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5年首飛,8年量產

而這種敢於打破現狀,不斷用創新收割國外市場實現盈利的模式,正是上層需要的改革典範,也正因爲如此,不是改革的決心不夠大,力度不夠強,而是像莊建業這種不怕深水區困難的人太少,像中國騰飛這類充滿改革活力的企業太少。

也正因爲如此,讓中國騰飛成爲大型國企市場化改革的試驗田,可實際上明裡暗裡給予中國騰飛極大的優惠政策,不然中國騰飛的發展也不可能如此突飛猛進。

當然,實力提升的中國騰飛想要在業內樹立自己巨無霸的地位,徹底與航空工業集團比肩還需要一個標誌性的事件來證明。

此時此刻,在中評專家會會場拿出一整套航母艦載機配置方案的中國騰飛的艦載機項目便是最好的證明。

材料、工藝、專業設備、航空發動機再加上艦載機的研發團隊,如此種種哪裡是東北航空工業集團或者是成功航空集團這類單一航空產品製造商所能企及的?

只有航空工業集團統合所有資源纔會有一較高下的實力。

想到這裡,黃峰緩緩的閉上了眼睛,他知道這一次又輸了,就如同十幾年前他第一次在廠區門口的茶樓見莊建業時一樣,自覺自己十拿九穩,結果還是被這小子擺了一道一樣,總是棋差一招。

現如今已經發展到一定如此規模的中國騰飛,手腕什麼的依然高超也就罷了,關鍵是實力過於強橫,你拿出一款艦載戰鬥機,人家直接把艦載戰鬥機,艦載預警機,艦載運輸機,艦載反潛機,無人艦載加油機和艦載直升機這一整套艦載機堆出來。

妥妥的實力碾壓!

這一局他們東北航空工業集團輸的不冤!

可問題是黃峰這樣的有大局觀的識時務之人能看得清現在的情勢,但不等於所有人都能察覺到局勢的走向,特別是東北航空工業集團參與殲—11改的幾名核心技術領導。

他們可是從九十年代中期就開始研究從烏克蘭淘回來的那架T—10K-3型艦載機原型機,之後參與到仿製蘇—27的工作中又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回過頭來在做殲—11改可謂是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本以爲憑藉着殲—11改能讓他們這些核心技術領導不說能名垂青史,最起碼也能名利雙收,結果半路殺出箇中國騰飛,放出一款FC—23艦載戰鬥機也就罷了,居然還搞出一整套艦載機解決方案。

什麼意思?想用規模換質量,用機海戰術堆死殲—11改?我呸~~姥姥,殲—11改是最棒的!

正因爲如此,當發現在場的中評專家組專家和海軍的領導、首長開始議論中國騰飛的艦載機一攬子方案,且某些人明顯表現出青睞後,這些參與到殲—11改的東北航空工業集團的核心技術領導們就有些坐不住了,其中一位頭髮花白,性子急躁的更是騰的一下從座位站起來,被下了一跳的黃峰想要阻止卻晚了,因爲這位仁兄已經衝着臺上的湯莉莉開了炮:

“看着這麼多,你們中國騰飛還不是隻給拿着圖片做展示,部隊的裝備是要拿出實打實東西的,我們東北航空工業集團的額殲—11改雖然也只是方案,但我們應用的都是成熟的技術,且有着仿製蘇—27,生產殲—11的豐富經驗和現成的生產工藝,因此我們敢打包票,我們的殲—11改8年內可以首飛,12年內可以批量生產,你們中國騰飛敢做這樣的保證嗎?”

這位頭髮花白的的東北航空工業集團的核心技術領導,說這番話時表情嚴肅,語氣嚴厲顯然是真的急了,以至於身旁的同事拉了他幾下,提醒他不要太過激,都被他甩手拒絕。

不過這位核心技術領導的話說得雖然不太好聽,但現場的專家、領導確有不少頷首表示贊同。

要知道,海軍對瓦良格號航母的規劃是除了研究航母的構造,摸索建造方法的同時,爭取在2015年左右完成改裝,入役服役。

話句話說,從現在開始計算,艦載機的研製生產週期滿打滿算也就十五年的時間。

這對於航空技術尚爲薄弱,生產能力並不強大的國內航空產業來說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要知道以往作戰飛機的研製週期可都是以十年爲單位的,想殲—10這類技術含量高的第三代戰鬥機,週期跨度更是長達二十多年。

十五年,要完成作戰飛機的初始設計、確定工裝、工藝定型、總裝生產、地面靜力測試、首飛測試、一系列綜合測試到最後的完全定型,着實有些捉襟見肘。

畢竟各類研發環節、生產環節和測試環節的流程就擺在那兒呢,哪怕全部用數控機牀也沒辦法將週期縮短,因爲當那位頭髮花白的核心技術領導喊出他們的殲—11改8年就能首飛,12年就能批量生產着實是驚到了不少人。

要知道在場的可都是極專業的業內人士,很清楚航空器,特別是極複雜的軍用航空器研製生產流程是什麼個情況,除非不想讓航空器安全飛上天,否則就別想簡化流程。

正因爲如此,核心技術領導喊出他們的殲—11改8年就能首飛,那絕對是用無數技術人員的血汗,拼命加班、爆肝給堆出來的。

然而在場衆人轉念一想又釋然了,東北航空工業集團敢這麼說自然是有他們的底氣所在,正如那位核心技術領導所說,他們仿製過蘇—27,生產過殲—11,可以說對這類機型是相當熟悉,如今系出同源的殲—11改,就等於是同類模擬考試卷兒換了個順序重新做一遍一樣,熟的不能再熟,效率高自然也就不足爲奇。

反觀中國騰飛,一攬子艦載機計劃的確誘人,號稱致力於艦載機二十年的口號也很勵志,問題是航空器不是誘人和口號就能上天的,得有實實在在的產品才能服人,在這點上中國騰飛近乎百分百原創新技術,似乎與東北航空工業集團源於老毛子的成熟技術有着不小的差距。

結果就在衆人想着中國騰飛如何應對時,湯莉莉卻不屑的撇了撇嘴角:“8年首飛,12年批量生產太長了,你們東北航空工業集團等得起,海軍艦載機航空兵等得起嘛?我們中國騰飛大話不敢說,5年內實現首飛,8年內可以批量生產,重點來了,我說這個時間表不單指FC—23,包括運—15Mini和直—8plus-neo都可以按照這個時間表完成!”

此話一出,全場衆人立刻就不淡定了……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反擊第十七章:不停車自緊夾頭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充其量就是個小招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怎麼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第六百零一章 波音767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作第兩百七十六章 子彈頭無人機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騰飛集團就能行嗎?第五十二章:質量就是生命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底氣所在第兩百六十七章 悲情牌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預警機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殺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對俄國的反超第八百四十五章 蘇—27第一千三十五章 騰飛集團,一個卑劣的攪局者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航空設計大師第六百四十一章 我要做代理第七百二十四章 騷操作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一不小心幹到30兆瓦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憋出個王炸第四百九十一章 改革困局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巡飛彈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一千二十一章 TZB—2000預警無人機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大方的莊建業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授信額度8000億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A—135空天反導系統第八百三十八章 真·軍民兩用技術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對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定位第九百六十六章 阿拉伯兄弟喜歡啥?第五百一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進攻第四百一十八章 高原雄鷹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科學精神幹私活兒第兩百六十章 雛鷹“哈比”第兩百零八章 TY—2……普拉斯?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金頭盔”部隊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特殊任務第四百三十三章 運6出口型——高原鷹系列第七百四十八章 “凝視者”無人直升機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中國騰飛體系化的碾壓優勢第三十二章 創造歷史的成品率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一波鹹魚翻身似的逆襲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個億美元第八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莊黑心的套路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就這麼黑心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一百五十九章 借用一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成了渣渣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難啃的骨頭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面不面子的,那都不事兒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反導雛形第兩百一十五章 鉅額索賠第一百三十章 逼真的F—14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新招標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預警機第五百一十八章 863計劃第六百四十五章 100%的完美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這活兒他們能幹第兩百四十六章 窮人的導彈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演習(五)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新型戰略運輸機(二)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亮家底兒第一百五十九章 借用一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迷之殲七改第七百一十三章 屎盆子一個接一個第七百一十章 假新聞,下一個第八百章:劃時代的航天技術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誰敢說當年的吹牛是真的吹牛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能裝一輛T—72第九十一章 合作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香第六百三十五章 目的:賺錢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生鮮第四百零二章 囂張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稀土霸權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四百九十五章 229號方案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進軍海外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力波鉚接第兩百一十章 這機翼,神了!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被氣到的英國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直接走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重新定義三代半的FC—21戰鬥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百一十八章 數控基礎第四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反潛巡邏機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海軍的萬丈雄心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六百零九章 低壓渦輪葉片修好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WD—72SUV大功率軍用發動機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不能用卡車拉的重燃,不是好燃機第一千一十八章 偷窺者又來了第三百零六章 產能轉移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反擊第十七章:不停車自緊夾頭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充其量就是個小招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怎麼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第六百零一章 波音767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作第兩百七十六章 子彈頭無人機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騰飛集團就能行嗎?第五十二章:質量就是生命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底氣所在第兩百六十七章 悲情牌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預警機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殺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對俄國的反超第八百四十五章 蘇—27第一千三十五章 騰飛集團,一個卑劣的攪局者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航空設計大師第六百四十一章 我要做代理第七百二十四章 騷操作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一不小心幹到30兆瓦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憋出個王炸第四百九十一章 改革困局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巡飛彈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一千二十一章 TZB—2000預警無人機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大方的莊建業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授信額度8000億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A—135空天反導系統第八百三十八章 真·軍民兩用技術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對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定位第九百六十六章 阿拉伯兄弟喜歡啥?第五百一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進攻第四百一十八章 高原雄鷹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科學精神幹私活兒第兩百六十章 雛鷹“哈比”第兩百零八章 TY—2……普拉斯?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金頭盔”部隊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特殊任務第四百三十三章 運6出口型——高原鷹系列第七百四十八章 “凝視者”無人直升機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中國騰飛體系化的碾壓優勢第三十二章 創造歷史的成品率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一波鹹魚翻身似的逆襲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個億美元第八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莊黑心的套路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就這麼黑心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一百五十九章 借用一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成了渣渣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難啃的骨頭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面不面子的,那都不事兒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反導雛形第兩百一十五章 鉅額索賠第一百三十章 逼真的F—14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新招標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預警機第五百一十八章 863計劃第六百四十五章 100%的完美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這活兒他們能幹第兩百四十六章 窮人的導彈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演習(五)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新型戰略運輸機(二)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亮家底兒第一百五十九章 借用一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迷之殲七改第七百一十三章 屎盆子一個接一個第七百一十章 假新聞,下一個第八百章:劃時代的航天技術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誰敢說當年的吹牛是真的吹牛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能裝一輛T—72第九十一章 合作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香第六百三十五章 目的:賺錢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生鮮第四百零二章 囂張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稀土霸權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四百九十五章 229號方案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進軍海外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力波鉚接第兩百一十章 這機翼,神了!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被氣到的英國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直接走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重新定義三代半的FC—21戰鬥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百一十八章 數控基礎第四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反潛巡邏機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海軍的萬丈雄心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六百零九章 低壓渦輪葉片修好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WD—72SUV大功率軍用發動機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不能用卡車拉的重燃,不是好燃機第一千一十八章 偷窺者又來了第三百零六章 產能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