個牀位不鏽鋼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917章第1405章 唐王第917章第1446章 官媒第758章 齊王妃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1071章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開國侯第1052章 五殺神第1589章 蠻子第101章 上環第二章 長安灞上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十七章 日進數千第648章 我嗯不下這口氣第1406章 時勢造英雄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1229章 護新法、清君側第626章 太子仁慈第237章 雍州府拿人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1171章 肉身成聖第925章 君臣決裂第264章 暗箭第十四章 拜師收徒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245章 僞君子第351章 金紫光祿大夫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1101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1162章 刺殺皇帝第1315章 太上皇后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1183章 白袍薛禮和霸氣測漏的天可汗第985章 全擼了第1087章 漢京第736章 李超不出,誰可爲帥?第1593章 買一送一第1336章 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1035章 大清洗第1125章 三十如狼第1344章 變天第1059章 漢京留守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275章 說媒第106章 行軍糧第343章 回長安第536章 勿忘初心第538章 行行出狀元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1544章 拔劍第560章 李超將要造反
第821章 獨釣寒江雪第544章 吃李大戶去第506章 飛鴿密奏第十七章 日進數千第137章 記大功一件第1556章 眼淚都下來了第680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751章 太上皇第689章 豬婆龍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1490章 我想你有些自作多情了第134章 小將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1385章 張學第332章 挖牆腳第898章第298章 暴卒長安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378章 無忌,我想去隴西,去找張文遠!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436章 鄭表妹第1350章 皇帝的話不管用第344章 太子一意孤行第818章 太子取經第一百零二章 還良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950章 萬世基業第501章 以和爲貴第1132章 猛龍過江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七百三十章 1般1般,朝中第3第908章 感謝二狗狗娃的萬賞!第408章 解散天策府第507章 三百個牀位不鏽鋼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917章第1405章 唐王第917章第1446章 官媒第758章 齊王妃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1071章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開國侯第1052章 五殺神第1589章 蠻子第101章 上環第二章 長安灞上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十七章 日進數千第648章 我嗯不下這口氣第1406章 時勢造英雄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1229章 護新法、清君側第626章 太子仁慈第237章 雍州府拿人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1171章 肉身成聖第925章 君臣決裂第264章 暗箭第十四章 拜師收徒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245章 僞君子第351章 金紫光祿大夫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1101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1162章 刺殺皇帝第1315章 太上皇后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1183章 白袍薛禮和霸氣測漏的天可汗第985章 全擼了第1087章 漢京第736章 李超不出,誰可爲帥?第1593章 買一送一第1336章 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1035章 大清洗第1125章 三十如狼第1344章 變天第1059章 漢京留守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275章 說媒第106章 行軍糧第343章 回長安第536章 勿忘初心第538章 行行出狀元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1544章 拔劍第560章 李超將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