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

從定襄到長安,足兩千餘里。

李績的捷報僅五天時間,就送到了京師。

當那位騎士風塵僕僕的送上捷報,皇帝看過後捋着短鬚哈哈大笑。

“哈哈哈,好,痛快,英公這仗打的痛快,”

陣斬八千餘級,俘虜五萬餘。

紫河一戰,唐軍一萬二、東突厥三萬,面對八萬薛延陀軍,還是在李思摩率領的三萬突厥騎兵敗陣後,李績面對乘勝掩殺的薛延陀大軍,居然有樣學樣,也來了一招下馬步戰。

大敗敵軍。

正陪着皇帝下棋的武懷玉,聽到皇帝的話,倒不意外。雖然很多人不看好李績,都說他常敗將軍,但武懷玉還是知曉,歷史上李績在武德常敗,貞觀前中期被按在幷州沒機會表現,李績真正發力是到了高宗時期,

整個唐前期的大唐名將裡,李績可是有一席之地的。

這傢伙不僅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而且後來陪葬昭陵,還配享高宗太廟,冊贈太尉、諡號貞武,

從軍六十餘載,是後來被選爲武廟十哲的牛人。

說起初唐名將,首推李靖,然後就是李績,二李並列。

這樣的牛人,統兵打個薛延陀,殺雞用牛刀了,不贏纔怪。

李世民對李績是看的很透的,因此把他按在幷州,一按就是十幾年沒讓他挪個窩,而李績也一直老老實實的呆在幷州。

皇帝看着武懷玉淡定的模樣,倒是有點點意外。

他沒想到武懷玉一點不驚奇。

“懷玉倒是一點不驚訝此大捷嗎?”李世民笑問。

“陛下,英公從軍三十餘年,經驗何其豐富,尤其是鎮守幷州十六年,潛心研究兵法,訓練士卒,對於薛延陀這個對手更是早研究透了。

此次紫河會戰,薛延陀人雖佔數量優勢,可開始打的就挺不錯。思摩就是犯了輕敵之錯,纔會在面對薛延陀人的下馬結步陣後,還會以三萬輕騎去硬衝六萬多的步陣,最後被大敗。

反觀英公,一萬兩千騎被趁勝反撲的薛延陀人包圍的時候,既沒選擇退避,也沒選擇直接騎戰硬拼,反而是果決迅速的下令騎兵下馬,結步陣,以長槊和火器破敵,

迅速扭敗爲贏·······”

“哈哈哈!”李世民心情大好,“英雄所見略同也。”

武懷玉看着那位送信來的騎士,“你是英國公家二郎吧,叫思文對吧?”

那位送信來的騎士遞上捷報後,就一直站在旁邊,他沒料到武懷玉居然能認出他來,有些激動的道,“下官正是英公次子李思文,”

李世民還真沒認出這個風塵僕僕的年輕人是李績次子。

“英公居然讓你親自跑這一趟,辛苦了。”

五天跑了兩千多裡,這一路絕對不輕鬆。

李世民對李績的長子李震熟悉點,李震以千牛起家,今年剛授爲從六品的城門郎,這個次子李思文則還僅是太子率府的一個從九品的參軍事。

從這其實就能看的出來,李績這些年被李世民打壓的比較厲害了。武德初,李績率瓦崗餘部歸唐,當時不僅賜國姓,還給李績和他父親俱封了國公,甚至本來是要封王的,李績力辭乃止。

不過也正因爲此,李唐對李績是不信任的,對待他跟對待秦瓊程咬金等人也是完全不同的態度,李績當時是歸類於羅藝杜伏威高開道這些割據首領一類的。

這些人是先封王賜姓拉攏,然後再慢慢的除掉。

李績比較聰明也很謹慎,所以他是唯一唐初封王卻還沒被除掉的。

從某些方面來講,李績在武德朝總打敗仗,或許也跟這有關係,是故意爲之。杜伏威、羅藝能打,可都是被弄死了。

程咬金的兒子都當都督了,武懷玉的兒子也都五品縣令了。

李績的長子之前一直也僅僅是個千牛,李績入朝爲相後,今年才拜了個從六品的城門郎,至於老二,也是今年才釋褐爲從九品的參軍事。

這次李績北征,特意帶上了這個次子。

然後打了大勝仗,也特意安排這兒子五天跑了兩千多裡回來報捷,就爲了讓兒子在皇帝面前露個臉。

武懷玉能猜到李績的心思,這個時候也不介意花花轎子人擡人。

“二郎現任何職?”

“太子右衛率參軍事。”李思文答道。

“哦,我起家之時,就是太子右衛率參軍事,那是十七年前了,咱爺倆倒是挺有緣,哈哈。”懷玉笑道,

這讓本來挺緊張的李思文感覺輕鬆了些。

李思文其實也挺年輕,

別看李績從軍三十載,但他也就比皇帝大幾歲,今年也才四十多歲,還不到五十。

李績少年時放蕩不羈,如今對待兒子就比較嚴格,甚至本來李思文早幾年就有機會出仕,但李績一直壓着。直到如今他入朝爲相,他纔開始讓李思文出仕。

李世民問了李思文一些問,對他的回答還算比較滿意。也從他口中,知曉了紫河一戰更多細節詳情,當時這仗還有點危險,李思摩這老狗差點壞事,好在李績和段志玄兩人關鍵時候力挽狂瀾。

“朕升你爲太子右衛率倉曹參軍,授承務郎散官。”

皇帝一下子給他連升四級,不僅職事升了四級,本品官階也升了四級,一步到位。

別看右衛率參軍,和右衛率倉曹參軍,就相差兩個字,但一個是從九品下,一個是從八品下,相差四級。

皇帝又賞賜給李思文一匹御馬。

“懷玉啊,紫河一戰,讓朕安心了。”

二十萬薛延陀軍南下,八萬人越過陰山,結果在紫河幾乎全軍覆沒,就算最後還有十四萬人退回了漠北,

可就算如此的漠北霸主,這也是傷筋動骨的損傷。

更是讓李世民吃了定心丸,夷男叫囂這麼些年,其實也就是個紙老虎,銀樣蠟槍頭而已。

中看不中用的貨。

接下來,唐軍諸路齊發,趁勝北上,薛延陀這次必亡。

李世民感嘆着自己這些年果然沒看錯李績,這傢伙也隱藏的挺深,但仍逃不過他的眼睛。

而李績這次終於露出鋒芒,這也讓李世民可以放心的讓武懷玉退居二線了。

江山代有才俊出。

獨擋一面的將帥也不會缺,

李靖之後有武懷玉,如今武懷玉之後有李績。

如果不是侯君集和薛萬徹他們不中用,給了機會不知道珍惜,李世民其實是打算讓李績繼續再摁幾年的,就算回朝了,也不會一下子這般重用,是要留給太子的。

李績的年齡比他大幾歲,等到一二十年後太子繼位,那李績也差不多七十歲了,就算輔政幾年,也不用太過擔心。

正好扶太子上馬再送一程。

可武懷玉的給他的壓力太大,尤其是出了洛陽刺殺案後,李世民不得不提前讓李績頂上來。

好在李績表現也不負期望。

“蘇定方那邊可以讓他加快點速度了,是時候拿下卑沙山城和青泥浦、石馬津了了。”

薛延陀還沒攻滅,但在李世民的眼裡,滅薛延陀已經不再有懸念,現在就可以提前開始準備征服高句麗,收復遼東和朝鮮。

這是漢之舊疆,他一定要收回。

然後挾滅薛延陀和征服高句麗之赫赫武功,登上五嶽之首的泰山,

登封報天,降禪除地。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樑父,天命以爲王,使理羣生,告太平於天,報羣神之功。

他要以一場盛大的封禪大典,來向天下,向將來後世,證明自己這個皇帝乃是天授,證明自己這個皇帝做的多優秀。

“只要蘇定方能夠成功拿下卑沙城,則下一步就可隨時出兵奪取積利城,然後威脅遼河下游的重鎮建安城和安市城。”

李世民說起這個就很興奮,

無疑武懷玉此前所獻以遼南爲突破口的策略,皇帝是聽進去了的。

從遼西攻遼河一線,那是正面進攻,那裡本就有諸大多城重鎮,這十幾年來高句麗人又耗費無數人力物力,把這些城鎮連起來,組成了一道遼東千里長城。

正面突破,那無異於去劈砍大盾。

費力還不討好。

但從登萊渡海,沿廟島羣島側後方取遼南,那就完全不同了。

這是個新思路,以前隋朝雖也有水陸進攻,但跟武懷玉的思路是完全不一樣的,側重點不同。

“等卑沙城拿下,就直接設立一個建安州都督府,到時下轄卑沙州、積利州和建安州,

懷玉啊,你說誰來做這個建安州都督合適?”

武懷玉心裡有不少合適的人選,

但他卻忍住了。

“我大唐猛將如雲,任陛下挑選。”

李世民對這個回答很滿意。

捋着短鬚,“召道宗回來,讓他先協助蘇定方拿下卑沙城,以後遼南就交給他,若是攻卑沙表現的好,那將功贖罪,就讓他先檢校建安州都督。”

武懷玉對此當然不會有異議。

雖然說李道宗這會只怕還在流放碎葉的半路上,但李世民也清楚李道宗並沒有真正的謀反,只是被長孫無忌給牽連進謀反案了。

皇帝順勢借這案子,敲打敲打一下李道宗,順便殺雞儆猴,震懾一下這些宗室、皇親國戚、勳貴大臣們。

“乾脆把執失思力一併召回吧。”

一個堂弟一個妹夫,敲打一下再召回,更顯天恩浩蕩,當然這兩人一個儒將一個猛將,確實也是不可多得的將才。

還有一點,這兩人都不是武懷玉一系的,而他們又剛被長孫無忌定罪流放,回來後當然也不可能跟長孫無忌走到一起。

武懷玉也挺佩服李世民的,本也是個十六歲起兵衝鋒陷陣的飛將軍,直來直去的大丈夫,如今卻也修成了七竅玲瓏心了。

第969章 武懷玉當列幾等?第183章 太平鐘聲第1031章 召歸長安第113章 封爵拜將第669章 給你機會不中用啊第817章 劃地爲牢第73章 檢校總管第461章 聖誕節第120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851章 九王出京第46章 金風玉露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1262章 薛延陀無人可擋第86章 臨危受命第886章 降龍伏虎第784章 李靖的警告第952章 駕崩第473章 鄉賢良第1094章 交易第432章 光祿大夫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1238章 因禍得福天子封第422章 黃金冊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704章 太子腿斷了第745章 誰允許他們招安的第1254章 高高驪山上有宮第436章 空手套白狼第1091章 檢校庫第26章 公侯世家第356章 垂垂老矣太上皇第473章 鄉賢良第495章 再建陌刀營第672章 史掌櫃侯東家第24章 九五至尊第1205章 亂箭射殺撥換城第1177章 雪夜入城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939章 金山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1157章 慶功酒第1191章 雙雙愁淚沾馬毛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458章 天下氏族重排名第741章 火槍隊第510章 山後八寨第120章 水裡撈銀第517章 月色爲媒第1085章 槐林五月漾瓊花第1144章 受降第861章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門閥第269章 開國公第1156章 赤心第410章 戰天子第141章 一步登天第944章 紅衣住持第983章 贈金三千兩第260章 喂不熟的白眼狼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72章 歡喜就好第848章 欲拔貧詣徐聞第1187章 星孛於太微第975章 這麼快就慫了第25章 武氏家族第597章 小鬥出大斗進第1215章 節度西域十一鎮第1182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10章 戰天子第1288章 國王陛下第1029章 起風了第929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75章 隨營阿郎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1262章 薛延陀無人可擋第73章 檢校總管第1198章 六指金獅王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608章 一山容不下兩隻母老虎第1189章 三道旨意第45章 夜尋佳人第448章 姐夫救我武三思第669章 給你機會不中用啊第4章 雙喜臨門第231章 家族未來 武二孃第865章 自棄兵權第167章 抽他丫的第412章 雙修道侶第72章 歡喜就好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973章 一鳴驚人鄭公子第877章 瓦崗山上再舉旗第59章 天王補心第880章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第325章 無定河邊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964章 賜名忠烈
第969章 武懷玉當列幾等?第183章 太平鐘聲第1031章 召歸長安第113章 封爵拜將第669章 給你機會不中用啊第817章 劃地爲牢第73章 檢校總管第461章 聖誕節第120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851章 九王出京第46章 金風玉露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1262章 薛延陀無人可擋第86章 臨危受命第886章 降龍伏虎第784章 李靖的警告第952章 駕崩第473章 鄉賢良第1094章 交易第432章 光祿大夫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1238章 因禍得福天子封第422章 黃金冊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704章 太子腿斷了第745章 誰允許他們招安的第1254章 高高驪山上有宮第436章 空手套白狼第1091章 檢校庫第26章 公侯世家第356章 垂垂老矣太上皇第473章 鄉賢良第495章 再建陌刀營第672章 史掌櫃侯東家第24章 九五至尊第1205章 亂箭射殺撥換城第1177章 雪夜入城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939章 金山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1157章 慶功酒第1191章 雙雙愁淚沾馬毛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458章 天下氏族重排名第741章 火槍隊第510章 山後八寨第120章 水裡撈銀第517章 月色爲媒第1085章 槐林五月漾瓊花第1144章 受降第861章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門閥第269章 開國公第1156章 赤心第410章 戰天子第141章 一步登天第944章 紅衣住持第983章 贈金三千兩第260章 喂不熟的白眼狼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72章 歡喜就好第848章 欲拔貧詣徐聞第1187章 星孛於太微第975章 這麼快就慫了第25章 武氏家族第597章 小鬥出大斗進第1215章 節度西域十一鎮第1182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10章 戰天子第1288章 國王陛下第1029章 起風了第929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75章 隨營阿郎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1262章 薛延陀無人可擋第73章 檢校總管第1198章 六指金獅王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608章 一山容不下兩隻母老虎第1189章 三道旨意第45章 夜尋佳人第448章 姐夫救我武三思第669章 給你機會不中用啊第4章 雙喜臨門第231章 家族未來 武二孃第865章 自棄兵權第167章 抽他丫的第412章 雙修道侶第72章 歡喜就好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973章 一鳴驚人鄭公子第877章 瓦崗山上再舉旗第59章 天王補心第880章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第325章 無定河邊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964章 賜名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