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臣服

第721章 臣服

武懷玉陪着馮盎進長安。

馮盎騎着匹洗涮乾淨精神的寶馬,對長安城極爲的好奇,甚至目露震驚之色。

“完全不一樣了,”

“我四十年前來過這,當時長安城的外郭城,僅有幾座城門處的城牆修好了,其餘地方的城牆都還沒修,

南城很長一段路,都是荒地,

進了城,一路所見都是高高的坊牆,記得那時我還很年輕,對長安的印象就是高大巍峨,十分雄壯。”

“那現在呢?”懷玉明知故問。

“繁華、熱鬧,”馮盎感嘆着,年底了,長安街上人流如織,特別是拆掉了坊牆後,沿街的那些街市商鋪,甚至攤販們,那些吆喝叫賣聲,讓這裡無比的喧鬧,

充滿了市井煙火氣。

城大、人多、商貨多。

“變化可真大。”

馮智戴陪在他老子旁邊,也是道,“別說阿耶你拿四十年前來比,就是我,在長安僅四年,可這變化都是日新月異,簡直一天一個變化。我貞觀元年剛來長安時,坊牆還沒拆,南市也還沒建,那下南城也一樣荒蕪一片呢,”

“剛來的時候,長安鬥米一匹絹,不僅貴還總是供不及時,東西市的糧鋪,每天都只能營業個多時辰,

纔過去幾年,這糧食越來越便宜,最低的時候鬥米僅有兩文錢。現在也不過是鬥米五錢而已,東西市和南市上的糧鋪再也沒有缺過糧,甚至各個坊裡的鋪子都是隨時可以方便購買糧食,

不僅是糧食充足,各種油鹽醬醋茶糖,現在都是很豐富。

阿耶你知道現在每天清晨,從城外趕進來待宰殺的豬羊有多少嗎?成千上萬頭,這些豬早早趕進城,送到各個屠宰場宰殺,然後迅速批發到各個攤鋪,

同樣的雞鴨鵝蛋這些,長安每天消耗的都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馮盎騎在馬上,聽着兒子的話,心裡也是非常的受衝擊。

相比起長安的日新月異,他們嶺南老家那邊好像就是一潭死水,波紋不動。高涼就不要說了,一座小城,年年都是那個樣子,卻都已經是周邊十餘州較富較好的,在嶺南東部僅次於廣州,嗯,現在應當說也次於韶州。

可就算是廣州,其實變化也不大,隨處可見破破爛爛的房子,亂搭亂建的竹樓木屋,臭水溝露出,百姓們也多是穿的破爛,長的黑黑瘦瘦,

他路過韶州的時候,發現韶州變化很大,城池擴建很多,也拆了坊牆,修了街市,城裡還有許多作坊,叮叮噹噹的好不熱鬧,

甚至韶州城裡竟然有近半的中原人,

可韶州終究不大,

一路北來,沿着贛江長江漢江丹水灞水到了長安,路上也沒時間仔細看有啥大變化,進了長安城,纔是大受衝擊。

離天下一統這纔多久,嶺南武德五年纔算是完全歸附大唐,距今不到十年,長安就已經這麼繁華熱鬧,

這街上百姓,雖也有不少衣服上補着補丁,但也基本上十分乾淨,那種蓬頭垢面,滿地乞丐,髒亂污穢遍地的情況難得一見,

大街上拆了坊牆開了街鋪,人流多起來,還允許攤販經營,可也沒有說亂糟糟髒亂情況,連那些馬車、騾驢來來往往,也沒有說把糞便弄的到處都是,細看會發現,進城的馬騾屁股上都綁着個糞兜子,

甚至路邊有許多垃圾點,專門扔垃圾收垃圾的,隔段路還有公共的茅房。

有序、整治。

還有就是這些長安人,不論是官吏士子,還是販夫走卒,在他們臉上能看到一種自信。

馮盎還發現長安街上有許多胡人蠻夷,他們與唐人完全不同的相貌,甚至是服飾,

但他們卻又很好的融入在這長安城裡,

馮盎見過楊堅,也侍從過楊廣,但他第一次來朝唐天子,

“當今聖人真是了得,”

馮盎讚不絕口,以前雖然也經常會聽到派到長安來的手下回報關於長安的情報,甚至馮智戴更是會定期的把長安的一些消息,甚至報紙、書籍等寄回去,

可馮盎沒有親眼見到,只憑那些,卻是不太相信,也不敢相信長安會真有這麼大變化的。

“陛下聖文神武,英明睿智,而朝中也有諸多賢良輔佐,就比如武相國,就是天降大才,輔佐聖人治世的。”

馮智戴跟老子說這長安城許多變化,都是武相國推動改革的,比如說拆除坊牆、建立街市坊鋪,比如推出新法,讓普通小民負擔減輕·····

“盛世景象,”馮盎讚歎。

沿着十里朱雀大街一路騎行,馮盎是越看越震驚,

要不是急着先拜見皇帝,他真想把整個長安都逛一遍,看看長安城如今究竟是何了得,還是說僅僅是這條天街兩側繁華。

李世民在武德殿面見馮盎。

君臣兩人首次見面,

對這位嶺南王李世民也很重視,他進殿之前,內侍監張阿難先向他宣讀加封賞令,

拜右驍衛大將軍,加太子少保,賜九環玉帶。 馮盎謝恩,

皇帝又賜了他一件織錦雙孔雀銜枝大團綾紫袍,

然後引着懷玉和他進殿面聖。

“耿國公一路辛苦了,”

“是臣來遲了,早就該來的,一直走不開。”馮盎道。

“嗯,朕也明白,”

李靖武德四年下嶺南,到次年嶺南才都歸附,但緊接着武德六年嶺南就有許多俚帥豪酋叛亂,武德八年又起大亂,

到貞觀年間,地方上狸獠蠻也是叛亂不止。

當然,如果馮盎要入京朝聖,也並沒什麼影響,再亂,進京一趟往返也不過個把月,

馮盎一直不進京,大家都明白是什麼原因。

也是直到貞觀元年,許多人說馮盎割據謀反,引的朝廷差點要發兵十萬下嶺南,魏徵諫止後,馮盎才趕緊派了嫡長子馮智戴來京,其實就是做質子的。

如今馮盎終於肯親自來,自然也是平衡打破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馮盎依然還是非常敏銳的,

既然早晚得來,那不如現在就來,再怎麼也比將來被押着坐囚車來強,當然他馮盎坐囚車來不太可能,但沒必要跟越來越強的朝廷對抗。

“朕聽說,耿國公跟晉國公也成親家了?”李世民笑呵呵問。

懷玉便道,臣新得一女,高涼郡公看着喜歡,便結了個兒女親家。”

“好,好,”李世民笑着道,“朕本來還想着要跟耿國公結個兒女親家,倒不料晉國公搶了先,也好,也好,”

寒喧過後,李世民便也說起正事。

就是要馮盎留在長安,讓馮智戴回去接任高州都督,以及朝廷在嶺南設六都督府,置邊鎮六軍、巡海水軍三軍、設十二統軍府等事,

“耿國公你覺得如何?”

“臣完全贊成,嶺南蠻荒邊地,狸獠蠻驃悍,不服王化,叛服不常,我等雖有心爲朝廷鎮守邊疆治理百姓,想要把溪垌設縣立鄉,編戶齊民,可這些狸獠蠻不服王化,實在有心無力,我等盼朝廷天兵,真如久旱盼甘霖·······”

在灞橋的時候,馮盎對武懷玉提的這些事情,還提出過一些意見,但現在面對皇帝的問話,他卻是完全贊同的態度。

這事情反正木已成舟,根本不是他能阻攔的,馮盎便也就順衆附和。

反對無效,那就支持。

哈哈哈,皇帝很滿意,

都說嶺南王嶺南王,如今看到這嶺南王如此順服,李世民心頭暢快,總算是又解除一塊心病。

嶺南只要這馮盎如此順服,那其它的就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武懷玉先前說的過,要解決嶺南的問題,得用手段,不能太過簡單粗暴,尤其是對待馮盎,要是把他逼反了,那嶺南就有的亂,朝廷得耗費更大精力和成本來收拾。

只要馮家肯妥協,那朝廷可以適當的照顧和保留,

“耿國公伱是懷玉的親家,朕也是懷玉的親家,咱們也算半個親家了,到了長安,就跟到了家一樣,有什麼需要直接開口,你可以直接跟懷玉說,也可以找張監。”

張阿難站在陰影裡,好像打着瞌睡,聽到皇帝這話,便睜開眼睛對馮盎點了下頭。

初次風面談話也就到此爲止,並沒有談論過多,也不需要談論過多,馮盎離開嶺南,來到長安,就勝過千言萬語,而他願意留在長安,那就已經是表明他這嶺南之王,徹底向大唐天子臣服。

這就足夠了,

退下去,皇帝又對馮盎賞賜了許多金銀、奴隸,

馮智戴三天後便離京回嶺南接任高州都督,李世民讓馮智戴把嫡長子就留在長安,說是陪馮盎,也是在長安多學習學習文化禮儀,

武懷玉的這個女婿馮君豪,還因此被李世民賜封爲宋康縣子爵。

“懷玉,代朕好好招待下耿國公,”

馮盎父子謝恩退下。

張阿難帶他們去皇帝賞賜的大宅,

路上,馮盎一直沒說話,武懷玉也沒打攪他,

這次會面結果還是不錯的,皇帝對於順服的馮盎還是很不錯的,

南中的爨氏、黔中的謝氏,他們來長安拜見皇帝,可沒有這樣的待遇,

(本章完)

第787章 各領一鎮第235章 使持節第1120章 附庸第1258章 此乃陛下家事也第625章 晉國公第716章第252章 貴族的體面第893章 冊拜司空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831章 心疼阿郎第143章 開宗立派第954章 賞黃金千兩第1131章 皇帝第372章 三姓聯姻親家公第1251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283章 大官人第71章 與狼爲伍第425章 青苗法第66章 出征隴右第1112章 八千里雲和月第1318章 翻案第272章 賢王第870章 臣夜觀天象第1058章 讓皇帝背黑鍋第708章 百日第189章 軟飯硬吃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952章 駕崩第761章 嫡系第990章 武氏絕密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1264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633章 天可汗第144章 一夜未眠第981章 遜位第60章 太子特授第874章 開封第109章 鄣鹽井寨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511章 火槍營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439章 末法時代無盡藏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587章 門生故舊在要路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898章 這是朕留給你的柱國之石第9章 棄籍投附第372章 三姓聯姻親家公第976章 喚鄭才人來第581章 並立二妻第1049章 聯手第199章 有本事告御狀第1137章 二桃殺三士第1276章 東宮失火第1224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1273章 廢蘇立武第1190章 長安第980章 煮茶釋兵權第187章 百騎統領第885章 我願爲嚮導第529章 天子坐議凌煙閣第269章 開國公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764章 暗渡陳倉第6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第965章 咸陽橋密謀第855章 開拓令第470章 好地主第558章 憫忠閣上起山頭第180章 朝天子第1271章 這是在玩火第95章 秘密武器第1075章 勝天半子第16章 永康公府第1173章 誰與爭鋒第922章 納貢第588章 樊川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1134章 巡遊第1240章 欲走呂宋難脫身第1198章 六指金獅王第373章 蘭陵公主賜武家第628章 彈劾第811章 迫不急待第13章 卿卿佳人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1273章 廢蘇立武第763章 獨孤第738章 懷玉的三眼銃第1067章 武懷玉又回來了第1085章 槐林五月漾瓊花第456章 釜底抽薪回首掏第148章 記名弟子第912章 安平堡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470章 好地主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
第787章 各領一鎮第235章 使持節第1120章 附庸第1258章 此乃陛下家事也第625章 晉國公第716章第252章 貴族的體面第893章 冊拜司空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831章 心疼阿郎第143章 開宗立派第954章 賞黃金千兩第1131章 皇帝第372章 三姓聯姻親家公第1251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283章 大官人第71章 與狼爲伍第425章 青苗法第66章 出征隴右第1112章 八千里雲和月第1318章 翻案第272章 賢王第870章 臣夜觀天象第1058章 讓皇帝背黑鍋第708章 百日第189章 軟飯硬吃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952章 駕崩第761章 嫡系第990章 武氏絕密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1264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633章 天可汗第144章 一夜未眠第981章 遜位第60章 太子特授第874章 開封第109章 鄣鹽井寨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511章 火槍營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439章 末法時代無盡藏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587章 門生故舊在要路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898章 這是朕留給你的柱國之石第9章 棄籍投附第372章 三姓聯姻親家公第976章 喚鄭才人來第581章 並立二妻第1049章 聯手第199章 有本事告御狀第1137章 二桃殺三士第1276章 東宮失火第1224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1273章 廢蘇立武第1190章 長安第980章 煮茶釋兵權第187章 百騎統領第885章 我願爲嚮導第529章 天子坐議凌煙閣第269章 開國公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764章 暗渡陳倉第6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第965章 咸陽橋密謀第855章 開拓令第470章 好地主第558章 憫忠閣上起山頭第180章 朝天子第1271章 這是在玩火第95章 秘密武器第1075章 勝天半子第16章 永康公府第1173章 誰與爭鋒第922章 納貢第588章 樊川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1134章 巡遊第1240章 欲走呂宋難脫身第1198章 六指金獅王第373章 蘭陵公主賜武家第628章 彈劾第811章 迫不急待第13章 卿卿佳人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1273章 廢蘇立武第763章 獨孤第738章 懷玉的三眼銃第1067章 武懷玉又回來了第1085章 槐林五月漾瓊花第456章 釜底抽薪回首掏第148章 記名弟子第912章 安平堡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470章 好地主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