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改變遊戲規則

也難怪莫德里奇會如此態度。

作爲從蘇聯時代過來的職業軍官,莫德里奇的見識可不是在場那些外軍觀察員能比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時候,當時的蘇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奧爾加科夫元帥便推動過一次蘇軍的軍事改革,旨在機械化的基礎上加強信息化建設,從而實現蘇軍的單項戰場透明,進而令蘇軍可以毫不費力的在進攻中獲得勝利。

所以從那時開始,可以如同積木一樣隨意拼接的模塊化裝備和編制便被蘇軍提上議事日程,成爲七十年末和八十年代初的主流。

然而由於奧爾加科夫元帥的觀點過於新穎和超強,導致很多想法以當時的技術條件根本無法實現,再加上蘇軍入侵阿富汗,導致經費吃緊,無力承擔龐大的研發費用。

至1984年奧爾加科夫元帥被免去蘇軍總參謀長的職務後,這項很有前瞻性的軍事改革也就戛然而止了。

不過蘇聯終止的改革並沒有就此消亡,反而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國落地生根,最終形成了美軍1986年版的軍隊編制計劃綱要。

而後通過入侵格林納達,利比亞“黃金峽谷”行動等一系列局部軍事衝突,將這套軍事改革再次細化,加強;最終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當中向世人展示了美軍超越時代的戰鬥力。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美國陸軍靈活多變的戰鬥編成方式,兩個機步旅一個裝甲旅就是一個機械化步兵師;兩個裝甲旅,一個機步旅就是裝甲師或裝甲騎兵師。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這些旅級戰鬥隊以及下屬的營級戰鬥隊是可以根據戰場形勢隨時調整編組的,這便是美軍引以爲傲的模塊化編組。

由此延伸到武器裝備上,美軍也希望能夠做到一車多能,一機多用,一船多型,一彈多效。

於是地上跑的有了史瑞克輪式戰鬥車輛,以此爲平臺,加裝不同模塊可以形成步戰車、反坦克突擊車、支援榴彈炮、戰場救護車甚至是工兵維修車。

天上飛的有了F—35,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一機三型,絕對是航空器中的前無古人的曠世之作。

水上游的有了瀕海戰鬥艦,多裝垂髮模塊就可以化身防空\對地攻擊作戰艦艇;加強聲吶和反潛武器那就是妥妥的反潛高手;放上排雷裝置,又能無憂無慮的專心掃雷。

至於炸人的,那就是根據MK82航彈衍生出來的各種精確制導武器或超視距攻擊武器了……

總而言之,美國人是將模塊化研究到骨子裡去了。

既然如此,無人機這個領域美國人同樣是不能放過的呀,所以早在九十年代中期,美國的相關學者就提出幾個模塊化無人機的構想。

那場面就跟多功能螺絲刀換刀頭一樣,賦予了無人機更大、更廣闊的任務邊界和戰術可能。

甚至有位美國專家甚至提出,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在研發一套系統,可以令多批次無人機擁有各自獨立的運行能力,就如同鳥羣一樣,可以自由的散開、組合,發現目標後即可告知後方指揮部,也可根據指令獨立或集羣式攻擊。

且這樣的無人機可以根據不同場地、不同任務、不同環境更換成不同的光電探頭、通信系統、殺傷戰鬥部等,形成多層次、多種類的模塊化作戰方式,從而令未來的戰爭更富有進攻性的同時,進一步降低己方的傷亡。

這還不算,那位美國專家在那次小規模論壇上甚至預研,未來十到十五年內,美國就可以將這種看似科幻的作戰模式應用到實戰當中。

當時這位美國專家的演講觸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這其中便有當時擔任俄國駐美國武官處副官的莫德里奇。

只是當時的莫德里奇不知道的是,現場還有一位匿名的重量級人物,那就是中國騰飛的總工程師,林光華。

其他人如何反應不知道,反正當時的林光華是被震撼到了,以至於這位從無人機起家的總工程師在聽完那位美國專家的演講後都有些自慚形穢。

幹了十多年的無人機了,型號推出了十多個,居然在理念上跟美國的業內存在這麼大的差距。

那種多批次,多任務屬性的模塊化無人機難嗎?

對其他人或許很難,但對林光華來說只不過有些小麻煩而已。

要知道中國騰飛過去十年裡一直致力於無人機蜂羣技術的研究,並且也在探索無人機多任務方式的實際應用。

就比如說攻擊系列無人機,以及防止以色列的“哈比”反輻射無人機,中國騰飛都在其基礎上開發了不同類型的戰鬥部和打擊組合。

與此同時,特在TY系列無人機上應用不同的光電吊艙、雷達吊艙以及通信吊艙以應對不同種類的任務。

將這三者融合在一起,不就是所謂的模塊化無人機了嘛!

所以對當時以訪問學者在美國求學的林光華來說,關鍵的不是實現的應用技術,而是超前的思想理念。

好巧不巧的,這位美國專家給了林光華一次頭腦風暴和思想上的PUA,讓林光華茅塞頓開的同時,也感到一絲緊迫。

沒辦法,實在是那位美國專家的兩句話已經在他心裡紮下了根。

一句是:“這類劃時代的裝備體系,必將改變未來戰爭的遊戲規則!”

第二句則是:“美國將在十到十五年內裝備這類體系,並應用於實戰!”

時不我待呀!

當時林光華的腦子裡就這五個字,然後就匆忙的結束了訪問學者之旅,帶着這套可能改變遊戲規則的理念回到了國內。

在與莊建業一番商談後,隨即便在中國騰飛下屬的無人機業務板塊內開展相關技術的研究。

然而同樣是林光華不知道的是,莫德里奇回國後並沒有把這件事向上彙報,原因很簡單,因爲俄國已經掌握了確切消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並沒有在模塊化無人機方面下多大力氣,至於原因也很簡單,相較於F—35這類複雜的航空項目,簡單的無人機項目裡的利潤太低,讓洛馬覺得投入大筆資源不值得。

但做不做是一回事兒,吹不吹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模塊化無人機雖然利潤低,但逼格高呀,對外一說,洛馬很快就要掌握了一種足以改變遊戲規則的新式裝備,洛馬在軍事裝備領域的形象立刻就偉岸起來,無論是對外銷售還是對內遊說國會山,都能事半功倍。

既然正主都不操心,莫德里奇這個外人又何必着急,非但如此反而還會嗤笑自己當初聆聽演講時震撼的表情,還是太年輕,不懂老美的套路深。

結果,就在莫德里奇就快把這段七、八年前的記憶遺忘之際,小滿卻給他展示了當初那位美國專家設想出來的事物,你說他吃不吃驚,震不震撼?

第五百一十八章 863計劃第六十五章 美國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堪比重型第十八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一百一十章 題字(爲秦王出路舵主加更)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五百一十六章 F—14同款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西方怕了第一千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讓45型驅逐艦趴窩的好東西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威懾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杆子捅破天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路子野第三百七十七章 兵團級的規模第四百二十章 航空動力核心機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中間差了一整套CD第二十三章 寧志山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揠苗助長第一千一十七章 領先兩代第六百四十四章 直升機總裝線第兩百零九章 失敗的嘗試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一千四十一章 看穿一切的“狙擊手”第六百零八章 航天需求第一千零二章 虎口狼窩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沒人比我更懂奧斯曼第五百零九章 海軍領導班子的原話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我的天神,中國人是從哪裡變出的飛機?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隱身彈艙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身上的枷鎖徹底打破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與自由美麗間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ZSNB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千六十九章 這就是你說的王炸?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演習(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命令,行動第一千五十四章 野蠻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帶歪了第十三章 人給我留着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爲了人類和平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囂張的澳洲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資本,誰不會玩兒似的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寧要FBC—1A不要蘇—30MKK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羅老”號運載火箭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囂張的澳洲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飛行醫院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與自由美麗間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三百二十章 聯合第六百二十七章 發難第四百五十三章 鉅額醫療費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演習(四)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DZB—221空射彈道導彈第九百六十九章 陸軍航空兵特種兵大隊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第一千六十九章 這就是你說的王炸?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你有我懂航空工業嗎?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進攻第八十八章 林伯伯第一千二十九章 成長型飛機第八百二十二章比翼齊飛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飛機嘛?第三十三章 改革者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運—10與FCNB—2000第九百七十二章 長翅膀的炮彈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七百四十三章 難嗎?第一百二十六章 飛機生產線第十四章 骨幹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進攻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2.5億人民幣甩賣第五百三十四章 旱地拔蔥第七百二十三章 空客要來第九百四十八章 摸着發達國家的技術理論過河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國空軍第兩百七十七章 能察能打第三百七十七章 兵團級的規模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打廣告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聲嘆息第兩百二十五章 這就尷尬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性能第三百一十一章 送去投胎第九百章 直—12通用直升機第九十一章 合作第一千零五章 中國·長城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一鍋的飯,賺兩份的錢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整個人都裂開了……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中國騰飛體系化的碾壓優勢第六百五十五章 運15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地道道的中國製造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王炸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葉風扇同款原理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進攻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使用壽命翻倍第三百四十六章 配套生產廠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騰飛集團在這方面還算勉強能做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攬子解決方案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上飛機第四百六十二章 因爲你們有運6
第五百一十八章 863計劃第六十五章 美國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堪比重型第十八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一百一十章 題字(爲秦王出路舵主加更)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五百一十六章 F—14同款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西方怕了第一千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讓45型驅逐艦趴窩的好東西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威懾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杆子捅破天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路子野第三百七十七章 兵團級的規模第四百二十章 航空動力核心機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中間差了一整套CD第二十三章 寧志山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揠苗助長第一千一十七章 領先兩代第六百四十四章 直升機總裝線第兩百零九章 失敗的嘗試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一千四十一章 看穿一切的“狙擊手”第六百零八章 航天需求第一千零二章 虎口狼窩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沒人比我更懂奧斯曼第五百零九章 海軍領導班子的原話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我的天神,中國人是從哪裡變出的飛機?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隱身彈艙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身上的枷鎖徹底打破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與自由美麗間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ZSNB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千六十九章 這就是你說的王炸?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演習(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命令,行動第一千五十四章 野蠻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帶歪了第十三章 人給我留着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爲了人類和平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囂張的澳洲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資本,誰不會玩兒似的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寧要FBC—1A不要蘇—30MKK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羅老”號運載火箭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囂張的澳洲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飛行醫院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與自由美麗間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三百二十章 聯合第六百二十七章 發難第四百五十三章 鉅額醫療費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演習(四)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DZB—221空射彈道導彈第九百六十九章 陸軍航空兵特種兵大隊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第一千六十九章 這就是你說的王炸?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你有我懂航空工業嗎?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進攻第八十八章 林伯伯第一千二十九章 成長型飛機第八百二十二章比翼齊飛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飛機嘛?第三十三章 改革者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運—10與FCNB—2000第九百七十二章 長翅膀的炮彈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七百四十三章 難嗎?第一百二十六章 飛機生產線第十四章 骨幹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進攻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2.5億人民幣甩賣第五百三十四章 旱地拔蔥第七百二十三章 空客要來第九百四十八章 摸着發達國家的技術理論過河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國空軍第兩百七十七章 能察能打第三百七十七章 兵團級的規模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打廣告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聲嘆息第兩百二十五章 這就尷尬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性能第三百一十一章 送去投胎第九百章 直—12通用直升機第九十一章 合作第一千零五章 中國·長城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一鍋的飯,賺兩份的錢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整個人都裂開了……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中國騰飛體系化的碾壓優勢第六百五十五章 運15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地道道的中國製造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王炸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葉風扇同款原理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進攻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使用壽命翻倍第三百四十六章 配套生產廠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騰飛集團在這方面還算勉強能做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攬子解決方案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上飛機第四百六十二章 因爲你們有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