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

漢京。』』

翰林院。

溫大雅召集院中學士議事。

“大家就馬侍郎的這道攤丁入畝的議案一起討論一下。有什麼就說什麼,不需要拘謹。”

翰林學士顏師古道,“我覺得此法是亂法,會害政亂民,不可行。”

顏師古是顏氏三雄的老大,與溫大雅三兄弟一樣的有名。他出身顏氏家族,學識淵博。隋朝時,爲科舉進士,出任過縣尉一職。後李家起兵,顏師古和溫大雅一樣爲李家所聘用。

其實顏師古是兄弟四人,二弟顏相時,三弟顏勤禮,三人並稱顏色三雄。老大顏師古在李世民御極之後,出任過中書舍人,如今升任翰林學士,負責內製。而二弟和三弟,分別爲弘文和崇賢兩館學士。

他家還有個老四顏育德,少時被稱爲雛鳳,如今也出仕任太子通事舍人,於司經校定經史。

可以說,這顏色四兄弟在朝中是非常有名的。

另一位學士薛收也表示,“此法萬萬不可行。”

薛收的父親是隋朝時一代文宗薛道衡之子,深得家傳,也是文學素養很高。

溫顏薛三位名氣最大的學士一表態,後面的其它學士、侍講學士、侍讀學士們,基本上也都是這個態度了。

翰林院的諸學士,有一個特點,就都是當今朝中文才最好的一批人,而且他們基本上都是出身自士族。

這些士族本身也就是地方大地主豪強。

馬周的這個新法,一看就是出自李,這擺明又是一個劫富濟貧的新法,當然不能支持。他們在朝中,難道連自己階層的利益都不保護?

一名學士道,“我們應當立即把此事奏報陛下,並表明我們翰林院的態度。堅決不能同意此等亂法推行,租庸調不可廢,均田也不可罷。”

“對,要我說,兩稅法本來就沒有必要,原本租庸調就已經稅額不低了,再徵兩稅,這是強行加稅。”

溫大雅撫着鬍鬚,這次的事情只怕並不會那麼容易阻止。

他可是從太子殿下那裡聽到的消息,而太子的態度,卻是擺明了要支持這亂法。他不知道皇帝知道這新法後會是什麼態度,但他之前私下裡暗暗算了筆賬。

如果按這個新法推行,那麼朝廷實際上一年能多收兩千萬的稅。並且,百姓的稅賦其實大大降低,尤其是那個什麼永不加賦的名頭,真的很能唬人。

但細思一下,其實永不加賦也沒那麼的厲害。

畢竟現在朝廷一年的商稅等加起來有近五千萬貫啊,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而現在按一千五百萬課丁額固定下來,以後不再增加丁額,意思就是攤入田地的丁稅會一直是這個數。如果田地增多,則攤入每畝的稅還變少了。

不過本來朝廷就徵不到一千五百萬丁的稅,一千五百萬丁沒錯,可其中課丁也就三分之二左右,剩下的是官員、奴隸、軍人等等免課丁。

但現在朝廷卻要把一千五百萬丁,都算成課丁,來攤丁入畝。

就算朝廷說一句永不加賦,實際上這攤的稅比原來的租庸調多的多了。

加一起,八千萬的稅收啊。

有八千萬的年財收,大唐以後都不會缺錢了。

而這八千萬年財收,正是李的各種新政新稅法弄來的。皇帝之前接受了兩稅法,接受了工商稅法,接稅了常關稅海關稅,接受了專賣稅等諸多稅,每年得到大筆的財稅,皇帝已經習慣了李的新法能帶來巨大好處,那皇帝還會否定這次的新法嗎?

有一個學士道,“我們可以聯絡其它官員,一起上書反對。”

大家議論紛紛,都認爲應當把官員們都聯絡起來,一起上書反對亂政。

畢竟,官僚們也是地主,甚至官僚們多數出身地主,新的稅法,會讓他們大大受損。

溫大雅卻是嘆聲氣,搖頭道,“沒用的。此前太子殿下不是也讓天下人上書新法的問題,結果呢,你們看到新法罷停了嗎?沒有,不但沒有,新法還推行的更廣了。”

“可如果連我們都不反對,還有誰和我們阻止李的亂法呢。”

一名侍讀學士有些悲觀的道,“李蠱惑人心的本事太強了,陛下總能被他蠱惑的。”

“那我們也得爭取,也得抗爭,不然就這樣眼睜睜看着這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這樣做,明明就是在搶錢,強迫我們爲那些泥腿子們交稅。”

顏師古也道,“溫相,咱們自己不出頭,是不行的,無論如何,也得爭一爭。”

溫大雅嘆聲氣,最後決定寫一份聯名奏章,收集京城各衙的官員們,一起聯名上書反對新法,並且計劃讓京中的吏員、國子監的學生們一起聯名上書。

他們還計劃聯絡各地的官員、士族鄉紳,以及那些勳戚貴族們,讓他們一起加入反對的大軍中。

“如果反對新法的人足夠的多,反對的態度足夠的堅定,我相信,陛下一定會慎重考慮這新法的。”薛收道。

漢京城中,突然就颳起了一股風。

中書門下。

馬周聽完幕僚的稟報,只是點了點頭。

“相爺,溫顏他們來之不善啊。”

“有多少人在他們的聯名奏章上署名了?”

“不少呢。”幕僚回道,“這次反對新法的人有些多,許多官員都在反對。”

馬周冷笑,“都是一羣鼠目寸光的傢伙,只知道盯着眼前的一點雞毛蒜皮的小利不放。難道他們就看不出,文遠爲他們描繪的,是一張更美的藍圖嗎?”

“朝廷如今一年的非農業土地和丁口的財收,已經達到五千萬,遠遠過傳統的稅賦收入。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時代已經變了,大唐以後要展要壯大要富強,必須得堅持現在展工商業的路子。”

不過要堅持這條路,則必須放開對百姓的束縛,得讓更多的百姓離開土地,讓他們進入城鎮,進入工坊,成爲產業工人。

只有這樣,工商業才能展的起來。

馬周相信李描繪的那個商品經濟社會,也認爲土地兼併,土地集約化耕種,能讓糧食產量更高,也能讓糧食生產的效率更高。

兼併後的集約化生產,也能從土地中解放更多的勞動力。

哪怕就不提展商品經濟對那些地主豪強們的巨大利益前景,就僅僅是廢除租庸調罷均田後,不抑兼併後給地主們帶來的新土地生產模式,都能讓他們賺到的更多,多交的那點稅,根本算不了什麼。

“趙國公是一位真正的能人,他的這些新政,其實真正能讓大唐強盛五百年而不倒。可惜能夠理解趙國公的人,太少了。他的這些強國富民之法,卻被很多人視爲亂法。真是可惜可嘆。”

翰林院。

溫大雅看着那長長的折冊,上面已經寫着密密麻麻的簽名還有紅紅的手印。

“多少了?”

顏思古笑着道,“足足一千多名官員的簽名,還有三千多名吏員的簽名,另外,士人、鄉紳、商賈有八千多人簽名。”短短時間,能拿到這麼多人的簽名,非常的不容易,這充分的證明了,李的那個新法是不可行的,這是觸怒了衆人利益的。

都說寧犯天條,莫犯衆怒。

李的新法還沒拿上朝廷討論呢,已經被無數官紳士人反對,這還怎麼推行。

“這一次,我們肯定贏。”

溫大雅也是面帶微笑,“一萬多個簽名啊,這就是民意,這就是人心。我相信陛下只要看到了這個,就會明白該如何取捨。陛下不是常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嗎,陛下是相當重視人心民意的。”

“對,這一次陛下絕不會再被李給蠱惑欺騙了。”

薛收看着那足足籤滿了十幾本長冊的萬人簽名冊,興奮的道,“事不宜遲,我們應當馬上派人把這個送去給陛下閱覽。”

溫大雅點頭。

“把這好消息放出去,讓漢京的人都知道,也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我們這邊來。”

·······

幕僚急匆匆的跑進馬周的公房。

馬周擡頭,見他一頭大汗,上氣不接下氣的,連忙倒了一杯溫茶。

“喝口茶,什麼事情這麼急匆匆的。”

幕僚一口氣把茶喝乾,勉強平息了一下氣息,“相爺,大事不好了,翰林院那邊,已經集齊了一萬多個簽名反對攤丁入畝新法。其中有一千多個官員署名,三千多個吏員簽名,還有八千多個士人商賈等也簽了名。”

馬周眉頭一皺。

一千多個京官簽名了,大唐如今的官吏數量比武德朝時是多了不少,但一千多個京官簽名了,也意味着絕大部份的京觀都簽名反對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了。

“看來我還是有些低估了這些人的短視啊。”

“相爺,現在怎麼辦?”

都說民心不可違,現在這麼多官吏和士商都全力反對這新法,只怕真的是還沒開始拿出來,就要夭折了。

“事到如今,我們也沒有什麼其它的辦法了,如今只能看陛下的態度了。”馬周嘆氣道,雖然皇帝還擁有最終的決定權,但連馬周,都已經對此事不抱太大的希望了。

第397章 平陽姑姑第307章 臨陣磨槍第227章 過河卒第1396章 請陛下退位第1373章 這也是個腦殘第1171章 肉身成聖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1426章 選秀第473章 衙內第1511章 殺第四章 賺錢門路第304章 早起收地籠第183章 奶牛第819章 朕也想試試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1125章 三十如狼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308章 從軍行第一百一十三章 寧民縣開國男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634章 一半第250章 空手套白狼第551章 太子太保第282章 奪儲還是篡位第1235章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第1026章 四面楚歌第398章 宮變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501章 以和爲貴第986章 不奉詔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617章 三把火第1305章 反噬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1205章 李家坡第703章 李超的種子第905章 祝熊貓盟主生日快樂!第1163章 皇上有請第751章 太上皇第186章 點石成金第1470章 輸血第1243章 向太子求和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577章 太子日記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512章 中了五百萬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九章 一羣吃貨第1486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761章 鐵板第1563章 蒸汽船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817章 承乾第198章 無間道第1184章 換封第931章 求月票!第1526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1364章 唐騎踏破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607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1352章 怕老婆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1122章 魚龍白服第1488章 皇協軍第447章 頡利又搞事第1524章 腐儒第1197章 第一輪交鋒第347章 講武第425章 功列第一第219章 都是被抄書逼出來的第867章 志願軍第836章 神機營第85章 敗家子第129章 去見最後一面第1313章 元寶第1213章 武裝起來第1462章 蠢萌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79章 紙和書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324章 孤要殺了張三第623章 懲罰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1233章 北伐第411章 納文遠之妹第37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771章 分家第425章 功列第一第222章 秦瓊與魏徵第1234章 金蟬脫殼第956章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443章 李三耍流氓第269章 步步緊逼第1154章 出閣第833章 大索貌閱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
第397章 平陽姑姑第307章 臨陣磨槍第227章 過河卒第1396章 請陛下退位第1373章 這也是個腦殘第1171章 肉身成聖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1426章 選秀第473章 衙內第1511章 殺第四章 賺錢門路第304章 早起收地籠第183章 奶牛第819章 朕也想試試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1125章 三十如狼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308章 從軍行第一百一十三章 寧民縣開國男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634章 一半第250章 空手套白狼第551章 太子太保第282章 奪儲還是篡位第1235章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第1026章 四面楚歌第398章 宮變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501章 以和爲貴第986章 不奉詔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617章 三把火第1305章 反噬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1205章 李家坡第703章 李超的種子第905章 祝熊貓盟主生日快樂!第1163章 皇上有請第751章 太上皇第186章 點石成金第1470章 輸血第1243章 向太子求和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577章 太子日記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512章 中了五百萬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九章 一羣吃貨第1486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761章 鐵板第1563章 蒸汽船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817章 承乾第198章 無間道第1184章 換封第931章 求月票!第1526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1364章 唐騎踏破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607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1352章 怕老婆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1122章 魚龍白服第1488章 皇協軍第447章 頡利又搞事第1524章 腐儒第1197章 第一輪交鋒第347章 講武第425章 功列第一第219章 都是被抄書逼出來的第867章 志願軍第836章 神機營第85章 敗家子第129章 去見最後一面第1313章 元寶第1213章 武裝起來第1462章 蠢萌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79章 紙和書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324章 孤要殺了張三第623章 懲罰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1233章 北伐第411章 納文遠之妹第37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771章 分家第425章 功列第一第222章 秦瓊與魏徵第1234章 金蟬脫殼第956章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443章 李三耍流氓第269章 步步緊逼第1154章 出閣第833章 大索貌閱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