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皇后惱怒

鏡子後面,確實有字。天籟小『說www.『⒉3txt.com

李世民一眼就認出來,那字是李的。李也算是大唐的名士了,著書立說修史還編報,學問那是沒的說的,可偏偏那筆字,實在不怎麼樣。雖然說李還創出了張體字,老張體、張體、新張體、仿張體,成爲雕版的最佳字體,也算是在書法一道上開宗立派了。

但,開宗立派歸開宗立派,李的字就是寫的一般。

他的那字別人也是仿不來的,特別好認。

“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李世民一字一句唸誦着。

唸完後,李世民怔怔出神。

良久,李世民一拍大腿。

“好句,金玉良言啊。”李世民真的很喜歡這三句話,別的地方大臣送天子鏡,真的只是送面鏡子。唯有這個李,送來一面鏡子,不但是與衆不同的稀世寶鏡,而且居然還送了這麼三句金玉良言。

他一下子覺得,比起這三句話,那名貴無比的琉璃寶鏡似乎也遠遠不如了。

“好句,好名啊!”

長孫氏左手牽着李泰右手牽着李麗質,剛一踏進大殿,就聽到丈夫在那裡亢奮的喊好句。她笑着問,“陛下,不知又讀到哪位先賢聖哲的至理名言啊?”

“啊,觀音婢你來了,快來。李三給朕送來了一面天子鏡!”

長孫氏牽着兩個兒女過來,身邊還跟着太子承乾。

看到這面鏡子的第一眼,長孫氏也被震住了。

她面色有些複雜的觀看着這面寶鏡,真是把人照的分毫畢現的寶鏡,從未見過,肯定價值萬金。

“陛下,臣妾請陛下毀去此鏡!”長孫氏突然道。

李世民愣了一下。

“爲何?”

“此鏡太過奢華,陛下今日若收下此鏡,那他日天下臣工,都認爲陛下愛好奢華,然後投其所愛,只知蒐羅此等奢侈之物以取樂君上,而不是認真治理地方報效皇恩。”長孫氏說道。

李世民笑了。

“陛下,臣妾不是開玩笑,不但應當毀去此鏡,還應當下旨申斥李。他得陛下信任,授其爲朔方節度使之職,怎麼能想着蒐羅寶鏡獻上,他忘了本職。”

李承乾在一邊聽的直皺眉。

“母后,這鏡子如此漂亮,爲何要毀掉,太可惜了。不如賞賜給兒臣吧!”

“哈哈哈,太子倒是識貨。”李世民哈哈大笑。

長孫氏被他們父子倆給氣的沒脾氣。

“陛下!”

“觀音婢勿惱,你先來看看這幾句題詞。”

長孫皇后這纔看到,原來鏡後還有幾句題詞。

“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觀音婢,你覺得這三句話如何?”

長孫皇后驚訝,“這字似乎是文遠所寫?”

“沒錯,這寶鏡是文遠所獻,這詞也是文遠所題。”

長孫皇帝皺眉,有些迷惑了,看這詞,李不是那種不明大是大非之人。可他爲何又要送一面如此貴重的寶鏡給皇帝呢?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嗎?

“陛下,這裡還有一封信。”

“哦,拿來朕看看。”

信折開,依然是李的字跡。

“有趣,還有一詩。”

“父皇,李平章又做了什麼詩啊?”魏王李泰在一旁問,這個小胖子依然還是跟小胖球,但已經長大了許多,但依然深得皇帝皇后的寵愛。

“青雀,你來讀,你不是最喜歡李三的詩嘛。”

李泰接過,搖頭晃腦的讀了起來。

“百鍊鏡鎔範非常規,日辰處所靈且祇,江心波上舟中鑄,五月五日日午時。瓊粉金膏磨瑩已,化爲一片秋潭水。鏡成將獻蓬萊宮,揚州長史手自封。人間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飛天龍。人人呼爲天子鏡,我有一言聞萬歲。陛下常以人爲鏡,鑑古鑑今不鑑容。四海安危居掌內,百王治亂懸心中。乃知天子別有鏡,不是揚州百鍊銅。”

“青雀,你說,李三這寫的是什麼意思啊?”

“父皇,兒臣知道,李平章此詩表面寫鏡,其實是說父皇以人爲鏡,陛下照的是歷史和現狀,而不是用來照自己的容貌如何?這是在稱讚陛下的。”

“哈哈哈,說的好,想不到我家青雀,不過四歲,就有如此智慧。”

“父皇,這後面還有一段話呢。李平章說,此鏡名琉璃寶鏡獻與天子,爲端午之貢。又說,此鏡若陛下嫌過於奢侈,那麼可以送往李記拍賣行拍賣,此鏡必能換萬貫之財,陛下賣了此鏡,可拿這萬貫賞賜給長安的百官和將士們。”

李世民聽了搖頭,“此鏡價值萬貫不爲過。不過如此寶鏡,真有人願意買嗎?”

長孫氏在一邊道,“天下富豪大賈不計其數,再名貴奢侈之物,也有人願意一擲千金的。此鏡確實寶物,但如李所說,不如送往拍賣行賣了。得錢賞賜百官將士,一來天下人皆知陛下不是喜愛奢侈之物的君王,二來也讓京中百官和將士們都沾點君恩雨露。”

李世民看着這面寶鏡,還真有些不捨。

“父皇,這面寶鏡賜給兒臣吧,兒臣想要。”李承乾一雙眼睛只盯着這面鏡子,根本移不開了。

李世民皺眉。

他低頭望向太子。

“你真想要這面鏡子?”

“嗯。”

“那你可知這面鏡子價值多少?”

“父皇剛剛說價值萬貫。”

“那你可知一萬貫是多少?”

“一千萬錢。”

李世民再次搖頭。

“一千萬錢,你知道一千萬錢堆到這裡會是多少嗎?”

“兒臣知道,一個開元通寶正好一錢,一千錢是六斤四兩。一千萬錢,就是六萬兩千五百斤。”

“你沒說是六萬四千斤,朕倒是有些欣慰。但是,你既然知道一萬貫,是六萬兩千五百斤,堆在這能堆成一座錢山,你爲何還想要這面鏡子?”

李承乾不說話了。

“太子,你也不算小了,當明白事理。這面鏡子確實好,也非常值錢。你身爲太子,應當看到的不是這面鏡子的奢華,而是這面鏡子真正的用處和價值。如李所說,這面鏡子應當拿去賣掉,換成一萬貫錢,有這一萬貫錢,你可以救濟孤寡,賞賜非常和將士,能做的事情很多,而不是把鏡子收藏在自己的宮殿之中自己天天觀賞把玩。”

李泰在一邊道,“父皇,兒臣也要把我宮中的鏡子都拿去拍賣,賣了錢拿給父皇去賞賜百官和將士。”

李世民聽了非常驚訝,十分欣慰。

“青雀說的好,不過你宮中的鏡子還是留着吧。承乾,你要多跟青雀學習,青雀比你小的多,可卻比你懂事的多。”

長孫氏並沒有爲太子說話。

“陛下,承乾年歲漸長,越需要一個好老師了。陛下請李綱教導太子,可是李綱年歲太大了,都八十多歲了。裴世矩也是個有學問的,但也都七十多歲了。陛下還是應當爲太子再擇一良師。”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雖然都兼了東宮官,但實際上他們根本沒空去教導太子,只是掛個名而已。現在李世民主要還是讓李綱和裴世矩教導太子功課。

但這兩個雖然學問高,可一個八十多一個七十多,確實年紀太大了。

“皇后覺得朝中哪個比較適合做太子老師?”

長孫氏想了想,“臣妾覺得文遠就不錯,之前他也教導過承乾,就不錯的。文遠年輕,教孩子也懂的因材施教,教課也不古板教條。加之,文遠也是朝中少有的有才之人,有才學又不迂腐,他還是太子少保、太子少詹事呢。”

李世民也點頭。

“李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可現在李在朔方。朔方初定,也還離不開他啊。暫時李還回不來,過幾年吧,等朔方過幾年穩定了些,那時召李入朝,讓他來教導太子。現在嘛,你看魏玄成如何?”

“魏徵?”長孫皇帝怔了下。

“陛下,臣妾覺得如果請魏徵教導太子,還不如請馬周。魏徵從前輔佐過廢太子,半途而去,沒有盡忠盡責。倒是馬周,以前一直跟着李,還曾是白鹿書院的副山長,是個有才之人,且曾經跟隨李很久,行事很有幾分李之風。”

“馬周現在是洮州刺史,也在外任職。”

“那陛下就調他入京就是,太子身爲一國儲君,教導之事可不能耽誤了。”

李世民點點頭,“嗯,這倒也是,那就調馬週迴京,授馬周爲中書舍人,兼太子中允。”

中書舍人和太子中允都是正五品,馬周現在是洮州刺史,那是個上州刺史,正三品。這調入京反而是降階使用。

不過馬周入京,散階本品還是正三品不變。

而且太子中允是東宮左春坊的次長官,中書舍人更是中書省重要的官員,掌制詔,就是擬草詔旨。中書省六位中書舍人,一人對應六部中一的部。

在大唐,國家的權利是通過皇帝頒詔令執行的。

大體說來,中書省主起草詔令,門下省主審議詔書,是決策機構。中書令由皇帝處領旨,或將宰相們議決之事,交給中書舍人起草詔令。

中書舍人有六個,在起草詔令的過程中,可心互相商量,並允許,各執所見,雜署其名,這稱之爲五花判事。

中書省其實就是個專門頒紅頭文件的部門,其它的事情它也不管。中書令在皇帝那裡領受意圖,回到省衙,就把皇帝的講話精神傳達給自己的得力部下中書舍人們。

中書令和中書侍郎是不幹具體工作的,起草文件這樣的活就得由這六位中書舍人幹。

因此皇帝的講話精神,就得由這六人來負責起草,根據皇帝指示的類別,將草稿交給對應的其中一箇中書舍人,六個舍人剛好對應六部。

這個中書舍人就要依據皇帝的指示精神和中書令的指導綱領,以皇帝的口吻起草一份詔書。草稿擬成後,中書令一般會對草詔審覈潤色修改,形成正式的範本,然後再呈遞到皇帝的案砂。

如果皇帝認爲這份詔書領會了他的意圖,那就御筆在詔書上批一個敕字就行了。

因此可以說,中書舍人雖然品級不算高,正五品,但卻絕對是中樞的要員。能當上中書舍人的,一般都是前途無量的,將來是很有機會做宰相的。

李世民把馬周選爲中書舍人,因此絕不是降職使用,恰恰相反,這是委以重任了。

坐上中書舍人的位置,那就算的上是儲相了!

把馬周調回了朝廷,洮州刺史倒又空出來了,“讓許敬宗接任洮州刺史吧!”(未完待續。)

第一百零四章 馬子第1383章 石見銀山第六十四章 陪門財第390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1039章 密詔第1398章 誘殺張超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十更送上,發幾句感言!第1059章 異姓王第1581章 飲血劍第1449章 忘本第275章 說媒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1447章 皇恩浩蕩第954章第1487章 霸氣的皇太子殿下第五十三章 黑野豬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1246章 劫皇子第1068章 安西四鎮第935章第964章 女海賊紅毒蛇第1028章 越國王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293章 平陽公主的禮物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906章第497章 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1473章 誠意第288章 致富經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1197章 第一輪交鋒第271章 鳥盡弓藏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562章 賜婚第173章 鄭家添妝第692章 太子墜馬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336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1370章 兩敗俱傷第1057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165章 酒後第81章 殺豬第一百零八章 女當家第206章 三百弟子第1552章 文成公主第1263章 張若華第140章 闖中軍大帳第1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42章 被遺忘第712章 開始殺人第1193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606章 廂軍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1270章 崩盤第九十三章 趙家要賣地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1589章 蠻子第1502章 新金山第52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王朝短命中第1461章 哈里發第1268章 武才人第1002章 清洗 感謝yyww668的萬賞!第1219章 外放第870章 王牌第101章 上環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1405章 唐王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1058章 異姓王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32章 官居一品、位極人臣第1295章 大換封第1066章 紈絝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1109章 天子詔第952章第1361章 1189年第470章 兩稅第九十二章 唐僧肉第1331章 帝王心第537章 畝產萬斤第1446章 官媒第304章 早起收地籠第502章 地主的清晨第279章 皇帝夜訪第1057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290章 不愛紅妝愛武裝第650章 反了第798章 論功分封第636章 白條第469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朕是信的第1251章 脫離父子關係第1142章 老丐第1055章 武三娘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
第一百零四章 馬子第1383章 石見銀山第六十四章 陪門財第390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1039章 密詔第1398章 誘殺張超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十更送上,發幾句感言!第1059章 異姓王第1581章 飲血劍第1449章 忘本第275章 說媒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1447章 皇恩浩蕩第954章第1487章 霸氣的皇太子殿下第五十三章 黑野豬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1246章 劫皇子第1068章 安西四鎮第935章第964章 女海賊紅毒蛇第1028章 越國王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293章 平陽公主的禮物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906章第497章 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1473章 誠意第288章 致富經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1197章 第一輪交鋒第271章 鳥盡弓藏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562章 賜婚第173章 鄭家添妝第692章 太子墜馬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336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1370章 兩敗俱傷第1057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165章 酒後第81章 殺豬第一百零八章 女當家第206章 三百弟子第1552章 文成公主第1263章 張若華第140章 闖中軍大帳第1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42章 被遺忘第712章 開始殺人第1193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606章 廂軍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1270章 崩盤第九十三章 趙家要賣地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1589章 蠻子第1502章 新金山第52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王朝短命中第1461章 哈里發第1268章 武才人第1002章 清洗 感謝yyww668的萬賞!第1219章 外放第870章 王牌第101章 上環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1405章 唐王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1058章 異姓王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32章 官居一品、位極人臣第1295章 大換封第1066章 紈絝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1109章 天子詔第952章第1361章 1189年第470章 兩稅第九十二章 唐僧肉第1331章 帝王心第537章 畝產萬斤第1446章 官媒第304章 早起收地籠第502章 地主的清晨第279章 皇帝夜訪第1057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290章 不愛紅妝愛武裝第650章 反了第798章 論功分封第636章 白條第469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朕是信的第1251章 脫離父子關係第1142章 老丐第1055章 武三娘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