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一炮打響

求訂閱!

推開印刷坊的門,張聞到一股極重的墨味。

門口兩個年青的小夥站在門內,警惕的盯着院裡,這是作坊的守衛。印書坊已經正式開始投入生產,同時在印刷數部書,目前光是雕版的刻字工都有了六百多人,制板工也有許多。作坊護建了不少屋子,外面還新修了一圈土牆,這個達到近千人的作坊,現在已經成了張家溝最大的一個建築羣。

修建在村莊外面,離着三裡來地,有高牆圍着,裡面不但是做工的地方,也有新建的宿舍和食堂,這些工人平時吃住都在裡面。不經許可,是不得擅自離開的,更不準從裡面帶出一塊木板和一張紙片,張專門新建了一個二十人的保安隊。

既是防止外人窺視,也防止裡面的工人泄密。

雖然說張把整個印書坊分成了數個車間,採用的是流水線的作業方式。整個印刷過程,分爲寫版、刻版、印刷、裝訂,因此有了專門的寫工、刻工、印工、裝訂工。

原來都是由馬周包攬了寫稿,不過現在要印的書多,不可能一直都讓馬周整天寫稿子。因此張也招募了一批抄書人,這些人本來寫稿書,字也寫的好。招募了這批人進來後,張特意讓他們學習張體字。

其實這張體字就是宋體和仿宋體,後世人常說宋體字是秦檜所創,其實這也是一種以訛傳訛,宋體字真正流行是在明代。明代印刷業盛行,出版行多翻刻宋本,但爲求便捷,這些仿宋刊本經常只刻出膚廓,而非原來宋刻本的字體,到了清朝康熙的時候,甚至還專門規定,此後刻書,凡方體字稱宋體字,楷書均稱軟字。

宋體非宋,自然也就談不是什麼秦檜所創了。

張開始想要用行楷,覺得行楷字好看,楷書有些呆板。可真正雕版刻字的時候,才現,行楷是好看,但雕刻起來卻不容易。

最後張便拿出了宋體字,此後又最終把雕版字體定爲仿宋體。只不過宋都還沒出現呢,因此,最後大家把張拿出來的這字體稱爲老張體和新張體。

一不小心,張倒是開創了書法的一個新字體宗派了。不過張毛筆字雖寫的差,但他硬筆其實還可以,用鵝毛製成的硬筆,張寫出來的張體範文還是很不錯的。

張家招募的抄書人用了些時間,很快就學會張體,甚至青出於藍,他們用毛筆字,都能把張體字寫的很好。不管是老張還是新張體,都不比較張寫的差。

有了這些寫工,張家書坊的雕版印刷也快了起來。

第一批刻字學徒工,現在都已經成了半熟練工。

柯八叔公和鄭木匠,這兩個老師傅,現在甚至達到了一天刻一塊雕版的度,能刻一百多字。

他的學徒,其中第一批中精明的,也已經達到了一天百字的度,兩天就能刻一塊雕版出來。

張給這些學的快的學徒工們,都漲到了一月一石米的工錢,當做是獎勵。

看到張進來,作坊裡的人都對他躬身行禮,作坊裡幾乎都是十幾歲的少年,也有不少的少女。這些都是京畿地方的鄉民百姓的子女,送到這裡來做工,還能賺不少工錢。尤其是還有學藝,現在是學徒,學藝有成,就能提工資,半熟練有加工資,到了熟練工還有加,如果手藝更好,成了帶班、組長,工資更高。

張家的信用還是很高的,因此許多人還要搶着來,來晚了還沒機會。

“大家繼續做事,晚上加餐,有魚和肉!”張笑着對着他們點點頭道。

張給這些學徒是保底加提成,一開始的學徒期還不能上手,只有底薪水。等成了半熟練,可以開始制板和刻字的時候,就是保底加提成,他們的勞動成本有計價提成。

基本上,一塊雕版都在一百多字。張給的提成就是一塊雕版刻字十文錢,刻好一塊,底薪以外,還加十文提成。

而寫工的價格要高的多,寫一版,是二十文,差不多還是千字一卷的價格,甚至還提高了一點。

張經過了制板車間,刻字車間,然後裡面的印刷車間,最後路過裝訂車間,推開門,到了裡面的匠頭房。

房間裡,馬周和鄭管家還有柯八、鄭木匠幾個都在。

“三郎,我們印書坊現在有些忙不過來了。”鄭管家笑呵呵的說道,“青龍寺的法華經還沒印完,大興善寺的四十二章經也剛開始印,他們又打算再印幾部經書,尤其是大興善寺,豪氣的很,他們要印華嚴經,這可是六十華嚴經啊。”

華嚴經之所以稱爲六十華嚴經,就是因爲這部經有六十卷,這是東晉時的譯本。卷數多,字數也多。

“你還怕生意多啊,六十華嚴經更好啊。反正咱們的規矩不變,經書這些是千捲起印的。記得等他們交了定金之後,再去其它各寺談談,看他們願不願意也買些華嚴經,對其它的寺廟,我們可以不要求千捲起印,但買的少就得加些價格。”

反正關鍵的是第一版,第一版有了千本之後就能印,一千本起印,也是爲了降低成本。畢竟不管印多少本,這套雕版是得要先弄出來的,寫稿、制板、刻字,這都是成本。

“你們要主動出擊,不能光等。比較如有些寺廟沒有能力一次性印一千本,那麼我們可以牽頭嘛,找多家寺廟一起湊一千本,這樣他們平攤成本,不也挺好?”

鄭管家道,“這是好辦法,不過我們現在手上印刷的單子不少,忙不過來呢。”

“我覺得我們加了標點符號之後,尤其是我們的排版,使得每頁字數變少了,讓雕面增加了許多,使得我們的雕版任務加重了許多,影響了印刷的度。”

張輕笑了一聲,真是不會做生意啊。你若是搞的密密麻麻一個版,字數倒是多了,可我們是按版收費的,這版越少,對我們越不利啊。尤其是版字數越多,雕版錯誤率就會加大,這也是造成成本上升的。

現在加上標點符號,以及經過排版後,標準一百六十二字的版,實際上都只排版一百來字。特別是本來一卷萬把字,可增加了標點符號後,字數要增加上千,甚至更多。

一個六十卷的華嚴經,按張的這種排版方法,加上標點,重新排版,達到一百多萬字。一卷就有兩萬餘字,一卷就要一百四五十個版,真要編完,得好幾千個版。

哪怕大興善寺一次先印個一卷兩卷的,那也得一卷七八百錢,一千本起,也是七八百貫。

當然是現在的排版方式好了,增加一套標點符號,不但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雕刻的難度,同時還讓書印出來更加的美觀好看。

至於顧客增加的支出,這個就不用張考慮太多了。反正比較起他們手抄還是能賺的,而且張也考慮過,一個寺廟印一千本花費較大,可以找各個寺廟聯合,讓有意的一起合印,這樣成本就降低了許多。

既能達到一千本起印標準,而且實際支出也比較手抄便宜太多。

“長安城裡的書坊目前反響很好,買書的人不少,租書的人更多。就是反應書比較少,因此我打算多刻幾部書,尤其是儒家經典。”

儒家的早最經典有六經,不過後來樂經遺失,便只剩下五經。漢朝時,以《易》、《詩》、《書》、《儀禮》、《春秋》爲“五經”,立於學官。

而到了隋唐時,已經有了九經,《春秋》分爲“三傳”,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禮經》分爲“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這六部書再加上《易》、《書》、《詩》,並稱爲“九經”,也立於學官,用於開科取士。

這九本儒家經典,每本還都有好些個版本,此外又有許多註疏。

如今的讀書之人,這九經是必讀之書,甚至朝廷打算今年開科取士,也主要是考這九經中的內容。

書坊上次印了一本毛詩傳箋,就反響良好。

短短時間,賣出去了一千多套,這是相當驚人的。主要還是張家書坊的雕版書是以前所未有的,而且書不論是裝訂形式還是印刷的質量都非常好,更別說,經過太學博士孔穎達和6德明兩個購買後的宣傳,讓大家都知道這版書相當精確,幾乎毫無錯誤。

而且這本書還是張三郎所印刷的,其中用的字體還是新張體,書法上開宗立派。

張前段時間還跟人爭風吃醋鬥毆坐牢免官呢,如今又弄出了雕版印刷書,噱頭十足。加之孔穎達在國子學裡的大力推薦,和向秦王府十八學士們推薦,很快這雕版印書和毛詩傳箋就火起來了。

許多國子學生來書店,家裡條件好的要買一套,庶民子弟也要租回去抄。不少國子學的學生都是勳貴子弟,他們讀書一般,但花錢大方。聽說這書好,反正不管讀不讀,先買一兩套回去裝點下書架也好。

到了後來,長安城裡那些勳貴士族等,都爭相過來買一套雕版書回去,不看也要裝點啊。連那些有錢的商賈,都去買了。這些商賈有錢,也不管是什麼書,書坊裡擺的有賣的,通通買一套。

這樣的銷售成績,讓張是大爲驚歎啊。這也堅定了他準備印更多的書的想法,不說別的,這九經,先都印一套再說。

以後還要印些其它版本的,還要把一些註釋版的也給印了。

不過現在,暫時每經只印一套流傳最廣的版本,爲了節省時間減少成本,張打算其它八經,都只先印正經,不印那些註疏的版本。

印完了八經,還要印論語、孝經、孟子這些。

“書坊生意這麼好,我覺得我們應當在洛陽、太原等大城,也開些分店,既賣書也租書,這樣更好。”鄭管事提議說道。

“嗯,這個建議不錯。”(未完待續。)

第1158章 隕落第1411章 國相第1249章 暴君第1585章 威鎮鹹海第941章 隆重推薦:無雙大都督第1450章 監視第1163章 皇上有請第668章 棋差一招第1327章 同姓王第1216章 王玄策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106章 行軍糧第1379章 摘桃子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337章 天威不可犯第1071章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三十二章 灞上銀槍小霸王張超張文遠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939章第751章 太上皇第1028章 越國王第1229章 護新法、清君側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774章 白日夢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1303章 黃袍加身第1394章 何不代唐第1402章 投降第358章 慫了第1559章 拉媒第1412章 白虎第82章 管家、賬房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995章 人質第563章 還反了他李超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1564章 朕的江山,不用自污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481章 看你的誠意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1432章 戰爭稅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1457章 一攬子第927章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218章 入學贊助費第1169章 骯髒的py交易第288章 致富經第1526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943章 第六更送上,求票!第773章 胭脂馬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1042章 同室操戈第843章 堂後官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581章 護犢子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582章 帝師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455章 龍武--突然的分手第1369章 出手第80章 請酒第1099章 虎視琉求,橫制千里第696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49章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第1542章 切糕、沙陀人第362章 要有前戲第六十六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931章 求月票!第1152章 朕開了一個壞頭第995章 人質第326章 交易所和拍賣行第1339章 九頭鳥軍團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1019章 李超來襲第1172章 征服第617章 三把火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第1142章 老丐第1014章 單刀赴會第550章 罷相外放第906章第六章 升職授勳第667章 偷工減料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1234章 金蟬脫殼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1330章 等額本息第1583章 懦夫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會面第1571章 武氏垂簾聽政第150章 膽大包天第六十章 送禮佳品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1423章 閹人僱傭軍
第1158章 隕落第1411章 國相第1249章 暴君第1585章 威鎮鹹海第941章 隆重推薦:無雙大都督第1450章 監視第1163章 皇上有請第668章 棋差一招第1327章 同姓王第1216章 王玄策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106章 行軍糧第1379章 摘桃子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337章 天威不可犯第1071章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三十二章 灞上銀槍小霸王張超張文遠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939章第751章 太上皇第1028章 越國王第1229章 護新法、清君側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774章 白日夢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1303章 黃袍加身第1394章 何不代唐第1402章 投降第358章 慫了第1559章 拉媒第1412章 白虎第82章 管家、賬房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995章 人質第563章 還反了他李超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1564章 朕的江山,不用自污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481章 看你的誠意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1432章 戰爭稅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1457章 一攬子第927章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218章 入學贊助費第1169章 骯髒的py交易第288章 致富經第1526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943章 第六更送上,求票!第773章 胭脂馬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1042章 同室操戈第843章 堂後官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581章 護犢子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582章 帝師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455章 龍武--突然的分手第1369章 出手第80章 請酒第1099章 虎視琉求,橫制千里第696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49章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第1542章 切糕、沙陀人第362章 要有前戲第六十六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931章 求月票!第1152章 朕開了一個壞頭第995章 人質第326章 交易所和拍賣行第1339章 九頭鳥軍團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1019章 李超來襲第1172章 征服第617章 三把火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第1142章 老丐第1014章 單刀赴會第550章 罷相外放第906章第六章 升職授勳第667章 偷工減料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1234章 金蟬脫殼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1330章 等額本息第1583章 懦夫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會面第1571章 武氏垂簾聽政第150章 膽大包天第六十章 送禮佳品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1423章 閹人僱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