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發難

“朕有詔令要下,大學士有朕草詔。”

翰林院,承乾聽完了例行的稟報後,對內閣的票擬都點頭同意,然後當大家以爲皇帝要離開時,承乾卻坐在那裡沒動。

皇帝口述,學士擬詔。

今天的草詔,由翰林學士許敬宗草擬。

皇帝的詔令讓人驚訝,許敬宗越寫越皺眉。

等皇帝口述完,許敬宗還沒寫完,可已經按捺不住,中途將筆放下。

他質問皇帝,“陛下要加稅,對酒糖絲瓷如鹽鐵茶一樣專賣,課重稅,如此大的事情,陛下爲何不與大臣們商量呢?如此頒下詔令,請問內閣能贊成,科院能同意嗎?”

“臣爲陛下欽封之翰林學士,爲陛下諮議顧問,可如此大的事情,陛下卻根本未與臣等提過一句,現在就要草詔,臣實在不懂。陛下若是不信任臣,那請陛下明說。”

承乾捏着自己的下巴,那裡已經留起了短短的鬍子,他慢悠悠的道,“許學士倒是快人快語,但朕也有一個問題,請許愛卿教朕。”

“陛下請問。”

“朕還是不是大唐天子?”

許敬宗愣了一下,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究竟什麼叫君權,君權究竟有多大,有沒有限制,限制在哪?、

千百年來,這個問題還真不好說。

周朝八百年天下,西周時周天子權威很高。但到了平王東遷,東周開始,進入春秋戰國時代,周天子的權威就一日不如一日。

甚至曾被楚王問鼎。

諸侯雖說尊王攘夷,可羣雄爭霸,誰又真正的把周天子放在眼裡呢?

秦始皇一統天下,皇帝的君威振於天下,皇權頭一次如此強大。但其實在秦朝廷中,秦朝的丞相依然擁有極大的權力,皇帝的君權也是得與相丞妥協的。

秦亡漢興,丞相依然擁有極大的權力,並不是皇帝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甚至說來,秦漢時的權力,那是遠比後來魏晉時權力大的。

當然,東晉渡江之後,皇室勢弱,當時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話。

大的趨勢,其實自漢以來,相權其實都是在不斷的被削弱之中。

從丞相,到後來的羣相制度,從丞相能開府置幕僚,到後來諸相政事堂、中書門下議政,趨勢都是皇權加強,相權減弱。

特別是到了貞觀時期,皇帝文治武功,超越秦皇漢武,皇帝的權威更是無限高漲,宰相說罷就罷。

而當這位越來越驕橫的皇帝被臣子們逼迫退位,並被流放美洲之後,如今朝堂上承乾爲天子,但中樞制度經過再次改革。

現在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局面。

承乾當然是天子,但這不意味着他就能爲所欲爲。

馬周不等許敬宗回答,主動站了出來。

“陛下是大唐天子,臣等爲大唐的臣子,臣子輔佐君主治理國家,是陛下的助手,也應當是陛下最信任的人。可現在陛下如此重大的事務,卻根本不經臣等,突然就要草詔,試問,這是何道理?”

“天下萬里河山,億兆子民。”馬周繼續道,“陛下再英明神武,一個人也治理不了如此大的疆域,國家有如一個人的身體,陛下是那頭腦,臣等就是那四肢,若陛下不信任自己的四肢,那陛下有再好的想法,也執行不了。”

承乾靜靜的聽完。

“現在你們也知道此事了,朕現在諮詢你們的意見。”

許敬宗不客氣的道,“臣反對!”

“鹽鐵茶本就已經是朝廷專賣,每年因此獲得不下五千萬貫,佔據朝廷財收一半。鹽稅高昂,其實這是一種變相的人頭稅。鐵和茶,除了經營者本身的課稅,朝廷還要加徵百分之二十的重稅,已經有些影響鐵和茶的發展。”

“現在蠶繭、瓷器、蔗糖和酒都要專賣壟斷,課以重稅,陛下有沒有想過這是否合理?如果稅太高,則經營成本高,價格也高。糖價太高,可能許多百姓以後就不吃糖了,畢竟糖不是鹽,不是必須品。而如果許多百姓都不吃糖,那麼製糖業就要大受影響,許多糖商可能要破產,甚至種甘蔗的百姓也要損失。”

“陛下是否想過後果?如果糖商破產,種蔗農虧本,那朝廷不但徵不到這糖稅,甚至連普通的糖產業的稅也徵不到了,朝廷不但不會多增收,反而還會嚴重流失稅收,甚至百姓也會因此怨聲載道。”

承乾卻道,“不要危言聳聽,朝廷的鹽稅實行以來,十餘年了,不是實行的很好嗎,朝廷僅鹽稅這些年,起碼收得三四億之多。茶葉稅調整後,徵十一稅,茶產業不也沒破產,不還越來越興旺嗎?”

馬周苦笑。

“總有一個限度的,原來茶葉無專賣,後來加稅三十稅一,再後來改二十稅一,再十稅一。如今陛下又要五稅一。茶農茶商們的忍耐力也是有限的,如今的茶葉價格也是不斷的上漲,百姓們已經不太高興了。”

可承乾聽不進去。

“你們還有什麼意見嗎?”

馬周等人又各自說了一些反對加稅的理由。

承乾聽完,點頭。

“嗯,朕已經諮詢過你們了,你們的意見朕也都一一聽過了。好了,現在朕的意思還是不變,請馬院長用印後把這詔令送去內閣用印,再送去科院審議封駁。”

許敬宗心裡感覺火起。

皇帝這話什麼意思?

諮詢過了,意見聽過了,然後繼續我行我素?

這算幾個意思?

學士們的話是耳邊風?

“陛下,就算我們願意草詔,願意用印,可這詔書到了內閣也未必能通過,內閣通過了,還有六科封駁。”

承乾臉色不快。

“翰林院只是朕的顧問機構,你們替朕草詔,但無封駁之權!”

馬周也氣的不輕。

皇帝今天一大早這是吃錯了藥啊,說話這麼衝。

“陛下說的沒錯,翰林院只是陛下的顧問機構,無封駁之權。但我等有權拒絕爲陛下草詔!”

翰林院的許多職責,與過去的中書省類似,中書決策和草詔,門下審議和封駁,尚書執行。

翰林院沒有封駁回皇帝詔令的權力,但他們有權不給皇帝草詔啊。

過去中書也沒少這樣做,皇帝的詔令如果太過份,中書就拒絕草詔。

“馬周,這是你一個人的意思,還有所有學士的意思呢?”

“臣馬周拒絕草擬此詔。”

“臣許敬宗拒絕草擬此詔。”

“臣孔潁達·······”

翰林院九位學士,馬周是翰林承旨學士,他不肯草詔,其餘八位學士也一樣都不肯草詔。

一時間,御書房裡的氣氛十分僵硬。

“沒了張屠夫,也不用吃帶毛的豬,你們不草詔,朕可以自己草詔。”

過去草詔的是中書舍人,後來翰林學士也可草詔,與中書舍人分掌內外詔。

現在草詔之權都在翰林學士。

可承乾是天子,翰林學士不肯草詔,他自己也是能夠直接擬詔的。

遇到這麼一個執拗的皇帝,馬周他們也沒辦法了。

他們總不能去搶皇帝的筆,不讓他寫吧?

一片沉默。

學士們一個個面冷如霜,站在那裡,沉默的看着皇帝自己寫詔書。

許敬宗還是忍不住。

“陛下就算自己擬詔,可這詔令在內閣和科院也通不過。沒有內閣的印章,沒有六科的印章,沒有他們的署名。這詔書也就只是一道中旨,下面的官員可以拒絕執行。請問,到時陛下又打算怎麼辦呢?”

無規矩不成方圓。

朝廷也有一套制度的。

沒有了制度,那豈不亂套。

這套決策審議執行的制度,可不是現在纔有的。

隋唐以來,這套制度是越發的成熟。

皇帝限制相權,弄出了三省六部羣相制度,如今又有內閣翰林院內外相。而相同的,皇帝的權威也不是就至高無上爲所欲爲了。

皇帝的詔令要經過翰林草詔,經過內閣用印,還要經過六科最後封駁,任何一關沒有通過,皇帝的這詔令都將變成無效的中旨。

辦事官員可以拒絕執行。

這,就是制度。

在這個制度下,需要的是君臣協議,有時需要互相妥協讓步,或者是做利益交換。

連李世民那麼強勢時,都有詔令被中書門下退回的時候,不要說如今了。

“他們當然可以駁回朕的詔令!”

承乾不屑的哼了一聲,他現在就是要讓他們駁回。

既然談不攏,那就掀桌子。

要不然,他這個皇帝永遠沒出頭之日,永遠就是宰相們控制的傀儡。

他現在要看看,宰相們有沒有這個膽氣跟他硬頂到底。

真把事情鬧大了,除非這些人廢掉他。

但他仔細分析過,宰相中也許有人會這樣想,但不會所有人都這樣想。

他就是要拼一把,不拼,就永遠是這樣了。

皇帝這話一出。

馬周眼中閃過一道光,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皇帝這話中有話啊,他想幹嘛?

許久,馬周長嘆一聲。

“陛下,何必如此呢。陛下有自己的想法,這是好事,不如召開一次御前會議,把內閣諸相、和我們翰林院學士,還有御史大夫、議會的科議員們召集一起,仔細的商議一下。”

“臣相信,總是能夠達成一致的。如果陛下的計劃真的可行,那麼衆臣也沒有理由反對,不是?”

馬周還是不希望把事情弄的太僵,現在的局面很好,他希望挽救。

“也許內閣和科院與諸位學士們態度不同,能夠一次通過呢?”承乾沒有停筆,繼續寫着詔令。

馬周想要開一次御前會議,很好,他這是退讓了。看來他的強硬,還是有幾分作用的。不過現在就開御前會議太早了,他必須把他的態度,也傳給內閣諸相,和議院那邊,他要讓他們都明白他的決心。

等詔書被駁回,再來開這次御前會議也不遲。

第一百一十二章 黑科技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687章 龍涎第七十五章 赦免第1517章 欲擒故縱第809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917章第1465章 黑工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864章 排槍第924章 爲逍遙傲狂萬賞加更!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1016章 孽畜第1334章 吸血鬼第631章 李大帝第1558章 讓他舉國戴孝第296章 馬兒第1388章 張家又在搞什麼陰謀第221章 武德九年第1145章 學壞了第1189章 衣錦還鄉第1179章 獨掌朝政第1374章 國務卿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1223章 事泄第793章 天意第790章 自污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520章 生男還是生女第855章 自由誠可貴第1175章 除輔政大臣第1407章 登基前夕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1160章 帶太子去青樓第882章 太子殺招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二十五章 聞腥而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員外郎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769章 小魚兒大魚兒第1292章 太上皇李世民第630章 行者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906章第1344章 變天第三十五章 部曲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1549章 皇太孫張大鵬第636章 白條第659章 李閻王又回來了第623章 懲罰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1137章 七百里江山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第152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167章 走馬上任第1361章 1189年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565章 收回旨意第四十章 崩盤第1106章 講經佈道、議會自治第378章 無忌,我想去隴西,去找張文遠!第139章 隨軍第二十章 秦叔寶第1048章 酒館第1553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139章 隨軍第1073章 放虎歸山第1327章 同姓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1092章 出草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991章 復辟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1233章 北伐第五十三章 黑野豬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48章 三千第1028章 越國王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525章 驚動長安洗三宴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454章 龍武--封地第997章 勤王軍第349章 任君採擷第128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1079章 房玄齡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803章 五百里封邑
第一百一十二章 黑科技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687章 龍涎第七十五章 赦免第1517章 欲擒故縱第809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917章第1465章 黑工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864章 排槍第924章 爲逍遙傲狂萬賞加更!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1016章 孽畜第1334章 吸血鬼第631章 李大帝第1558章 讓他舉國戴孝第296章 馬兒第1388章 張家又在搞什麼陰謀第221章 武德九年第1145章 學壞了第1189章 衣錦還鄉第1179章 獨掌朝政第1374章 國務卿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1223章 事泄第793章 天意第790章 自污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520章 生男還是生女第855章 自由誠可貴第1175章 除輔政大臣第1407章 登基前夕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1160章 帶太子去青樓第882章 太子殺招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二十五章 聞腥而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員外郎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769章 小魚兒大魚兒第1292章 太上皇李世民第630章 行者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906章第1344章 變天第三十五章 部曲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1549章 皇太孫張大鵬第636章 白條第659章 李閻王又回來了第623章 懲罰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1137章 七百里江山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第152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167章 走馬上任第1361章 1189年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565章 收回旨意第四十章 崩盤第1106章 講經佈道、議會自治第378章 無忌,我想去隴西,去找張文遠!第139章 隨軍第二十章 秦叔寶第1048章 酒館第1553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139章 隨軍第1073章 放虎歸山第1327章 同姓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1092章 出草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991章 復辟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1233章 北伐第五十三章 黑野豬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48章 三千第1028章 越國王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525章 驚動長安洗三宴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454章 龍武--封地第997章 勤王軍第349章 任君採擷第128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1079章 房玄齡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803章 五百里封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