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滅國

第1145章 滅國

高昌城北,

有一座紅色的山矗立在高昌盆地綠洲中部,東西連綿二百多裡,

任誰初見此山,都得爲之震撼驚歎,特別是在夏季,裸露的表層在太陽燒烤下溫度能達七八十度,熱浪翻滾,成爲一座火焰山。

“此山就是山海經中所說炎火之山?”

“嗯,正是此山,當地人也稱爲赤石山,火焰山。”

由於雨水衝涮、風化等原因,火焰山還成爲一座大型單面山,北側平緩,南部陡峭,就好似突然有一座巨大的城牆矗立在高昌城北部。

而山體坡面上的千溝萬壑,更是狀若道道熊熊燃燒的火焰。

“這是西域最熱的地方,幾乎終年無雨,夏天沙窩裡可以直接烤熟雞蛋。”

高昌盆地,是一個典型的地塹盆地,這裡甚至是中國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夏季最熱的地方,

但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怎麼也無法跟天山北的伊麗、碎葉河谷相比的地方,卻是天山東部最繁華熱鬧的地方,

這不僅僅利益於絲綢之路的帶動,也還因爲這裡雖熱雖旱,可卻也有肥沃的綠洲,盆地邊緣羣山環抱,山頂終年積雪,這些冰雪融水養育了肥沃的綠洲。

而早在很久以前,這裡的人就利用坎兒井引用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因此高昌有很發達的農牧業。

“其實高昌百姓這些年也挺辛苦的,”曲雍陪着武懷玉再回高昌,說了些實話,

高昌國小民寡,雖有豐富地下水和坎兒井引水渠,但畢竟綠洲有限,土地其實大多在那些貴族豪強手中,百姓田地很少,大多隻能是佃種別人的田地。

而這些年西域動盪,戰爭頻繁,

高昌也不得不維持一支規模不小的軍隊,甚至還得僱傭突厥、粟特等胡兵,養兵既很費錢糧,也還需要大量的戰馬、挽馬等,

高昌國因此要求高昌百姓,每戶都要爲國家養一匹馬,養馬的負擔其實不小,加上越來越高的稅賦和加派,以及貴族豪強與寺院的田地兼併等,都讓高昌百姓負擔很重,

高昌的田地價格並不算高,一般每畝也就五六文銀錢,折大唐開元通寶也就一百五六十文一畝。

高昌的稅賦,和以前中原差不多,最大頭是人頭稅,也就是丁稅,丁稅有丁輸、丁束、丁木薪等,不僅要按人丁徵收糧食,還要徵收薪炭,以及絲布等。

除了稅,還有役,役有道役和俗役,道役是給寺廟做役,俗役自然是給官府做役,高昌國是絲路必經之地,故而還有羇人伇、商人役等,

此外,高昌也還計田輸銀錢,根據土地不同等級,徵收不同的銀錢,這土地稅也不輕,且近些年一直在加,這也導致了田地兼併的加劇,以及大量百姓逃戶脫籍,託庇於豪強。

各種名目徵收,什麼上斂之麥,什麼雜調附加,又有租酒等。

各種稅賦越收越多,還有各種勞役兵役,還得爲朝廷養馬,普通高昌百姓苦不堪言,要不是地處絲路節點上,大家還能做工賺錢,哪裡能撐的住。

高昌有棉花種植和紡織棉布產業,也有葡萄和釀酒產業,以及鐵礦和冶煉產業,加上他們的農業、畜牧業,高昌也是出名馬的,

再加上貿易等,

表面上維持了高昌的興盛,但中下層的百姓卻過的很苦,都被掏空了。

高昌國是以漢人爲主的西域綠洲城邦國家,以往中原每次內亂時,西北都會有很多百姓來高昌這個漢人政權避亂,河西、隴右甚至是朔方、關中都有人來。

來的都是想求一份安穩,

可高昌卻帶着他們越過越累。

許多人都慢慢的淪爲了無產者,成爲了部曲、佃戶,甚至是奴婢。

“高昌百姓這些年過的難,其實跟中原有很大關係,”曲雍實話實說,

“哦,說來聽聽。”

曲雍便舉例,比如說高昌以前種白迭花,紡織白迭布,這個產業在高昌以前很紅火,他們生產的白迭布通過絲路流通,遠銷波斯、拂林以及中原內地,賣的還很好,其細白迭布比絲綢都賣的貴。

就這個產業,養活了多少高昌人,甚至讓多少高昌人收入豐厚。

可後來中原也種植白迭花了,也紡棉布。

“你們叫棉花,紡的布叫棉布,”曲雍感嘆,以前高昌的棉花種植紡織產業,始終是定位於高端奢侈產業,精品小衆,因此產能也是有限的。

但中原搞棉花種植,在武懷玉的帶領下,一年種的比一年多,很快其種植面積就遠超高昌,甚至不知道甩開高昌多少倍,

而武家帶頭的棉紡技術,更是超了高昌無數倍,產能、效率都遠超高昌。

於是乎,大唐的棉紡產業物美價廉,迅速的衝擊着高昌落後的傳統棉紡業,就跟當初武家改進了白糖工藝後,把以前天竺商人壟斷的高端白糖市場衝翻一樣,

高昌的這個棉坊產業一下子就崩了。

他們的白迭布賣不出去了,中原內地的棉布反而沿着絲路賣到高昌來,更好更便宜,而且貨也充足,要多少有多少,各種新產品讓人眼花繚亂。

多少白迭布紡織作坊倒閉,多少相關產業的高昌百姓失業,高昌人損失了多少錢。

“後來焉耆要開樓蘭古道,也對高昌影響巨大,絲路新開一條路,路程更近,一下子就分流了許多商貨,嚴重影響了高昌的貿易和稅收,”

高昌跟大唐翻臉,這也是很大原因。

高昌各個方面都受到很大沖擊,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而高昌王又錯誤的選擇了對抗大唐,於是既要對突厥進貢,還要自己招兵買馬,當然會把負擔轉嫁給百姓。

武懷玉聽了只是呵呵一笑,

這固然部分屬實,

但又如何。

“如今高昌國歸附大唐,高昌的漢家兒女以及高昌的胡兒,也都回歸中華,以後這裡不再是高昌國,而是大唐西州,西州五縣,完全推行大唐的制度。

各種苛捐雜稅不會有,各種沉重的役也不會有,

以後這裡跟中原內地一樣,都實行兩稅法,稅制簡單,而且負擔輕,大家都能安居樂業。”

貞觀十四年,

閏六月初九,

武懷玉抵達高昌城,

炎風下的高昌很平靜,城外是包圍的跟鐵桶似的唐軍,城裡是老實且帶着幾分彷徨不安的高昌軍民。

他們被堵在城中,

如今武懷玉終於來了,他們的世子也跟回來了,世子還活着,情況還好。

城外一衆唐將前來迎接拜見。

武懷玉目光在他們身上掃過,

被他奪去軍職的郭孝恪低着頭,看不到表情。

而暫代兵權的社爾看到跟着來的麴智盛,則是表情複雜。

那塊肥肉,他們終究是沒能吞下去。

“契苾何力將軍呢?”

武懷玉沒有發現這位右龍武大將軍的身影。

社爾聞言,上前幾步,有些無奈的回答,“契苾將軍三日前執意率部去取可汗浮圖城了。”

“你們沒攔着?”

“他執意要去,攔不住。”社爾無奈,他是衡陽公主駙馬,也是畢國公,還是東突厥右賢王,這次隨徵高昌,統的是東突厥兵馬,

而契苾何力是右龍武大將軍,統的是鐵勒契苾部人馬,他娶的也是宗室女臨洮縣主,爵封涼國公。

社爾這個臨時主將,名義上能節制何力,但何力這人向來不是什麼聽話的人,之前打吐谷渾時,他就不聽總管薛萬均兄弟的,獨自進軍。後來兩人還爭功,鬧到金殿之上。

“他執意要去,你們就任他去,本相的將令,你們都不當回事嗎?”此言一出,

帳中安靜。

社爾請罪,他確實有失職之罪。

郭孝恪倒是繼續低頭,反正他早被解了軍職,何力他們怎麼弄,跟他都無關了。

帳中沉默,

良久後,武懷玉問,“契苾何力可有消息傳回?”

“早上有信使剛從可汗浮圖城來,契苾將軍已經進駐可汗浮圖城,不過,”

“契苾將軍跟處月朱邪部的人發生了衝突,”

所謂衝突,是原本處月朱邪部在武懷玉這裡拿到了誰先攻下浮圖城,那這座天山東北最大的城池就歸誰的承諾後,他們爲了跟沙陀部爭奪此城,

爲此不惜兵分兩路,一路攻西面的莫賀城,一路由他親自帶隊攻浮圖城。

結果攻打的正激烈,也付出了不少傷亡,

wωw ⊕ttκΛ n ⊕¢ ○

契苾何力帶兵來了,他還帶來了高昌國的大將曲士義前來。

他派兵送曲士義入浮圖城,很快告知了城中高昌守軍們最新的局勢,國王死了,世子也投降了,再守就沒意義了。

於是乎,守軍向契苾何力投降。

這下朱邪部不願意了,我們打這麼久,你們這跑來摘桃子,哪有這道理的。他們圍住浮圖城,投降可以,但浮圖城按約定得歸他們朱邪部。

契苾何力不肯。

他這麼急着來,甚至違抗軍令,也是有些原因的,當年隋朝時,西突厥處羅可汗坑殺鐵勒首領六百餘人,鐵勒諸部奮起反抗,共同推舉了何力的爺爺契苾歌愣爲易勿真莫何可汗,又推舉薛延陀首領乙失鉢爲野咥小可汗。

契苾部就是東遷貪汗山,在可汗浮圖城立牙,與鐵勒諸部合兵,擊殺了西突厥泥利可汗,建立鐵勒汗國。

高昌、焉耆、伊吾等皆服屬之。

歌愣與隋親善,還曾爲隋出兵徵吐谷渾,敗伏允可汗,可惜不久病逝,其子繼立,位西突厥射匱可汗復盛,契苾部敗遷熱海。

何力九歲時父親去世,他繼任可汗之位,降號爲大俟利發。

貞觀初,契苾何力與母親率領本部六千餘帳,前往沙州內附大唐,他們的部落被安置在甘、涼一帶,他被徵召入朝爲官,弟弟契苾沙門任賀蘭州都督,繼續統領部落,其母也被封爲姑藏郡夫人。

何力入朝後,還是深得李世民賞識信任的,如今貴爲北衙禁軍的右龍武大將軍,又賜宗室縣主嫁給他。

何力內附大唐,入朝爲官十年了。

但他還是記得當年他們契苾部在西域,記得祖父哥愣曾經在可汗浮圖城立牙稱汗,記得祖父曾在浮圖城中供設佛像浮圖。

武懷玉不讓他們拿下唾手可得的高昌城,契苾何力非常不滿,可有社爾等人在,他也沒辦法入城。

於是他一氣之下,強行帶着本部契苾部的兵來了浮圖城,

處月朱邪部阻攔,他就毫不客氣的帶兵衝擊朱邪部,撕開了他們的包圍,強行進了浮圖城,並接收佔領。

武懷玉靜靜聽完,沒有出聲。

這又算是一個意外。

契苾何力這是想進浮圖城緬懷下祖父留下的痕跡,還是說另有野心,比如想趁機讓十年前遷移到河西甘涼一帶的契苾本部,重回貪汗山,再據浮圖城,甚至是把留在西域的契苾部落,都重新聚攏過來,重新壯大。

他們也想在西域建立一個自己的羈縻自治的都督府?

這還真不是沒有可能。

但契苾何力一而再的違抗武懷玉的軍令,這是絕不允許的。

“準備一下,先進高昌城,受降。”

武懷玉開口。

契苾何力一定要收拾,一定要處置,包括可汗浮圖城,以及朱邪部等,但現在還是先入城,

先把受降儀式完成。

受降儀式並沒搞的多隆重複雜,

高昌早就降了好些天了,

這不過是補個儀式,

高昌城門大開,

麴智盛先回了城,然後換了身白衣,帶着高昌令尹、長史、司馬、諸將軍,以及麴氏王室出城投降。

那位高昌王后宇文氏也是白衣出降,

她又自稱大唐常樂公主李氏了。

這位還在爲麴文泰戴孝的宇文氏,如今因高昌滅亡,倒是不必再嫁給世子麴智盛了。

麴智盛原本還想着守住高昌,擊退唐軍後,再正式繼位國王,這下也是徹底沒機會再當國王了。

武懷玉接過麴智盛呈上的高昌國王印璽,以及高昌降表,還有戶籍田地賬籍,以及高昌地圖。

這些便代表着高昌國,

如今獻給武懷玉,也就是徹底投降歸附大唐。

武懷玉收下這些,

也接受了高昌國的投降,

然後當衆宣佈,

“從現在起,高昌國便改爲大唐西州,下設五縣,高昌軍民,皆爲大唐子民。”

武懷玉入城,

麴氏讓出了王宮,但武懷玉卻並沒有住進王宮,他讓人把王宮先封存,裡面的東西都一一登記造冊。

“讓契苾何力立馬來高昌城,”

“把朱邪俟斤和沙陀俟斤也都請來。”

第809章 公主家的鴻門宴第199章 有本事告御狀第974章 一併流放第574章 聖旨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769章 上一課第980章 煮茶釋兵權第1121章 炮灰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1137章 二桃殺三士第467章 遇藥王第895章 願以身相許第94章 原來是他第90章 跳蕩先鋒第790章 阻擊第1061章 篳簬籃縷第1245章 靜待一樹花開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1308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284章 城鹽州第1201章 此去爲大漢解憂第528章 長刀出鞘飲血還第981章 遜位第1239章 武懷玉又回來了第162章 帶刀宿衛第132章 獨領風騷第1065章 天譴第974章 一併流放第708章 百日第730章 下海第148章 記名弟子第347章 颯露紫第964章 賜名忠烈第31章 母老虎屁股摸不得第304章 我只把你當姐姐第1234章 急報驚倒天可汗第521章 金蓮第509章 幽州十八軍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469章 黑龍堡第872章 千金惠人第785章 臣妾第129章 大內總管第17章 三娘夜奔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217章 千金第1134章 巡遊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677章 托塔天王三太子第615章 幽州軍第579章 久別重逢勝新婚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1162章 叛逃漠北第313章 夜宴第1078章 臂生龍鱗第781章 設無太子第1139章 輪臺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171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460章 荔枝來第1227章 延英奏對殿上貶第401章 壓歲第92章 首勝大賺第35章 金鐗贈懷玉第45章 夜尋佳人第750章 石龍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149章 激戰咸陽第415章 橫空出世的英雄第1234章 急報驚倒天可汗第83章 白袍總管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1254章 高高驪山上有宮第623章 瓜分第319章 造孽啊,行恭第81章 由我接管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1200章 一別兩寬各自歡喜第204章 皇上又來了第1258章 此乃陛下家事也第526章 清夷初戰摧拓羯第760章 臣妾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934章 代司空第646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了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149章 激戰咸陽第480章 雲家的追隨第968章 皇帝又開始折騰了第14章 烏雲踏雪
第809章 公主家的鴻門宴第199章 有本事告御狀第974章 一併流放第574章 聖旨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769章 上一課第980章 煮茶釋兵權第1121章 炮灰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1137章 二桃殺三士第467章 遇藥王第895章 願以身相許第94章 原來是他第90章 跳蕩先鋒第790章 阻擊第1061章 篳簬籃縷第1245章 靜待一樹花開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1308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284章 城鹽州第1201章 此去爲大漢解憂第528章 長刀出鞘飲血還第981章 遜位第1239章 武懷玉又回來了第162章 帶刀宿衛第132章 獨領風騷第1065章 天譴第974章 一併流放第708章 百日第730章 下海第148章 記名弟子第347章 颯露紫第964章 賜名忠烈第31章 母老虎屁股摸不得第304章 我只把你當姐姐第1234章 急報驚倒天可汗第521章 金蓮第509章 幽州十八軍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469章 黑龍堡第872章 千金惠人第785章 臣妾第129章 大內總管第17章 三娘夜奔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217章 千金第1134章 巡遊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677章 托塔天王三太子第615章 幽州軍第579章 久別重逢勝新婚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1162章 叛逃漠北第313章 夜宴第1078章 臂生龍鱗第781章 設無太子第1139章 輪臺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171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460章 荔枝來第1227章 延英奏對殿上貶第401章 壓歲第92章 首勝大賺第35章 金鐗贈懷玉第45章 夜尋佳人第750章 石龍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149章 激戰咸陽第415章 橫空出世的英雄第1234章 急報驚倒天可汗第83章 白袍總管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1254章 高高驪山上有宮第623章 瓜分第319章 造孽啊,行恭第81章 由我接管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1200章 一別兩寬各自歡喜第204章 皇上又來了第1258章 此乃陛下家事也第526章 清夷初戰摧拓羯第760章 臣妾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934章 代司空第646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了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149章 激戰咸陽第480章 雲家的追隨第968章 皇帝又開始折騰了第14章 烏雲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