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地主的清晨

朔方節度使本是駐靈州回樂城,但李實際上呆在寧遠城不回去了,寧遠的東城內城,反而成了朔方鎮牙城。天籟小說ww』w.』⒉3txt.com

端午剛過,天氣一天天炎熱起來。

鄭婉言也已經被接到了寧遠,此外鄭紅線也千里迢迢的從長安趕到了寧遠。鄭婉言是李接來的,鄭紅線卻是崔鶯鶯派來的。說是來寧遠主持李家的產業,另外順便照顧下李。

這話說的李就不太喜歡了,自己居然不是排在位。

不過現在李家在寧遠城確實佈局挺大,如今的寧遠城也一天比一天的熱鬧,誰都知道寧遠城的潛力無限。在李自己看來,寧遠城,那就可能是唐朝版清代張家口,民果上海灘啊,一個商機處處的重要通商口岸。

鎮遠城、麟州城兩處與突厥的邊市,還有洮州江心市,這些邊市,都是遠不如寧遠的。這裡天時地利人和湊到了一塊,得天獨厚之利。

先是位置好,在關中、河套、河西、隴右這四地的中心,而且還處於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點上。另一個,這個邊市對的是突厥,市場巨大。兼之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這裡的交通方便。

東西河套的黃河河段皆可通航,水運之利得天獨厚。更何況,北上豐州、南下靈州,去隴右、河西、關中,都有大路通暢。

寧遠與關中也不只有一條大路,不但可以自蕭關經涇河河谷回長安。

也能往東南先至宥州,然後再經夏州、延州、鄜州、坊州抵達長安。

加之寧遠居於唐和突厥邊界的中心,距離豐靈各近二百里,這讓兩邊商人都比較放心。而同時,這裡又是三山環抱,依山傍水,防禦上也是很安全的。寧遠邊市沒有安全問題,能長久開下去。

經過了端午節後,寧遠市的交易量倒沒那麼大了。

胡漢商人都吃下了不少貨,要拿回去消化。但寧遠城依然還是很熱鬧的,以李家等爲代表在這裡建立的屠宰、奶肉加工、皮革加工、毛紡毛織等作坊,又如雨後春筍般的開了起來。

寧遠城甚至還新開了一家造船廠。

許多工坊開張後,從各地招募了許多工匠工人過來,寧遠城的人口在急劇增多,使得這裡的服務產業也增多了不少。

人多就熱鬧,人多當然也就代表着商機。

一天收十萬貫稅那樣的好事沒有了,但關稅、交易稅、住稅等,稅收還是不少的,加之李在寧遠賣地皮、出租商鋪、賣住宅,真的是賺的盆滿鉢滿。

連帶着最早進駐的李家,也在這一輪中賺的盆滿鉢滿。

鄭紅線帶着一支很大的管理隊伍來到寧遠,開始居中統籌,把李家各個產業關聯起來聯合運作。

早上。

天剛亮,寧遠城已經喧鬧起來。

李睜眼,伸了個懶腰,起來後就看到鄭紅線早已經丟下他起牀了。外面院裡葡萄架下,正拿着算盤在拔打着。

她的好助手趙四娘,也在一邊拔着算盤。

一羣年青的小姑娘則一個個捧着一本帳本,等着報賬。這都是崔鶯鶯和鄭紅線她們親自買來的小姑娘,然後一手挑選其中有計算天賦的姑娘,親手教導做賬算賬,現在都成了內院的好助手了。

鄭紅線看到李出來,轉頭對一個在一邊侍候的丫頭道,“沒看到大帥醒來了,還不快準備茶水毛巾,服侍大帥洗漱。”

那丫頭是專門服侍人的,不像那些小丫頭們是當做內院帳戶培養的。

李走到葡萄架下。

早上清風涼爽,朝陽透過葡萄藤打下來。

李現,紅線居然已經很有幾分崔鶯鶯的風範了,十分乾練。

從石桌上抽起幾張報表,李家的報表處處還延續着他以前管家的風格,採用的是表格和阿拉伯數字做成報表,清晰明瞭。帳本也是複式記賬法,有出必有進,一筆筆的都對的上賬。

李記錢莊、李記當鋪、李記商行、李記交易所、李記邸店、李記船隊、李記車馬行、李記酒樓、李記船廠、李記奶粉廠、李記屠宰場、李記毛紡廠、李記皮革廠......

還有正在籌備之中的李記石炭場,李記鐵礦場,李記磨坊......

李記已經成爲了一塊響噹噹的招牌,各個作坊、商鋪、場子,能稱的上是李記集團了。

鄭紅線非常的興奮。

原來李家在灞上和洮州各有一塊商業根據地,但是現在李家在寧遠城的佈局投入更大,一開始規模就遠其餘兩地了。

“三郎,寧遠的交易量非常的大,現在好多商家都託我們幫他們轉運錢帛。”

“這個可以答應他們。我們可以開通寧遠、靈州、長安三地之間的匯兌業務,在這三地任意一地,把錢存進我們的錢莊,然後可以在其它兩城任意一城取錢。”

這種匯兌業務,其實在唐中期就已經開始出現了。

不過不如後世清朝時那種匯通天下的方便。

眼下李家的匯兌業務就算開始做,也只能做寧遠、靈州、長安這三座城的。這也是因爲李家現在主打這條線路,比較方便,有能力承擔的起。

加入的點越多,那這個匯兌就會越難。只有三個城,都比兩個城的匯兌要難的多。這得有充足的錢儲備量,還得有很強的押運能力。

好在長安到靈州、寧遠之間不遠,線路安全。

李甚至能借着以後朔方鎮的士兵番上的時候,讓錢莊的銀押運的時候跟着士兵走。去長安,跟着番上的兵。從長安到寧遠,跟着從長安回府的兵。

理論上,只有三地的錢莊裡存足夠多,那其實並不是需要把每個商家存進去要匯兌的錢都押送走的。

張三存一萬貫到長安李記錢莊,要求一月後到寧遠李記錢莊取錢,最普通的辦法,是錢莊收下這個業務後,派一支押運隊伍,押着這一萬貫錢從長安送到寧遠去。

兩條主幹道。

一條是出長安向西北,出蕭關然後經靈州到寧遠,差不多整整兩千里路。

另一條路,則是出長安往西北,經坊、鄜、延、夏、宥,到靈州寧遠,這條路線則是一千七百里路。

第二條路比第一條路要短三百里,但第一條路有七百里的水路,水路更便捷。因此說來,其實兩條路都差不多,其實第一條路還要更快捷一些。

但這種押着顧客錢千里迢迢送去目的地的做法,太笨了。

那樣子,只不過是成了一個鏢局而已,根本體現不出錢莊匯兌的優勢來。其實只要李記在這三地的錢莊規模夠大,裡面的存款夠多。

那麼實際上,根本不需要這麼的麻煩。

張三在長安存進一萬貫錢,要求匯往寧遠城。張三拿到匯兌的憑證後,可以自己去寧遠,也可以託人把憑證帶去寧遠。

路上也許只要十天半月,他就到了寧遠。

然後他根本不需要等長安李記錢莊的押運隊,就可以憑着這憑證,直接在寧遠李記的錢莊取現一萬貫。

當然,具體的,還會更復雜一些。

比如憑證可能既有獨特的信物,也有暗號密語,可能錢莊和客人還各持一半。

再比如,錢莊接下這單後,也要馬上派人給寧遠送去信件,註明這樁業務,並送去兩家錢莊往來的業務暗語,以確定這樁業務。

這樣等客人來取錢,不用等長安的錢到,寧遠錢莊直接就可以用自己的錢付現。

而寧遠這邊要往長安匯兌,也是如此炮製。

理論上來說,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兩邊的錢莊裡都得有不少的錢。再一個,就是這套憑證系統得搞好,不能被人識破假冒。

當然,要讓兩家錢莊裡都比較有錢,就得根據實際業務量,不斷的調整兩邊的情況。比如寧遠這邊取錢量更大,那麼長安那邊就得定期往寧遠這邊運錢。

錢的運送押運,就也會比較麻煩。

如果有個半個月到一個月左右的準備時間,這匯兌業務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匯兌的手續費肯定是不便宜的。

畢竟商人如果自己攜帶着大批的銅錢,這可是非常麻煩的。一貫錢就是六斤四兩,一千貫,那就是數千斤,一萬貫就是數萬斤,光運錢,都得非常麻煩了。

“若是小筆的錢,其實也不用這麼麻煩。我們可以開通兌的莊票,見票即兌,各地李記錢莊都可以兌取。這樣比如說是百貫以下的,那都能拿莊票來取。一百貫,拿一百張一貫的通兌莊票取現,這樣還是很方便的嘛。”

與人方便,就是與自己方便。

李記錢莊雖然是開的最早的錢莊,但現在並不是唯一的錢莊,還是有不少新錢莊開起來,跟着李記一起競爭的。

要想競爭的過別人,總得有自己的優勢。

行莊票,通兌可取,甚至是大額的匯兌業務等等,推出這些方便客戶的業務,吸引客戶選擇李記,客戶越多,對於銀行這樣的地方來說,客戶數量、客戶存款就是一切啊。有了足夠的客戶、存款,那就能把空手套白狼,借雞生蛋這樣的遊戲玩到極致。(未完待續。)

第1203章 武媚娘、稱心第305章 拿本王的劍去召張超前來第99章 聯合養牛第1362章 懶王第283章 座師第473章 衙內第319章 橫刀立馬,唯我張大將軍!第1444章 錦衣衛第105章 徵召第1146章 氏族志第891章 千里救夫第629章 小姐姐第242章 被遺忘第1015章 興唐九王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742章 統購統銷第727章 家祭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1526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967章第381章 女兒國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900章 黑太子第296章 馬兒第953章 感謝木屋古鐘萬賞!第1294章 開元第658章 朕的太子越來越像李超了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693章 截肢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480章 無知無畏第962章第1366章 賭一把第1581章 飲血劍第227章 過河卒第629章 小姐姐第545章 敢立軍令狀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1470章 輸血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1187章 大婚第426章 有功必賞第261章 免費第435章 勸進第1134章 晉王李治第1160章 帶太子去青樓第229章 找場子去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1098章 懷柔附遠,何招而不至第五百二十三章 是個帶把的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456章 龍武--陛下,我娘讓老師欺負了第447章 頡利又搞事第1040章 弒君第1031章 王對王第1099章 虎視琉求,橫制千里第912章第1163章 皇上有請第871章 李超不過如此也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1524章 腐儒第94章 800畝好地第1426章 選秀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十四章 拜師收徒第1000章 三天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1430章 憑他也配第1059章 帝王術第694章 等一下第668章 棋差一招第840章 五軍第213章 白鹿鄉第一名士第201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122章 魚龍白服第152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659章 李閻王又回來了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548章 三千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81章 殺豬第1099章 虎視琉求,橫制千里第750章 上將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521章 太子妃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927章第667章 偷工減料第980章 望長安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1407章 登基前夕第800章 領班第227章 過河卒第1554章 弄個天竺王噹噹第914章第803章 五百里封邑第1515章 稅警第343章 回長安
第1203章 武媚娘、稱心第305章 拿本王的劍去召張超前來第99章 聯合養牛第1362章 懶王第283章 座師第473章 衙內第319章 橫刀立馬,唯我張大將軍!第1444章 錦衣衛第105章 徵召第1146章 氏族志第891章 千里救夫第629章 小姐姐第242章 被遺忘第1015章 興唐九王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742章 統購統銷第727章 家祭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1526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967章第381章 女兒國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900章 黑太子第296章 馬兒第953章 感謝木屋古鐘萬賞!第1294章 開元第658章 朕的太子越來越像李超了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693章 截肢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480章 無知無畏第962章第1366章 賭一把第1581章 飲血劍第227章 過河卒第629章 小姐姐第545章 敢立軍令狀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1470章 輸血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1187章 大婚第426章 有功必賞第261章 免費第435章 勸進第1134章 晉王李治第1160章 帶太子去青樓第229章 找場子去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1098章 懷柔附遠,何招而不至第五百二十三章 是個帶把的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456章 龍武--陛下,我娘讓老師欺負了第447章 頡利又搞事第1040章 弒君第1031章 王對王第1099章 虎視琉求,橫制千里第912章第1163章 皇上有請第871章 李超不過如此也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1524章 腐儒第94章 800畝好地第1426章 選秀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十四章 拜師收徒第1000章 三天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1430章 憑他也配第1059章 帝王術第694章 等一下第668章 棋差一招第840章 五軍第213章 白鹿鄉第一名士第201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122章 魚龍白服第152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659章 李閻王又回來了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548章 三千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81章 殺豬第1099章 虎視琉求,橫制千里第750章 上將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521章 太子妃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927章第667章 偷工減料第980章 望長安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1407章 登基前夕第800章 領班第227章 過河卒第1554章 弄個天竺王噹噹第914章第803章 五百里封邑第1515章 稅警第343章 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