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你還想悔婚不成

宣陽坊,

太尉府。

佔據坊內八分之一的府第今天格外的熱鬧,大家都圍過來關切的問好,妻子媵妾兒女,管家賬房家丁婢女,那種關切很真誠。

武懷玉不僅對妻妾好,對待下人也向來是很好的,

人心換人心,

他在洛陽遇刺消息傳回來時,家裡人都擔心的落淚,大家都要去洛陽照顧阿郎。

武懷玉被一聲聲問候關懷,感動的心裡暖暖的,

這就是家。

門口,

一身青袍的老三懷良,扶着雙鬢霜染的老武站在那,老武七十六了,拄着拐背也駝了,

“二郎,”老頭子對他招手。

懷玉上前,“阿耶,”

老武拉着他上下打量着,“回來就好,快進家,”

一家人擁着進了門,

很快,

大姐玉娥也帶着幾個孩子來了,然後二姐三姐兩家,還有四妹婉娘也帶着孩子來了,跟她同住永興坊還是隔壁鄰居的大嫂程氏也帶着一家人來了。

都是自家兄弟姐妹,

連族裡的武胖子爺倆也來了,

還有許多人聞訊而來,只不過都被謝絕了,今天不待外客,只是家人團聚。

饒是如此,

家裡也是非常熱鬧,

武家確實人丁興旺,武懷玉自己就有五十多個孩子,老武雖然這些年已經不再納妾生子,但也還瘋狂了十年,現在孩子比武懷玉還多幾個。

大哥懷義孩子少點,卻也有二十幾個兒女。

老三懷良結婚才幾年,中間還守了三年孝,現在也就七個兒女。

已經出嫁的三個姐姐一個妹妹,卻也各有不少孩子,大姐五個親生兒女,二姐生了七個,三姐生了六個,四妹婉娘也已經生了三個。

現在承嗣、瓔珞他們兄妹也馬上要結婚了。

不過武家最能生的紀錄,還是武胖子的老爹,已經故武老族長,他可是真的納妾生孩子到八十歲,生了一百多個。

老武今天也把小兒女們全都帶來了,

對這幾十個弟弟妹妹,武懷玉都有些認不全,大的跟承嗣他們一樣十五六了,小的才六七歲。

老武喝着茶,看着這些年輕的孩子,很是欣慰,對懷玉道,“二郎啊,等明年,你也要當上祖父、外祖父了。”

“時間過的好快啊。”武懷玉也感嘆着,

十六年好似彈指一揮間,

“可惜老大今年沒回京,要不就全家都團聚了。”

武懷義去西域任安西大都護,去了還沒半年,路途又遙遠,距長安七千四百八十里,來回都得幾個月。

“三郎你這潯陽縣令當的怎樣了?”懷玉問老三,曾經的小胖子,如今徹底大變樣,高大魁梧,蓄起了鬍鬚,一身綠色圓領官袍,坐在那也很有幾分氣度。

“有阿兄的幫助,這兩年在潯陽也很順利,昨日我剛被吏部召去談話。”

懷良出任潯陽縣令,結果剛上任就遇母喪,丁憂解職三年,喪滿復職又任官兩年。

大唐的縣令,實行的是一年一次的考課制度,縣令四考爲限,無替者宜至五考。也就是說一個縣令,最多一任四年,沒有替代者可酌情延長至五年。

正常情況,四考即遷。

但考課政績特別突出,則三考可遷。

而有此直達天聽,特別優秀的縣令,也有可能兩考即遷,這是特別升遷。當然,也有些政績太差的,沒任滿就貶降甚至罷官的。

縣令做爲一縣主官,如果任職時間太短,也是很不利地方的。

所以朝廷現在也有個潛規則,就是京縣畿縣上縣,一般是要求五考方得遷。中下縣也必須四考滿。

潯陽縣原先是中縣,縣令正七品,所以得任滿四年才行。

可如今朝廷特別召武懷良入京,吏部找他談話,給了他兩個選擇,一是潯陽縣人口已突破六千戶,年後要升格爲上縣,武懷良可以繼續任潯陽縣令,品級就直接升爲正六品下。

二是遷轉他職。

“擬遷轉何職?”懷玉問,他知道懷良當初新科進士,能夠直接銓選外放中縣七品縣令,這是自己的關係。而他這兩年在潯陽政績突出,也是武家的巨大資源幫扶,武懷玉不僅給他配備了一個豪華的幕僚班子,而且也在江州、潯陽派了許多人在那邊發展,

江州又有極好的區位優勢,重要的水陸碼頭,貨運、造船、倉儲、江南西道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加上礦產、茶葉、瓷器等產業帶動,潯陽縣確實是一枝獨秀。

不過懷良現在升遷,仍還是跟武家,跟他現在的地位分不開的。

“擬遷太常博士。”

太常博士是從七品上,中縣令是正七品上,而上縣令是正六品下,要是單論品級,那留在潯陽升正六品下上縣令比較好。

但是,

真要論含金量,那反而是品級最低的太常博士。

太常博士雖是個學術官,但爲唐人所重,十分清貴。太常博士下一步,往往就是遷六部的六品員外郎。

員外郎可以說是六品裡最有份量的官職之一了。

員外郎乾的好往上遷,一般遷郎中,乾的最好的能遷中書舍人,也有遷地方,員外郎遷中下州刺史。

沒有門路的人,考中進士,但可能侯選十年都得不到官職,就算十年守選一朝得放官職,往往也得從九品的縣丞縣尉做起,可能兜兜轉轉二十年,也還是在縣令這個位置上。

而武懷良有懷玉這個大靠山,

每一步都是別人幾年甚至十年,考中進士,直接就獲得銓選縣令,還是個中縣令,這才當兩年,就能升六品上縣令,或太常博士。

按這種速度,太常博士四考後,升個六品員外郎,四年後再謀個下州刺史,那都直接就跨越進了四品。

或者說太常博士,然後起居郎,再中書舍人,

那都是陽關大道啊。

別人在同一個品級,可能得熬上十年,甚至更久,但對武懷良這樣的宰相弟,五姓女婿,仕途卻非常輕鬆,只要不犯大錯,自有人替他鋪平道路,要政績幫他搞政績,要關係幫他通關係。

“你的想法呢?”懷玉問。

“我有些想回長安,”懷良直言,江州雖也挺富庶,但終究比不得京師繁華。“阿兄覺得我該留潯陽還是來長安?”

“太常博士確實是挺難得的機會,但如果從長遠考慮,我還是建議你在潯陽再任職兩年,先夯實好基礎,你還年輕,不必着急於一時。”

武懷良這樣的官,不用擔心仕途上升的機會,最重要的還是得鍛鍊能力,否則到了五六品也很難再有大前途。

他給兄弟提了個建議,在潯陽繼續幹,潯陽縣升格,他也直接能升從六品下,等再幹兩年,考滿四考,到時憑着突出的政績,再有武家運作,不說直接運作個京縣令,起碼也能弄個員外郎,

員外郎以後不管是做京縣令還是中書舍人、給事中,或者去邊州任個刺史,都能讓履歷更好看,也能鍛鍊能力。

將來就能走的更遠更高。

不歷州縣,不擬臺省,以後會越來越嚴格,像馬周、劉洎、武懷玉這等六七年間就白身到宰相的情況,會越來越少的。

“那我聽阿兄的,”懷良點頭應道,

老武在旁邊笑道,“聽二郎的沒錯,六七年間你就能上五品了,”

“查出是誰行刺你嗎?”

“還沒查明。”

“朝廷也查不出來?”

“暫時沒結果。”

老武長嘆一聲氣,“近來我也聽到許多傳聞,莫非真是這樣?”

武懷玉知道老武說的傳言無外乎就是功高震主、鳥盡弓藏這些。他笑着道,“坊間都是胡亂瞎傳的,真要那樣,我還能活着回來?”

“可,可要不是那樣,怎麼會查不出來?”

“不急,總能查出來的。”

“就怕到時胡亂推出只替罪羊,”老三也有些懷疑是皇帝下黑手。

聊了會,老武有些困了,便讓懷良扶他先去休息,養好精神好參加除夕團圓飯。

妾侍高惠安帶着二郎承業進來。

她一臉的喜色,

“二郎,快好好拜謝你阿耶。”

二郎承業也十六歲了,長的高高大大,做爲庶子,這孩子比較老實本份,武懷玉早幾年預分家時,

已經說好把武家交州那邊的產業,將來交給二郎。

這次武懷玉再回長安,仍復宰相,晉太尉、拜太子太師,還以功別封一子武承業由池陽縣男爵晉封爲池陽縣侯。

這個消息剛纔承嗣告訴了二弟,承業告訴了母親高惠安,她便帶着兒子來向武懷玉確認。

武家不像一般王公貴族或門閥世族,庶子不得叫生母爲母,只能稱姨等,不要求必須叫嫡母爲母。

家裡的兒女們,都跟生母關係特別親,當然對玄符這個嫡母也都很尊敬。

“明日,我帶伱進宮面聖謝恩,”

武懷玉讓二郎起來,“你年後也要跟長孫國舅家的千金大婚,等婚後,你到北衙禁軍去當差侍衛吧。”

“是。”承業應聲,他先前在崇賢館讀書,然後現在國子監讀書,對於未來,他完全聽從父親的安排。

就如同他的婚姻,才幾歲時就跟長孫國舅家庶女訂了娃娃親,長孫無忌的弟弟長孫無逸也還媵嫁一女。

庶子娶庶女,倒也是門當戶對。

高惠安小聲問懷玉,“近來坊間有些消息,說阿郎這次遇刺,是長孫下的手?那咱二郎還能要他家女兒?再說,咱家二郎如今也是堂堂縣侯了,他家的庶女都配不上咱家二郎了,”

“別亂嚼舌根子,”武懷玉對高惠安低聲喝斥,“這婚約早就訂下,你們難不成還想悔婚不成?”

“我這不是怕長孫家沒安好心,萬一真是長孫謀害阿郎,咱哪能二郎娶個仇敵之女。”

“不要再說了,這婚事早就訂下,再過幾個月就要完婚了,現在還說這些做什麼,”

武懷玉覺得長孫無忌暗算他的可能性很小,

而且就算真暗算,沒有公開撕破臉的情況下,兩人兒女的婚約也不可能反悔。

高惠安其實還是覺得自己兒子現在封侯了,哪怕是武家庶子,也身份不同了,就有點瞧不上長孫無忌家的庶女,武懷玉將她訓斥一通。

武承業倒是沒那種想法的,對於與長孫家小娘的婚事,他完全聽從父親的安排。

父親年後要安排他去北衙,他也完全聽從。

他並不知道,父親打算年後安排老大承嗣出任洛陽縣令,安排他進北衙,其實就是去接老大班給皇帝當侍衛的,或者說是去給皇帝當質子的。

當然,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安排,先在北衙幹起,充當皇帝近衛侍從,打熬幾年,也是很重要的資歷。

第143章 開宗立派第23章 紆尊降貴送人情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994章 罪已詔第944章 紅衣住持第1245章 靜待一樹花開第341章 羊羊羊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322章 山鹿第640章 今天敢打侯君集,明天就敢造反第480章 雲家的追隨第1193章 跪拜,吻靴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1295章 戰馬嘶風何處歸第1020章 他急了第978章 陛下欽賜尼姑第345章 懷玉入京第249章 列門戟 建私廟第311章 你是個懦夫第629章 入相第265章 袁天罡與李五戒第989章 五國諸侯第1302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544章 賭徒頡利輸紅眼第1274章 水落石出第1176章 兵圍碎葉第1185章 熱海道第522章 淮南公主第1272章 入主麗正殿第621章 金蟬脫殼圍不住第220章 獨眼盧夫人第26章 公侯世家第398章 我欠他的第1204章 西域之王武平章第346章 爭路第749章 威壓第9章 棄籍投附第491章 老卒第1007章 日落東沙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362章 命運多舛金絲雀第951章 來來去去第691章 反擊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994章 罪已詔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612章 大雪出兵第1258章 此乃陛下家事也第11章 朱衣黃衫第1200章 一別兩寬各自歡喜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684章 天子家事第1190章 長安第432章 光祿大夫第313章 夜宴第674章 魏徵的新法第150章 天子夜襲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150章 天子夜襲第330章 譴責第278章 檢校都督第1055章 垂臂失禮第276章 呂梁山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1033章 門當戶對第1212章 廢立國君大權攬第1243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第505章 白袍勝紫衣第729章 老狐狸第1142章 功立威行深副所委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1089章 皇帝劃下的紅線第755章 長做嶺南人第428章 聯盟第445章 背主求榮攀新枝第362章 命運多舛金絲雀第789章 武氏之敵第115章 撿個媳婦第230章 皇帝悶鳥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80章 李三娘子第504章 范陽盧第251章 楊家第511章 火槍營第413章 長安第322章 山鹿第1255章 常敗將軍李世績第186章 不良少年第1115章 征服者第1259章 合巹結髮入洞房第691章 反擊第206章 衣錦還鄉第1175章 風雪奔襲第68章 棄筆從戎第47章 綺夢無痕第1294章 狼煙起江山北望第1150章 逆戰第1016章 一場輝煌的勝利
第143章 開宗立派第23章 紆尊降貴送人情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994章 罪已詔第944章 紅衣住持第1245章 靜待一樹花開第341章 羊羊羊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322章 山鹿第640章 今天敢打侯君集,明天就敢造反第480章 雲家的追隨第1193章 跪拜,吻靴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1295章 戰馬嘶風何處歸第1020章 他急了第978章 陛下欽賜尼姑第345章 懷玉入京第249章 列門戟 建私廟第311章 你是個懦夫第629章 入相第265章 袁天罡與李五戒第989章 五國諸侯第1302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544章 賭徒頡利輸紅眼第1274章 水落石出第1176章 兵圍碎葉第1185章 熱海道第522章 淮南公主第1272章 入主麗正殿第621章 金蟬脫殼圍不住第220章 獨眼盧夫人第26章 公侯世家第398章 我欠他的第1204章 西域之王武平章第346章 爭路第749章 威壓第9章 棄籍投附第491章 老卒第1007章 日落東沙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362章 命運多舛金絲雀第951章 來來去去第691章 反擊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994章 罪已詔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612章 大雪出兵第1258章 此乃陛下家事也第11章 朱衣黃衫第1200章 一別兩寬各自歡喜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684章 天子家事第1190章 長安第432章 光祿大夫第313章 夜宴第674章 魏徵的新法第150章 天子夜襲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150章 天子夜襲第330章 譴責第278章 檢校都督第1055章 垂臂失禮第276章 呂梁山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1033章 門當戶對第1212章 廢立國君大權攬第1243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第505章 白袍勝紫衣第729章 老狐狸第1142章 功立威行深副所委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1089章 皇帝劃下的紅線第755章 長做嶺南人第428章 聯盟第445章 背主求榮攀新枝第362章 命運多舛金絲雀第789章 武氏之敵第115章 撿個媳婦第230章 皇帝悶鳥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80章 李三娘子第504章 范陽盧第251章 楊家第511章 火槍營第413章 長安第322章 山鹿第1255章 常敗將軍李世績第186章 不良少年第1115章 征服者第1259章 合巹結髮入洞房第691章 反擊第206章 衣錦還鄉第1175章 風雪奔襲第68章 棄筆從戎第47章 綺夢無痕第1294章 狼煙起江山北望第1150章 逆戰第1016章 一場輝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