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先斬後奏

飯後。

龐孝泰找到懷玉,“我剛纔看崔敦禮那個傢伙似不懷好意,阿郎可要小心啊,”

“我知道他在想什麼,這會只怕已經回房裡開始寫彈章告我了。”

“我去揍這王八蛋,要不是阿郎,他這會還在陰山下放羊呢,晚上只能擠在羊羣裡過夜,狗日的現在卻開始謀害起阿郎來了。”龐孝泰罵罵咧咧。

懷玉讓他坐下,

屋中生着爐子倒也暖和,“喝茶嗎?”

“我來燒水,”龐孝泰趕緊提起壺裝水,屋裡儲着從河裡鑿開冰面取來的水,

爐子裡燃的是幹牛糞,曬乾儲存的幹牛糞很好燃燒,甚至還帶着股青草氣息,燒開水,取來茶磚撬下一些投入壺中,繼續燒煮。

緊密的磚茶隨着沸騰的水起起伏伏慢慢散開,茶香四溢。

茶色已經變濃,加入點青鹽,再倒入點新鮮的牛奶,繼續小火熬煮着,熬的差不多了,再往裡加入點炒米、奶皮,甚至是牛肉。

一杯地道的草原奶茶煮好,香氣四溢。

武懷玉在長安時,是不喜歡喝這種奶茶的,只喜歡喝沖泡的炒茶,但在草原上,尤其是在這寒冷的冬天,似乎這種茶更誘人。

“不止崔敦禮在寫彈章,估計唐儉和安修仁也在寫,甚至李績可能也在寫。”

“不會吧,我記得安家大郎不是跟你關係極好嗎,安修仁是他叔父能幹這種事?”

“而且曹國公看着挺不錯啊,他跟齊國公還是瓦崗出來的兄弟,”

懷玉對此也只能笑笑,都說當年單雄信投王世充,在洛陽還曾差點把李世民打下馬,

後來唐破洛陽,單雄信被論罪下獄待決,李績等瓦崗舊兄弟都曾去探監送行,李績甚至還從自己腿上割下來一塊肉來,給單雄信做了最後一頓送行飯,這兄弟情確實挺感人的。

不過李績十幾歲少年時,就跟單雄信交好了,後來一起創業,再上瓦崗,這感情自然是非常之深,但跟秦瓊其實感覺只能說一般般,秦瓊程咬金等都是後來上的瓦崗,

而且秦瓊以前一直跟着張須陀是官軍,與翟讓單雄信李績他們率領的瓦崗不知道打了多少仗,且是瓦崗一直被他們按在地上打,後來秦瓊上瓦崗也是投的李密。

而李密是殺掉李績大哥翟讓的人,當年殺翟讓的時候,單雄信嚇的跪地求饒,而逃跑的李世績脖子上被砍了一刀,幸好當年那一刀不算深,否則李績早就沒了。

秦瓊後來歸唐,在秦王李世民麾下,但李績歸唐,卻從來沒在李世民麾下過。

都說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

瓦崗結義的那些人,都是塑料兄弟,演義中如此,歷史中李密爲盟主的瓦崗聯盟也一樣。

武懷玉很確信,李績這人肯定會給皇帝打他小報告,說不定還會打李靖的。

“那是爲何呢?”

龐孝泰不懂,他是個嶺南狸獠蠻子,就算在長安呆了些時日,也搞不清楚這麼複雜的東西。

武懷玉笑笑,沒跟他解釋太多,武懷玉其實哪不知道,他非要急着退兵、分繳獲,又不是真的那麼急,完全可以給長安打個報告請示一下。

就算說大軍雲集塞外消耗太大,也可以先撤一部份兵嘛,什麼繳獲、俘虜這些,急啥。

但他還是堅持,甚至在唐儉、崔敦禮都直接反對的情況下,還是要分,這裡面的用意,龐孝泰不懂,但李績肯定會懂,唐儉也懂,李靖更懂。

說到底不還是那麼點東西,武懷玉太年輕,功又太高,要是啥錯不犯,這就不好弄了。

繼續封當然也還有餘地,可這個年紀就位極人臣的話,可不是好事,皇帝不猜忌,百官也會妒忌啊。

所以嘛,人得自知,也要識時務。

自己找點事,不大不小的那種事,主動送點把柄,也是給自己個臺階。

李靖爲何要支持武懷玉?

同樣的心思,一樣的操作。

李績也是個老狐狸,當然也清楚這裡面的道道,但站在他立場,或者說他的身份,他都得打個小報告,甚至彈劾一下,李績不跟着武懷玉李靖他們那樣硬來,那是因爲他這次北伐沒撈到什麼功勞,也就跟着喝了幾口湯,用不着那麼顧慮。

唐儉和崔敦禮、安修仁他們不是北伐將領,是之前出使突厥的使者,還被人扣下,沒完成任務還丟了朝廷和自己臉面,現在碰到這種事,不管於公於私,也得主動的告發一下。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都得演好自己那戲份。

龐孝泰一蠻子啥也不懂,反正他也只是箇中郎將而已,

“咋這打了大勝仗,還有這麼多屁事?”龐孝泰嘆氣。

“哈哈哈,是啊,越往上,屁事越多,不過放心吧,也沒啥大事。”

主帥、副帥一起做了決定,其它諸將都勸說一番,做了表態後也沒強攔着,事情就這麼定下並迅速安排下去。

三路行營,加上蕃胡僕從,以及一些子弟,那也是小十萬人馬,幾十萬雜畜,二十餘萬男女俘虜,其實真要分也很快,

每人都分到了一兩個或者好幾個奴隸,又或是一些牲畜,其它的零碎也還有些,

最終是給皇帝和朝廷留下了戰馬和青壯奴隸,以及頡利的金銀錢帛財貨等,

不過要說這次北伐的一個意外收穫,那就是抓到了蕭後和楊政道,滅掉了突厥人扶持的這個傀儡隋王朝,

更意外之喜,是繳獲了傳國玉璽。那枚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金鑲玉傳國玉璽,雖然也曾有人說這是受了詛咒的玉璽,

可李淵太原起兵,入關定鼎,建立大唐,一直都還心心念念着那方被蕭後帶到了塞外蠻荒之地的傳國玉璽,

李世民宮變奪位後,李淵甚至曾經對裴寂說或許是因爲他一直沒能得到傳國玉璽,所以這帝位纔沒能坐穩。

李世民當了皇帝后,一樣有着塊心病,就是那塊傳國玉璽。

李淵當皇帝后雖然也製作了唐朝的國璽,但畢竟不是那枚傳國玉璽,這就好比國祚需要由前朝天子禪位,纔算得國正一樣,否則就非正朔。

尉遲恭攻破定襄,李德獎帶頭拿下蕭後、楊政道,

也是在押送她們回長安的路上,一直潛伏在蕭後身邊的李五戒,意外得到一個秘密,

傳國玉璽果真就在蕭後身邊,雖然當年楊廣江都被弒後,宇文化及等一直沒有找到那枚傳國玉璽,後來宇文化及先敗於李密再敗於竇建德,蕭後落到竇建德手上,竇也沒有找到傳國玉璽。

突厥可汗把蕭後他們從竇建德那裡接到定襄,還扶持楊政道爲隋王,讓在突厥的漢人歸他們管,

可蕭後始終都沒有透露過傳國玉璽在她手上,也沒有誰見過,

哪怕有些傳聞說,其實傳國玉璽就一直被蕭後藏着,

但都以爲只是個傳說,

誰想到是真的。

李五戒打探到了更多此事機密,最後彙報李德獎,他們立即對蕭後詢問,一路上,蕭後開始也是不承認的,

但後來快到長安的時候,蕭後提了一個要求,讓他們轉奏唐天子,她願意交出傳國玉璽,但只求皇帝能夠赦免楊政道,留隋世祖明皇帝楊廣一點血脈。

李德獎立即飛奏長安,

李世民得知此消息,激動的都差點暈倒,當即一口允諾,還立即派出了大將軍周紹範帶着禁軍前往河東路上迎接蕭後楊政道,

並頒詔,賜封楊政道爲員外散騎常侍,這是從五品職,雖說是員外,並無真正職掌,但也是五品,可以服緋袍佩銀魚袋,號爲通貴。

皇城朱雀門外,賜甲第一所與蕭氏和楊政道祖孫倆居住。

甚至還特意派其弟,前宰相蕭瑀前往宣旨迎接。

這枚傳國玉璽是六扇門的主事李五戒、員外郎李德獎所找到的,但定襄城是尉遲恭攻破的,而北伐主帥和定襄路總管,都是李靖。

李靖的功勞可以說是再添一筆。

出征前的李靖已經是檢校中書令了,如此大功讓李靖都有點擔憂了,

北伐將士們分牲畜分奴隸,一個個興高采烈,笑的合不攏嘴,尤其是大部份士兵已經接到班師返回的命令,都在想着正好趕回家過新年。

“頡利還沒找到嗎?”

“頡利是還沒找到,但是欲谷設到了磧口一帶,他約有五萬人馬。我懷疑,頡利已經到了欲谷設營中。”

有人說欲谷設是啓民可汗染干的兒子,是頡利的兄弟,也有人說欲谷設是始畢可汗的兒子,還有人說欲谷設是頡利的兒子,

其實都對,也都不全對。

欲谷設不是一個名字,而是一個突厥官爵,就好比鬱射設也叫南面設,欲谷設突厥語意爲別部領兵者,

啓民可汗有個兒子,就曾封爲欲谷設,建牙在漠北地區,後來這位欲谷設病死無子,始畢可汗就讓自己兒子繼承了兄弟的這個位置,成爲新的欲谷設。

然後去年漠北大戰,薛延陀連敗拓設阿史那社爾和那位欲谷設,拓設敗走西域可汗浮圖城,那位欲谷設往東退。

但是不久前還是傷重惡化死了,頡利便讓自己的兒子接替了侄兒的位置,頡利兒子到了漠北接替位置,成爲新的欲谷設後,按頡利的要求,便開始帶領人馬南下。

頡利敗於定襄之時,這位欲谷設也帶着人馬越過瀚海沙漠,來到了磧口一帶。

而他到了磧口後,就沒再繼續南下,。

武懷玉基本上能確定頡利應當到了他軍中,

“欲谷設已經派了使者過來請降,那使者還說要去長安面聖。”李靖也覺得頡利應當在磧口,可現在並無法確定,而且皇帝之前有旨意,接受突厥諸部的請降,

“我們可以派人去弄清楚頡利在沒在磧口欲谷設軍中,如果能確定,那麼就可以出兵奔襲磧口。”武懷玉道。

“可沒有陛下的許可旨意,我們不能出兵。”李靖道。

“真要能找到頡利,我們可以先斬後奏!”

“如果欲谷設的使者也是頡利的使者,向聖人請降歸附,聖人下詔准許呢?”李靖問。

“頡利不除,突厥不滅。”懷玉道,“老師,你難道就甘心這場仗,就這樣半途而廢?”

“唾手可得的全功啊,怎能功虧一簣?”

“二郎啊,我們這次立的功勞足夠大了,行事越發需要謹慎,”

“老師,學生知道,所以我纔會要分繳獲分俘虜,”

“你還年輕,不如率部回幽州,還能在幽州過個新年。”

“老師,我還年輕,所以還是讓我來扛吧,”

“值嗎?”

“擒頡利,滅突厥,學生覺得值,”

“那我們一老一少,就一起再並肩戰一次吧,反正這仗打完,我也得致仕養老了。”李靖笑着道。

第722章 吳王府第1306章 仍留一箭射天山第213章 崔寡婦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1003章 秘密武器第317章 恕不奉陪第78章 千里覓封侯第399章 進出三宰相第280章 認栽第483章 泄露禁中語,貶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324章 段公子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75章 隨營阿郎第1177章 雪夜入城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1098章 爭奪帥印第617章 進擊的具裝甲騎第1300章 向北向南第531章 金屋藏嬌歸厚坊第445章 背主求榮攀新枝第749章 威壓第1231章 東宮武黨大清洗第697章 朕聽說第994章 罪已詔第1205章 亂箭射殺撥換城第660章 秉筆相公第1032章 匹夫無罪第217章 千金第426章 拜相的誘惑第844章 樊樓第593章 飢餓的盛世第13章 卿卿佳人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236章 老丈人第44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629章 入相第193章 壽陽侯第492章 逃人第1297章 太尉出馬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1164章 撞刀口第1111章 打入冷宮第984章 奪爾唐國,殺爾,奪取公主第496章 樓船龍舟第741章 火槍隊第565章 第九個義子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1233章 龍興寺遭遇刺殺第343章 李三娘第123章 奉旨進京第381章 金殿舌戰黑手現第228章 貴族範第1270章 武良娣孩子沒了第903章 怕嗎第406章 太上皇第872章 千金惠人第959章 朕從沒有忘記第925章 民所求者第223章 榮升館主第1057章 姬夫人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801章 大手筆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1310章 凱旋第80章 李三娘子第1112章 八千里雲和月第227章 太子第919章 捷報第804章 臣懷玉曰第1217章 風吹雪起歸長安第1194章 五汗並立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1273章 廢蘇立武第832章 以州爲國諸侯王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787章 各領一鎮第483章 泄露禁中語,貶第54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26章 千金不換第316章 烹殺第414章 兄弟第835章 一切安好第243章 貞觀大吉第304章 我只把你當姐姐第342章 榆林第1063章 改封宋國公第364章 高陽許氏河東裴第135章 軍器少監第1039章 復國第638章 擅殺第547章 祿山謝義父恩賞第1014章 十八騎橫掃千軍第90章 跳蕩先鋒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242章 羊鼻子和牛鼻子
第722章 吳王府第1306章 仍留一箭射天山第213章 崔寡婦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1003章 秘密武器第317章 恕不奉陪第78章 千里覓封侯第399章 進出三宰相第280章 認栽第483章 泄露禁中語,貶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324章 段公子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75章 隨營阿郎第1177章 雪夜入城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1098章 爭奪帥印第617章 進擊的具裝甲騎第1300章 向北向南第531章 金屋藏嬌歸厚坊第445章 背主求榮攀新枝第749章 威壓第1231章 東宮武黨大清洗第697章 朕聽說第994章 罪已詔第1205章 亂箭射殺撥換城第660章 秉筆相公第1032章 匹夫無罪第217章 千金第426章 拜相的誘惑第844章 樊樓第593章 飢餓的盛世第13章 卿卿佳人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236章 老丈人第44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629章 入相第193章 壽陽侯第492章 逃人第1297章 太尉出馬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1164章 撞刀口第1111章 打入冷宮第984章 奪爾唐國,殺爾,奪取公主第496章 樓船龍舟第741章 火槍隊第565章 第九個義子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1233章 龍興寺遭遇刺殺第343章 李三娘第123章 奉旨進京第381章 金殿舌戰黑手現第228章 貴族範第1270章 武良娣孩子沒了第903章 怕嗎第406章 太上皇第872章 千金惠人第959章 朕從沒有忘記第925章 民所求者第223章 榮升館主第1057章 姬夫人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801章 大手筆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1310章 凱旋第80章 李三娘子第1112章 八千里雲和月第227章 太子第919章 捷報第804章 臣懷玉曰第1217章 風吹雪起歸長安第1194章 五汗並立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1273章 廢蘇立武第832章 以州爲國諸侯王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787章 各領一鎮第483章 泄露禁中語,貶第54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26章 千金不換第316章 烹殺第414章 兄弟第835章 一切安好第243章 貞觀大吉第304章 我只把你當姐姐第342章 榆林第1063章 改封宋國公第364章 高陽許氏河東裴第135章 軍器少監第1039章 復國第638章 擅殺第547章 祿山謝義父恩賞第1014章 十八騎橫掃千軍第90章 跳蕩先鋒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242章 羊鼻子和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