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泰國皇家宇航工業公司

正因爲如此,泰國對高原鷹Pro方案進行一系列評估後,很快便同意與騰飛集團合作,並在即將成立的航空航天部的幾位領導見證下,簽署框架協議。

成立泰國皇家宇航工業公司。

由騰飛集團提供技術和設備,佔股32.6%;位於特區的招商銀行投資一千兩百萬美元,佔股18.4%,李斯特負責的麥道(中國)分公司提供部分技術和美國FAA航空許可准入,佔股11.2%;泰國方面出資三千八百萬美元以及工人隊伍,佔股37.8%。

總體來看泰國是泰國皇家宇航工業公司的絕對大股東,可實際上絕對的控制權牢牢的掌握在騰飛集團的手裡,很簡單,出資入股的招商銀行先不說跟騰飛集團同屬於國內企業,本就有着守望相助的責任,就算沒這層緣由,騰飛集團是招商銀行大股東的事實,也讓招商銀行那18.4%的表決權緊握在騰飛集團手裡。

不僅如此,麥道(中國)分公司看似公正,實際上屁股也是坐在騰飛集團這邊的,這其中李斯特起了很大的因素。

如此林林總總合在一起,實際上等於騰飛集團沒付出任何代價就白得了一個飛機制造廠不說,要是仔細算下來,還白賺了三千多萬美元。

要知道騰飛集團的投入的多是技術,畢竟真正的核心產品是高原鷹Pro,說是雙方合作研製,實際上完全是騰飛集團一家在忙活。

沒辦法,機型都做完了靜力測試,開始試飛了,所以所謂的合作研製只不過是個好聽的噱頭罷了。

正因爲如此,光整套飛機的設計、製造工藝就作價兩千六百萬美元,剩下的部分用設備去填補。

莊建業二話不說,五套核心總裝設備按成本價就交給泰國。

泰國感動的差點兒沒哭出來,趕緊安裝,至於其餘配套設備準備從歐、美髮達國家採購。

然而等這幾套設備全都調試完,準備上其他設備後才發現,歐美設備先進是先進,卻無法跟這五套核心總裝設備配套。

於是趕緊找騰飛集團,看看有什麼辦法能解決。

莊建業的辦法很簡單,領着泰國人在騰飛集團的飛機生產廠轉了一圈,然後……三千多萬美元飛機總裝設備就這麼輕鬆出手了。

當然,泰國人也沒有吃虧,雖說莊建業沒有把壓箱底的脈動式生產線賣給泰國,但卻給泰國皇家宇航工業公司提供了中配當中的最佳組合,並且價錢也十分公道。

要知道歐、美同類產品至少要一億美元以上,騰飛集團只要了三千多萬美元已經非常良心了。

泰國方面本來對於採用中國技術使用中國設備就沒有多少抗拒,反倒是覺得騰飛集團這麼做很符合市場規律,企業嘛,當然是以賺錢爲第一要務,不然天天談理想,講大勢,那還是企業嘛?那叫大騙子。

所以泰國方面非但沒反感,反而覺得跟騰飛集團合作很安心,因爲騰飛集團是個純粹的企業,不是那種摻雜太多糾葛的四不像組織。

於是雙方的合作愈發深入,等到第三份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後,原本的高原鷹Pro更名爲TM—9暹羅鷹項目。

至此整個合作項目算是正式落地。

泰國方面整個過程表現的極爲積極,騰飛集團對此極爲理解,因爲泰國在某些方面來說跟國內尋求麥道合作大型客機的心情一樣,都想通過合作項目,完成對目標領域的技術積累。

但現實卻是麥道不可能給國內任何核心技術,同樣的騰飛集團也不會把吃飯的傢伙事兒全都教給泰國人。

正因爲如此,所謂的合作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一切的一切只不過握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實體壓縮成本,攫取更大的利潤罷了。

但這些道理具體操作的騰飛集團自己知道,不等於其他人都明白,就比如說某些標榜良心楷模的所謂學者,或是隻會誇誇其談的所謂專家。

看騰飛集團把“先進”的飛機生產線放到了國外,一下子就炸鍋了,有指責騰飛集團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有痛罵騰飛集團高層管理人員準備攜款外逃的;還有危言聳聽的說騰飛集團被國外資本主義財團給控制了。

總而言之,對騰飛集團的這次輿論討伐,不同於上次某些公知針對莊建業般的小打小鬧,而是非常有組織性和計劃性,將時下熱點與騰飛集團同泰國的合作完美嫁接,碰撞出極具博眼球的話題性。

至於輿論攻擊的焦點也不再是莊建業這根硬骨頭,沒辦法,那幾位盯着流~~~氓大帽子的公知還在高唱鐵窗淚,沒那個專家、學者敢有膽子去碰莊建業的虎威。

所以他們這次也學會柿子專挑軟的捏,莊建業不敢碰,作爲TM—9暹羅鷹項目的總設計師林光華就成了他們攻擊的目標。

那意思很明顯,這一切跟莊建業沒啥關係,都是林光華一手主導的,至於爲什麼,當然是這些年林光華撈夠了錢,察覺到國內風向不對頭,準備來一把大的,逃到國外安心享福去唄。

於是乎什麼不要臉、蛀蟲、碩鼠、賣國賊、數典忘宗等等難聽的詞兒就扣到林光華的腦袋上。

林光華在永宏廠的時候都沒受到這麼大的委屈,以至於不到半個月整個人就瘦了兩圈兒,本來新加坡航展實在春節之後,可莊建業一看要是等過完年林光華就算不得抑鬱症也差不多了,也就顧不上過年不過年,帶着林光華就提前去了泰國,查看了正在建設的飛機總裝廠,便前往新加坡接洽參加新加坡航展的前期事宜。

然後待不住的林光華就接下了TM—9暹羅鷹航展表演的申報事宜。

結果,這位黴運纏身的大兄弟,到了新加坡還是那麼的不順。

“行了,不就是放在航展第三天表演嘛,只要能讓咱們飛就行,至於放在那天真的無所謂。”看着已經開始往牛角尖兒裡狂鑽的林光華,莊建業趕緊快慰一句。

林光華則漲紅着臉,一顆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那可不一樣,航展開幕時來的人是最多的,我們在第一天飛,說不定能一炮而紅。”

第一千八十五章 要怪只能怪我們技不如人第五十一章 大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電子束毛化處理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中華“側衛”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路子野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堪比重型第五百八十五章 命令,行動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做成白菜價第五百六十章 施壓第八百六十七章 第三代鋁鋰合金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WD—72SUV大功率軍用發動機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機第九百九十九章 核心團隊第八十九章 後悔第六百三十章 ZB—MAX直升機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底褲給扒了乾淨第四百五十章 好運的雨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第六十章 金屬氈第三百三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第兩百三十七章 突然襲擊第六百一十一章 NB—233型激光增材設備第九百六十四章 讓客戶乖乖掏錢第三百二十二章 風口第一百七十章 意味着什麼?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勇敢的張開雙臂撲過去第九百七十四章 電驅動?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信息化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5000萬的大禮包第一千五十六章 腹黑的總部首長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不可思議!第兩百八十四章 技術共享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航天技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就這麼黑心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這便是半代的差距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航空界一哥第三百二十五章 名不見經傳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鋰電池VS氫燃料第五百零七章 成爲麥道公司的供應商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機是改出來的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有多大?跟天那麼大!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航空製造革命第六百一十九章 產能:400臺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發動機高空重啓試驗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運—18NB運輸機真牛逼第七百一十八章 “史無前例達成協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運五沒有發動機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八百八十二章 工業設計服務業務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第八百三十七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六百四十九章 要不要這麼坑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第三方技術評估機構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終究還是中國騰飛更香第九百三十二章 到底誰的預報準?第四百四十九章 八級風第七百九十八章 恐怖如斯第四百五十二章 臉給打沒了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運—10與FCNB—2000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你過來呀第一千一十七章 領先兩代第一千五十六章 腹黑的總部首長第一百五十章 不遺餘力的支持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運—35末日飛機第五百零一章 高手寂寞第三百三十八章 風風光光第三百八十八章 病重第九百二十章 新一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兩百零五章 扶搖直上九千米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的重要課題第一千八十九章 FBC—1A戰鬥轟炸機第九百三十七章 給你們圖紙都做不出來第七十九章 分錢第九百六十七章 跟世界首富是朋友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材料第五百零三章 What?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5000萬的大禮包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一千五十八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第四百六十章 又賺一筆第兩百一十六章 突然提高要求第四十七章 蹊蹺第七百八十九章 空天覆合體第七百二十二章 極限施壓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FBC—1B戰鬥轟炸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鬧起來了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併入中國騰飛第十三章 人給我留着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一鍋的飯,賺兩份的錢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該死磕就得死磕第九百五十二章 戰神心臟:WD—62ML型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6億人民幣一架第五百七十八章 Kevlar—凱夫拉材料第一千章 吃下FCNB—2000民航客機項目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
第一千八十五章 要怪只能怪我們技不如人第五十一章 大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電子束毛化處理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中華“側衛”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路子野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堪比重型第五百八十五章 命令,行動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做成白菜價第五百六十章 施壓第八百六十七章 第三代鋁鋰合金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WD—72SUV大功率軍用發動機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機第九百九十九章 核心團隊第八十九章 後悔第六百三十章 ZB—MAX直升機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底褲給扒了乾淨第四百五十章 好運的雨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第六十章 金屬氈第三百三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第兩百三十七章 突然襲擊第六百一十一章 NB—233型激光增材設備第九百六十四章 讓客戶乖乖掏錢第三百二十二章 風口第一百七十章 意味着什麼?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勇敢的張開雙臂撲過去第九百七十四章 電驅動?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信息化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5000萬的大禮包第一千五十六章 腹黑的總部首長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不可思議!第兩百八十四章 技術共享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航天技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就這麼黑心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這便是半代的差距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航空界一哥第三百二十五章 名不見經傳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鋰電池VS氫燃料第五百零七章 成爲麥道公司的供應商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機是改出來的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有多大?跟天那麼大!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航空製造革命第六百一十九章 產能:400臺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發動機高空重啓試驗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運—18NB運輸機真牛逼第七百一十八章 “史無前例達成協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運五沒有發動機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八百八十二章 工業設計服務業務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第八百三十七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六百四十九章 要不要這麼坑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第三方技術評估機構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終究還是中國騰飛更香第九百三十二章 到底誰的預報準?第四百四十九章 八級風第七百九十八章 恐怖如斯第四百五十二章 臉給打沒了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運—10與FCNB—2000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你過來呀第一千一十七章 領先兩代第一千五十六章 腹黑的總部首長第一百五十章 不遺餘力的支持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運—35末日飛機第五百零一章 高手寂寞第三百三十八章 風風光光第三百八十八章 病重第九百二十章 新一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兩百零五章 扶搖直上九千米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的重要課題第一千八十九章 FBC—1A戰鬥轟炸機第九百三十七章 給你們圖紙都做不出來第七十九章 分錢第九百六十七章 跟世界首富是朋友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材料第五百零三章 What?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5000萬的大禮包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一千五十八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第四百六十章 又賺一筆第兩百一十六章 突然提高要求第四十七章 蹊蹺第七百八十九章 空天覆合體第七百二十二章 極限施壓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FBC—1B戰鬥轟炸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鬧起來了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併入中國騰飛第十三章 人給我留着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一鍋的飯,賺兩份的錢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該死磕就得死磕第九百五十二章 戰神心臟:WD—62ML型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6億人民幣一架第五百七十八章 Kevlar—凱夫拉材料第一千章 吃下FCNB—2000民航客機項目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