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摘桃子

張超這個時候上的奏章,到底會說什麼呢?

承乾坐在那裡,思緒紛飛。

王承恩將奏章從房玄齡手裡接過,遞到皇帝面前。“陛下!”皇帝還有愣神,王承恩遞過去的奏章也不接,他不得不小聲喚道。

連喚了好幾聲,承乾才終於回過神來。

“哦。”皇帝哦了一聲,拿過奏章打開。

奏章很長,足有萬言。

許久,承乾終於看完,他長嘆了一聲。

“將太師的奏章讀給諸位大臣們聽吧。”

王承恩接過奏章,開始誦讀。

這封奏章只有房玄齡和皇帝看過,連馬周、褚遂良等都是頭一次聽到內容。

出乎意料,這不是反對皇帝提案的奏章,居然是封支持皇帝的奏章,但也不是完全的支持。

對於鑄幣發鈔,張超提出,發鈔權可收歸朝廷的中央銀行,但鑄幣權,理應允許私鑄,朝廷需要做的是訂閱貨幣鑄造的成色、大小、重量、面額標準,然後監督檢查。

鑄幣廠需要向朝廷繳納十稅二的特別鑄幣稅。

十稅二,這原本就有。

允許私人建設鑄幣廠,但要申請特別牌照,無照者不得鑄幣。鑄幣廠必須接受朝廷的監督管理,只能鑄幣朝廷統一的貨幣式樣。禁止私鑄其它類型的錢幣,違反者,輕者處以罰款,重者查封。

原本承乾一開始想收回鑄幣權,後來又想加徵五成的特別稅,使鑄幣廠的稅達到十稅七。現在張超提出了一個妥協方案,特別稅是兩成,而原來的所得稅還是兩成。不過這個特別稅和所得稅一樣,徵收方式是鑄幣收入所得扣除成本、費用、損失後的金額。

這樣鑄幣廠的稅達到十稅四,但鑄幣的利潤還是較高的。

發鈔權,收歸朝廷,由中央銀行負責。其餘的所有銀行、錢莊等,不得私自發行鈔票。但是,張超建議朝廷允許各銀行、錢莊發行莊票、銀票、支票。

按張超說的,這種不算錢鈔,只算票據。

票據必須是記名的,有限流通。

這算是張超的退步妥協,私人銀行交出了直接發鈔權,但保留了票據業務,相對來說,朝廷這邊,當然也是一次勝利了。

馬周等則在驚歎張超居然能讓步這麼多。

不說別的,這發鈔權對現在的銀行來說,要是一項最重要的權益保障了。交出發鈔權,只保留票據業務,銀行損失不小啊。

尤其張超的工商銀行,那是全國銀行業的龍頭了,張家發行的寶鈔,甚至比朝廷的還要受歡迎。

一年起碼幾千萬上億的發行,現在交出去,這可不止是割肉這麼簡單。

這就是張超的誠意了。

連承乾都有些動容。

對於專賣,張超則認爲鹽專賣制度不變,鹽民製鹽,朝廷收鹽,然後賣給鹽商,實行的是民制官收商運商賣制度,在官府賣鹽的時候,直接把鹽稅加在鹽價裡了,鹽商買鹽的時候,交稅填鹽票,憑這票引,就是交稅證明,可以合法販運鹽,沒有票引,就是私鹽,一經查處重罰。

原來茶專賣也差不多是如此,茶民製茶,商人販茶,茶民不需要把茶賣給官府。而是茶商買茶時,申報衙門,納稅開單,開的單子就是茶引。每批茶都有相應的官府引文,有引文才可以銷售販賣,這相當於商品的售賣許可證和完稅證明,沒有茶引,就要重處。

茶稅爲十稅二,直接在茶售價上加價兩成爲稅。

糖、酒、瓷器都是如此,需要糖引、酒引、瓷引,官府並不需要如鹽一樣,把這些商品先收購到官倉再賣,而是直接在交易的過程裡發鹽引收稅,控制的環節減少,生產者和販賣間之間更加自由,對市場影響不大。

至於蠶繭專賣,張超則反對。

認爲天下百姓都種桑養蠶繅絲紡織,家庭手工佔據了很多市場份額,如果朝廷對此徵稅,對普通百姓影響很大。

而那些規模大的繅絲廠、紡織廠,則也在經營過程中,向朝廷交納了所得稅等,因此沒必要再特別徵稅。若是皇帝堅持,那他認爲可以對那些規模較大的繅絲廠、紡織廠提高些稅收,對這些行業的作坊,把所得稅從兩成,提高到兩成半或者三成。

王承恩宣讀完。

御書房很安靜。

四次御前會議,君臣誰也不肯讓步。

但張超卻拿出了一個新的方案,一個兩邊都互相退讓一步的方案。

但這不算是和稀泥。

“房相覺得如何?”承乾問。

房玄齡看皇帝的態度有所鬆動,當下心中高興。“陛下,臣以爲首相的提議很不錯,以此方案,朝廷收回發鈔權,將糖酒瓷器等列爲特別商品,多徵稅收,增加了收入,而茶農茶商等雖利潤減少,但不至於受到太大影響。”

影響肯定是很大的,但既然如張超這樣最大的茶商、糖商、瓷器商都願意退讓,那麼朝廷有何理由還要步步緊逼不肯退讓呢。

翰林院長馬周也贊成張超的這個計劃,互退一步。

大家都不願意就此僵着,更不想看到皇帝的詔令再一次被駁回。駁回一次,那麼還沒什麼。

可皇帝詔令連續兩次三次的被駁回,這就是要出大事了。

現在張超主動提出一個臺階,當然是好事。

房玄齡和馬周兩人都帶頭靜態,褚遂良、岑文本、許敬宗等也都同意。

承乾望向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臉上沒什麼表情,其實心裡還挺鬱悶的。

好不容易纔下定決心,要硬剛一波,結果張超一道奏章,就把這事給平息了。

現在張超已經給出了這麼好的條件,承乾也沒有理由再堅持。

再堅持,那承乾雖是皇帝,可也不佔理。

之前承乾想硬剛,那是他佔着理。

一拳揮出,用盡了全力,本以爲能傷到對方。

結果倒好,一拳打在了棉花裡。

房玄齡趁熱打鐵,要求在御前會議上,就根據張超的提議,寫成兩道新的提案,一道就是鑄幣和發鈔,一道是將糖酒瓷器等幾樣商品列爲特別商品加徵兩成特別稅,並按茶葉一樣推出票引制度。

承乾無法反對。

再反對,那就是無理取鬧,而且那是張超的退讓,他必須得慎重考慮。

心裡還是有些不甘,可最後想想,這次的鬥爭似乎是他的勝利。

張超都退讓妥協了,也是時候見好就收。

當下承乾點頭同意。

於是經過一番仔細商議後,達成了新的提案,基本上就是以張超的這個提議爲基礎。

翰林院長馬周這次親自草詔,房玄齡更是當堂用內閣印。

科院的六科給事中,也都在場,他們也都表示回頭就通過。

原本僵硬不下,現在卻迎刃而解,十分順利。

大家都鬆了口氣,總算沒有弄到無法收場。

會議結束,承乾留下了長孫無忌和高士廉、宇文士及、楊仁恭幾位宰相。本來那幾位都已經年邁,可爲了避免朝中盡是張黨,承乾也是煞費苦心的挽留他們。

“恭喜陛下,這次張黨終於是退讓妥協了,陛下贏了一仗。”楊仁恭笑着向皇帝祝賀。

承乾卻搖頭。

他並不覺得這次是贏,更你是張超在讓,還是那種小孩子哭鬧,然後大人隨意給點糖果的那種安撫。

張超還把他當成孩子。

他以爲自己是胡鬧,卻不是把自己當成君主。

看看今天御前會議上的那些人,內閣和翰林院還有上院,之前自己擺出那樣強硬的態度,他們都不肯退讓一步。

可現在張超一封信,他們卻立馬退讓了。

這些人的眼裡,張超比他這個皇帝說話還更管用。

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也是一個讓人惱怒的發現。

“這個事情,就這樣辦吧。”承乾絲毫沒有打贏勝仗的喜悅,只是覺得索然無味。

贏了又如何,那不過是張超讓的。

“陛下,蘇烈張北大捷,上書請求繼續北伐。”宇文士及提起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聽到這事,承乾又是覺得頭痛。

大破薛延陀,擒夷男可汗,殲敵十萬,又得回紇和契苾歸附。這本來是一件天大的喜訊,可偏偏打贏這仗的是蘇烈,張超門下大弟子。擒拿夷男的,也是張超弟子薛禮,連奪得夷男大纛的都是張超弟子高侃。

那邊王玄策剛剛授封爲郡王,這邊絳郡王蘇烈又立下這麼大一個功勞。

早知道就不該答應讓蘇烈前統兵。

“蘇烈立此大功,朝廷當加賞,臣以爲,可加封蘇烈爲樞密副使,讓他回京。”

承乾眼前一亮,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那調誰接任呢?”

“樞密副使屈突通老元帥忠心耿耿,可擔此重任。”

承乾對屈突通的印象很好,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此次北伐兵馬,是新組建的天子近衛六軍,此六軍十二萬人馬,按此前定下的制度,是護衛五京要地。現在仗打贏了,臣以爲可以調回近衛六軍,讓他們進駐五京。至於北邊,可以調新組建完成的南衙兵。”

南衙十六衛,擁有三十二萬兵馬。

完全可以抽調個十萬八萬的北上輪換,接替近衛六軍繼續北伐。

輪換不是目的,只是個手段。目上的自然是把蘇烈薛禮高侃這些人一股腦的全都換下來,然後換上比較可靠的人,比如長孫家高家楊家等這邊的保皇黨將領們去統兵,順便摘桃子。

第493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1232章 京亂第839章 奪兵權第1152章 朕開了一個壞頭第1450章 監視第1123章 致命一擊第1284章 迎太子第517章 皇帝也得交手續費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1284章 迎太子第907章第136章 燒刀子和二鍋頭第1047章 李世民第764章 鳳凰城第615章 槍打出頭鳥第867章 志願軍第137章 記大功一件第1417章 君臨天下第1456章 華租界第1418章 離婚第999章 勤王詔第1362章 懶王第1585章 威鎮鹹海第914章第五十九章 娶妻當娶五姓女第1007章 淮軍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七章 子憑父貴十更送上,發幾句感言!第138章 護士長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七十三章 按規矩做事第806章 招兵買馬第819章 朕也想試試第1366章 賭一把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1219章 外放第1516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945章 隆重推薦《逍遙秀才》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1564章 朕的江山,不用自污第877章 唐旗第1570章 太寂寞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95章 負債累累第1214章 灞上李家擁兵十五萬第158章 喜遷新窯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第三十四章 再賺崔家一筆第1090章 兩個南越王第1308章 美國公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721章 御駕親征第912章第80章 請酒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785章 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第507章 三百個牀位不鏽鋼第422章 三十六將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390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1365章 君無戲言第479章 推心置腹第242章 被遺忘第622章 洞若觀火第269章 步步緊逼第179章 東宮衛士開路第201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66章 免死金牌第228章 到張家溝搬救兵 第三章第962章第222章 秦瓊與魏徵第1052章 五殺神第727章 家祭第750章 上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617章 三把火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1071章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647章 唯獨你不行第326章 交易所和拍賣行第1183章 白袍薛禮和霸氣測漏的天可汗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535章 讓你幫我個忙第八百一十四章 天可汗第626章 斬!第1092章 出草第484章 立碑第97章 現在反悔還來的及第561章 選婿第 1335章 逍遙遊第1292章 太上皇李世民第136章 燒刀子和二鍋頭第1047章 李世民第995章 人質第1587章 拿下張琿第826章 尚書令
第493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1232章 京亂第839章 奪兵權第1152章 朕開了一個壞頭第1450章 監視第1123章 致命一擊第1284章 迎太子第517章 皇帝也得交手續費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1284章 迎太子第907章第136章 燒刀子和二鍋頭第1047章 李世民第764章 鳳凰城第615章 槍打出頭鳥第867章 志願軍第137章 記大功一件第1417章 君臨天下第1456章 華租界第1418章 離婚第999章 勤王詔第1362章 懶王第1585章 威鎮鹹海第914章第五十九章 娶妻當娶五姓女第1007章 淮軍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七章 子憑父貴十更送上,發幾句感言!第138章 護士長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七十三章 按規矩做事第806章 招兵買馬第819章 朕也想試試第1366章 賭一把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1219章 外放第1516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945章 隆重推薦《逍遙秀才》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1564章 朕的江山,不用自污第877章 唐旗第1570章 太寂寞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95章 負債累累第1214章 灞上李家擁兵十五萬第158章 喜遷新窯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第三十四章 再賺崔家一筆第1090章 兩個南越王第1308章 美國公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721章 御駕親征第912章第80章 請酒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785章 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第507章 三百個牀位不鏽鋼第422章 三十六將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390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1365章 君無戲言第479章 推心置腹第242章 被遺忘第622章 洞若觀火第269章 步步緊逼第179章 東宮衛士開路第201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66章 免死金牌第228章 到張家溝搬救兵 第三章第962章第222章 秦瓊與魏徵第1052章 五殺神第727章 家祭第750章 上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617章 三把火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1071章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647章 唯獨你不行第326章 交易所和拍賣行第1183章 白袍薛禮和霸氣測漏的天可汗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535章 讓你幫我個忙第八百一十四章 天可汗第626章 斬!第1092章 出草第484章 立碑第97章 現在反悔還來的及第561章 選婿第 1335章 逍遙遊第1292章 太上皇李世民第136章 燒刀子和二鍋頭第1047章 李世民第995章 人質第1587章 拿下張琿第826章 尚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