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佈局(上)

潤州城,芙蓉樓。

這是潤州公認的第一酒樓,修建在城內的月華山上,爲東晉刺史王恭所建。之所以聞名天下,是因爲唐代大詩人王昌齡當年被貶爲江寧縣丞,曾在附近的金陵渡送朋友坐船北上,提前一夜便在芙蓉樓上宴請餞別,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正是這首名作,使得芙蓉樓從此名揚天下,蜚聲古今,這就是大文豪的影響力。

唐末五代,芙蓉樓被江左九大家族之一的杜家購入,對芙蓉樓進行翻新修繕,依山傍水,軒昂寬敞,湖泊曲廊,別緻典雅,形成了絕佳的景緻。

不論是酒樓環境的自然風光,還是古蹟名聲的光環加持,都使得芙蓉樓當之無愧成爲潤州第一酒樓。

一到夜裡,芙蓉樓燈火通明,真正的達官顯貴,巨賈豪紳,會在這裡宴飲,才顯得最上檔次,這是白潤樓,豐嶽樓,天福樓無法比的優勢。

芙蓉樓第二層的雅間內,丁家今晚要在此處設宴,專門宴請潤州城內做陶瓷生意的商賈鄉紳等,他們的瓷器生意各有不同。

有的是在當地經營瓷器鋪子,分銷給城外州縣村鎮,主要是生活用品的瓷器,這些需求量大,但往往價格不高。

有的是往湖州、常州、江州、袁州等州府運轉銷售的行商大戶。

有的則是做鄰國番邦的瓷器生意,比如對吳越、閩國、蜀國、大理、南漢、西域的瓷茶之路,需求量也不小。

還有的專門跑海路,跟契丹、高麗、扶桑、南洋做生意,風險大,但利潤高。

這幾十戶商賈,可謂是收購瓷器進行倒賣和分銷南方各地和番邦的商業大亨了,以前他們都是從丁家以批發價進購青瓷,再從白家進購白瓷,跟兩家同時合作打交道。

今晚丁家把衆人都請到潤州最豪華的芙蓉樓設宴,他們還是略有些奇怪,感覺今年的瓷器商談會似乎提前了,設宴規格從天福樓挪到芙蓉樓來。

“樑老闆,你也來參加這個宴會了。”

“丁家主發了請帖,焉能不來,賀老闆,你也來了。”

“這位是歐陽老闆嗎?幸會幸會啊!”

“哦,幾位老闆都到了,沈某來晚一步,見諒見諒!”

“無妨,丁家主尚未出現,不算來遲。”

此人話音剛落,丁躍溪從樓梯口走下,似乎剛從三樓赴宴下來,來到雅間門口,對着裡面出現的賓客,抱拳道:“諸位老闆,丁某人剛在樓上一席,陪了殷刺史小酌兩杯,沒有親至樓下迎接,只讓犬子和管事在樓下引客,禮數不全,請多見諒!”

這些商賈本來就是三流家族居多,算是江左鄉紳富戶,稱不上巨賈;其中排入二流家族的只有三四家而已,本來就都比丁家遜色太多,又聽說方纔丁躍溪在三樓陪殷刺史小酌兩杯,頓時俱露出欽佩和羨慕之色。

平時他們想見刺史一面,都是非常困難的,心中也知殷正雄是丁躍溪的大舅哥,而丁殷管殷刺史稱呼一聲舅舅。

“丁家主不必客氣,我們能被邀請參加此宴,已是榮幸了。”

“承蒙丁家主如此關照,我等家族的瓷器生意,才能賺取許多銀子,每年還爲我等專門設宴幾次,有個交流做瓷器生意的機會,更是令人稱道。”

“就是啊,丁家主有氣量,鄙人佩服。”

這些商賈各個都是八面玲瓏之人,說話也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吹噓拍馬都是張口就來!當然,到翻臉時候,也是比翻書還快,一切以利益至上。

“諸位仁兄賢弟,都請入席吧。”丁躍溪伸手示意,讓大家落座。

這個大房間內,放下了三張大的圓桌,每桌十多人,共容納了四十餘人。

在座位上,都有一個小木牌,上面有毛筆黑字,寫着他們的名字,提前排好了位置。

能夠跟丁躍溪同席一桌的,肯定是二流家族,或是三流家族中靠前的家主,座位遠近是以家族的財力來排的,跟官場仕途入座一樣,等級觀念習以爲常,都沒有覺得意外。

衆人入座之後,丁躍溪笑着拍手示意。

須臾間,從門外走進了一些靚麗侍女,手裡端着一件件細白瓷器,器型有碗、爐、盤、罐、盂、碟、杯盞、執壺、瓷瓶等,放在了每一張桌案上。

“這是……細白瓷?”

這些商賈們看着白瓷,面面相覷,還以爲丁家會讓人端上青瓷。每年都是如此,如果有工藝創新,出了更細緻瓷面,或是花紋、器型都了變化的新青瓷,會給大家展示一下,但是今年卻先上白瓷,讓人摸不着頭腦。

但是,也有商賈消息靈通,已經聽說了辛秘,最近一段時間丁家買通了白家一位燒瓷工匠師,得到了製造細白瓷的秘方,暗想難道丁家真的要生產白瓷,阻擊白家的生意了?

丁躍溪微微一笑道:“諸位,一定很奇怪,爲何這一次宴會,丁家會先讓人亮出白瓷而非青瓷。呵哈哈,這些可不是白家的細白瓷,而是我丁家最新燒製出來的,一點不比白家的瓷器遜色。”

衆人聞言,都驚訝、好奇地拿起這些白瓷仔細觀摩,發現這些瓷器,跟白家的白瓷,還真是差不多的質感。

丁躍溪捋着鬍鬚,面露自信神色,語氣堅定道:“從本月起,丁家正式生產白瓷,將與青瓷大規模燒製。如果諸位從丁家一起購入青瓷和白瓷,那麼價位肯定會有大優惠,白瓷價格,會比白家低二成,青瓷也會同時降下去一成,這兩種瓷器都從丁家批量購買,你們的成本將會降低不少啊!”

在場的商賈鄉紳,可都是人精,心中快速盤算了一下,如果購入白瓷比白家去年的價位下降二成,青瓷連帶能下降一成,還真是能夠省出不少瓷器的引入成本,利潤自然會多出一些來。

不過,這裡有些家主跟白家關係也不錯,合作了數十年,可不是說斷就斷的,因此陷入爲難之色。

丁躍溪看了同席的賀家之主賀繼寬一眼,問道:“賀賢弟,似乎有難言之隱?”

賀繼寬神色尷尬,拱手道:“實不相瞞,賀家經營瓷器做對番邦的生意,已經二十載,每年都是從丁家引入青瓷,從白家買入白瓷,這一合作久了,難免都有些交情在。何況白家老爺子在十年前對賀家還有些幫助和扶持,賀某實在拉不下臉,直接與白家斷了交情啊!”

“是啊,賀兄之言有禮,我唐家也是如此,受過白家老爺子恩惠,只要白老爺子在世,我唐知義也做不出翻臉之事啊!”

其餘人也紛紛點頭,丁家雖然是江左九大家族之一,但是那白家也同樣如此,不好得罪啊,至少不能直接全斷,大不了可以從白家引入一些,再從丁家買入一些白瓷。

丁躍溪忽地笑起來道:“諸位的想法,丁某人能夠理解了,不過大夥無須擔心白家老爺子會對諸位攜恩質問了。因爲今兒個下午,我已經得到從白府傳出的消息,白老爺子年事已高,突發中風薄厥,已經不省人事。白家請了郎中,但難以救好,即便一時半會他沒有性命之憂,但可能半身不靈活,口眼歪斜,生活都難自理,也無法開口說話了。”

衆人聽完,露出了驚訝之色,不過想到白奉先的七十年紀,也就恍然了,倒是也沒有多想。

第五十四章 一毛不拔第四百七十七章 懷疑與推測第二百五十七章 再次切磋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兵壓境第四百五十九章 果不其然第一百九十七章 暗器有毒第六百二十四章 回門宴第五百四十六章 局勢不樂觀第七十五章 甩鍋女俠第四百三十六章 只願君心似我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離別前夕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覽秦淮河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動盪,下旨降罪第二百三十八章 事態嚴重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懷恨在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初見周娥皇第三百零四章 大有來頭第二百四十一章 雞鳴練刀第六百七十二章 惹禍上身第四百章 家的溫馨第四百四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六章 從未了解過他第八十六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三百七十六章 長街血戰第六百五十章 蘇氏六國論第六百五十章 蘇氏六國論第六百二十五章 鄭王到任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有策劃第四百八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脣亡齒寒不可丟第二百五十八章 變得勇猛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再次相見第六章 從未了解過他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有策劃第三百零一章 不平事第三十五章 城外贈酒第一百七十六章 略懂略懂第四百四十三章 提出策略第五百章 北固山莊園第五百八十章 發展軍醫第三百三十七章 驗屍第五百八十七章 事出反常第六十六章 紅袖坊第五百七十九章 相言甚歡第六百一十八章 勸降書信到第四百一十九章 考題!第一百六十七章 鹽之道大有學問(求月票!)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賜的驚喜第六百七十六章 宋軍猛如虎第三百零三章 拉近關係第四百二十章 岳陽樓記,服不服?第九十章 聯袂出行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錯了意第三百八十七章 實幹才能興邦第一百五十四章 哥有青白瓷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陵小迷妹第一百二十四章 青樓看戲第三百一十二章 故意刁難第五百三十一章 吳越對策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七十三章 來去皆匆匆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波持續第五百零六章 微妙關係第三百八十四章 平安回府第四百一十五章 有花堪折直須折第三百二十五章 交情加深第六百四十三章 監控起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仇人相見第六百六十二章 渡江北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人性的考驗第二百一十六章 端午小聚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別第一百二十六章 險之又險第二百六十三章 傾訴離別意第五百七十八章 惻隱之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秋闈來到第四百零八章 千古難對第六百一十九章 成婚在即第四百四十六章 國法難容第五十一章 很合胃口第四十四章 訴衷情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陵失陷(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鶯鶯燕燕有點多第六百一十五章 你若願娶,我便願嫁!第二百一十五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第三百八十五章 密談第六十三章 寫文下下等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國皇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拾父愛第六百二十三章 謠言第三百三十七章 驗屍第二百四十七章 挽留二女第二百四十四章 車內被催婚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唐朋黨之勢第七十八章 考教一番第一章 正是江南好風景第二百八十六章 還是清白的第三百零四章 大有來頭
第五十四章 一毛不拔第四百七十七章 懷疑與推測第二百五十七章 再次切磋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兵壓境第四百五十九章 果不其然第一百九十七章 暗器有毒第六百二十四章 回門宴第五百四十六章 局勢不樂觀第七十五章 甩鍋女俠第四百三十六章 只願君心似我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離別前夕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覽秦淮河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動盪,下旨降罪第二百三十八章 事態嚴重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懷恨在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初見周娥皇第三百零四章 大有來頭第二百四十一章 雞鳴練刀第六百七十二章 惹禍上身第四百章 家的溫馨第四百四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六章 從未了解過他第八十六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三百七十六章 長街血戰第六百五十章 蘇氏六國論第六百五十章 蘇氏六國論第六百二十五章 鄭王到任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有策劃第四百八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脣亡齒寒不可丟第二百五十八章 變得勇猛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再次相見第六章 從未了解過他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有策劃第三百零一章 不平事第三十五章 城外贈酒第一百七十六章 略懂略懂第四百四十三章 提出策略第五百章 北固山莊園第五百八十章 發展軍醫第三百三十七章 驗屍第五百八十七章 事出反常第六十六章 紅袖坊第五百七十九章 相言甚歡第六百一十八章 勸降書信到第四百一十九章 考題!第一百六十七章 鹽之道大有學問(求月票!)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賜的驚喜第六百七十六章 宋軍猛如虎第三百零三章 拉近關係第四百二十章 岳陽樓記,服不服?第九十章 聯袂出行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錯了意第三百八十七章 實幹才能興邦第一百五十四章 哥有青白瓷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陵小迷妹第一百二十四章 青樓看戲第三百一十二章 故意刁難第五百三十一章 吳越對策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七十三章 來去皆匆匆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波持續第五百零六章 微妙關係第三百八十四章 平安回府第四百一十五章 有花堪折直須折第三百二十五章 交情加深第六百四十三章 監控起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仇人相見第六百六十二章 渡江北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人性的考驗第二百一十六章 端午小聚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別第一百二十六章 險之又險第二百六十三章 傾訴離別意第五百七十八章 惻隱之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秋闈來到第四百零八章 千古難對第六百一十九章 成婚在即第四百四十六章 國法難容第五十一章 很合胃口第四十四章 訴衷情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陵失陷(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鶯鶯燕燕有點多第六百一十五章 你若願娶,我便願嫁!第二百一十五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第三百八十五章 密談第六十三章 寫文下下等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國皇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拾父愛第六百二十三章 謠言第三百三十七章 驗屍第二百四十七章 挽留二女第二百四十四章 車內被催婚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唐朋黨之勢第七十八章 考教一番第一章 正是江南好風景第二百八十六章 還是清白的第三百零四章 大有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