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災人禍

想到這些事情,莊建業也不禁唏噓,如果沒有HY—4—1型核心機,以及受其影響進度加快的D—40燃氣渦輪動力裝置,還能不能有今天的運6真的很難說。

要知道濱江廠的小型雙發運輸機吃虧就吃虧在這個地方,發動機用的是加拿大普惠公司的,然後就遭到不少人詬病,認爲濱江廠的小型雙發運輸機對外依賴太強,沒有憂患意識,萬一哪天被人在關鍵設備上捏住脖子怎麼辦?

飛機還不成空殼子了?

所以那怕濱江廠的小型雙發運輸機各項指標都不錯,而且早在1982年就開始首飛,可國內各大單位並不感冒,導致濱江廠無奈之下只能把目光投向國際市場,可偏偏又遭遇國內零部件供應商的掣肘。

裡裡外外折騰了十幾年,纔算把各項系統弄成熟,結果一看,好嘛,原來空白的市場早就被歐美同類機型給佔住了,令濱江廠白白錯失了一個發展良機。

在這方面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就要幸運的的多,也聰明的多,除了關鍵設備和材料能夠自產外,配套供應商也是這些年跟騰飛航空製造廠一同成長起來的新銳。

比方說負責運6飛機的飛行控制機構的飛行機械研究所;負責運6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生產的成功飛機制造廠;還有負責運6機載系統整合的航空計算機研究所……

所有這些企業都是這麼多年跟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一路摸爬滾打,相愛相殺過來的,不但對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十分信任,而且對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嚴格的管理制度,標準化的生產以及嚴苛的質量要求十分認可。

尤其是成功廠,當年跟騰飛廠也算是不打不相識,雙方關係和解後,在黃峰的牽線搭橋下,兩個廠的合作迅速升溫。

很快曾經打生打死的兩個廠轉眼就跟親哥倆似的,成功廠向騰飛廠傳授大廠管理經驗,各車間的組織架構和相關配套廠的佈局與具體的生產調度。

這些可都是迅速擴大的騰飛廠急需的經驗,要知道成功廠可不是永宏廠,那是真正的飛機制造廠,是東北老大廠傾全力援建的重點三線飛機制造廠,在國內來說也是數一數二的,他們的經驗那都是兩代航空工業人總結出來的寶貴財富。

騰飛廠不缺技術,不缺資金,缺的就是如何駕馭大廠,如何佈局大廠,有了成功廠的協助,騰飛廠迅速把補齊短板,併成功應用到新建的西平廠中,從而令西平廠無論是管理架構還是車間佈局,專業配套都要比原來的浣城廠合理的多得多。

當然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這邊也沒讓成功廠白忙活,基於這麼多年出口創匯積累下來的國外先進技術,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在產品標準化,生產自動化以及質量把控方面給予成功廠極大幫助。

尤其是產品標準化,着實是讓成功廠受益匪淺,在消化吸收後,形成一套符合成功廠自身的標準化生產流程,併成功應用到殲7Ⅲ的試製當中。

據說把幾個給殲7Ⅲ做配套的二級廠折騰得欲仙欲死,硬是一點點的逼着他們把一顆螺絲釘都做得分毫不差,一絲不苟。

如此這般下來,令殲7Ⅲ總師十分觸動,隨即便在其主持的另一個項目中,將成功廠這套標準化流程貫徹下去,而這個項目不是別的,正是讓中國空軍真正插上翅膀的十號工程。

至於兩個廠在部委層面守望相助,共進共退那都是小意思了,以至於其他廠給圍繞騰飛廠和成功廠爲核心的產業集團取名爲成騰系。

作爲成騰系中舉足輕重的角色,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想要把控配套廠家的質量簡直太簡單了,正因爲如此,運6的質量可以說非常精良。

反觀濱江廠就沒有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這麼大的影響力,只能跟平級或者更高一級的大廠尋求合作,形成配套。

時間一長彼此自然齟齬不斷,要知道那些大廠眼睛都是長在腦門上的,他們只跟有實力的人平視。

想當年成功廠就是這樣,要不是騰飛廠掄這拳頭一次次往成功廠臉上猛砸,怎麼可能得到人家大廠的尊重和重視?最後組成雙核心的成騰系,不是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長的多招人疼,而是真刀真槍殺出來的。

濱江廠沒有這個過程,加之本身的水平一般,自然在大廠面前處處落於下風,於是乎是一個坑接着一個坑的踩,幾乎是把航空界能踩的坑全都膛了一遍。

如此境遇下濱江廠的小型雙發運輸機命運也就可想而知。

腦袋裡想着有的沒的,莊建業一邊捧着氧氣袋吸着氧氣,一邊朝着營房走去,就着犛牛肉乾,吃了兩個饢餅便投入到運6首飛的資料整理中。

之後的一段時間裡,莊建業等人就這樣在這座海拔4300米的軍用機場裡過着樸實無華且枯燥的試飛生活。

期間莊建業和林光華還返回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幾次,主要是落實改進意見,同時針對改進調整量產型運6的部分技術指標和工藝要求。

就這樣在忙忙碌碌中,又是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四月的高原已經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春意,儘管寒風依舊吹得人不得不把軍大衣裹緊,遠處的格拉丹東雪山還是那麼俊美。

至少在旁人看來,那個經常望着雪山發呆的莊建業就是這麼想的,因爲終於適應高原氣候的他,在脫離氧氣袋這個累贅後,應該看什麼都有種另類的美感。

就如同林光華說的:“我們的莊總大腦不缺氧了,看事物的角度自然開始奇葩,大傢伙別大驚小怪的,習慣就好。”

有了林光華這番開玩笑似的解釋,大傢伙對莊建業這幾天是不是的發呆也就不再探究了,反正是在發現美,那就讓莊總好好體會吧,反正最近運6的試飛進行的非常順利,難道還不能讓操勞許久的莊總放鬆一下?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莊建業經常發呆可不是林光華說的什麼奇葩眼光體會美感,而是藉着發呆來放空那顆時刻擔憂的心。

三天前,藏區南部遭遇強對流天氣,暴雨傾盆而下造成山洪暴發,導致數條連同藏區南部地區的山路被山洪沖毀,藏區南部的一個縣,五、六萬人受災。

恰在此時某鄰國開始蠢蠢欲動,在邊境地區發動大規模軍事演習,導致邊境地區局勢迅速升溫。

天災人禍同時降臨,令部隊首長極爲憂心,於是剛剛從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西平廠下線的兩架運6,連塗裝都沒來得及上,草草刷了兩個編號就被緊急調往藏區。

一場迎擊天災人禍的行動,開始了!

第六百二十章 航發亦可脈動第兩百六十四章 這纔是新產品第六百三十九章 都是自己生產的第七百二十一章 左右橫跳第四百六十六章 失敗算老幾?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賣第一千七十七章 草率了第兩百三十六章 躺贏第一千一十四章 QXS彈道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也不是啥稀罕貨,就是空軍的蘇—30第一百四十九章 風洞縮尺模型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絕對的黑科技第兩百五十九章 先進如斯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麼多年的備胎……第四百八十七章 來自瓊島的怪物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真實地位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首長:拿來吧你!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資本,誰不會玩兒似的第四百六十五章 比黃金好要的東西第一千二十一章 TZB—2000預警無人機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0.15mm直徑的氣膜冷卻孔第九百五十三章 “殺手鐗”計劃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機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真龍Ⅴ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將效益最大化第三十七章 人際關係第三百五十一章 宙斯—3無人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五百二十六章 新加坡航展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一千四十章 直升機頭盔瞄準具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單價1.78億人民幣第一千六十章 這都能賺錢?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一套一億美元,不二價第四十三章 核心工藝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精度第九百零七章 WD—60ML渦扇發動機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章 新三打三防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規模上萬億第九百六十一章 低空多面手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不是垂直髮射第一百三十二章 拐走第八百七十七章 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第一百零六章 地方保護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WCNB—12激波風洞第五百二十七章 目標:東南亞第八百二十八章 導航技術聯盟第一千八十四章 天高几許問真龍第五十三章:領導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推重比10.5第八百六十二章 權威性的展示平臺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不應該打出如此不堪的戰果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不能生產直升機第七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天使第九百七十九章 面齒輪同軸分扭技術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勇敢的張開雙臂撲過去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顛覆你們對空戰的認知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賣第七百八十五章 他做到了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翼身融合體第三百五十五章 攻城略地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體系纔是關鍵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航空接駁車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竹竿直接捅了500公里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傾轉旋翼機第四百二十八章 輿論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早兩年出來就好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折騰第七百九十七章 把衛星的成本打下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桑格爾彈道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最高境界第二十五章 放鴿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瞄不準,打不着第七百九十一章 衛星的生產製造能力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攤牌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吊裝10噸推土機的直升機意味着什麼第九百四十九章 WD—56ML渦扇發動機第五百五十四章 騰飛集團還能堅持多久第一千五十二章 合金X,Y,Z……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九百零三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伽利略”的信號沒了……第九百七十四章 電驅動?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微妙的三大巨頭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力波鉚接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力波鉚接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三維編織複合材料第兩百一十一章 中國路線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指標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您開個價,多少錢都行第三百九十一章 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第六百四十章 航空材料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不能生產直升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底氣第六百章 國產騰飛造第九百二十一章 H—ZB800碳纖維
第六百二十章 航發亦可脈動第兩百六十四章 這纔是新產品第六百三十九章 都是自己生產的第七百二十一章 左右橫跳第四百六十六章 失敗算老幾?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賣第一千七十七章 草率了第兩百三十六章 躺贏第一千一十四章 QXS彈道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也不是啥稀罕貨,就是空軍的蘇—30第一百四十九章 風洞縮尺模型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絕對的黑科技第兩百五十九章 先進如斯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麼多年的備胎……第四百八十七章 來自瓊島的怪物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真實地位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首長:拿來吧你!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資本,誰不會玩兒似的第四百六十五章 比黃金好要的東西第一千二十一章 TZB—2000預警無人機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0.15mm直徑的氣膜冷卻孔第九百五十三章 “殺手鐗”計劃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機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真龍Ⅴ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將效益最大化第三十七章 人際關係第三百五十一章 宙斯—3無人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五百二十六章 新加坡航展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一千四十章 直升機頭盔瞄準具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單價1.78億人民幣第一千六十章 這都能賺錢?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一套一億美元,不二價第四十三章 核心工藝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精度第九百零七章 WD—60ML渦扇發動機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章 新三打三防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規模上萬億第九百六十一章 低空多面手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不是垂直髮射第一百三十二章 拐走第八百七十七章 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第一百零六章 地方保護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WCNB—12激波風洞第五百二十七章 目標:東南亞第八百二十八章 導航技術聯盟第一千八十四章 天高几許問真龍第五十三章:領導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推重比10.5第八百六十二章 權威性的展示平臺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不應該打出如此不堪的戰果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不能生產直升機第七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天使第九百七十九章 面齒輪同軸分扭技術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勇敢的張開雙臂撲過去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顛覆你們對空戰的認知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賣第七百八十五章 他做到了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翼身融合體第三百五十五章 攻城略地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體系纔是關鍵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航空接駁車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竹竿直接捅了500公里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傾轉旋翼機第四百二十八章 輿論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早兩年出來就好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折騰第七百九十七章 把衛星的成本打下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桑格爾彈道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最高境界第二十五章 放鴿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瞄不準,打不着第七百九十一章 衛星的生產製造能力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攤牌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吊裝10噸推土機的直升機意味着什麼第九百四十九章 WD—56ML渦扇發動機第五百五十四章 騰飛集團還能堅持多久第一千五十二章 合金X,Y,Z……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九百零三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伽利略”的信號沒了……第九百七十四章 電驅動?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微妙的三大巨頭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力波鉚接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力波鉚接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三維編織複合材料第兩百一十一章 中國路線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指標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您開個價,多少錢都行第三百九十一章 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第六百四十章 航空材料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不能生產直升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底氣第六百章 國產騰飛造第九百二十一章 H—ZB800碳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