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國產“斯瑞克戰鬥旅”

別說是鄭超林,就是他所指揮的兩輛100mm輪式突擊炮上的其他官兵,在隱約的燈光下見到眼前的景象也都一個個目瞪口呆。

只見不遠處的空地上轟隆隆的駛過六輛05式155mm自行榴彈炮和四輛03式300mm重型火箭炮!

要知道這兩款裝備可都是淨重40噸左右的大傢伙,以運—18NB運輸機的承載量,一次性只能裝載一輛。

更關鍵的是,這兩款裝備光把炮運來是沒啥用的,還得配備完整的指揮保障設備才能發揮戰鬥力。

顯然空軍的運—18NB運輸機同樣將兩款火炮的指揮保障裝備一併送了過來。

鄭超林仔細的數了數,炮兵雷達車、炮兵指揮車、炮兵偵察車、彈藥補給車、工程搶修車剛好是兩種火炮的連級編制。

也就是說,這次在雪區高原駐訓,除了他們藍軍旅所屬的一個營的122mm輪式自行榴彈炮、一個營的100mm輪式突擊炮以及一個連的122mm輪式火箭炮,一個連的120mm輪式自行拍榴炮外,還得到一個連的155mm自行榴彈炮和一個連的300mm重型火箭炮的加強。

要知道藍軍旅的炮兵編制可都是齊裝滿員的,一個炮兵營擁有18門火炮,一個炮兵連配置6門。

當然了,類似300mm火箭炮這樣重炮並不在傳統的編制之列,而是採用一個營12門,一個連4門制。

所以這樣算下來,藍軍旅光100mm口徑以上的火炮數量就達到58門。

能夠覆蓋2公里到120公里範圍內的任何目標。

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相較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新德里部署的陸軍部隊,不知道要強出幾倍。

要知道該地區的新德里陸軍裝備的火炮口徑最大的不過是蘇制120mm迫擊炮,身管火炮只有英制的105mm榴彈炮。

至於新德里政客口中的FH—77B型155mm重炮,連個影子都看不到。

倒不是前線部隊不想配備,主要是一來這款火炮的數量太少,過於金貴,新德里總部將其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輕易不給下放;其次,也是最關鍵的是因爲這款火炮自重太大,而通向高原的基礎設施又太差,導致糟糕的道路根本就承受不了這麼重型的裝備。

正因爲如此,除了口嗨一下以外,根本沒啥實際的效果。

當然,如果口徑比不過數量上有一定優勢同樣也能對周邊形成威懾。

可問題是新德里高原地區的陸軍裝備火炮的數量同樣少得可憐。

整個高原重兵集團加在一起將近5萬人,配備的專業炮兵只有兩個團!

看着團級單位像是那麼回事兒,實際上新德里陸軍的炮兵團的實際編制就是其他國家炮兵營,且還是縮編性質的炮兵營,因爲他們每個團只配備了12門火炮。

兩個團加在一起也就24門,還不及藍軍旅的一半兒多。

只不過火炮的編制不多,但新德里炮兵部隊的人員編制就是十足十的,每個團至少有四、五百人的規模,從這方面來說新德里的炮兵團在人數上與其他國家的炮兵團還真沒太大區別。

至於射程方面……

最遠23公里,這還是因爲高原地區空氣稀薄,炮彈可以有機會打得遠一些,否則只有18公里的打擊範圍。

再遠,新德里高原駐軍就只能愛莫能助了,因爲他們手裡除了普通的制式彈藥外,什麼底排炮彈、火箭增程炮彈、激光制導炮彈這些特種彈藥一個都沒有。

就連最基本的普通彈藥,新德里高原駐軍的炮兵部隊的彈藥基數都沒達到訓練大綱的要求。

沒辦法,誰讓新德里的基礎彈藥無法自給自足,只能依靠進口,以至於全軍上下的彈藥儲備量低得可憐,再加上糟糕的路況,高原地區部隊能有儲備彈藥就已經算是奇蹟了,還要啥自行車?

不然,幾次演習炮兵部隊怎麼都缺席?

是炮兵不想開兩炮抖抖威風?

當然不是,而是炮兵這麼一開打,新德里上下着實負擔不起,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在新德里這裡真不是一句戲言!

正因爲如此,面對藍軍旅超強的炮兵火力配置,震驚的並不止鄭超林這些親身參與者,位於錦官城領事館內的安尼爾少將通過開放的視頻直播畫面更是嚇得渾身冒冷汗。

因爲除了加強給藍軍旅的一個連的05式155mm自行榴彈炮和一個連的03式300mm重型火箭炮外,安尼爾還從畫面中發現了一個連,整整12輛96A式主戰坦克和由4輛發射車、一輛雷達車和一輛通信指揮車組成了紅旗—16B型野戰防空導彈連。

然而令安尼爾最最驚懼的還不是這些,而是這次被戰備突擊檢查的成建制作戰旅。

整個部隊配備的主戰裝備是清一色利用8*8輪式裝甲車爲基礎衍生出來的系列輕型機械化裝備。

無論是火炮還是突擊炮,不管是指揮車還是搶修車,底盤都是完全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底盤上面搭載的武器或是設備。

見到這一幕,陸軍出身的安尼爾少將腦海中蹦出數年前美軍提出的一個陸軍編制概念,即所謂的“斯瑞克戰鬥旅”。

即利用8*8的斯瑞克輪式裝甲車爲基礎,形成囊括火炮、突擊、反裝甲、步戰車、救護、搶修爲一體的系列化裝備,從而能夠依託美國強大的運輸航空兵部隊,實現48小時全球到達的新式陸軍作戰理念。

其最初的設想是應對蘇聯入侵西歐的重裝坦克集羣。

斯瑞克輪式裝甲車雖說防少,血薄,紙面上根本幹不過蘇聯的重裝坦克部隊,但斯瑞克輪式裝甲車依託輪式結構,機動性卻遠超蘇聯坦克,因此可以依託西歐的城鎮和發達的公路網對猛撲過來的蘇聯重型裝甲部隊進行機動防禦作戰。

只要能拖到美軍的重裝部隊漂洋過海登陸支援就算是勝利。

正因爲如此,“斯瑞克戰鬥旅”戰鬥力並不弱,可隨着冷戰結束,美軍內部調整,特別是連續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後,“斯瑞克戰鬥旅”便從能夠硬抗重型裝甲部隊的正規軍,淪爲只能跟非法武裝周旋的治安大隊。

於是這些年所謂的“斯瑞克戰鬥旅”便逐漸銷聲匿跡。

可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安尼爾終於在視頻當中見識到當年美軍設想中的“斯瑞克戰鬥旅”真正戰鬥力,只不過這裡面的“斯瑞克戰鬥旅”並非美國人的,而是國產的!

第八百一十二章 飛行移動基站第八百七十章 比白瓢黨還要爽第七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們想做飛機第一千八十二章 有了它,就有了隱身戰機彈艙第一千五十一章 我的臉皮已經上繳國家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授信額度8000億第兩百五十章 物美價廉第八百一十三章 TY—6大型無人機第一千六十六章 中國行,我也行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界一流第四百三十三章 運6出口型——高原鷹系列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最最隱秘的老底子第四章 數是這樣算的第七百零八章 飄逸的中國紅第八百三十章 我用人品保證第五百二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使用壽命翻倍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略司令部演習第六百一十八章 配套十號工程第十五章 三個臭皮匠第一百零五章 戰機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型轟炸機的驗證機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有比這更扯淡的事兒嘛第五百九十八章 帶歪了第一千四十四章 自動化設備第三百四十三章 聯手第一千二十二章 玩兒無人機,騰飛纔是祖宗第四十七章 蹊蹺第四百零八章 割韭菜第五百五十七章 錢從哪兒來的?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現金儲備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CNMD和CTMD第九百七十六章 “隱身”我們是認真的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空中最亮的眼第四百七十章 燃氣輪機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效率,簡直了第九百四十九章 WD—56ML渦扇發動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一百七十一章 無人機的DIY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待外賓第七百三十七章 圖樣圖森破第五百六十二章 去依附第四百八十五章 來自歐洲的反潛技術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機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2.5億人民幣甩賣第一百一十八章 數控基礎第一百六十五章 投入第八百零九章 受災嚴重第兩百一十六章 突然提高要求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最多20個億第五十二章:質量就是生命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受虐型人格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誰也扛不住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立規矩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九百八十四章 二十萬撬二十億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無法複製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0.15mm直徑的氣膜冷卻孔第二十八章 一丘之貉第兩百六十七章 悲情牌第八百二十七章 撿到寶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頻段之爭第三十二章 創造歷史的成品率第四百五十一章 顛覆性的全新體系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一切爲了隱身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合成孔徑雷達第八十三章 節操被嚇怕跑了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隱身是真的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備份方案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生產線利潤的大頭兒第三百零六章 產能轉移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畢竟我們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第五百章 與狼共舞第三百八十八章 病重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騰飛算個毛線第一百九十一章 拆解第六百三十七章 誰說鹹魚就不能航空報國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舒適的客艙體驗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西方怕了第三章 呵呵第八百六十二章 權威性的展示平臺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瀾滄江”項目第一百九十七章 什麼都沒要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國產“斯瑞克戰鬥旅”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演習(二)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特點就是安靜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作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原雪山計劃第一百三十四章 倒爺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ZSNB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第九百八十二章 更進一步(補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超越歐美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YYDS—6模塊化無人機第兩百三十八章 那是什麼?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誰敢說當年的吹牛是真的吹牛
第八百一十二章 飛行移動基站第八百七十章 比白瓢黨還要爽第七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們想做飛機第一千八十二章 有了它,就有了隱身戰機彈艙第一千五十一章 我的臉皮已經上繳國家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授信額度8000億第兩百五十章 物美價廉第八百一十三章 TY—6大型無人機第一千六十六章 中國行,我也行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界一流第四百三十三章 運6出口型——高原鷹系列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最最隱秘的老底子第四章 數是這樣算的第七百零八章 飄逸的中國紅第八百三十章 我用人品保證第五百二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使用壽命翻倍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略司令部演習第六百一十八章 配套十號工程第十五章 三個臭皮匠第一百零五章 戰機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型轟炸機的驗證機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有比這更扯淡的事兒嘛第五百九十八章 帶歪了第一千四十四章 自動化設備第三百四十三章 聯手第一千二十二章 玩兒無人機,騰飛纔是祖宗第四十七章 蹊蹺第四百零八章 割韭菜第五百五十七章 錢從哪兒來的?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現金儲備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CNMD和CTMD第九百七十六章 “隱身”我們是認真的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空中最亮的眼第四百七十章 燃氣輪機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效率,簡直了第九百四十九章 WD—56ML渦扇發動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一百七十一章 無人機的DIY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待外賓第七百三十七章 圖樣圖森破第五百六十二章 去依附第四百八十五章 來自歐洲的反潛技術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機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2.5億人民幣甩賣第一百一十八章 數控基礎第一百六十五章 投入第八百零九章 受災嚴重第兩百一十六章 突然提高要求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最多20個億第五十二章:質量就是生命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受虐型人格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誰也扛不住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立規矩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九百八十四章 二十萬撬二十億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無法複製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0.15mm直徑的氣膜冷卻孔第二十八章 一丘之貉第兩百六十七章 悲情牌第八百二十七章 撿到寶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頻段之爭第三十二章 創造歷史的成品率第四百五十一章 顛覆性的全新體系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一切爲了隱身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合成孔徑雷達第八十三章 節操被嚇怕跑了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隱身是真的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備份方案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生產線利潤的大頭兒第三百零六章 產能轉移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畢竟我們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第五百章 與狼共舞第三百八十八章 病重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騰飛算個毛線第一百九十一章 拆解第六百三十七章 誰說鹹魚就不能航空報國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舒適的客艙體驗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西方怕了第三章 呵呵第八百六十二章 權威性的展示平臺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瀾滄江”項目第一百九十七章 什麼都沒要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國產“斯瑞克戰鬥旅”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演習(二)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特點就是安靜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作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原雪山計劃第一百三十四章 倒爺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ZSNB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第九百八十二章 更進一步(補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超越歐美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YYDS—6模塊化無人機第兩百三十八章 那是什麼?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誰敢說當年的吹牛是真的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