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50億美元

也難怪林光華會如此激動,從1991年下半年開始,騰飛集團就在國內尋找這種名叫錸的稀有金屬礦藏。

整整三年過去了,除了極少數的衍生礦外,根本就沒找到錸的蹤跡。

沒辦法,騰飛集團只能從國外進口,問題是這種全球年產量也不少過500噸的稀有金屬,價格之高連黃金都望塵莫及,騰飛集團費了好大力氣,砸下去15萬美元,纔在南美購入20公斤左右的金屬錸。

騰飛集團之所以鍾情與這種稀有金屬,哪怕是按公斤數量購買也在所不惜,原因無他,只因爲錸這種金屬是騰飛集團第二代6兆瓦核心機成敗的關鍵要素。

因爲錸作爲耐高溫金屬除了高密度,高熔點,高強度這些一般耐高溫金屬具備的特徵之外,更重要的是這種稀有金屬抗氧化能力強的同時,在任何溫度下變化極小。

這麼說或許不夠具體,那就舉個美國人的試驗例子,在德爾塔重型火箭的大功率發動機研製過程中,美國的洛馬公司用含錸的合金金屬做了火箭發動機的尾噴管,最高溫度可以達到2200攝氏度。

傳統的高溫合金在室溫急速增加到2200攝氏度高溫的熱循環試驗中,反覆幾次尾噴管就得報廢。

但含有錸的耐高溫合金,在類似的試驗中竟然能夠承受10的五次方耐熱循環熱疲勞而不會失效。

畫個重點,不是10次,是10的五次方。

由此可見錸的耐高溫能力,持續的穩定性,本身的強度和耐受性強到何種程度,也正因爲如此這類稀有金屬被美國人視爲重要的戰略物資,從提煉方法到冶煉提純直至最後的合金配比完全保密,至於技術轉讓成品出口更是想都別想。

所以多年來國內根本就沒有錸這種稀有金屬的研究,以至於不少人除了知道元素週期表中有這麼個東西,具體能做什麼還真就不清楚。

直到蘇聯解體,一部分蘇聯專家受聘國內,航空業內才知道有一種叫做錸的東西,加入到鎳基合金等高溫合金當中,會讓這類高溫合金的熱力耐受溫度提高300到500攝氏度的同時強度和壽命也會成倍提高。

這才引起國內的重視。

只不過重視歸重視,行動上卻有些緩慢,這倒不是國內相關機構有所懈怠,主要是蘇聯人在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剛有點兒眉目蘇聯嘩啦一下就解體了,以至於很多冶煉、配比、製成剛有點兒眉目,整個研製進程就因爲國家的衰亡而中斷了。

等於是說國內接了個爛尾工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才能把含有金屬錸的高溫合金給熬出來。

若如此也就罷了,最起碼不是從零開始,省了不少力氣,肯砸經費的話,拿出來不難,問題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兒擺在那兒,讓國內砸多少錢都白搭。

而這坎兒不是別的,就是國內沒有可供開採的錸礦礦藏。

更準確的說,國內的精密冶煉技術不過關,無法從衍生的錸礦中提取金屬錸,又沒有那種聚集性的伴生性錸礦,讓國內航空業界陷入一種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

若非如此,騰飛集團也不可能爲了20公斤的金屬錸,付出15萬美元的高價。

不過這筆錢騰飛集團花的還是值得的,因爲經過騰飛集團航空材料研究所一年多的研究與試驗,應用於6兆瓦核心加上的鎳基合金中加入9.7%的金屬錸,其最高溫度從之前1020攝氏度,提高到1382攝氏度,如果配合氣膜冷卻技術,耐熱陶瓷塗層技術等複合型耐高溫處理技術後,耐高溫溫度將會進一步提高到1547攝氏度。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騰飛集團準備應用在第三代15兆瓦核心機,以及第四代27兆瓦核心機上準備應用的鋁鈦合金,因爲金屬錸的加入終於突破了多年的技術瓶頸,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按照航空材料研究所最新的實驗結果像是,添加16.7%金屬錸的鋁鈦合金,不但強度增加了320%,耐熱溫度也從過去的1100攝氏度,增加到1563攝氏度,使用壽命更是現如今普遍使用的鎳基合金的2.6倍。

而且質量更輕,效率更高,也就是說,未來應用鋁鈦合金的航空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會更高。

這麼好的東西騰飛集團巴不得立馬就用在自己的航空發動機上。

可是這種融合錸金屬的冶煉工藝非常高,實驗室內還可以,工業化卻遠沒有達到成熟的要求,更何況6.7%的添加量也着實大了些,成本上也划不來。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國內的錸金屬礦根本滿足不了大規模生產需求,所以這些年騰飛集團一直將含錸的耐熱合金放在實驗室裡做各種前瞻性的試驗研究,並沒有急迫的投產。

這也讓林光華挑大樑的TRJ—500的5000公里增程版,TRJ—500NB遲遲無法落地,沒辦法,推力達到6.5的渦扇發動機遲遲拿不出來,TRJ—500NB就只能在圖紙上吃灰了。

現在好了用兩架TRJ—500和八架同機型的十年租賃期換取了易於冶煉的伴生錸礦,林光華只覺得這個買賣做得太值了。

別說是這些了,就算翻個兩番林光華都覺得自己賺大了。

要知道這個礦上的錸只要被騰飛集團掌握,不出兩年,航空材料研究所潛心研究數年的第二代鎳基高溫合金就量產,隨後第二代6兆瓦核心機便會落地,6.5噸推力的渦扇發動機即刻就能在棉花的航空動力廠投產。

有了發動機,別說5000公里的TRJ—500NB,就是10000公里的TRJ—500ZB都是小兒科的事情,因爲第二代核心機落地,6.5噸的推力只是小兒科,7.5噸甚至8.5噸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就跟下餃子一樣從航空動力廠生產線上下來。

但林光華那難以掩飾的興奮之色落在外人眼裡卻是一臉的羨慕,他們到是不清楚協議上的內容,更不清楚裡面涉及到錸礦,但他們卻看到六個國家的使領館工作人員衆星捧月一般把手裡的合同往林光華手裡塞,那積極的模樣就跟粉絲見到明星一樣,就差當場瘋掉。

但這並不是重點,真正讓外人震撼的是這幾個國家採購的數量,全款入手加租賃居然達到了118架。

總金額更是達到令人咋舌的50億美元。

第六百五十七章 雙發~~渦扇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竹竿直接捅了500公里第八百八十五章 江湖黑話第六十六章 重大發現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中間差了一整套CD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燃氣渦輪泵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多用途第四章 數是這樣算的第三百八十七章 航天技術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民族企業中的良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技術評估會第一千九十三章 中繼衛星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30億美元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中段攔截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一套一億美元,不二價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JSZB—08高超音速彈頭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反擊第六百一十二章 首長們來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佈局航天全產業鏈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現金儲備第一百零二章 瘋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瞄不準,打不着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憑什麼不上馬?第九百八十二章 更進一步(補更)第一千六十章 這都能賺錢?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渦軸至尊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十八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七百九十六章 攤牌了第兩百六十章 雛鷹“哈比”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併入中國騰飛第三百二十八章 彎道超車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飛機嘛?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航空製造革命第八百四十三章 也不多,就200萬美元第一千一十六章 有比這更好的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騰飛宇航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效率第四百二十七章 然並卵第六百零六章 航空部件運輸機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破防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爲了前(錢)景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授信額度8000億第八百六十一章 圖啥?第五百七十七章 違約金第三百零五章 莊建業的自我評價第六百六十二章 WD—42S渦扇發動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話語權第一百零五章 丟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反潛,我是認真的第六百零一章 波音767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不敢試一試?第六十五章 美國人第兩百七十四章 競爭對手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無人機生產線第一千二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一石二鳥OR一箭三雕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爭起來了第十八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打架第一百三十一章 六千美元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四百九十六章 麥道的DC—10第四百三十八章 很輕,很強,很顛覆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難啃的骨頭第四百六十四章 技術飛越第九百一十八章 超朔成型—擴散連接工藝第兩百八十九章 內刊第七百八十一章 殲教7Max第兩百三十四章 賣給你都行!第四百四十九章 八級風第三百四十二章 硬氣的技術人員第七百六十五章 改寫遊戲規則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第三代數字預安裝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幾百萬算什麼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FCNB—220-400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快看!是四代機!第一千四十二章 定義新概念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規模巨大的ZBDL試驗檯第七百一十四章 訴訟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亮家底兒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恐怖的能力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文關懷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在月球開礦、種菜第九百一十六章 俄國人都做不出來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環保666”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一千八十三章 攪拌摩擦焊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所謂的日本工匠精神第六百六十一章 帶着滿滿誠意來的呦第五十一章 大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作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變循環發動機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文關懷第七百七十七章 內幕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演習(五)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簡直不做人
第六百五十七章 雙發~~渦扇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竹竿直接捅了500公里第八百八十五章 江湖黑話第六十六章 重大發現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中間差了一整套CD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燃氣渦輪泵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多用途第四章 數是這樣算的第三百八十七章 航天技術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民族企業中的良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技術評估會第一千九十三章 中繼衛星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30億美元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中段攔截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一套一億美元,不二價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JSZB—08高超音速彈頭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反擊第六百一十二章 首長們來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佈局航天全產業鏈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現金儲備第一百零二章 瘋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瞄不準,打不着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憑什麼不上馬?第九百八十二章 更進一步(補更)第一千六十章 這都能賺錢?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渦軸至尊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十八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七百九十六章 攤牌了第兩百六十章 雛鷹“哈比”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併入中國騰飛第三百二十八章 彎道超車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飛機嘛?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航空製造革命第八百四十三章 也不多,就200萬美元第一千一十六章 有比這更好的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騰飛宇航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效率第四百二十七章 然並卵第六百零六章 航空部件運輸機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破防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爲了前(錢)景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授信額度8000億第八百六十一章 圖啥?第五百七十七章 違約金第三百零五章 莊建業的自我評價第六百六十二章 WD—42S渦扇發動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話語權第一百零五章 丟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反潛,我是認真的第六百零一章 波音767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不敢試一試?第六十五章 美國人第兩百七十四章 競爭對手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無人機生產線第一千二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一石二鳥OR一箭三雕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爭起來了第十八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打架第一百三十一章 六千美元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四百九十六章 麥道的DC—10第四百三十八章 很輕,很強,很顛覆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難啃的骨頭第四百六十四章 技術飛越第九百一十八章 超朔成型—擴散連接工藝第兩百八十九章 內刊第七百八十一章 殲教7Max第兩百三十四章 賣給你都行!第四百四十九章 八級風第三百四十二章 硬氣的技術人員第七百六十五章 改寫遊戲規則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第三代數字預安裝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幾百萬算什麼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FCNB—220-400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快看!是四代機!第一千四十二章 定義新概念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規模巨大的ZBDL試驗檯第七百一十四章 訴訟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亮家底兒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恐怖的能力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文關懷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在月球開礦、種菜第九百一十六章 俄國人都做不出來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環保666”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一千八十三章 攪拌摩擦焊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所謂的日本工匠精神第六百六十一章 帶着滿滿誠意來的呦第五十一章 大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作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變循環發動機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文關懷第七百七十七章 內幕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演習(五)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簡直不做人