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吳王府

第722章 吳王府

劍聖張阿難帶着武懷玉去了城東,

皇帝賞賜給馮盎的宅子很大,這裡以前是吳王府。

“吳王府?”

馮智戴看到這座宅子,有些驚訝的出聲,他在長安也只了四年了,算是半個長安通,一眼認出了這裡。

老馮有點疑惑,

馮智戴的臉色不太好看,他在父親旁邊低聲的說着,

帶路的張阿難知曉他們在說什麼,

倒是武懷玉有點一頭霧水了。

張阿難笑了笑,也沒有故意壓低聲音,“馮都督說的沒錯,這裡以前就是吳王府。”

“哪個吳王?”武懷玉問。

“吳王李伏威。”

武懷玉開始還有點疑惑,但馬上就醒悟過來了,不就是江淮之王杜伏威嘛,隋末赫赫有名的江淮反王,也是個了得的梟雄人物,本來老家是秦瓊家鄉齊郡的,後來大業末才十來歲時成爲饑民,跟另一個少年輔公祏南下求生,

後來饑民成了流民,流民成了流賊,再成了反賊。

十六歲的杜伏威年紀雖少,剛加入時僅是小卒,可卻十分勇猛,出則居前,入則殿後,很快就得到大家尊敬和信任,並被推舉爲這支小義軍首領,

後來一步步的成爲了江淮之王,不過等杜伏威擊敗李子通、沈法興等,收服汪華、聞人遂安等,終於統一了江淮之地時,都已經到了武德五年,

此時李世民都已經平定了王世充和竇建德,連竇建德餘部徐圓朗和劉黑闥都擊敗了,

李世民借擊敗徐圓朗之勢,在江淮邊境陳兵耀武,

此時隋末諸路反王基本上已經被李唐擊敗,甚至李世民這邊在山東敗徐圓朗,那邊李靖也已經平定荊襄,然後順湘江而下入桂林,直接招撫嶺南諸部。

江淮的杜伏威面臨着非常尷尬且危險的處境,雖然他把江淮的各路反王消滅和征服,可自己也被李唐給包圍了。

迫於形勢,杜伏威上書李淵,請求入朝,他把人馬交給兄弟和義子後,便去了長安。

李淵對杜伏威非常高興,加封他爲吳王、太子太保,賜國姓李,列入皇族屬籍,位在齊王元吉之上。

杜伏威在長安的吳王府,便是眼前這大宅了。

那位吳王下場並不好,曾經杜伏威手下敗將的吳國皇帝李子通,在敗給杜伏威後早於他入關投唐,但在長安跟當初李密一樣不得重用。

他看到杜伏威入京了,便料定江淮要生亂,有機可乘,於是想偷偷潛回江淮再起兵,結果在藍田被追到,被李淵所殺。

李淵殺了李子通後,對杜伏威也不信任,恰好留在江淮的輔公祏不甘心降唐,便在江淮反唐,自稱皇帝,國號爲宋。

消息傳回長安,吳王李伏威暴斃,說是誤服雲母而死,但大家都知道是被李淵毒死的。

李伏威死後,李淵並沒放過他,奪回賜姓,剝奪官爵,連他妻女兒子都被貶爲奴隸。

後來還是貞觀元年,李世民爲杜伏威平反,以吳國公之禮下葬,其子繼國承家。

不過這個吳王府,卻並沒有回到其子手中。

馮盎知曉了這大宅歷史,臉色變的很不好看。

馮盎剛降唐時,曾封吳國公,貞觀年才改封耿國公,再則,杜伏威跟他是同一年歸附大唐的,都曾經是據地一方的梟雄,馮盎雖沒稱王,但也是自稱總管割據一方。

他現在來長安,李世民偏把杜伏威曾經的宅院賞賜給他。

這裡面要說是碰巧,他是絕對不信的。

很明顯,就是故意的,

連原因馮盎也清楚,就是警告。

江淮之王的下場,前車之鑑在這裡,

如今他嶺南之王也來長安了,那就老老實實別再有什麼不該有的想法,

吳國皇帝李子通降唐又想跑,在藍田被抓處死,吳王杜伏威投唐入朝,可舊部起兵反唐,最後他也落的箇中毒而死下場。

這威脅太直接了。

直接的馮盎都差點忍不住,可這老狐狸很能忍,最後還是忍住了。

“陛下洪恩,馮盎沒齒難忘。”

馮盎接受了這座賜第,

不能有半點怨言,也不敢有。

誰知道這是不是皇帝在故意試探他,

肯定是試探。

既然來長安,其實這些事情早有預料,甚至他其實也想過,萬一李世民不講武德信義,找機會在長安把他殺了,也是有可能的,雖然可能性很低。

但馮盎還是來了,他是在賭,賭李世民不是那樣的人。

如果當今皇帝還是李淵,那馮盎絕不敢離開嶺南半步,因爲李淵這人雖然封了許多梟雄爲異姓王,但這傢伙不講信用,李密李子通杜伏威竇建德李軌等這些反王,都是死在李淵手下,死在長安。

進吳王府轉了一圈,

裡面很大,也很不錯。

杜伏威死後,這宅子歸了李元吉,然後又落到尉遲敬德手裡,

尉遲敬德也是做了一段時間吳國公的,只是後來太囂張,公然御前爭座,毆打郡王李道宗,惹怒李世民貶官奪爵,這座宅子也被收回了。

後來尉遲恭爵位改成了鄂國公。

這宅子一直空着,如今給了耿國公馮盎。

直接拎包入住就行。

馮盎很滿意,對張阿難再三感謝。

轉了一圈,馮盎說想請武懷玉一起逛逛長安城,

武懷玉也沒拒絕,便充當嚮導,一起滿長安城逛起來。 馮盎逛着長安,心情倒是漸漸恢復,越逛越驚訝,讚歎不已,東西市依然熱鬧,雖然如今拆了坊牆,開了街市坊鋪,但東西兩市依然是長安,甚至是整個關隴地區最大的市場,

無數的行市,這裡是整個關隴地區最大的商品市場,甚至是集散地。

就算長安有了那麼多的街鋪,但兩市反而越發興隆,外面只是雜散店、零食,東西市裡纔是大市場,纔是搞批發的。

那裡的貨物更齊全,種類更多,只不過現在有些買賣已經分散到長安各坊裡了,

市場裡作坊和倉庫都變少了,搞批發爲主了。

這是嶺南根本看不到的興盛。

轉了一圈,馮盎說要去武家拜訪。

懷玉便帶着他回家坐坐,

“聽說武相家裡還有個動物園?長安有名,我可要去瞧瞧。”

現在武家動物園確實在整個長安都極有名,裡面各種各樣的動物很多,還有許多是大唐都不曾有的種類,

武家現在每個月也會定期開放參觀,

有免費日,也有收門票日,

其餘時間則是不對外的,當然如果是武家客人,當然也是可以隨便看。

什麼獅子老虎大象在這裡一點不稀奇,

大熊貓在這裡也很普遍。

孔雀蟒蛇鱷魚更不用說,連駝鳥、長頸鹿這裡都有。

馮盎很有興趣的參觀,看的也是驚歎連連,

這個嶺南之王此時一點也不像是個嶺南之王,就像是個鄉下進城的土財主,誰能想到這傢伙,控制着半個嶺南東道,手裡有十萬私兵。

他家的奴隸就有兩萬多,

還不算那些聽從馮冼兩家號令的諸狸獠蠻,甚至整個海南島,都是他家的。

別看現在他控制下的那十二州地,戶籍人口少的可憐,每州的戶口都才幾百戶千把戶,可實際那都是糊弄朝廷的,

馮盎控制下的這十二州,戶口百萬都不止。

這傢伙真要想當什麼百越王,南越帝的,早就當了。

天色將晚。

看完那些動物,武懷玉便請馮盎父子在家吃晚飯。

早就吩咐了廚房,

聽說可以開席上菜,便把數道特色菜給傳上來。

銀環蛇燉山龜,三蛇龍虎鬥,五香狗肉煲、燜竹鼠、活血腹蛇米粥、鐵板青蛙······

全是非常生燒的菜,

那燉龜,拿劇毒的銀環蛇來燉,三蛇龍虎鬥就更是用到三種毒蛇,然後再加了果子狸,這道菜要是再加入老貓,那就成了三蛇龍虎鳳大會。

活血腹蛇米粥,則是把蝮蛇、炙穿山甲冼兆,加水煎汁,取汁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起煮成的粥。

放後世,這些都是吃不上的。

馮盎一看到這些菜,笑的很開心。

嶺南人,就算馮家是北燕南渡,可在嶺南定居二百年,也已經跟本地狸獠蠻沒太大區別,他們也喜歡吃這些。

馮盎都沒想到,在長安城吃的第一頓飯,居然是家鄉味道,

武家做的嶺南野味餐,甚至比廣州的還地道。

他有點好奇。

“我阿兄做了兩年韶州刺史,不久前升爲廣州都督,他年底回京朝集,帶回不少嶺南野味送我,還送了我一些嶺南帶來的奴隸,其中就有幾個是廚子,說是手藝很不錯,耿公覺得手藝如何?”

“確實不錯,他們以前在哪做菜?”

“欽州都督寧長真府上。”

馮盎哦了一聲,點了點頭。

欽州寧氏,嶺南三大豪族之一,也是南遷漢族,比馮家還晚一些,梁武帝時寧逵在欽州立穩腳跟,從此欽州寧氏漸成一方豪酋,他們自稱祖上來自山東臨淄,

寧長真襲父甯猛力職爲甯越太守,曾經率水軍隨同隋軍從徵林邑得勝而歸,後來還曾率部隨楊廣徵遼東,受封鴻臚卿。

武德五年歸唐,授封爲欽州總管。

武德八年起兵反唐,兵敗死於亂軍之中。

他家的廚子,做出的野味,當然地道。

馮盎看着那桌菜,心想這或許也是武懷玉故意的,

寧長真以前跟他在嶺南地位相當,可因反唐而身死,在他死後,寧氏家族更是一撅不振,雖然現在仍讓他兒子襲爵,可欽州都督府沒了。

寧氏子弟也多被調到他地任職,基本失去了世襲之職,他們在欽州越州等地的實力還在,可連都督刺史都守不住,這家業自然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的。

武懷玉是想用寧長來提醒自己?

“我阿兄現爲廣州刺史,與高府相鄰,以後還希望馮氏能夠多幫襯一二。”

馮盎點頭,“武相說反了,是以後我們馮家還得武都督多照顧,明天,智戴離京前,我跟他一起去武都督府上拜見。”

“不必那麼客氣,明天我叫我阿兄回來,咱們再一起喝兩杯。今天請馮公吃的是家鄉菜,明天就嚐嚐我們關中菜。”

馮盎一口應許。

(本章完)

第53章 古仙一脈第233章 四絕第907章 他急了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291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第49章 仗內供奉第825章 吃了閉門羹第1264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670章 武青天第776章 熬鷹第128章 統神機營第393章 滿朝勳貴半親朋第605章 舊情復燃並立妻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105章 死裡逃生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476章 武半聖第894章 他鄉遇故知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562章 侍郎風雪入幽州第59章 天王補心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4章 雙喜臨門第90章 跳蕩先鋒第615章 幽州軍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1295章 戰馬嘶風何處歸第470章 好地主第346章 爭路第517章 月色爲媒第875章 響亮的耳光第296章 新茶到貨第753章 鹿回頭第593章 飢餓的盛世第521章 金蓮第1236章 太子闖宮國舅驚第923章 功高難賞第728章 南巡第412章 雙修道侶第6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第1304章 揮刃斬樓蘭彎弓射賢王第256章 芙蕾斯塔第1316章 秘不發喪第918章 “史詩戰役”第930章 一封急報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1205章 亂箭射殺撥換城第223章 榮升館主第1048章 底牌第79章 戰前約定第1066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1036章 進宮赴宴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178章 開國縣子第141章 一步登天第794章 心病難醫第473章 鄉賢良第847章 封建親賢世相襲第883章 海賊船中漢家女第1167章 天威浩蕩第100章 奏捷請功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67章 東宮報道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689章 分家第1145章 滅國第1109章 太子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309章 投名狀第1036章 進宮赴宴第714章 做嫁衣第525章 長城殘破起武城第332章 隔岸觀火斬樑皇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1031章 召歸長安第947章 將死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1263章 紫河日落奏凱歌第812章 預謀退路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521章 金蓮第564章 拍案而起惹衆怒第470章 好地主第1156章 赤心第347章 颯露紫第331章 孤軍留守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1194章 五汗並立第120章 水裡撈銀第227章 太子第721章 臣服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337章 拒絕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464章 殺出局第1080章 收養晉陽第671章 攔不住的熱情
第53章 古仙一脈第233章 四絕第907章 他急了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291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第49章 仗內供奉第825章 吃了閉門羹第1264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670章 武青天第776章 熬鷹第128章 統神機營第393章 滿朝勳貴半親朋第605章 舊情復燃並立妻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105章 死裡逃生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476章 武半聖第894章 他鄉遇故知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562章 侍郎風雪入幽州第59章 天王補心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4章 雙喜臨門第90章 跳蕩先鋒第615章 幽州軍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1295章 戰馬嘶風何處歸第470章 好地主第346章 爭路第517章 月色爲媒第875章 響亮的耳光第296章 新茶到貨第753章 鹿回頭第593章 飢餓的盛世第521章 金蓮第1236章 太子闖宮國舅驚第923章 功高難賞第728章 南巡第412章 雙修道侶第6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第1304章 揮刃斬樓蘭彎弓射賢王第256章 芙蕾斯塔第1316章 秘不發喪第918章 “史詩戰役”第930章 一封急報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1205章 亂箭射殺撥換城第223章 榮升館主第1048章 底牌第79章 戰前約定第1066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1036章 進宮赴宴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178章 開國縣子第141章 一步登天第794章 心病難醫第473章 鄉賢良第847章 封建親賢世相襲第883章 海賊船中漢家女第1167章 天威浩蕩第100章 奏捷請功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67章 東宮報道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689章 分家第1145章 滅國第1109章 太子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309章 投名狀第1036章 進宮赴宴第714章 做嫁衣第525章 長城殘破起武城第332章 隔岸觀火斬樑皇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1031章 召歸長安第947章 將死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1263章 紫河日落奏凱歌第812章 預謀退路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521章 金蓮第564章 拍案而起惹衆怒第470章 好地主第1156章 赤心第347章 颯露紫第331章 孤軍留守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1194章 五汗並立第120章 水裡撈銀第227章 太子第721章 臣服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337章 拒絕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464章 殺出局第1080章 收養晉陽第671章 攔不住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